觀看專案
翻閱簡報可由下方進度欄位的左右鍵調整或是由右側欄位快速瀏覽上下頁面。
想要放大視窗吉寶也提供全螢幕瀏覽喔!
現實夢想拔河時:工程師與咖啡的愛情長跑 專訪世界咖啡冠軍吳則霖
by 職人 Shokuzine
「真愛禁得起等待」,很奇妙地,和台灣第一位勇奪世界盃咖啡大師冠軍的吳則霖(Berg Wu)談咖啡事業,我竟在他身上看見這句話。愛情長跑的必要元素,不僅僅是真心相愛,還須耐心、等待、堅持,以及伺機。Berg與咖啡的「情史」,意外譜寫出一段如同愛情長跑的佳話。
一切從省咖啡錢開始
「愛泡咖啡,是因為愛喝咖啡。」Berg說,自己對咖啡原本就熱愛,不知不覺喝起各式各樣的咖啡,但咖啡價格雖非貴得負擔不起,對窮學生而言,卻也無法天天來一杯。久而久之,他想著「如果能自己泡,就能省點錢了」,帶著如此純粹的想法,他自己學著泡起了咖啡。
毫無經驗、沒人指點,成品自然效果不佳,「自己泡得很難喝,就上網開始查,研究別人都怎麼泡咖啡。」網路串聯了全台的咖啡老手跟新手,讓Berg進一步打開眼界,更在BBS站上接觸同好、加入社群聚會,甚至因此認識了後來勇奪第一屆台灣咖啡大師冠軍的林東源。
在同好幫助、下功夫研究,自己也虛心求教之下,每天早上煮咖啡,成了當時還在念中央大學電機系Berg的例行公事,再說得精確點,是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每次泡咖啡,他都做出新的調整,嘗試不同手法,沖泡技術愈臻成熟,也開始獲得身邊人的誇讚。
Berg漸漸萌生「讓作品走出自家門」的念頭,調皮地和父母打了賭,「要是研究所考上台大,就幫我改裝一台咖啡攤車」。Berg心裡想的是上街賣咖啡,爸媽心裡想的,是比「公務員還鐵」的工程師鐵飯碗,想想這條件交換「只是興趣」,於是答應了他。
放棄夢幻高薪,先選個「不痛苦」的工作
順利考取台大電子所後,他踩著咖啡攤車在公館街頭等地販售。「那段經驗,是我的作品第一次接觸陌生人和消費者,他們的回饋給了我非常大的成就感。」顧客的滿足及肯定給了他大大的動力,也是直到此時,「開店」種子才在Berg心中悄悄種下。
但大學、研究所都讀理工,繼續走一般就業路途,不外乎是進入大型科技公司,生活很可能會被高薪但高工時的型態綁束。「那時找工作,我考量的是:能保有自己的時間、同時有一定程度的收入;就算不是熱愛,也得是個不痛苦的工作內容。」
因此,他獨樹一格,畢業後到專利事務所任職專利工程師,正常的上下班時間,以及雖無科技大廠高,卻也還不錯的薪水,讓Berg閒暇之餘仍有空精進沖泡技術、與同好交流,也為他努力不輟、挺進專業咖啡師比賽打下更深基礎。心有所好,卻不疾不徐,這或許是Berg的「人生哲學」,也是他對咖啡的「愛情聖經」。
現實夢想拔河時:工程師與咖啡的愛情長跑 專訪世界咖啡冠軍吳則霖
by 職人 Shokuzine
「真愛禁得起等待」,很奇妙地,和台灣第一位勇奪世界盃咖啡大師冠軍的吳則霖(Berg Wu)談咖啡事業,我竟在他身上看見這句話。愛情長跑的必要元素,不僅僅是真心相愛,還須耐心、等待、堅持,以及伺機。Berg與咖啡的「情史」,意外譜寫出一段如同愛情長跑的佳話。
一切從省咖啡錢開始
「愛泡咖啡,是因為愛喝咖啡。」Berg說,自己對咖啡原本就熱愛,不知不覺喝起各式各樣的咖啡,但咖啡價格雖非貴得負擔不起,對窮學生而言,卻也無法天天來一杯。久而久之,他想著「如果能自己泡,就能省點錢了」,帶著如此純粹的想法,他自己學著泡起了咖啡。
毫無經驗、沒人指點,成品自然效果不佳,「自己泡得很難喝,就上網開始查,研究別人都怎麼泡咖啡。」網路串聯了全台的咖啡老手跟新手,讓Berg進一步打開眼界,更在BBS站上接觸同好、加入社群聚會,甚至因此認識了後來勇奪第一屆台灣咖啡大師冠軍的林東源。
