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8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9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5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7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章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6章 西洋古典時期(一)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3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2章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西洋音樂史依照風格及特色,可分為右列幾個時期,本章將介紹古典時期的音樂發展與特色。
古典時期的歷史背景
古典時期的音樂家大多在現今中歐地區發展,當時仍為神聖羅馬帝國,採行封建君主帝國制,因此音樂家們往往受聘於有權勢的皇室貴族。以維也納為發展重心的哈布斯堡家族,是當時非常支持藝術活動的貴族,吸引許多音樂家前往發展,也讓維也納自此有了「音樂之都」的美名。
封建君主帝國制使得音樂家們擔任宮廷樂師,許多音樂也是為宮廷所做,海頓即為一例,如第四十五號交響曲《告別》(Symphony No. 45 "Farewell" in F# Minor)之創作背景即與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古典時期大約只有七十年,顯然封建的制度並不是人民嚮往的,例如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i Figaro)與《唐 • 喬凡尼》(Don
Giovanni)皆為諷刺貴族特權的作品。
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的相繼出現,帶給封建制度不小衝擊,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更直接道出人民的想法。莫札特的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在角色上安排「三」位仕女、「三」位仙童、「三」位祭司、「三」位奴隸,亦為此口號與精神的體現。期間美國的《獨立宣言》也與此時期人們的思想不謀而合。
古典樂派音樂的特色
「古典音樂」其實更適合翻譯為「經典音樂」(classical music),指的是西方音樂史遠自中世紀、近到20世紀初的經典作品。在古典音樂的洪流中,古典樂派的時間不長,但占有重要地位,許多曲式、作曲手法、音樂風格在此時確立。
巴赫去世後,以華麗、複雜為審美風格的巴洛克結束。以「古」希臘 羅馬的精神為「典」範的古典樂派開始,音樂藝術轉而追求均衡、理性、客觀與平衡的美學觀。相對於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邁向主旋律音樂的創作,阿貝提低音(alberti bass)取代了數字低音,旋律與伴奏的從屬關係更為明確,此時期的音樂強調旋律樂句的工整,通常是由兩個相等長度的樂句所構成,後段的樂句類似於前段,但更有結束的感覺。
而為了能使情感能有更細緻的表達,作曲家更大量地使用漸進式的力度(漸強、漸弱),也促使鋼琴取代了大鍵琴,此時期的作曲家為鋼琴留下了許多首奏鳴曲(sonata)、協奏曲(concerto)等。此外,獨奏協奏曲(solo concerto)也取代了巴洛克時期的大協奏曲。
古典時期的音樂多為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曲式結構亦在此時建立規準,採用嚴謹結構的「奏鳴曲」,而曲式也成為樂曲的命名方式。「交響曲」便是以此曲式創作的樂曲,除了成為後世創作的典範,也可說是古典時期在管弦樂作品上最大的貢獻,拓展了管弦樂團的寬度與力度,而在配器上使用兩支木管的「兩管配器」也在此時期確立。
