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知識
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管
南管,又稱「絃管」、「南音」、「南樂」,文化部將南管登錄為「重要傳統藝術無形文化資產」,並分以張鴻明(1920-2013)為南管樂, 林吳素霞(1947-)為南管戲曲的保存者。中國以「南音」申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2009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管源自明朝南曲聲腔(泉潮腔)文化,於清朝由於泉廈與臺灣各地商航口岸往返密切而傳入臺灣,臺灣南管館閣(洞館、品館)音樂生態於是形成。
相傳在清康熙60大壽時,有五位南管高手奉詔入京在御前演奏,受到康熙喜愛,被賜與「御前清客」,因此南管也有了「御前清樂」的美名。此外,康熙亦賜「宮燈」與「彩傘」,而這兩樣物品也成為現今南管的道具。
南管的樂器與內涵
南管唱的是泉州話,南管在演奏的排場上,樂隊呈現「倒V字型」 排列,坐在上方的稱為「上四管」,包含洞簫、二絃、三絃、琵琶與拍, 拍由五片檀木串成,敲擊拍子主導樂曲節奏;下方是「下四管」,包含四塊、叫鑼、雙鐘、響盞。
南管使用工尺譜記譜。音樂依據演出的順序分為「指」、「曲」、「譜」三部分。「指」的結構嚴謹,速度由快到慢、有故事背景、有歌詞但是不演唱。「曲」是歌唱的部分,大多擷取自梨園戲片段。「譜」沒有歌詞, 屬於純粹清奏的樂曲,為標題音樂,以描寫自然意境為主,是南管入門的首選。
想想看
南管以上四管方式唱曲時,樂器由順時鐘方向有著 ➊→➋→➌→➍→➎ 的排列, 想想看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呢?
音樂欣賞
南管〈梅花操〉
在南管演奏曲中,以「譜」最能表現出音樂之美,尤以意境深遠吸引 人。〈梅花操〉即為「譜」的部分,此曲共以五段組成,象徵梅花的五片花瓣:
第一段以極慢板之長音表現寒冬將盡,景色由冬轉春之「釀雪爭春」 意境。
第二段轉入行板,敘述梅花「臨風妍笑」之容。
第三段以琵琶特有彈法與三弦對吟,穿插相和,在簫弦的貫穿中,表現出梅花「點水流香」的丰姿。
第四段與第五段旋律雷同,利用不同的彈撥指法與速度,表現出「聯珠破萼」到接近快板的「萬花競放」熱鬧氣氛。
音樂導聆
♪ 南管音樂旋律風格最吸引人的特點是:舒緩、幽雅,意境悠遠。
♪ 聆聽南管樂器的音色,並感受樂曲的內涵。
南管音樂的傳與承
「館閣」是維持南管音樂文化命脈的地方,傳承了南曲的曲目、演唱方式與生態文化,以鹿港為例,目前有「雅正齋」、「聚英社」、「崇正聲」等館閣。
王心心(1965-)是當代最重要的華人南管音樂家之一,他在2002年離開南管重要劇團漢唐樂府,成立心心南管樂坊,在臺灣等地致力於傳授及推廣南管音樂。有感於南管音樂的傳承極為不易,王心心開始嘗試南管的跨界合作:加入舞蹈元素,打造《豔歌行》、《靜夜思》、《天籟》等作品;與真快樂掌中劇團合作演出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南管交響曲;與雲門舞集合作《昭君出塞》及《胭脂扣》等舞劇。現代歌劇《羽》則是心心南管樂坊和法國德裔導演漢柏斯(Lukas Hemleb, 1960-)的跨國合作,加入印度西塔琴、日本薩摩琵琶、國樂琵琶以及現代和聲之演奏方式,整體的音樂演出不同以往南管的表現。
南管跨界的成功,讓更多人接受傳統的南管音樂,值得一提的是,王心心2013年於TEDxTaipei之演講結尾,語重心長地道出:雖然這些跨界的合作是成功的,但是還是希望南管能回到最原始質樸的音樂本質。
音樂知識
婚喪喜慶迎廟會:北管
北管是傳自中國閩南以北的音樂,特色是以高亢的嗩吶、鑼鼓營造熱鬧喧囂的氣氛。早期農業社會,常用於迎神賽會與婚喪喜慶等場合。或有一說:日本統治殖民時期之前,所有流傳來臺不是用福佬語或客家語所說或唱的聲腔戲曲,包括亂彈、四平、外江京劇,都被歸類成北管。
北管是臺灣兩大傳統音樂系統之一,音樂型態繁多,與生命禮俗息息相關,有鑼鼓樂、鼓吹樂、絲竹樂、藝術歌與戲曲等。曲目豐富,文化生態亦極其多樣,除了北管子弟團、職業的亂彈戲班外,道教與佛教的儀式、布袋戲、魁儡戲、歌仔戲等後場樂中,也保存了豐富的北管後場鑼鼓、吹打與絲竹過場牌子,以及部分亂彈戲唱腔。
