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冷、凍、枯、寂」美學思想
樂茶碗在1586年時稱為今燒茶碗,後來又被稱作聚樂燒茶碗。
"聚樂"名稱來自豐臣秀吉所建造的聚樂第建築,由千利休所命名的,後來將"聚"字去掉而成為今日的「樂茶碗」。
日本在茶道第一階段極度推崇來自中國的唐物茶碗,第二階段時朝鮮半島的高麗茶碗成為茶人的至高美學標準,到了第三階段,千利休與長次郎聯手製作的樂茶碗躍升為主流,發展出日本獨特的茶碗技法與美學新標準。
自古以來即有一樂二萩三唐津的說法,雖然指的是茶陶的產地排名但因為樂茶碗是完全本土的設計創作,在歷史上是劃時代的演進所以被列為第一也是可以理解的。
樂茶碗不使用轆轤而是以手指塑捏成形後,以竹刀或工具削製而成,外觀上雖帶給人厚重的印象,但握在手中卻是出奇輕巧,樂燒獨特的小型炭窯燒製法,實際燒成的時間非常短且茶碗質地非常的脆弱,在使用上要非常的小心。
製作茶碗的陶工長次郎是以製作華麗多彩的三彩陶器為主,為了利休的獨特美學要求因而改變燒製方式,製作出沈靜崇高的黑樂與赤樂茶碗。
黑樂與赤樂並非是華麗的色彩,翠綠的濃茶在黑茶碗中時,所展現的冷冽寂靜像是冬天乾枯景色,符合千利休所追求的獨特「冷、凍、枯、寂」美學思想。
樂茶碗鑑賞的要素
1.出窯時的工具夾痕
2.口緣呈現山路般的蜿蜒起伏
3.製作者的印銘
4.渦卷般的兜巾
5.手捏與切削成形痕跡
6.底部高台滿釉與目跡是觀賞重點
7.冷凍枯寂的美學要素
8.外脆內軟的嬌弱體質
長次郎茶碗
位居茶碗世界頂點的長次郎茶碗並非難以理解,其實是有規矩可依循的,從器型來分可規類為四大類。
長次郎茶碗的四種器型和特色
1.口緣微微向外翻(例:勾當.道成寺)
2.茶碗腰身寬大雄偉(例:俊寬.雁取)
3.從口緣至腰身呈直立,從腰身至高台彎曲向內(例:木守.早船.東陽坊)
4.茶碗腰身呈不規則圓潤手感(例:禿.面影)
長次郎茶碗其他共同的特色
.口緣像山岳般起伏被稱為「五岳」
.當時茶碗底部還沒有形成茶溜的概念,器型上也少有此特徵
.長次郎赤樂並非一般常見的赤紅色,大多接近黃褐色
.除了勾當和道成寺外,其他作品皆為總釉
.長次郎全部作品皆無落印
長次郎的代表作中最有名的就是茶人千利休所喜愛的「利休七種」
黑釉作品為:大黑.東陽坊.缽開
赤釉作品為:早船.木守.臨濟.檢校
至今還現存的只剩下大黑.東陽坊.早船這三個茶碗
而在利休之後金森得水和稻垣休叟另外從長次郎作品中挑選了七種稱為「外七種」
因此和利休所喜愛的「內七種」作區分。
外七種當中:黑釉作品為:閑居、MUKI栗、針屋、風折、村雨
赤釉作品為:太郎坊、二郎坊
其他還有許多有名的作品像是禿、紙屋、無一物、勾當、道成寺、俊寬、北野、面影等
而馬盥形的平茶碗也是千利休喜愛的茶碗之一,代表作為利休平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