再者,由於古典時期崇尚自然,因此觀眾進一步尋求簡單、反映生活的歌劇體裁,喜歌劇(comic opera)因此產生,在這樣的流行之下,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進行了「回歸自然」(如不用閹歌手)與「重視劇情」(如減少宣敘調與詠唱調的對比、提升樂團地位、恢復合唱、加入舞蹈等)的改革,開創浪漫時期歌劇盛世的先河。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一位集古典樂派之大成、開浪漫樂派之先鋒的重要作曲家,在其作品上可以看出「傳統」的作品與「突破」的手法。貝多芬亦以維也納為發展重心,與海頓、莫札特並稱「維也納三傑」。
奏鳴曲
古典時期的創作以「奏鳴曲」為體裁,所有的作品皆需遵循奏鳴曲嚴謹的結構創作,通常包含三至四個樂章,每個樂章的曲式或速度亦有規範,如下表。
音樂知識
莫札特
1756年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自幼展現音樂才華,6歲能演奏與作曲、8歲創作交響曲、12歲創作歌劇、14歲便能背寫教會的合唱曲,被譽為「音樂神童」。此外還精通義大利文、法文與拉丁文;擅長天文、算數與戲劇,這些都有利於他的音樂創作。
莫札特創作的速度驚人,在他短短三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共有626部作品,且常為神來之筆,平均每年有20部作品問世。除了創作數量多,作品種類亦多樣化,如歌劇(22部)、交響曲(41首)、各類奏鳴曲、各類協奏曲、嬉遊曲(divertimento)、小夜曲(serenade)與安魂曲等。
音樂欣賞
莫札特《弦樂小夜曲》K. 525 第一樂章
(Eine Kleine Nachtmusik, in G Major, K. 525, mov. 1)
莫札特在1770年代到1780年代早期,創作許多為花園宴會、戶外演出、婚禮、慶生、或受朋友、雇主委託於家中演出的小夜曲與嬉遊曲。這些曲子通常是娛樂性質,當作背景音樂的功能,然而莫札特卻仍然秉持認真的態度創作。《弦樂小夜曲》便是這類型的樂曲,樂曲原為弦樂五重奏的編制,但現今多以小型弦樂團的編制演出。樂曲為「奏鳴曲」曲式,第一樂章為快板,奏鳴曲式。
音樂導聆
♪ 聆聽樂曲的速度以及弦樂合奏的音色。
♪ 配合譜例,聆聽呈示部的「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感受兩個主題在力度、節奏與旋律所帶來「對比」的美感。
♪ 配合譜例聆聽呈示部、發展部與再現部,感受此樂曲在曲式上「對稱」的美感。
♪ 感受這首在古典時期為皇室慶典、戶外活動所創作,帶有歡愉氛圍的樂曲。
自我挑戰
S.H.E曾用了莫札特《第四十號交響曲》的主題,改編成2005年的歌曲〈不想長大〉,上網搜尋並且聽聽看,S.H.E用了這首曲子的第幾樂章?以及用該樂章的哪個部分的什麼主題進行改編?
此外,上網聽聽看周杰倫2016年的歌曲〈土耳其冰淇淋〉,怎麼運用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
音樂研究室
大部分作曲家的作品,都是用Op.(opus)或No.(number)來標示作品編號,但你是否有發現本章所介紹的莫札特作品並不是用Op.或No.,而是用了另一種方法表示作品編號,為什麼呢?
還有哪些作曲家的作品編號也不是用Op.或No.的呢?(提示:上一章介紹的作曲家),又是代表什麼意思?請想想看,並上網搜尋資料,研究一下!
音樂知識
海頓
1732年生於奧地利,是古典樂派的奠基者之一。有著甜美的嗓音,於8歲加入唱詩班,青少年時期因為變聲而被迫離開,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9歲始受聘於艾斯特哈基(Esterhazy, 1714-1790)親王,擔任宮廷樂長,長達30年。1790年親王不幸過世,繼承的親王對音樂不感興趣,因此海頓決定離開艾斯特哈基家族。
消息傳開後,法國、英國、西班牙爭相邀請,海頓最後前往倫敦,受到熱烈歡迎,期間創作了最後12首交響曲,較著名的如交響曲《驚愕》(Symphony No. 94 "Surprise"
in G Major)、《時鐘》(Symphony No. 101 "The Clock" in D Major)與《倫敦》(Symphony No. 104 "London" in D Major)等,這12首交響曲也被稱為「倫敦」交響曲。另外,在倫敦期間也受到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影響,開始創作《創世紀》(The Creation)與《四季》(The Seasons)等神劇作品。