北管的樂器與內涵
北管音樂的用途與功能廣泛,因此樂器在實際場合的運用,需視樂種而定,樂隊編制也不盡相同,如廟會排場的北管、道教儀式的後場音樂,皆有不同的樂種與樂器編制。包含文場的三絃、提絃、和絃、古琴、大吹(嗩吶)、噠仔;武場的響盞、大鈔、小鈔、鑼、北鼓、板等。其中北鼓又稱小鼓,具有指揮北管眾多樂器的領導地位。
北管音樂的內容可略分成以歌樂或器樂為主等兩種型態,以歌樂型態為主的包含戲曲(有新路的皮黃系統與舊路的梆子系統)、大小牌(崑腔)、時曲小調等;以器樂型態為主的包含鑼鼓樂、牌子譜(吹打樂)、絃子譜(絲竹樂)、散譜(過場點子)等。
音樂欣賞
北管〈風入松〉
嗩吶曲牌〈風入松〉是北管最常見的曲牌,常用於各類陣頭、排場、廟會等民俗活動,或為戲曲的過場音樂。
此曲為散牌曲式,由於只有一段旋律,樂手們需以即興方式反覆演奏。改編後成為布袋戲最常用的後場音樂。
音樂導聆
♪ 聆賞北管演奏的歡鬧氛圍。
♪ 嗩吶是北管的重要樂器,聆賞音色及其帶出的樂曲特色。
認識工尺譜
。.。.。.。
上尺工凡六五乙
第一行的「。.」表示節拍,為「一板一眼」;
第二行的「上尺工凡六五乙」表示唱名「Do、Re、Mi、Fa、Sol、La、Si」。
落地掃
歌仔戲是唯一產生於臺灣的地方戲曲,也是最具臺灣文化特色的民間劇種。歌仔戲的演出最早出現於宜蘭地區,此區大多人口來自閩南漳州,在移民過程中將原鄉的「錦歌」傳入臺灣,最初以說唱方式表演,在廣場即興演出,或在迎神行列中沿街表演,演員多為男性或男扮女裝,稱為「落地掃」。
外臺戲
約1910年開始,歌仔戲的劇情由滑稽鬆散變成全本戲,朝大戲發展,由於舞臺藝術尚未脫離鄉土醜扮的形式,便向當時流行的大戲——亂彈戲、四平戲、南管梨園戲、九甲戲,尤其當時從中國來臺巡演的京劇戲班等學習裝扮、身段、對白與音樂,從而提升舞臺藝術並逐漸走向都市。
進入都市後,為適應觀眾和持續生存,劇目由民間故事擴展到歷史題材,並吸收應用京劇的表演、音樂、服裝元素,漸形成較完備的劇種,1920年代快速在臺灣各都市流行,成為民眾生活的重要娛樂,並遠傳至中國閩南及東南亞地區。這段茁壯成為大戲的初期,被視為「外臺歌仔戲時期」。
內臺戲
1925年,歌仔戲開始進入內臺,並加入女性演員。由於女性聲腔柔美婉轉,於是產生了悽惻吟詠特質的「哭調」,也增加許多注重悲歡離合的愛情劇本,受到女性觀眾喜愛。1954年歌仔戲進入廣播電臺,由於廣播只能聽不能看,因此大幅提升歌仔戲的音樂與歌唱技巧,例如一人分飾多角、曲多對白少,大量的新曲調。
電影、電視歌仔戲
1956年「拱樂社」劇團創辦人陳澄三(1918-1992)投資拍攝的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登上大螢幕,掀起電影歌仔戲熱潮,這是電影歌仔戲的黃金時期。1962年10月臺視首先開播電視歌仔戲,起初始因電視機不及收音機普及,因此比不上廣播歌仔戲的盛況,直到1966年臺視推出由楊麗花(1944-)擔任小生演出的歌仔戲,憑著她獨特的魅力、俊美的扮相及優異的唱做,成為當紅小生,並將電視歌仔戲推上了第一個高峰。
《薛平貴與王寶釧》是1956年拍攝的臺語歌仔戲電影,影片一度逸失,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的努力下,讓昔日名片重現銀幕。
精緻歌仔戲
近年受到媒體開放與多元化影響,電視歌仔戲已不像從前受歡迎,電視臺也很少製作這類節目,因此歌仔戲開始朝現代劇場發展,呈現精緻的戲曲風貌。
1981年楊麗花在國父紀念館演出《漁孃》,歌仔戲正式邁入現代劇場,之後尚有「明華園戲劇團」參與國家文藝季,登上國父紀念館舞臺演出《濟公活佛》等,從創新不俗的故事主題、緊湊明快的情節、醒目可觀的排場、多元豐富的樂曲到演員精湛的演出等,歌仔戲已進入現代劇場精緻演出的新里程碑。
臺灣有許多別具特色的歌仔戲團,例如規模最大且歷史悠久的「明華園」(旗下共有8個子團),屢獲傳藝金曲獎肯定的「唐美雲歌仔戲團」,融合東西方文化的「一心戲劇團」等,皆致力於歌仔戲的推廣,吸引更多人欣賞,延續文化傳承,讓臺灣獨有的戲曲美感持續發光。
廖瓊枝與「薪傳歌仔戲劇團」
