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
戲曲在當時被視為一種娛樂、技能,民間的「子弟班」會利用閒暇之餘學習戲曲,並在廟會中粉墨登場,由於子弟班的組成多為男性,因此當時演出形式以男扮女裝為主。
除了歌仔戲之外,於迎神賽會常見的調笑小戲「車鼓戲」,演出形式為丑和旦的搭配,當中旦角扮相以妖豔嬌媚為原則,時常有「駛目箭」(送秋波)的元素,而這些賣弄風情的角色,在當時亦皆由男性扮演。
1920-1940年代
1920年代,女性開始登上歌仔戲舞臺,逐漸有女子戲班成立,以「男扮男、女扮女」的演出型態為主。生於1933年的小生陳剩曾說:「伊們那個時代(光復前),查甫小生卡多查某,查某是一、半些個。」
有「風流小生」美稱的坤生洪明雪說道:「早前都是先生(指師傅輩的老師)的天下,光復後才慢慢改變,換阮這一沿查某的上來做主角」,可見坤生在光復後才成為主流。
1940-1960年代
光復之後「坤生」成為主流,所謂的坤生意指女扮男裝。「乾坤」為易經中的卦名,常被借稱為天地、陰陽、男女,其中「乾」指男,「旦」為女性角色,因此乾旦意指男扮女裝,坤生則為女扮男裝。
1960年代初期藝霞歌舞劇團成立,原本成員有男有女,但為了管理上方便,遂改為全女性團員,之後許多類似的團體相繼出現,此種全女性的組織型態提供了反串的環境。
1960年代以後
女串男已成為主流,二次戰後第一個反串巨星,當屬永遠的梁兄哥-凌波。凌波於1963年演出邵氏電影公司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一角造成轟動,訪臺時受到民眾夾道歡迎,臺北為追看凌波陷入瘋狂,隨行的香港媒體形容有如「狂人城」。其演藝成就更獲得1963年第二屆金馬獎的肯定,因其女扮男裝的演出方式,獲頒「最佳演員特別獎」。
1972年臺視成立「臺視聯合歌劇團」,以楊麗花、葉青、柳青、小明明四大小生掛帥,女性已位居歌仔戲的領導角色。
民國初年-男扮女裝
早期社會中,男性在外交場域上占有絕對的主導權,為了將迎神賽會、社區慶典辦得盛大風光,戲曲成為重要的環節,因此子弟班以男性為主,相較之下,女性地位低落,不能負責上臺演戲酬神。
另外,由於早期娛樂缺乏,父老為避免後輩染上惡習,於是鼓勵年輕人參加子弟班,希望藉由神明的力量加以約束、安定年輕人的血氣方剛。
因此子弟班除了提供「娛樂」功能,更有「社會」和「宗教」因素,種種原因使得當時歌仔戲演出以男性為主。
1920-1940年代-男扮男裝、女扮女裝
隨著歌仔戲普及,職業戲班開始興盛,職業戲班的成員即為「演員」身分,演員在早期社會與妓女同列為「下九流」,更有「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學戲」一說,甚至連家中經營戲班者,都不願讓子女演戲,因此在重男輕女的狀況下,窮苦人家若送小孩去戲班,大多會選擇女兒,女性因此開始走入戲班組織中。
在戲班的分工當中,男性往往屬於經營者、權力分配者,女性因此更進一步被推向舞臺,成為歌仔戲班的生力軍。
光復之後-女扮男裝
光復之後歌仔戲蓬勃發展,新班大量成立,演員的需求量提升,新人沒有經過嚴格的坐科訓練,也不熟悉較為藝術化的抽象表演方式,流行歌的演唱以及頻繁的男女互動開始大量出現在劇中。
女扮男裝的好處有二:第一,利於舞臺上的互動,愛情戲中的拉扯擁抱,不需要顧忌男女的分際,能夠自然許多。其二,方便女性戲迷對歌仔戲男性角色的崇拜情感,不必在意傳統的道德,能夠大膽地把小生當作偶像。
楊麗花(1944- )
臺灣國寶級歌仔戲藝人及製作人,為「電視歌仔戲」創始者,有「歌仔戲皇帝」一稱。1972年臺視公司以楊麗花為首,籌組「臺視聯合歌劇團」,創造了1980年代電視歌仔戲黃金時期,眾多作品包括《七俠五義》、《碧血青天》、《楊家將》、《薛平貴》...等。
1993年以《電視歌仔戲的創新與發揚》獲第28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
楊麗花致力於推廣歌仔戲,在1991-2007年間,四度於國家戲劇院演出作品,並於2012年與愛徒陳亞蘭在臺北小巨蛋合作演出《楊麗花終極大戲-薛丁山與樊梨花》,當中結合電腦特效,創新歌仔戲演出形式。
