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休閒運動在現代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甚至還帶點時尚感,不過在30年前,「休閒」卻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名詞。隨著時代與社會的進步,休閒卻成了每個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許多的商品都冠上了「休閒」一詞,包含食品飲料、服裝、汽機車等。休閒逐漸和現代人有了緊密的結合,加上國人對運動與健康有更深的認識,了解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環,會利用休閒時間參與各項運動。休閒運動逐漸受到重視,許多大學也紛紛成立休閒運動相關學系,社會上更有許多休閒運動的相關產業。
基於休閒運動近年來蓬勃發展且走入生活中,甚至發展成一種產業,休閒運動已不再是一個名詞,而是具有多元且豐富的內涵,因此我們必須對休閒運動有更深的了解。雖然休閒運動仍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但許多的研究告訴我們,休閒運動確實具有許多的功效,這些功效涵蓋了心理、生理、社會及生活相關的小細節,因此我們必須更進一步的認識休閒運動,同時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安排自己的休閒運動,維持更好的健康並藉此提升生活品質,享受快樂人生。
休閒運動的意涵與範圍
休閒運動,顧名思義是在休閒時所參與的運動。在休閒運動相關研究中所定義的休閒運動,是指在休閒的時間自己選擇參與的運動項目,所以在參與上注重個人自由選擇,包含要不要參加、參加哪些運動項目等。
在這一個前提下,每個人選擇的運動項目便更加多元,所涵蓋的運動項目也包山包海,有許多可能是我們從來沒聽過、看過或想過的,卻有很多人參與其中且樂此不疲,也有許多人把休閒運動當成是生活重心之一,只要一天沒有參與休閒運動就感覺到渾身不對勁,或許這就是休閒運動的魅力。以現在的標準來看,有許多休閒運動是需要透過友伴的邀約,參與的方式也不一定是自身安排,不過重要的是,這些運動都是自己同意或選擇參加的。
休閒運動所涵蓋的範圍寬廣,每位專家學者對休閒運動的分類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運動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例如:球類運動包含籃球、排球、羽球、桌球、網球等;戶外活動包含登山、健走、慢跑、釣魚等;民俗運動包含扯鈴、放風箏、踢毽子、跳繩、各式童玩等。
1-1 屬於民俗運動的扯鈴,圖為花式扯鈴
舞蹈包含有氧律動、廣場舞、運動舞蹈、民俗舞蹈等;健身運動包含健力、舉重、各種重量訓練運動等;技擊運動包含國術、跆拳道、拳擊、擊劍等;水上活動包含游泳、輕艇、划船、滑水等;空域活動包含滑翔翼、跳傘、飛行傘、輕航機等;冒險性運動(極限運動)包含高空彈跳、極限運動場中的運動、跑酷等。
1-2 屬於健身運動的健力
由於休閒運動有多種分類,因此會隨著參與的需求、動機、程度、選擇的地點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在分類上也就有不同的分法。休閒運動涵蓋了各種亞、奧運比賽的項目,和不屬於亞、奧運比賽項目中的各種運動,內容非常豐富,可以任君挑選。
休閒運動的效益與價值
由於休閒運動已成為一門學科,許多大專院校紛紛成立休閒運動相關科系,帶動了相關的研究,研究者也紛紛提出休閒運動的效益,扼要彙整如下:
一、生理健康方面
包括促進機體生長與發育、培養良好體態、促進新陳代謝、防止老化提早發生、發展心肺功能、提升體適能、預防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二、心理方面
放鬆身心、降低壓力、穩定情緒、滿足欲望、補償作用、人際接觸、提升智能發展、增加自信心、追求生活樂趣、獲得成就感、滿足需求等。
三、社會方面
建立和諧的家庭、社區、社團之社會功能、補充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不足、防止青少年犯罪(提供適度的宣洩管道)、增進工作效率、培養團隊意識、提升產能與向心力、提供長者活動機會的社會福利功能、心理上的寄託與生活重心、結交新朋友建立豐富社交、提升團隊和諧氣氛、帶動健康祥和社會、增進親子和諧、促進運動產業發達等。
四、知識與技能方面