在同好幫助、下功夫研究,自己也虛心求教之下,每天早上煮咖啡,成了當時還在念中央大學電機系Berg的例行公事,再說得精確點,是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每次泡咖啡,他都做出新的調整,嘗試不同手法,沖泡技術愈臻成熟,也開始獲得身邊人的誇讚。
Berg漸漸萌生「讓作品走出自家門」的念頭,調皮地和父母打了賭,「要是研究所考上台大,就幫我改裝一台咖啡攤車」。Berg心裡想的是上街賣咖啡,爸媽心裡想的,是比「公務員還鐵」的工程師鐵飯碗,想想這條件交換「只是興趣」,於是答應了他。
放棄夢幻高薪,先選個「不痛苦」的工作
順利考取台大電子所後,他踩著咖啡攤車在公館街頭等地販售。「那段經驗,是我的作品第一次接觸陌生人和消費者,他們的回饋給了我非常大的成就感。」顧客的滿足及肯定給了他大大的動力,也是直到此時,「開店」種子才在Berg心中悄悄種下。
但大學、研究所都讀理工,繼續走一般就業路途,不外乎是進入大型科技公司,生活很可能會被高薪但高工時的型態綁束。「那時找工作,我考量的是:能保有自己的時間、同時有一定程度的收入;就算不是熱愛,也得是個不痛苦的工作內容。」
因此,他獨樹一格,畢業後到專利事務所任職專利工程師,正常的上下班時間,以及雖無科技大廠高,卻也還不錯的薪水,讓Berg閒暇之餘仍有空精進沖泡技術、與同好交流,也為他努力不輟、挺進專業咖啡師比賽打下更深基礎。心有所好,卻不疾不徐,這或許是Berg的「人生哲學」,也是他對咖啡的「愛情聖經」。
機會來臨 毅然轉換跑道
不是緣分不到,只是時候未到。擔任專利工程師兩年後,一天他意外得知,東區精品商場地下室有個咖啡廳空間,裝潢齊全、萬事俱備,只欠咖啡店進駐。由於對方時間緊迫,開了相當優待的合作價錢,經過仔細評估後,加上先前存款,他毅然決然辭掉工作,開設了咖啡館 Simple Kaffa。
愛喝、愛泡咖啡,一直到擁有自己的咖啡館,一切乍看如美夢成真,殊不知挑戰正要開始。沒有經營經驗的他,舉凡會計、業績、勞資規範都得從頭學起,讓他傷透腦筋,把這過程比喻為電玩打怪:「遇到一件新的事,想盡辦法都要征服。」此外,咖啡館起步時更是生意慘淡,有時甚至一天只會有幾個客人,然而,即便成果使人灰心,「我們還是用心對待每杯咖啡,做各式各樣的嘗試、把細節做到完美,才把咖啡端出去。」
品質有目共睹,光芒藏不住,Simple Kaffa的顧客越來越多,除了原本的熟面孔,漸漸多出一些新客人。上網一查,原來是食記分享,讓許多人慕名前來。同時,Berg固定參與的咖啡大賽成績也有斬獲,3度代表台灣打進世界賽,讓他的聲名大噪,替咖啡館增添不少客源。
闖進世界賽是一段打開視野的過程,Berg說,起初走上比賽之路,是對舞台、技術精進的嚮往,出了台灣方知人外有人,也在競賽中習取對手的精髓,更體認到較勁、琢磨的重點是一套獨有的風格。透過自我鞭策、無止盡的追求和細緻設計,他終於抱回台灣第一座世界冠軍,寫下歷史。
如今的他漸漸退居幕後,除了擴大烘製咖啡豆業務、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時也訓練後進,旗下選手賴孟忻更在去年為Simple Kaffa奪下台灣區冠軍。至於如何選定受訓人選,他很有個性地說:「我很看緣分耶。」儼然古時師徒制的當代重現,不但如Berg本人的一派隨興輕鬆,也正如他走在生涯道路上,「注重原則、靜候機緣」的大氣和瀟灑。
但儘管他不愛強求,對「根本」的講究卻亦步亦趨、不曾妥協,世界賽上拔得頭籌的那杯咖啡、店裡每一杯端到顧客桌上的咖啡、甚或指導學生沖泡送到他嘴邊的咖啡,沒有一杯能在細節上妥協──味道不夠,就該重新再來。這是Berg熱愛咖啡的方式,頑固、卻也充滿耐心,宛如一段漫長的真愛之旅,始終如一的追求終獲圓滿結局。
後面還有-10頁內容,登入後就可以查看完整版本!
