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留意藝術品拍賣的新聞,看到那迭創新高、令人咋舌的價格,或許你會覺得,所謂的「藝術」,應該只有社會上的金字塔頂端階層才能消費得起。事實上,這並不是「藝術」的全貌,其實在你我身邊,有更多早已融入我們生活之中的藝術。
圖7-1 張松蓮 / 喜臨門 / 2008年 / 書法、漆 / 30×30公分 / 私人收藏
以文字為載體的藝術作品,已經非常普遍地被運用在生活中,如此件以傳統書法結合漆器工藝所創作的作品,便兼具傳統美感與現代感。
就以每天都會用到的文字符號來說,過去的文人以毛筆書寫文字互相酬應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時至今日,書法雖然已跳脫實用層面,而成為具有高度藝術性的創作類型,但是在街頭的廣告、招牌,或是書籍、雜誌的封面上,仍然有許多書法藝術應用的實例。
圖7-2 王羲之 / 快雪時晴帖 / 晉代 / 紙本 / 23×14.8公分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書法藝術的存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其肇始也是因為日常生活所需,研讀古人書法作品中的文詞內容,就能了解書法與當時人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快雪時晴帖〉本文部分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 。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圖7-3 各式市招書法
舉目四望街上的市招隨處可見,其製作形式也愈見花俏,不過仍有相當比例的商號或公司,選擇各式書法字體來製作招牌,以呈現出古典的藝術之美。如圖中所見即為出於當代名家手筆 ,或集古人碑字而成的市招,市招文字與其作者依次為勝大莊──張大千、臺灣銀行──王壯為、金石堂文化廣場 ──董陽孜、京城銀行──集魏碑字。
肇始於商代,結合文字與雕刻之美的篆刻藝術,在強調電子化的今日,無論是銀行開戶、郵件招領亦或是用以代表個人、商號,其仍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而書畫作品上落款鈐印或作品上綴以閒章,也都可見篆刻藝術之身影。
一 文化的意涵
文化的定義
什麼是文化?每年的春節一到,家家戶戶除了採買年貨,進行環境整理之外,總會看到每一戶人家在門前更換新的春聯,整頓門面、除舊布新,這可算是華人的一項重要文化。而在西方以基督教或天主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每年年終的耶誕節也總能看到許多的路樹被妝點得五光十色,在群眾聚集的廣場更能見到矗立的大型聖誕樹,聖誕卡片在此刻也如雪片紛飛,將親友之間對彼此的祝福,透過圖像與文字傳遞到每個人手上。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可算是文化。
圖7-5-2 應景的耶誕節裝飾──校園中的耶誕樹
校園中的白色耶誕樹,提醒著熙來攘往的學子耶誕節的來臨;紅色的聖誕襪則為銀白色的耶誕節增添了些許喜氣。
文化可說是人類一切知識的總集,西方多以“culture”或“civilization”代表文化。 西方著名哲學家泰勒曾把文化定義為:「一種複雜叢結之全體。這種複雜叢結的全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任何其他人所獲得的才能和習慣。這裏所說的人是指社會的每一分子而言。」
文化的特點
「文化」一詞自古即有,綜合近代學者的研究及定義,應包含下列特點:
自覺性
文化的內容必須要有人類自覺參與的創造活動,此創造活動的背後有其目的性;也就是人類自覺地意識到有某些目的需要達成,並透過實際行動來完成。例如過年期間,民眾在門柱貼上春聯即是一種文化活動。春聯的內容多為吉語,以祈求吉祥、平安,或求納財、招福等。此張貼春聯以布置居家的行為,就是人們具有自覺性與目的性的文化。
圖7-6 汪中 / 傳統春聯 / 2003年 / 紙本 / 17×108×2公分 / 私人收藏
春聯也稱為對聯或對子,其內容十分講究上下聯的對仗工整、平仄格律及內容的相貫。一般而言,春聯專用於年節時布置門框,對子則到處可用。
精神性
精神意義的「文化」是指人們透過學習、模仿等而形塑出某些行為模式,或是形成某種普遍的現象,在這些行為模式或現象的背後有一種精神存在,並由此精神賦予現象價值。例如為紀念耶穌誕生的聖誕節,每年12月25日各地教堂與教會均有許多紀念活動,如望彌撒、團聚等,一般人也會在家中擺設裝飾的聖誕樹以增加歡樂氣氛。又如在本書第四章中提到源於禪宗,流行於日本的「枯山水」庭園文化,其以簡單的砂、石、草、木經營布置,融入象徵的手法,使原本空間較為狹小的庭園,在經過觀者的想像後產生無限的空間效果,也算是一例。
價值性
文化必須帶有價值性。近代學者殷海光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中曾提及文化不是有選擇性的,好的是文化,不好的也可能是文化。文化的價值未必全然是正面的,例如某些青少年之間的次文化─飆車,在多數人的價值觀中恐怕負面印象居多。而有些文化的價值會隨時代遷移而有所改變,如過去不太能被大眾普遍認同的刺青、街頭塗鴉等,已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次文化,美國藝術家凱斯.哈林甚至因街頭塗鴉而名噪一時,而成為當代西方藝術創作者中的異數。
次文化
次文化在社會學中,是指在某個較大的母文化中,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之較小的文化或一群人。次文化和其他社會團體之間的差別,在於他們有意識自己的服裝、用語、價值觀或其他興趣是與眾不同的。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
凱斯.哈林
凱斯.哈林是1980年代美國著名的街頭繪畫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雷丁,在附近的庫茲鎮成長,是長兄也是四個孩子中唯一的男孩子。凱斯曾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就學,他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創作的,當時他在紐約地鐵車站中,在海報待貼處的黑色牆面上使用白色粉筆塗鴉。其作品乍看猶如某種複雜花紋,圖中往往沒有透視,沒有肌理,只有許多象徵性的人、事、物。1988年凱斯.哈林罹患愛滋病;1989年凱斯.哈林基金會成立,以促進兒童福利為宗旨;1990年以31歲的年紀死於愛滋病,他的畫作成為20世紀醒目的視覺語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