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運動
圖4-1 《四川保路同志會報告》
創刊號
「四川保路同志會」成立於宣統三年六月,宣示「拒借洋款,廢約保路」。聯合湘、鄂、粵三省進京請願,使保路運動擴大為罷市罷課、停納捐稅,引起全國矚目。
百寶箱
甲午戰爭後,列強在中國侵略的重點集中在鐵路興築和礦山開採兩方面,以此作為鞏固在華勢力範圍的手段。如此一來,不僅使中國蒙受重大經濟損失,且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日俄戰爭前後,在地方士紳與商民帶領下,民間紛紛掀起收回路權、礦權的愛國運動,透過請願、罷工等行動,爭取將全國各地重要鐵路及煤、銅、錫、金等礦開採權由列強手中贖回,交由民間籌資自辦。清廷剛開始雖順應民情,贖回一些路、礦權,但最後總屈服於列強壓力,撕毀承諾,以官辦、國有之名,舉借外債而出讓利權。
圖4-3 黎元洪像
黎元洪(1864~1928年),湖北黃陂人,北洋水師學堂畢業,進入湖北新軍,由統帶升為協統。武昌起義後,被新軍中革命黨人推舉為軍政府鄂軍大都督。
中華民國成立
圖4-4 孫中山像與大總統誓詞
誓詞為民國元年孫中山(1866~1925年)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所發表,內容是:「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圖4-5 醇親王與溥儀像
溥儀(1906~1967年)即位後,其父醇親王載灃擔任攝政王,代理朝政。此圖是宮廷畫師為其父子所繪畫像。
百寶箱
清室退位〈優待條例〉:
1.大清皇帝尊號不廢,民國政府待之以外國君主之禮。
2.民國每年撥四百萬元供皇帝支出。
3.皇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
4.清王室的宗廟陵寢,永遠奉祀,並由民國派兵保護。
5.德宗皇的崇陵所有修建經費由民國支出。
6.宮內執事之人,繼續留用,唯不得招閹人。
7.皇室私有財產,由民國派兵保護。
8.禁軍編入民國陸軍。
民初政黨政治
圖4-6 宋教仁像
宋教仁(1882~1913年),湖南桃源人,清末先後在華興會、同盟會擔任要職。民國成立後,經歷臨時政府法制局長、農林總長等職務;他主張實行西方的議會政治和政黨內閣,可防範袁世凱擴權。民國二年初,他路經湖南、湖北、安徽、江蘇到達上海,沿途發表演說,宣傳責任內閣、制定民主憲法之重要,卻遭到袁氏的暗殺。
百寶箱
國民黨元老戴季陶曾感慨說:「今日之中國,雖名為共和,有立法機關之參議院,有執政機關之國務院,有全國國民共遵行之〈約法〉,而實則運用之能力、手腕,合於袁世凱一人。……」
洪憲帝制
圖4-7 袁世凱像
民國二年十月,第一屆國會召開,袁世凱派軍警包圍會場,強迫議員們選他當正式大總統。
百寶箱
二十一條要求讓日本的勢力範圍擴及山東、福建、長江與沿海港口,並強化日人在南滿、東蒙的控制權。內容分五大項:
1.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山東省不得讓 與或租借他國。
2.承認日人有權在南滿和東蒙居住、經商及開礦。旅順、大連的租借期限,並將南滿、
安奉兩鐵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
3.漢冶萍公司改為中日合辦,附近礦山不准公司以外的 人開採。
4.所有中國沿海港灣、島嶼概不租借或讓給他國。
5.中國政府聘用日人擔任政治、軍事、財政等顧問。中日合辦警政和兵工廠。武昌至南
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間各鐵路建築權讓與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開礦、建
築海港、船廠及築路的優先權。
袁世凱於五月九日回覆,表示除第五項「容日後協商」外,其餘要求全部接受,被譏為「五九國恥」。而袁氏死後,歷屆北洋政府始終不承認二十一條要求。
圖4-8 蔡鍔像
蔡鍔(1882~1916年),湖南邵陽人。曾赴日本學習軍事四年,回國後在湖南、廣西、雲南等省教練新軍。因響應武昌起義,於民國建立後擔任雲南軍政府都督。後來被袁世凱調至北京,加以籠絡與監視。袁氏布置稱帝時,他潛回雲南,與唐繼堯等人發動護國軍起義,推翻帝制。袁氏死後數月,他赴日就醫,不久即病逝於福岡。