現實夢想拔河時:工程師與咖啡的愛情長跑 專訪世界咖啡冠軍吳則霖
by 職人 Shokuzine
「真愛禁得起等待」,很奇妙地,和台灣第一位勇奪世界盃咖啡大師冠軍的吳則霖(Berg Wu)談咖啡事業,我竟在他身上看見這句話。愛情長跑的必要元素,不僅僅是真心相愛,還須耐心、等待、堅持,以及伺機。Berg與咖啡的「情史」,意外譜寫出一段如同愛情長跑的佳話。
一切從省咖啡錢開始
「愛泡咖啡,是因為愛喝咖啡。」Berg說,自己對咖啡原本就熱愛,不知不覺喝起各式各樣的咖啡,但咖啡價格雖非貴得負擔不起,對窮學生而言,卻也無法天天來一杯。久而久之,他想著「如果能自己泡,就能省點錢了」,帶著如此純粹的想法,他自己學著泡起了咖啡。
毫無經驗、沒人指點,成品自然效果不佳,「自己泡得很難喝,就上網開始查,研究別人都怎麼泡咖啡。」網路串聯了全台的咖啡老手跟新手,讓Berg進一步打開眼界,更在BBS站上接觸同好、加入社群聚會,甚至因此認識了後來勇奪第一屆台灣咖啡大師冠軍的林東源。
在同好幫助、下功夫研究,自己也虛心求教之下,每天早上煮咖啡,成了當時還在念中央大學電機系Berg的例行公事,再說得精確點,是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每次泡咖啡,他都做出新的調整,嘗試不同手法,沖泡技術愈臻成熟,也開始獲得身邊人的誇讚。
Berg漸漸萌生「讓作品走出自家門」的念頭,調皮地和父母打了賭,「要是研究所考上台大,就幫我改裝一台咖啡攤車」。Berg心裡想的是上街賣咖啡,爸媽心裡想的,是比「公務員還鐵」的工程師鐵飯碗,想想這條件交換「只是興趣」,於是答應了他。
放棄夢幻高薪,先選個「不痛苦」的工作
順利考取台大電子所後,他踩著咖啡攤車在公館街頭等地販售。「那段經驗,是我的作品第一次接觸陌生人和消費者,他們的回饋給了我非常大的成就感。」顧客的滿足及肯定給了他大大的動力,也是直到此時,「開店」種子才在Berg心中悄悄種下。
但大學、研究所都讀理工,繼續走一般就業路途,不外乎是進入大型科技公司,生活很可能會被高薪但高工時的型態綁束。「那時找工作,我考量的是:能保有自己的時間、同時有一定程度的收入;就算不是熱愛,也得是個不痛苦的工作內容。」
因此,他獨樹一格,畢業後到專利事務所任職專利工程師,正常的上下班時間,以及雖無科技大廠高,卻也還不錯的薪水,讓Berg閒暇之餘仍有空精進沖泡技術、與同好交流,也為他努力不輟、挺進專業咖啡師比賽打下更深基礎。心有所好,卻不疾不徐,這或許是Berg的「人生哲學」,也是他對咖啡的「愛情聖經」。
機會來臨 毅然轉換跑道
不是緣分不到,只是時候未到。擔任專利工程師兩年後,一天他意外得知,東區精品商場地下室有個咖啡廳空間,裝潢齊全、萬事俱備,只欠咖啡店進駐。由於對方時間緊迫,開了相當優待的合作價錢,經過仔細評估後,加上先前存款,他毅然決然辭掉工作,開設了咖啡館 Simple Kaffa。
愛喝、愛泡咖啡,一直到擁有自己的咖啡館,一切乍看如美夢成真,殊不知挑戰正要開始。沒有經營經驗的他,舉凡會計、業績、勞資規範都得從頭學起,讓他傷透腦筋,把這過程比喻為電玩打怪:「遇到一件新的事,想盡辦法都要征服。」此外,咖啡館起步時更是生意慘淡,有時甚至一天只會有幾個客人,然而,即便成果使人灰心,「我們還是用心對待每杯咖啡,做各式各樣的嘗試、把細節做到完美,才把咖啡端出去。」
