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
布袋戲是木偶戲的一種。
傳統布袋戲偶是由木雕頭、袋形布身、木雕手、實心布腿、木雕鞋加上服飾、盔帽組成。由於操作木偶是以手掌插入袋搬弄舞姿,所以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
傀儡戲、布袋戲、皮影戲並稱「台灣三大偶戲」,傀儡戲與皮影戲的起源皆早於布袋戲。
相傳,明代泉州地區有位名叫梁炳麟的書生,梁生博學多才,卻屢試不第。
後來梁生在留宿寺廟時,有一白髮老翁前來託夢,並贈予「功名歸掌上」五字。梁生以為此次必能順利中舉,但最後仍鎩羽而歸。在對功名心灰意冷之餘,恰巧看見鄰居有教演傀儡戲者,梁生將之改良成能在掌中操弄的木偶,並將稗官野史與詩文入戲。
另有一說,則認為布袋戲是明神宗萬曆年間,由住在漳州城外的秀才孫巧仁所創。
布袋戲隨著移民的遷入,逐漸傳入臺灣。早期布袋戲若用後場戲曲來區分,大致可分為「潮調」、「南管」、「北管」三類,潮調、南管傳入較早,但後來逐漸為北管所取代。南管均用泉州調,戲路以文戲為主;潮調之樂調是高揚的潮調,戲路亦以文戲為主;北管以漳州調為主,戲路則為武戲。
而其中南管與北管因其風格形式不同,所吸引的觀眾亦不同,而後南管布袋戲逐漸凋零,北管布袋戲大倡其道。
布袋戲偶之造型
布袋戲人物大致以生、旦、淨、丑四個角色來區分,無法歸類於上述四類者,則劃入雜。
「旦」指女性角色。髮型是旦角最為突出的特徵,依年齡、性情、職業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造型。
「生」為一般男性角色,其臉型大多輪廓勻整、面相優美。
「淨」個性鮮明,有忠有奸,繪有臉譜,臉譜類型大致可再分為花臉、全色臉、白臉三類。
黃海岱,西元 1901 年出生於雲林縣虎尾鎮,他從十五歲那年起,開始跟隨父親黃馬學習布袋戲的操演技藝。從小就習得操作戲偶的基本技巧,並奠定北管大戲的表演基礎,而他從十一歲起,接受了三年的漢學教育,舉凡四書、五經、詩詞、史籍皆有涉獵,尤其研讀《紅樓夢》、《水滸傳》、《隋唐演義》、《三國演義》等史書更是他的最愛,進而增厚黃海岱的文學涵養。
他體認到,北管的布袋戲演師倘若缺乏北管音樂素養,是無法使布袋戲的表演更臻上層,他積極鑽研北管音樂的各種技巧和口白,使他能夠精準的揣演不同角色的聲口。
父親過世後,黃海岱接下戲班,更名為「五洲園」。喜歡閱讀歷史故事的他,經常把故事中的情節,設法引進布袋戲的劇情裡。
黃海岱不斷在戲偶身段功夫、機關布景等製作設計方面下工夫,木偶臉部率先出現了五顏六色,道具服裝也更加精緻絢麗,促成布袋戲從此日新月異。
黃海岱廣收門徒,毫不保留的將自身傾囊相授,他只要求門生,日後自組布袋戲團演出時,團名必須冠以「五洲園」的名號。如今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布袋戲門派。
黃俊雄,黃海岱次子。14歲起隨著父親學習布袋戲,由後場學起至吹(嗩吶)、打(鑼鼓)、拉(二胡)、演(操偶)、編(編劇)、講(口白),堪稱布袋戲全科狀元。
19歲時,組成五洲園第三團,後改為「真五洲掌中劇團」。
黃俊雄將父親黃海岱的《忠勇孝義傳》改編,成為自己的首部作品《雲州大儒俠》,首創以布袋戲搬到電視上表演。
他將布偶尺寸加大,強調眼部的神氣,以流行音樂取代傳統的鑼鼓。
播出後大受歡迎,轟動全台灣,1974年6月25日,甚至以「妨礙農工作息」為由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