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
明末清初,閩南地區居民大規模遷移來台灣開墾定居,同時將原鄉的風俗文化帶入台灣,從福建傳入台灣的劇種就有十二種之多,而歌仔戲是唯一土生土長於台灣的劇種。
台灣歌仔戲的演出最早出現於宜蘭地區,後來沿著淡水河傳入台北,漸漸受到歡迎。
歌仔戲最早的形式是以第三人稱的身份來敘唱故事,稱為「唸歌仔」。
接著結合歌舞小戲,隨陣頭遊行,這種粗具戲劇雛型的歌仔戲,漸漸地演變成廟會活動,稱為「歌仔陣」。
「歌仔陣」行進之際,遇群眾聚集之場所即以竹竿四枝圍成表演區,除地為場搬演戲文,因而稱之「落地掃」,其表演型態可稱之為「醜扮落地掃」。
後來漸由平地轉到舞台表演,從第三人稱的說唱故事,變成由第一人稱來舖演故事,加入各種服裝、角色及妝扮,從「小戲」發展為故事完整的「大戲」,即現在所稱的「老歌仔戲」。
一、本地歌仔戲
宜蘭人稱當地發源的戲為「本地歌仔」,本地指的是宜蘭,表示非外來的,這是最早的歌仔戲。演出時並不在舞臺,是在地面、在廣場演出,如廟埕、樹下,是為「落地掃」。這時期的戲碼只有四齣:《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
野臺歌仔戲有個特色:一定是大團圓結局,沒有悲劇。
因為在廟口酬神或結婚喜宴的戲劇演出自然是喜事,只有大團圓,也符合了觀眾的心理需求。
演出分成「扮仙」和「正戲」兩個部分。看戲的時候會分送糖果餅乾,就是「扮仙」,之後才正式演出戲劇。前者以鋪演歷史故事為主,講究傳統的腳步手路、唱唸及演技;後者多取自武林小說、文藝愛情,並加入現代歌曲或服裝。
二、野臺歌仔戲
野臺歌仔戲就是我們常見路邊演出、廟口演出的型態。
三、內臺歌仔戲
內臺戲以營利為主,需買票觀賞,演出前演員會穿著戲服踩街宣傳,為吸引觀眾,創新了許多噱頭,如布景、機關裝置、噴乾冰、特技等等。並開始編新劇本,每一齣劇演出十天,結束時製造高潮懸疑,吸引觀眾繼續觀賞,歌仔戲連續劇即由此開端。
日治時期採行「皇民化政策」,嚴禁講台語,歌仔戲的演出也遭受影響。當時,全台灣的歌仔戲團只剩改穿和服演歌仔戲的少數劇團苦撐,即「改良戲」,但內容本質仍然是歌仔戲,腔調還是歌仔戲的腔調。
待到戰後,歌仔戲又再現榮景,此時,1955年代全國約有300多個歌仔戲班。
四、廣播歌仔戲
最早電台到內臺現場錄音,再行播出,但因音效不佳,後來則由廣播公司自行成立歌仔戲團,而後達於鼎盛。當時最著名的劇團為正聲電臺的「天馬歌劇團」
由於廣播歌仔戲單靠聽覺,這段時期的創作更加繁多,廣播公司也創作出新的曲調。例如:「中廣調」就是中國廣播公司創造的。
五、電影歌仔戲
突破舞台的空間限制,電影歌仔戲多到戶外實景拍攝。臺灣第一部電影歌仔戲是 1955 年都馬班拍攝的《六才子西廂記》,亦是臺灣的第一部台語電影。
後來,拱樂社陳澄三組織華興電影製作公司拍攝的「薛平貴與王寶釧」大受歡迎,掀起了電影歌仔戲的拍片熱潮,從1955年到1959年,歌仔戲影片出品量大幅上升。
當時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演員如:楊麗花、葉青、林美照、黃香蓮等。
電視歌仔戲使傳統歌仔戲有了變化,例如騎馬不再以道具身段演出,而是真有其馬。
此外,唱腔減少,因為電視臺語節目只有半小時,扣掉片頭片尾和廣告,真正的演出時間只剩21分鐘。
六、電視歌仔戲
在1962年台視成立之後,歌仔戲進入電視螢幕,首先演出的是金鳳凰歌劇團。直到1966年台視推出由楊麗花擔任小生演出的歌仔戲,才大為轟動。
七、劇場歌仔戲
1980年代初期,在文化單位補助下,歌仔戲開始登上「國家戲劇院」及其他重要劇場演出,部分劇團後場增加國樂團,或是融入現代劇場技術,吸收現在劇場的特色。
舞台設計、服裝、身段、演技、唱腔都不停的推陳出新,甚至結合特技表演。
劇本
台灣歌仔戲沒有劇本。
由「戲先生」講戲,如同導演,在演出前先講述劇情大綱並分配角色,演員自行即興演出,現在仍然如此。
角色
稱為「行當」,分為「生」、「旦」、「淨」、「丑」三個種類。
生包括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有花旦、老旦、苦旦、老旦;淨即傳統戲曲的「花臉」;丑有三花、彩旦。
身段
身段為傳統戲曲中,透過象徵性的姿態及動作,交代劇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時空的改變及劇情的發展。
歌仔戲的身段動作講究「腳步手路」(即手眼身法步)。不同的是,歌仔戲保留了較多生活化的肢體語言,展現其接近觀眾的親和力。
唱腔
歌仔戲所有行當全用本嗓演唱。歌仔戲的唱腔依照演員及老師的不同特質,發展出各人不同的特色。為歌仔戲最重要的一部份。
運用無固定的模式,通常依劇中的情境安插曲調,其中以「七字調」、「都馬調」最為常用。
歌仔戲曲調多以六角絃、大廣絃作為伴奏,配以唱詞,或唱或念,唱詞蘊藏了早時語言的豐富、完整、活潑與細膩,演出故事情節、傳述勸世警句。 它在速度上和樂句的即興上,做了很多不同的變化。
七字調
「七字調」是以七字一句,四句一牌,在歌仔戲裡使用最為普遍,是歌仔戲當中最重要的曲調,也是基本曲調。
都馬調
與七字調不同的地方在於,七字調是七字一句,都馬調可以十四字一句,也可以十字一句,八字一句,也較為即興,演員如果忘詞了可以即興自由發揮。
說起歌仔戲,就不得不提這位被譽為是歌仔戲的代名詞——楊麗花。
楊麗花為宜蘭縣員山鄉人,母親楊好為宜蘭知名歌仔戲團「宜春園」的小生。
自幼楊麗花沒有受過正規教育,跟著媽媽在戲班裡長大,四歲開始便上臺跑龍套,七歲和母親演出《安安趕雞》,以「小安安」聞名。1947年起正式加入「宜春園」,往後數年間陸續參與了「賽金寶歌劇團」、「正生天馬歌劇團」,也在台視擔綱演出,獲得大眾的喜愛。
1989 年,楊麗花在國父紀念館演出《漁孃》,開啟劇場歌仔戲的序幕,之後陸續在國家戲劇院推出一連串的表演。
2012 年與愛徒陳亞蘭合作,結合電影投影特效於台北小巨蛋演出《楊麗花終極大戲——薛丁山與樊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