學習運動技能、提升休閒相關知識、提升對事物的判斷力與決斷力、體驗不同情境、學習接受挫折與失敗、體驗生活、培養生活技能、增加生活經驗等。
休閒運動的價值與效益,包含了生理、心理、社會及各種學習,在這樣的前提下,政府也鼓勵人們多多參與休閒運動,藉由國民的健康帶動社會的和諧、減少醫療支出、提升生產力,休閒活動的功能與價值隨著項目與實施方式不斷增加。
休閒運動能帶給人們在身、心、靈上的健康與快樂,使得休閒運動在民眾高度需求的環境下,逐漸發展為一項運動產業。因此,提供良好的休閒運動環境,除了具有利潤外,也是政府部門增進人民社會福利的重要施政方針,帶動了更多相關產業的發展,間接促進社會經濟流動與產業發展的動力。
休閒運動的特質
休閒運動會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而有不同型態的轉變和發展。雖然休閒運動隨著社會文化而有不同的觀念、展現及活動方式,但本質上休閒活動在參與和表現上並沒有特定的規範,每個人可以自行選擇參加的方式,也可以隨著環境改變活動的方法,具有高度的彈性。休閒活動是出自於內在需求,提供立即性的滿足,通常是普遍、流行且被接受的項目,往往與生活型態產生聯結,並受到文化與經驗的影響,因此不同族群有不同的解讀、活動技巧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常伴隨著友伴、環境而有不同的感受。
由於許多休閒運動並沒有特定的參與規範,也沒有特定的環境要求,因此活動方式可隨著所處的環境和身邊的運動場地、設施及器材進行調整,所以無論是社區、各種公共設施中的活動中心、廣場、綠地,或是可以安全行動的巷道,都能成為休閒運動的場所。
而目前國家為鼓勵民眾進行全民運動,許多學校紛紛配合政策開放校園,各縣市政府更籌建許多國民運動中心供民眾進行休閒運動。此外,原本專為比賽興建的專業運動場地,也因應民眾休閒運動的需求,訂定備用或開放辦法供民眾使用,運動場地只要在布置上稍微調整或活動方式進行搭配,便能夠有效利用各種大小不等的室內外運動場所進行休閒運動,這也使得休閒運動的場域擴增,運動場地的設施也得到更大的使用效率。
此外,由於運動場地的設施較為完善,故在進行運動時發生意外的機率也會相對降低,因此,我們也建議在環境條件許可下,盡量選擇合宜的運動場所,不僅可以提升運動場地使用率,也可以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達到運動者和場地雙贏的成效。
休閒運動的參與計畫
由於休閒活動在操作時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器材、活動方法與場地也存在著很多變化方式,因此在參與上並沒有太多的限制,但從許多研究中發現,休閒活動雖然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卻經常存在著很多的阻礙因素,例如時間、費用、活動技能、場地、交通、家人和師長的反對、共同參與的友伴,對學生來說還有學業的壓力,所以參與休閒運動仍然需要進行規劃。
對高中職學生而言,由於時間安排上需考量到上學和課業,週一到週五可作為參與休閒運動的時間比較不完整,因此在計畫時,可以先將目前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列出來,接著在每一個項目的後面列出自己的技能和所需要的場地、器材及費用,甚至列出可能參與的百分比,接著列出平日、假日可以運用的時間,如此就比較容易評估出參與休閒運動的時間和項目,若能再進一步列出住家或學校附近可作為休閒運動使用的場所,更有助於落實計畫。
例如,住家附近有一條可以作為健走的綠園道,而每天能進行休閒運動的時間為晚餐後7點至8點的時段,便可以選擇作為該時段休閒運動的項目;如果住家附近公園有一座籃球場,自己也喜歡打籃球,便可以利用假日的下午帶著籃球到球場去盡情運動;如果自己喜歡健身運動,同時也方便前往運動中心或健身房,那就可以選擇到健身房運動。
1-8 打籃球是很好的休閒運動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發現,即使要參與休閒運動,有時仍會受到一些阻礙,但只要透過良好的規劃,其實每個人都能找出時間參與休閒運動。如果運動的項目需要有友伴共同參與,例如打羽球和網球,除了可以到球場找球友外,也可以邀約自己的家人一同前往活動場地和在適當的地方打球,以達到休閒運動的效果,同時促進家庭和諧與親子關係。
學習評量
❶依據自己過去參與休閒運動的經驗,分享在運動中得到的效益,並將該項運動介紹給同學。
❷請嘗試列出自己可以作為休閒運動的時間和運動技能,並規劃休閒運動參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