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漢族的一支,其祖先原居住於中原地區(今湖北、河南地區),因戰亂而逐漸南遷,落腳於江西、兩廣與福建一帶,由於客居他鄉而稱為「客」。
明末清初之後,部分東渡來臺。台灣的客家人分成南部與北部兩大系統,南部的客家人居住在高屏等地,北部則聚居桃竹苗。
客家話保留中國語言古老的音韻,產生族群特有的文化,在藝術上的表現也極具風貌。
客家山歌為客家民謠的總稱,包含三大腔(老山歌、山歌子、平板),以及其他的小調。
- 老山歌:隨客家人飄洋過海而來的古老山歌。
- 山歌子:二代的山歌。
- 平板:改良式的山歌。
- 小調:創新形式的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傳文學,以客家方言演唱,因此唱腔的形成受到語言詩韻影響。
客家山歌的腔調繁多,統稱「九腔十八調」。山歌的歌詞即興,多為七言四句、四句八節的形式,使用諧音、雙關語或虛字,來加強語氣,或使歌詞流暢,以情歌的題材最受歡迎。
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為獨唱和對唱,獨唱以抒發心情為主,對唱則為在田野工作時,相互以歌聲閒聊問候、或互勸相罵、或談情說愛。
〈老山歌〉是台灣北部客家最原始的唱腔,節奏自由,可由演唱者隨興拉長音,沒有固定節拍,能表現出客家山歌的深度與演唱技巧的難度。
90年代也出現許多創作歌謠,曲調優美,歌詞展現對土地與人文的關懷,引起極大迴響,也激勵更多人投入客家歌謠的研究與創作。
林生祥,金曲獎最佳作曲與製作人,出生於美濃客家農村,其音樂表達對於農村生活的關懷。他的音樂融合客家八音、恆春民謠、搖滾等元素。
林生祥創作歌曲〈種樹〉描述90年代的美濃農村青年,自都市回鄉後,認同農村生命力與人性價值的故事。
客家戲曲可分為小戲性質的「三腳採茶戲」,以及大戲性質的「客家大戲」。
客家山歌與小調是客家戲劇的基礎。
採茶戲的唱腔主要為「採茶調」,由山歌配上茶籃等扮飾,為即興式的演出。其情節逗趣、對白俚俗,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演員編制為二旦一丑。
大戲則是在小戲的基礎上發展,吸收其他劇種的要素形成,又稱為「改良戲」。在二旦一丑外,增加許多角色,服裝道具也更為講究、唱腔也變的多樣化。
傳統的三角採茶戲以《張三郎賣茶》的故事為主軸發展而成,共有十齣戲碼。
故事中的三腳(即三個角色)會隨劇情發展而機動調配,在不同的段落中不斷地轉換身分。
現今客家劇團多半選擇《張三郎賣茶》其中的幾個折子來演出,完整的三腳採茶戲以較不多見。
客家族群由中原地區不斷向南遷徙,途中吸取各地民間音樂的精華,加上原有的風格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殊的曲調,稱為「客家八音」。
「吹場樂」即鼓吹樂,主要用於廟會典禮、婚喪喜慶等場合;「弦索樂」則用於北管戲以及純器樂演奏。
客家八音是以吹管與打擊樂器為主的合奏音樂,演奏型態分為「吹場樂」和「弦索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