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茶陶之一的唐津燒
散發圓熟的土味與釉色,茶陶的特色是器物有深邃的層次感,具有濃郁的禪味與自然土味,可說是大人才懂得特殊器物類型。土味是難以理解的陶藝元素,但也是非常重要的鑑賞重點。
自古相傳的陶藝鑑賞要點,為"一燒"."二土"."三工夫"。也就是日本所講究的"天"."地"."人"三要素。
最重要的"燒"是來自上天所給予的火焰力量,如何駕馭火焰去做出獨一無二的景色
讓釉與土進行完美的融合,是陶工竭盡一生所研究的課題。
"土"是來自大地數億年所自然生成的礦物質,獨特的砂目土是構成唐津燒的最重要元素,從粗糙的質感去感受來自這個土地的氣味,要學會控制原土的黏性與燒成溫度,必須付出數十年甚至數代人的努力
在一次次的燒成試驗中去累積經驗。
"工夫"則是來自人為不斷努力精進的技術
其實講求自然的茶陶,來自人為的刻意痕跡最好是越少越好。
融合了天地人三要素的唐津燒
是我們所認為茶陶美學的極致
最重要的"燒"是來自上天所給予的火焰力量,如何駕馭火焰去做出獨一無二的景色
讓釉與土進行完美的融合,是陶工竭盡一生所研究的課題。
"土"是來自大地數億年所自然生成的礦物質,獨特的砂目土是構成唐津燒的最重要元素,從粗糙的質感去感受來自這個土地的氣味,要學會控制原土的黏性與燒成溫度,必須付出數十年甚至數代人的努力,在一次次的燒成試驗中去累積經驗。
"工夫"則是來自人為不斷努力精進的技術,其實講求自然的茶陶,來自人為的刻意痕跡最好是越少越好。
融合了天地人三要素的唐津燒,是我們所認為茶陶美學的極致。
唐津燒玩賞與知識
近代日本作家陶器經常刻意露出手作痕跡,突顯手製品的獨特表情,例如指跡與目跡都是賞玩的重點,在傳統陶器的世界裡.控制當地泥土特性與火焰的燒成技術,才是耗費數代人不斷累積的技術結晶。
從手心中感覺器物底部的粗糙質感,比起細緻光滑的中國唐物來說,更能體現茶道中的侘寂(Wabi-sabi),傳達出樸素、寂靜、謙遜、自然意象,唐津燒可說是起始於400年前,在日本出兵進攻朝鮮之役後許多朝鮮陶工被強迫遷移至唐津一帶,在日本大名嚴密保護下開始製陶,所以初期的唐津燒和朝鮮李朝的雜器非常相似,在朝鮮陶工在唐津地區築窯之前,日本主要是以手轉動轆轤製陶,燒窯也是建築在半地上式的窯穴,因此從朝鮮傳來的「腳踏式轆轤」和「登窯」新技術,帶動日本陶磁技術的重大革新,不僅是陶器外觀上的變化。相較於半穴窯,登窯所需柴火也減少許多。
唐津燒的釉藥和胎土
唐津燒的主要是以木灰的「土灰釉」為主
像是繪唐津、無地唐津等,都是以土灰釉作為基礎釉藥,縞灰釉因為有白濁作用,所以使用在斑唐津,或是同時使用縞灰釉和黑飴釉呈現掛釉的朝鮮唐津,其他像是鐵釉、灰釉則多使用在壺類器物上。
唐津的主要土質通稱為「砂目土」,並非真的在土中含砂,而且唐津的土質不是非常滑順,帶有粗糙質感,另外還有一種唐津土黏性比砂目好,是質地再細緻一點的砂目,這種土質有些鐵分含量多,有些鐵分含量少,鐵分含量多的土質燒製後多呈現黑褐色,鐵分含量少的士質燒製後則比較接現原土的顏色。
鑑賞唐津燒的重點在於燒成堅固的陶土質感,那麼唐津為何會有著如此堅固的土質呢?
唐津燒的陶土取自唐津市周邊的大量砂岩,將黏性較好的土質取出,在水中加入搗至細碎的細石,原料中的細小泥土會溶於水而不會沈澱,再將水份不斷瀝乾,就可以取出製陶的原料。
而唐津燒堅固的的秘密就在於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長石,而長石正是製作玻璃的原料。
在唐津燒中,每個窯場的原料都是採集自家附近的礦場,因此每個窯場所燒製出來的土質也會有所不同,但是都能感受到唐津燒的粗礦、堅固卻具美感。
唐津燒-擁有各種層次的欣賞角度
唐津燒不但可以作為鑑賞用的珍貴茶道具,也能作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素樸的土質與釉藥變化,花器與植物所襯托出的姿態,就像生長自野外般的自然。
唐津燒擁有各種層次的欣賞角度,像是土質、形狀、釉藥、鐵繪等。最令人值得玩味的就是土的質感,早在400年前的古唐津,就有著其他陶器所沒有的「土味」,指的是能散發出作為原料的陶土個性,陶土的肌理粗細、色調、風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