廖瓊枝(1935-)被譽為「臺灣第一苦旦」,她錄製了歌仔戲史上第一套唱腔錄音,製作第一套「臺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身段教材」,是建立臺灣歌仔戲教學體系的先驅,致力在校園與社會推動歌仔戲薪傳。除演出藝術之傳承外,1995年起開始參與劇本創作與改編。2009年獲選為「重要傳統藝術歌仔戲類保存者」。廖瓊枝唱戲生涯六十餘載,前後經歷內臺、外臺、廣播、電視等各形式的歌仔戲,也曾經歷歌仔戲沒落至谷底的困境。
秉持著傳薪發掘與培養歌仔戲新秀,讓歌仔戲的表演藝術永遠流傳,廖瓊枝於1989年創辦「薪傳歌仔戲劇團」,以其細膩的身段與優美的唱腔、堅持傳統歌仔戲的演出風格,深耕歌仔戲人才培育與舞臺培力,使歌仔戲藝術不斷精緻化。
音樂欣賞
歌仔戲「七字調」
歌仔戲的唱腔從許多民歌及劇種吸收了不同的曲調,包括七字調、都馬調、哭調、江湖調等。其中七字調並不屬於南、北管音樂的任何系統,而是由民間歌謠經過說唱化與戲劇化的過程發展而來。
七字調是歌仔戲最主要的曲調,早期羅東地區的福壽社歌仔戲團演唱《陳三五娘》,整齣戲只有兩首不是七字調,一齣戲如果不唱七字調,就會失去歌仔戲的獨特風味。
快七字調
快七字調〈身騎白馬〉選自歌仔戲《薛平貴回窯》,是歌仔戲的經典唱段,講述薛平貴睽違多年後回窯及思念王寶釧的心情。
♫ 歌詞舉隅: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
慢七字調
慢七字調〈眼望枯木〉則是王寶釧苦守寒窯,苦度日月,對生活感到絕望的心情寫照
♫ 歌詞舉隅:望眼枯木哭聲苦,今後三餐卜如何。
音樂導聆
♪ 七字調為七字一句,一段有四句,結構如七言絕句,為了修飾旋律,經常會加入無意義聲詞如「啊」、「唉」、「哪」等字。
♪ 因為旋律需要,通常可細分為四字加上三字的結構。七字調的曲調能根據劇情進行速度的變化,也會依字行腔、依劇情需要改變音高,或加上不同的轉音加花。
想想看
本章介紹與聆賞了許多臺灣傳統音樂,不可諱言,這些傳統音樂的聽眾越來越少,因此傳承與保存這些珍貴文化資產,是當前重要的任務。想想看,假如你是文化部長,你有什麼方法呢?試著從文化部網站搜尋目前有哪些「重要傳統表演藝術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團體)」,或各縣市登錄「傳統表演藝術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團體)」,了解他們做了哪些努力,再從年輕人的角度,提出你的好點子,寫下來並和同學分享。
音樂知識
客家戲曲
臺灣的傳統客家戲曲一般通稱為「採茶戲」,類別可簡單分為「三腳採茶戲」(小戲)與「採茶大戲」(大戲),雖然兩者之間存在差異,但小戲與大戲在戲曲的表演藝術、發展變遷、演員及戲班組織等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隨客家先民遷徙來臺的「採茶戲」,初在臺灣島上發展之時,僅是一丑二旦的三腳採茶戲,之後,所有的客家戲從音樂、劇情,到舞臺技術,基本上都是以三腳採茶戲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出大戲模式的表演。
因三腳採茶戲編制多為一丑二旦,所以也稱作「三腳戲」,說唱內容詼諧逗趣,故事情節多與日常生活相關。演出戲齣主要配合「茶」的主題,以「張三郎(賣茶郎)賣茶」為故事核心,漸次發展各種小戲,形成一系列十齣的故事。
音樂欣賞
三腳採茶戲《桃花過渡》
三腳採茶戲共有一系列十齣故事,前七齣描述張三郎之妻林桃花與妹妹張金花,勸他到外地賣茶,以補貼家用。三郎在異鄉遇上徐花嬌、徐秀嬌姊妹,三郎與花嬌情投意合,也將努力掙得的銀兩散盡,方才返鄉。回家後妻子問起賣茶收入,三郎努力辯解,兩人展開一段精彩的對唱,最後以喜劇收場。後三齣則是桃花等不到三郎回家,而外出尋夫的故事。
〈撐船歌〉選自《桃花過渡》,是後三齣的內容,描述桃花要渡河尋夫,但不甘撐船郎調戲的山歌對唱。
音樂導聆
♪ 配合上述故事劇情,聆賞樂曲以男女對唱的方式演唱(前兩段歌詞可參閱章末歌曲聆賞)。
♪ 聆賞客語的戲曲唱腔,以及感受虛字的韻味。
歌曲
撐船歌
選自客家三腳採茶戲《桃花過渡》(選段)
(客語歌曲)
客家傳統戲曲
張哲榕 編曲
歌曲檔案
此曲選自客家三腳採茶戲《桃花過渡》,旋律簡單但富有古樸風味,歌詞運用許多虛字,增加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