2016年,年屆72歲的楊麗花籌拍「忠孝節義」系列故事,並舉辦海選,尋覓接班人演出。
孫翠鳳(1958- )
孫翠鳳是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的太太,被媒體譽為「第一小生」,26歲才開始學習歌仔戲,克服語言及身體限制,成為明華園當家小生。孫翠鳳曾先後獲得文化總會、國民黨文工會表揚,1996年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殊榮。
明華園劇團旗下有八大子團,獨立運作並散居於臺灣各地,只有總團公演時才號召各子團配合演出。目前孫翠鳳家族三代子弟、媳婦都投入歌仔戲演出行列,在表演藝術界傳為佳話。其中,孫翠鳳的女兒陳昭賢繼承她的衣缽,同樣擔任小生一角。
京劇的反串歷史
清朝禁止官員狎妓,因此自順治年間起,多次政令禁止女戲子。康熙58年(1719年)更公告:「雖禁止女戲,今戲女有坐車進城遊唱者,名雖戲女,乃於妓女相同,不肖官員等迷戀,以致罄其產業,亦未可定,應禁止進城。」對於名雖戲女實為妓女的藝妓嚴加控管。京城戲班子因此一律為男班,不僅城裡禁女戲,城外女藝人也一律不准進京。各行角色全由男演員扮演,扮演劇中女子的男演員稱為「乾旦」或「男旦」。
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為京師帶來新的娛樂產業「逛堂子」,所謂的「逛堂子」是以歌侑酒,堂子的歌郎多簽下賣身契,由戲班年輕男演員(多為乾旦)在演出閒暇之餘從事侍宴、唱曲、陪酒等應酬。堂子與戲班共存,提供了藝人養成的環境。
民國後禁止堂子,歌郎被視為「以媚人為生活,私效娼之行為」,堂子歌郎因此成為帶有歧視的字眼,堂子出身的藝人多避諱提及其過往。
男權中心思想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戲曲藝術一直被視為傷風敗俗,有「娼優妓伶」一說,其中「優」與「伶」皆與戲曲相關,戲子與妓女同列為低下的職業;經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也曾提到,賈寶玉因結交戲子被打得皮開肉綻,可知戲曲向來為君子不為的末技。
中國自古以男權為中心,因此帶有女性陰柔氣質的乾旦更是備受鄙視,觀眾一邊欣賞其藝術演出,一邊詆毀羞辱他們,藝術的尊榮與演藝人員的低賤,形成強烈的對比。
女性形象翻轉
京劇中女性的塑造,至今仍以梅蘭芳「梅派」為最高標準,而觀眾看待乾旦的負面心理以及乾旦養成的環境,造成他的心理陰影,進而影響他對旦行的性格塑造。
梅蘭芳在身形上,不同於傳統旦角的「風姿綽約」,改以「端莊雅正」為其表徵,強調「剛柔相濟」、「外圓內方」,此外,他對劇中人物性格亦嚴加把關,將思春等情態加以潤飾轉化,力圖塑造端莊的女性形象。
梅蘭芳(1894-1961)
北京人,出生梨園世家,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梅蘭芳居於首位。梅蘭芳功底深厚、台風優美、嗓音圓潤、表演饒富情感,在唱腔、念白、舞蹈、化妝等各方面皆有創新,更為京劇豎立許多優美的女性形象,世稱「梅派」。代表作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與《穆桂英掛帥》...等。
梅蘭芳在國際也享有極高聲譽,曾多次造訪日本,1930年更前往美國巡演72天,獲得美國波摩那學院和南加大的名譽博士學位。1961年病逝於北京,其故居現為「梅蘭芳紀念館」。幼子梅葆玖(1934-2016)為梅蘭芳京劇團團長,是梅派藝術的唯一繼承人。
電影《梅蘭芳》於2008年上映,此片由陳凱歌導演製作,黎明、章子怡主演,以梅蘭芳之子梅紹武的文學著作《我的父親梅蘭芳》為藍本,敘述梅蘭芳一生的情感糾葛與京劇藝術。
參考資料
1.林沿瑜《倚坐歌仔戲窗口思索舞台上顛鸞倒鳳的成因》
2.王安祈、李元皓 《京劇表演與性別意識─戲曲史考察的一個視角》
3.王安祈 《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