1809年拿破崙攻占維也納,此時77歲的海頓心情非常低落,每天彈奏奧地利國歌,藉以表達對國家的熱愛,但最後還是在該年5月辭世。
音樂欣賞
海頓交響曲《驚愕》第二樂章
海頓的作品幾乎都是在受雇於匈牙利 艾斯特哈基親王期間所創作的,親王辭世後,海頓也前往倫敦發展,這首交響曲便是其在倫敦時期所創作的「倫敦交響曲」之一,當時他的名聲已如日中天,作品深受世人喜愛。海頓喜歡在交響曲的第二樂章使用變奏曲式,此曲便是其中一例,而海頓幽默風趣的個性也充分展現在其中。
音樂導聆
♪ 配合|譜例6-6|,熟記主題,或可以哼唱出主題的旋律。
♪ 感受交響曲第二樂章為慢板的速度。
♪ 熟記主題後,聆賞接續四個依據主題旋律的變奏。
第一變奏,仍以完整的主題呈現,但以第一小提琴助奏音型伴奏|譜例6-7|。
第二變奏,將原本大調的主題轉為小調|譜例6-8|。
第三變奏,木管樂器以十六分音符演奏主題|譜例6-9|。
第四變奏,全管弦樂團強音演奏主題(可參考|譜例6-6|),聆賞時可掌握整體樂團演奏營造的「力度」、「音色」、與「後半拍」的節奏。
海頓交響曲《告別》
《告別》交響曲不是煽情的離別,而是勞工領袖海頓藉由音樂表達勞工階層對於放假訴求的真實故事。在海頓擔任宮廷樂長時,艾斯特哈基親王興建了一座「艾斯特哈基堡」,由於樂團多數的團員長年住在宮中,與家人分隔兩地,難忍相思之苦的團員們只能寄望樂長,以幽默著稱的海頓於是創作了此曲以表達團員的心聲。
首演當天,第一樂章是精神抖擻的快板,第二樂章為寧靜的慢板,接續為輕快的第三樂章小步舞曲,一切與其他的交響曲並無不同,甚至是第四樂章的開頭也沒什麼異樣,儘管開頭的動機聽起來略帶悲傷,但幾個小節後似乎又回到原本的作曲手法。然而此時風格一轉,突然出現寧靜的行板,且臺上的團員演奏完負責的樂段後,竟收拾樂器直接離開,最後只剩下指揮與兩把小提琴,臺下的親王明白了海頓的用意,隔天即立刻讓團員放假回家。
音樂導聆
♪ 第四樂章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升f小調、二二拍、急板。先由第一小提琴小聲演奏樂句A,再由所有弦樂器及長笛齊奏樂句B,是古典時期常使用的兩段式樂句,而第二句帶有終止感。第四樂章的第一部分主要由AB樂句進行變化,最後留在弦樂器齊奏升Do,留下懸而未決的感受|譜例6-10|。
音樂導聆
♪ 第二部分是A大調、三八拍、慢板,與第一部分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譜例6-11|。
音樂導聆
♪ 由十六分音符所組成的音型在第二部分非常重要,彷彿預示歸心似箭的腳步聲,每個樂器在離開前必定會演奏類似的音型|譜例6-12|。
音樂導聆
♪ 離去的順序為雙簧管、法國號、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最後只剩下兩把小提琴演奏結尾的14小節,以寂寞的樂音與身影結束全曲。而從總譜的最後兩行,可看出與小提琴的分部譜並無差別|譜例6-13|。
想想看
海頓用第四十五號交響曲《告別》傳達放假的訴求,現在的流行樂中也有很多曲子對社會進行反思,請選出一首這樣的歌曲,並研究其創作背景。
音樂知識
管樂器
西洋管樂器可依照材質分成木管、銅管兩大類。木管樂器的音域寬廣,依照發聲方式分成無簧樂器跟有簧樂器。無簧樂器的代表是長笛(flute),早期多為木製,近代長笛則多數為金屬笛身。音色穿透力高,屬於在樂團中突出卻又不張揚的樂器。
有簧樂器又可分成單簧、雙簧兩種。單簧管(clarinet)顧名思義屬於單簧樂器,音色溫暖飽滿,作曲家時常在慢板樂章讓單簧管演奏獨奏片段。
雙簧管(oboe)靠著兩個簧片振動發聲,音色極具穿透力,演奏旋律時帶著一種淒涼感,同時也是現代樂團很重要的角色,整個樂團的調音也以雙簧管首席所演奏的A為基準。
低音管(bassoon)同為雙簧樂器,管身較長,音域較低,音色帶著詼諧的異國風情。
銅管樂器以銅及其他金屬製成,起源非常早,從統領軍隊的號角,到莊嚴隆重的加冕典禮,都有它的蹤跡。「漏斗狀」的吹嘴,是銅管樂器的重要特徵。
小號(trumpet)是最能代表銅管特質的樂器,響亮且能抗衡整個管弦樂團的穿透力,是慷慨激昂樂段的最佳推手。
不同於其他銅管樂器,長號(trombone)改變音高的方式是以右手前後拉動音管,也是管樂器中少數能演出滑奏(glissando)的樂器。
