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族(卑南語 Pinuyumayan)為臺灣東部深山和平地的原住民,族群分布在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以及花東縱谷南方的高山地區,族群主要居住於臺東縣,偏屬母系社會。
卑南族的傳統音樂,基本上是與舞蹈合而為一,雖然各部落間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但音樂舞蹈文化的呈現卻有一定的原則:
(一)歌謠(snay)可分為一般性與特殊性的歌謠。
一般性的歌謠多帶有少量的即興歌詞及大量的虛詞母音歌詞,在任何聚會場合或年祭後的歌舞之夜都可使用;
特殊性的歌謠和舞蹈,僅用於特定祭儀中。
(三)不管是一般性或是特殊性的歌謠,除了虛詞母音和實詞歌詞互相搭配,還有一套特殊的用法。
在傳統歌謠中,如果一句歌詞中的某個名詞需要特別強調,就會在該名詞之後,使用一個同義詞凸顯該詞的重要性。而重複的同義詞是使用罕用的卑南古語。
這種歌詞結構只用於歌詞和演講,不會使用於一般的日常語言中。
(四)歌唱方式通常以領唱加齊唱為主,一般聚會場合的音樂都依此模式演唱。
(五)卑南族音樂慣用的音階與鄰近的阿美族所使用的音階一樣。也就是以 A 調式及 C 調式形成的五聲音階為主。
臺灣卑南族音樂歌謠大師——陸森寶,族名Baliwakes(巴利瓦克斯),出生於臺東廳卑南社內(今臺東市南王部落)。曾就讀臺南師範學校,念書之餘苦練鋼琴,畢業之後任教於新港、臺東,教職退休後,即致力於母文化的傳揚與延續,有「卑南族音樂靈魂」之稱。
陸森寶在臺東農校任教以後,一直參與南王村的活動,卑南族發生的事件不斷觸發他的創作。
從1940年代末期到他1988年去世前,一共創作了一般性民歌二、三十首,天主教詩歌也二、三十首,都是用卑南族語言唱出。
他將卑南古調譜在五線譜上,原本只能口傳心領的歌謠,才得以源遠流長。
他將傳統詩歌要素融入詞曲創作,成為傳統和現代交融的民歌作家,被譽為「卑南音樂之父」。
代表作〈美麗的稻穗〉,因胡德夫的演唱而廣為人知。
〈懷念年祭〉經過「原舞者」的舞台詮釋,更增添了原住民對部落的認同。
「他的歌是台灣最美麗的聲音!他深沉豐厚的聲音,使我想起東部聳峻的高山,使我想起澎湃廣闊的海洋。」
胡德夫是具有卑南族和排灣族血統的音樂家。就讀高中時參加唱詩班,音樂的興趣在他心中開始萌芽。
他在臺灣大學外文系就讀期間因病休學,開始他的駐唱生活,因此結識楊弦、李雙澤、吳楚楚等人。
1970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在李雙澤與胡德夫、楊弦的身體力行之下,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期望喚起臺灣人青年對自己語言和歌曲的認同,開啟臺灣校園民歌運動的時代。
從民歌運動開始,胡德夫始終用歌聲為民主,為台灣,以及為自己的族群發聲。他的歌甚至曾一度被新聞局禁止在廣播與電視上播放。
〈牛背上的小孩〉、〈最最遙遠的路〉唱出他高中之後智異鄉求學,對家鄉最遙遠的思念。〈少年中國〉、〈美麗島〉、〈紅花雨〉更是紀錄台灣民主歷程的腳步。
胡德夫到55歲才出版首張個人專輯《匆匆》,專輯一發行〈太平洋的風〉即獲得 2006 年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年度歌曲。
提到卑南族,就不得不提到這位卑南族的女兒,Kulilay Amit!
她是我國首位接受美國 CNN 節目專訪,首位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並入選亞洲二十大風雲人物的歌手,還獲得美國 Billboard 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的頭銜,也是我國第一位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的流行歌手。
她就是——張惠妹。
張惠妹出生於臺東縣卑南鄉泰安部落,自小他就展現出對歌唱的熱愛。1992 年參加電視歌唱節目《五燈獎》,從此在歌壇上發光發熱。
1996 年與創作才子張雨生合唱的一首〈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獨特的嗓音令眾人驚艷,也受到張雨生的重視,在張雨生的協助下,張惠妹發行第一張專輯《姊妹》,融入卑南元素,將原住民部落音樂融入國語流行音樂。
已穩坐華語流行樂天后地位的張惠妹仍然不斷嘗試新的音樂風格,並跨足音樂劇,策劃改編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的著名歌劇《卡門》;也赴日主演全日文發音的音樂劇《杜蘭朵》,在音樂劇的領域也締造出不凡的成績。
張惠妹除了關心原住民的孩童教育、生活發展,也相當關注同志的權益,公開為同志族群發聲,是第一個連署支持多元成家法案的藝人。
在 2015 年「烏托邦」演唱會上,以全臺最大的彩虹旗覆蓋小巨蛋,象徵同志平權的觀念最終也能覆蓋全世界。同年發行的專輯《A-mit 2》,更涵蓋了女性平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