品質有目共睹,光芒藏不住,Simple Kaffa的顧客越來越多,除了原本的熟面孔,漸漸多出一些新客人。上網一查,原來是食記分享,讓許多人慕名前來。同時,Berg固定參與的咖啡大賽成績也有斬獲,3度代表台灣打進世界賽,讓他的聲名大噪,替咖啡館增添不少客源。
闖進世界賽是一段打開視野的過程,Berg說,起初走上比賽之路,是對舞台、技術精進的嚮往,出了台灣方知人外有人,也在競賽中習取對手的精髓,更體認到較勁、琢磨的重點是一套獨有的風格。透過自我鞭策、無止盡的追求和細緻設計,他終於抱回台灣第一座世界冠軍,寫下歷史。
如今的他漸漸退居幕後,除了擴大烘製咖啡豆業務、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時也訓練後進,旗下選手賴孟忻更在去年為Simple Kaffa奪下台灣區冠軍。至於如何選定受訓人選,他很有個性地說:「我很看緣分耶。」儼然古時師徒制的當代重現,不但如Berg本人的一派隨興輕鬆,也正如他走在生涯道路上,「注重原則、靜候機緣」的大氣和瀟灑。
但儘管他不愛強求,對「根本」的講究卻亦步亦趨、不曾妥協,世界賽上拔得頭籌的那杯咖啡、店裡每一杯端到顧客桌上的咖啡、甚或指導學生沖泡送到他嘴邊的咖啡,沒有一杯能在細節上妥協──味道不夠,就該重新再來。這是Berg熱愛咖啡的方式,頑固、卻也充滿耐心,宛如一段漫長的真愛之旅,始終如一的追求終獲圓滿結局。
後面還有-10頁內容,登入後就可以查看完整版本!
簡單幾步驟,讓您沖出金杯濃度的咖啡!
一個重拾專業、尊重專業的時代 一本翻轉臺灣技職教育的原創社會企業刊物 透過書寫職人故事、記錄教育及業界現場,《職人》SHOKUZiNE自許成為傳遞夢想的媒體,替孩子點亮未來的閃閃火光。
一個重拾專業、尊重專業的時代 一本翻轉臺灣技職教育的原創社會企業刊物 透過書寫職人故事、記錄教育及業界現場,《職人》SHOKUZiNE自許成為傳遞夢想的媒體,替孩子點亮未來的閃閃火光。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現實夢想拔河時:工程師與咖啡的愛情長跑 專訪世界咖啡冠軍吳則霖
by 職人 Shokuzine
「真愛禁得起等待」,很奇妙地,和台灣第一位勇奪世界盃咖啡大師冠軍的吳則霖(Berg Wu)談咖啡事業,我竟在他身上看見這句話。愛情長跑的必要元素,不僅僅是真心相愛,還須耐心、等待、堅持,以及伺機。Berg與咖啡的「情史」,意外譜寫出一段如同愛情長跑的佳話。
一切從省咖啡錢開始
「愛泡咖啡,是因為愛喝咖啡。」Berg說,自己對咖啡原本就熱愛,不知不覺喝起各式各樣的咖啡,但咖啡價格雖非貴得負擔不起,對窮學生而言,卻也無法天天來一杯。久而久之,他想著「如果能自己泡,就能省點錢了」,帶著如此純粹的想法,他自己學著泡起了咖啡。
毫無經驗、沒人指點,成品自然效果不佳,「自己泡得很難喝,就上網開始查,研究別人都怎麼泡咖啡。」網路串聯了全台的咖啡老手跟新手,讓Berg進一步打開眼界,更在BBS站上接觸同好、加入社群聚會,甚至因此認識了後來勇奪第一屆台灣咖啡大師冠軍的林東源。
在同好幫助、下功夫研究,自己也虛心求教之下,每天早上煮咖啡,成了當時還在念中央大學電機系Berg的例行公事,再說得精確點,是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每次泡咖啡,他都做出新的調整,嘗試不同手法,沖泡技術愈臻成熟,也開始獲得身邊人的誇讚。