圖4-9 袁世凱墓塚
袁世凱死後歸葬故鄉河南彰德(今安陽市),北洋政府為他興建了占地近140畝的墓園「袁林」。其形制仿明清皇帝陵,但墓塚則是西式建築,有碑亭一座,寫著「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這位清末幹練能臣、民初軍事強人投機過度,違背公意,妄圖稱帝而招致聲名一敗塗地。
軍閥割據下的政局
圖4-10 段祺瑞像
段祺瑞(1865~1936年),安徽合肥人。曾赴德國學習軍事,回國後任職天津的新建陸軍,成為袁世凱的得力助手,與馮國璋、王士珍並稱為「北洋三傑」。袁氏死後,段首先掌控北京政權,因直皖戰爭失敗而失勢。
圖4-11 張勳像
張勳 (1853~1923年)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民國成立後,他和他的士兵仍然留著髮辮,表示效忠清室,號稱「辮子軍」。張勳一直與前清遺老及保皇黨人康有為等人保持聯絡,宣布復辟後,他自任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但遭握有軍事實力的段祺瑞擊敗。
圖4-12 吳佩孚像
吳佩孚(1874~1939年),山東蓬萊人。秀才出身,先後投靠淮軍與北洋軍,袁氏死後,成為直系大將。曾與張作霖合作打敗皖系。第二次直奉戰爭失敗後,他南下依靠長江中下游直系勢力。民國十五年,北伐軍攻占武漢三鎮,吳的主力軍被殲滅,從此一蹶不振。
圖4-13 張作霖像
張作霖(1875~1928年),奉天海城人。因擁護段祺瑞反黎元洪,得以擔任東三省巡閱使。在日本幫助下,完全控制東三省,成為奉系首領。第二次直奉戰爭後,把持北京政府,自任安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北伐後期,張對於日本圖謀侵占滿蒙權益、控制東北局勢等企圖,抗拒合作,因而遭到暗殺。
圖4-14 馮玉祥像
馮玉祥(1882~1948年),安徽巢縣人。原是直系將領,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接受奉系策反,自前線回師北京,發動政變,囚禁曹錕,推翻直系政權。隔年,與奉系作戰失敗,帶領部下「國民軍」退往西北,不久後加入國民革命軍協助北伐作戰。
圖4-15 陳炯明像
陳炯明(1878~1933年),粵系軍閥。民國十一年,以「保境息民、聯省自治」名義抵制孫中山的北伐護法行動,甚至炮擊總統府,企圖殺害孫中山。事後仍盤據粵省東部一帶,民國十四年,國民政府發動兩次東征,才徹底消滅他的殘餘勢力。
圖4-16 蔣中正像
蔣中正(1887~1975年),浙江奉化人。先後在保定陸軍學堂與日本東京學習軍事作戰,後加入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他參與過二次革命及中華革命黨討袁行動;又隨孫中山南下「護法」,但常受粵系將領排擠。陳炯明反孫時,他盡力保護孫中山,並帶兵東征陳炯明殘部。
圖4-17 孫中山在廣州大本營辦公
民國十二年,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在廣州成立陸軍大元帥府大本營,以強化革命力量,打倒禍國軍閥為宗旨。
國民革命軍北伐
與全國統一
圖4-18 中山陵
民國十八年六月,孫中山靈櫬安葬於南京紫金山第二峰南坡。此圖為陵園全景。
圖4-20 蔡公時像
濟南慘案時,日軍至交涉公署脅迫交涉員蔡公時(1881~1928年)承認事件由中方挑釁引起,蔡氏堅不屈服,慘遭挖目割鼻與槍殺。
圖4-22 皇姑屯炸車案
民國十七年六月四日清晨,張作霖乘專車由北京回奉天,經過瀋陽西郊皇姑屯車站附近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去世。
圖4-23 張學良像
張學良(1901~2001年)在父親死後,停止與北伐軍戰鬥,但需要若干時間處理日本的威脅。同時期,美國承認南京國民政府,聯合英國向日本警告不得阻撓東北易幟。張學良遂在民國十七年底,將原北京政府的五色旗(紅黃藍白黑)改為青天白日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