低音號(tuba)體積龐大,音域極低,在管弦樂團中扮演支撐穩定的角色。
法國號(French horn)兼具銅管的華麗與木管的柔和,作為高低音之間的橋梁,管弦樂作品中常會有重要的樂段,展現悠遠遼闊的壯麗感。
弦樂器
西洋樂器裡的弦樂器種類雖多,但在管弦樂團的編制裡,主要以擦弦樂器為主,分別是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低音提琴(double bass),都是四條弦,每條弦有規定的定弦音高。而撥弦樂器只有豎琴被列入管弦樂團常備編制。
小提琴音色明亮,在管弦樂團裡,第一小提琴經常演奏主旋律,第一小提琴的首席也被視為整個樂團的首席,第二小提琴則以和聲主旋律或伴奏旋律為主。
中提琴的定弦較小提琴低五度,音色具鼻音、較黯淡。大提琴的四條弦,與中提琴相同,只是低了一個八度,音域極廣,低音域渾厚低沉,高音域溫暖柔和。
低音提琴是整個樂團的基石,以低音穩住節奏、旋律,值得一提的是,低音提琴會依照作曲家需求,延伸出五條弦的樂器,第五條弦是比原定弦更低的音。
各樂器的音色,可參考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的YouTube頻道,其中一項影片類別是以各樂器的協奏曲片段為主,可以欣賞每種樂器的演奏姿勢,以及擔任獨奏時所展現不同於樂團中的技巧與魅力。
樂理
音樂術語
音樂術語是音樂相關的專有名詞,用以輔助音樂的詮釋,從功能來分,包含速度術語、力度術語和風格術語等。速度術語是用來標示樂曲快慢的術語,讓演奏者可以明確得知作曲者原來的創作樂思與速度。以下介紹幾種由慢至快的速度術語。
力度術語是用來標示樂曲強弱的術語,讓演奏者可以藉由不同的力度呈現變化。
常見的有:
pianississimo (ppp)最弱
pianissimo (pp)很弱
piano (p)弱
mezzo piano(mp)中弱
mezzo forte (mf)中強
forte (f)強
fortissimo (ff)很強
fortississimo(fff)最強
sforzando (sf.)突強
crescendo (crese.)漸強
diminuendo (dim.)漸弱
decrescendo(decresc.)漸弱
calando(Cal.)漸慢而弱
poco dim. 稍微漸弱
風格術語是在呈現樂曲的特殊情感或風格,使演奏者更易於體會。常見的有:
amabile 甜美的
animato 生氣蓬勃的
brillante 華麗的
cantabile 如歌的
comodo 悠閒的
delizioso 纖柔的
dolce 溫柔的
dramatico 戲劇性的
elegante 高雅的
espressivo 有表情的
gentile 優雅的
grazioso 仁慈的
legato 圓滑的
maestoso 莊嚴的
nobile 高貴的
passionato 熱情的
pastorale 田園風的
robusto 有力的
scherzando 詼諧的
sospirando 嘆息的
spiritoso 精神煥發的
tranquillo 平靜的
試試看
認識了這些術語後,試著從學過的章節譜例、歌曲,或是你熟悉的流行歌曲中,找出這些術語!
三和弦與轉位三和弦
你是否曾在網路上找過流行歌曲樂譜或是吉他譜?是否在手機下載過音樂創作或編曲的相關App?這些樂譜都有一些共同的代號,如C、G、F等等,這就是和弦的代號,讓我們來了解其基本結構!
三和弦
三和弦的基本結構:
三和弦
以C 大調為例:
轉位三和弦
三和弦若「根音」在最低音時,為「原位」;若「三音」在最低音時,為「第一轉位」;若「五音」在最低音時,為「第二轉位」。相關代號寫法如右:
創作
變奏曲
本章我們介紹了變奏曲,記得小時候唱的兒歌〈小星星〉嗎?莫札特曾用這段旋律創作出一首有18個變奏的〈小星星變奏曲〉,各位同學也試著創作一段變奏吧!
歌曲
Alleluia Canon
(同聲二部合唱)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曲
莫爾(Donald Moore) 編曲
歌曲檔案
此曲由美國作曲家莫爾(Donald Moore, 1946-)改編自莫札特的曲調,全曲歌詞只有希伯來文 "Alleluia" 一詞不斷重複,意思是「讚美耶和華」。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