Berg漸漸萌生「讓作品走出自家門」的念頭,調皮地和父母打了賭,「要是研究所考上台大,就幫我改裝一台咖啡攤車」。Berg心裡想的是上街賣咖啡,爸媽心裡想的,是比「公務員還鐵」的工程師鐵飯碗,想想這條件交換「只是興趣」,於是答應了他。
放棄夢幻高薪,先選個「不痛苦」的工作
順利考取台大電子所後,他踩著咖啡攤車在公館街頭等地販售。「那段經驗,是我的作品第一次接觸陌生人和消費者,他們的回饋給了我非常大的成就感。」顧客的滿足及肯定給了他大大的動力,也是直到此時,「開店」種子才在Berg心中悄悄種下。
但大學、研究所都讀理工,繼續走一般就業路途,不外乎是進入大型科技公司,生活很可能會被高薪但高工時的型態綁束。「那時找工作,我考量的是:能保有自己的時間、同時有一定程度的收入;就算不是熱愛,也得是個不痛苦的工作內容。」
因此,他獨樹一格,畢業後到專利事務所任職專利工程師,正常的上下班時間,以及雖無科技大廠高,卻也還不錯的薪水,讓Berg閒暇之餘仍有空精進沖泡技術、與同好交流,也為他努力不輟、挺進專業咖啡師比賽打下更深基礎。心有所好,卻不疾不徐,這或許是Berg的「人生哲學」,也是他對咖啡的「愛情聖經」。
機會來臨 毅然轉換跑道
不是緣分不到,只是時候未到。擔任專利工程師兩年後,一天他意外得知,東區精品商場地下室有個咖啡廳空間,裝潢齊全、萬事俱備,只欠咖啡店進駐。由於對方時間緊迫,開了相當優待的合作價錢,經過仔細評估後,加上先前存款,他毅然決然辭掉工作,開設了咖啡館 Simple Kaffa。
愛喝、愛泡咖啡,一直到擁有自己的咖啡館,一切乍看如美夢成真,殊不知挑戰正要開始。沒有經營經驗的他,舉凡會計、業績、勞資規範都得從頭學起,讓他傷透腦筋,把這過程比喻為電玩打怪:「遇到一件新的事,想盡辦法都要征服。」此外,咖啡館起步時更是生意慘淡,有時甚至一天只會有幾個客人,然而,即便成果使人灰心,「我們還是用心對待每杯咖啡,做各式各樣的嘗試、把細節做到完美,才把咖啡端出去。」
品質有目共睹,光芒藏不住,Simple Kaffa的顧客越來越多,除了原本的熟面孔,漸漸多出一些新客人。上網一查,原來是食記分享,讓許多人慕名前來。同時,Berg固定參與的咖啡大賽成績也有斬獲,3度代表台灣打進世界賽,讓他的聲名大噪,替咖啡館增添不少客源。
闖進世界賽是一段打開視野的過程,Berg說,起初走上比賽之路,是對舞台、技術精進的嚮往,出了台灣方知人外有人,也在競賽中習取對手的精髓,更體認到較勁、琢磨的重點是一套獨有的風格。透過自我鞭策、無止盡的追求和細緻設計,他終於抱回台灣第一座世界冠軍,寫下歷史。
如今的他漸漸退居幕後,除了擴大烘製咖啡豆業務、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時也訓練後進,旗下選手賴孟忻更在去年為Simple Kaffa奪下台灣區冠軍。至於如何選定受訓人選,他很有個性地說:「我很看緣分耶。」儼然古時師徒制的當代重現,不但如Berg本人的一派隨興輕鬆,也正如他走在生涯道路上,「注重原則、靜候機緣」的大氣和瀟灑。
但儘管他不愛強求,對「根本」的講究卻亦步亦趨、不曾妥協,世界賽上拔得頭籌的那杯咖啡、店裡每一杯端到顧客桌上的咖啡、甚或指導學生沖泡送到他嘴邊的咖啡,沒有一杯能在細節上妥協──味道不夠,就該重新再來。這是Berg熱愛咖啡的方式,頑固、卻也充滿耐心,宛如一段漫長的真愛之旅,始終如一的追求終獲圓滿結局。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