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境由心生的傳統水墨意境
「意境」這名詞聽起來很抽象,卻是昔日和今日水墨畫家在經營畫面時,所苦心追求營造的。
比較同為北宋時期的名作,〈谿山行旅圖〉表現的是黃土高原氣候乾燥,清晰斧鑿結理之痕的陽剛之美,〈早春圖〉表現的則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萌發的景象,兩張畫作給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是因其「意境」不同的關係。
范寬/谿山行旅圖/北宋/水墨淺設色 絹/206.3×103.3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谿山行旅圖〉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草木茂密。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有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雨點狀的皴法畫成,簡潔有力,顯現出山石渾厚之感。一座大山占據著畫面的大部分面積,山頂點綴著渺小的樹叢;半隱在樹林後的寺廟以及微縮的人物,都使得這座大山在大小的對比下更顯得巨大雄偉。此種將主山置於畫面中間的山水畫,宛如巨碑聳立,又被稱為「巨碑式山水」。
郭熙/早春圖/北宋/水墨淺設色 絹/158.3×108.1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早春圖〉中主山貫串了畫面的前、中、後,包括前面的近樹巨石,中間的主山加大,以及遠處的主山蕩遠;這種把主體放在畫幅正中央,並由近到遠,依序推遠累積的多層次空間效果,正是北宋山水畫特徵之一。郭熙除了運用了山與水的堆疊,以及人物、建築的穿插來讓畫面產生更為深遠的空間距離,還運用留白表現雲氣,讓前景的樹石與遠景的山距離拉的更遠。
蘇東坡評王維的作品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范寬曾有一句名言:「師古人不如師造化,師造化不如師心源。」
藝術家平日在觀察自然萬物時要能「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而這說明的就是「寫意」的精神。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宋代 蘇東坡有一次讀了王維的五言絕句:「藍田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衣。」有感而發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句話的來源。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這是唐代畫家張璪關於畫學的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說藝術家創作作品時,雖然以大自然為源泉,但所描繪之景物,是藝術家對大自然客觀現實的形神、畫家主觀的情思統一所創作的東西,是主觀地再現景物。
圖5-3 武元直/赤壁圖/金代/水墨 紙/50.8×136.4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以蘇軾〈赤壁賦〉為題材所做的作品。〈赤壁賦〉中有「乘一葉之扁舟,凌萬頃之茫然」的講述,武元直在波濤洶湧中安置了「一葉扁舟」的主題,水紋的線條勾描從近而遠,有「萬頃茫然」的壯闊。〈赤壁賦〉中也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形容,武元直以縱直的皴法剖解岩石的肌理,和小舟對比,特別凸顯了山壁的陡峻高聳,而垂直的山壁與橫向的水紋形成一靜一動的呼應。
受到道家哲學思想的影響,水墨畫衍生出留白及虛實相生之表現手法,傳統水墨畫家在表現天空、江河、雲氣時,常用留白的手法,而此時的「留白」實際上是「有」,並非「無」,呈現了「虛實相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