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科技的發達增加了人們生活的便利性,但相對的也造成了生活環境的繁忙,噪音、空氣污染、失業、賭博與暴力等負面現象,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這些現象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隨著週休二日的實施,國人休閒時間的增加,在經濟發展、休閒風氣盛行與傳播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國人參與休閒運動的機會愈來愈多,再加上現代人強調身、心、靈三者相互平衡的世界潮流下,休閒運動愈受重視。
許多研究發現到從事休閒運動,可以減低焦慮與緊張,提升身體活力,增進人們的幸福感。國內外學者紛紛指出休閒運動除了能增進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外,對身體健康亦有正面的效應,這些正面的效應包括了骨質疏鬆的預防、降低高血壓、促進心肺功能、減緩慢性疾病發生等諸多效益,由此可見,休閒運動對於充斥疏離感和嚴重缺乏動態生活的現代人來說,非常具有參與和推展的價值。
休閒運動的定義
行政院體委會將休閒運動界定為在自由休閒時間內,經自由選擇參與的體能性運動或休閒娛樂性運動,休閒運動可以使人獲得快樂、趣味與健康。
休閒運動可說是在自主的心境狀態下,最適當的時間與空間,不強調勝負,以增進身心健康,促進人際、親子等關係所從事的運動。
休閒運動的功能
Charlesworth、Kaplan與Kando等國外學者認為休閒運動的功能除了促進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提升工作效率、競技與復健外,尚有學習、社會化等功能。Kraus指出運動是大多數青少年主要的休閒活動,在運動環境中提供個體與社會互動的機會,可以滿足個人的社會性需求。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提出運動有助於降低壓力、焦慮症狀與心情的改善及生活品質的提升。此外,部分針對休閒運動功能所進行的研究也指出透過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加強身體的免疫能力,並且在20至60分鐘的持續運動中,內分泌系統的腦下垂體會分泌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俗稱腦啡,可以使人精神振奮愉快,又可減輕痛苦。整體而言,休閒運動的功能:除了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提升生活技能及休息調養、發展社會化與人際關係再生活力外,還具有娛樂消遣功能,滿足個人需求與自我表現之效果。
休閒運動的種類
休閒運動的種類,國內外專家學者有其不同分類方式。
Maclean、Peterson & Martin將休閒運動種類依型態的不同區分為低度組織的遊戲與競賽、個人運動、雙人運動及團隊運動四種型態。
Mull等人將休閒運動分為五種類型:
國內學者黃金柱於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中將休閒運動歸納為球類運動、戶外運動、民俗類運動、舞蹈類運動、技擊運動、水中暨水上運動、空中運動及其他休閒運動。
陳麗華將休閒運動分為雙人球類運動、健康與適能性運動球類運動、團體球類運動、舞蹈及體操性運動、娛樂性運動、防衛性運動、技擊性運動、速度性運動。
馮麗花指出休閒運動分類為:(1)能提升心肺功能之休閒運動;(2)增進肌力表現之休閒運動;(3)能增進柔軟度之休閒運動;(4)能怡情養性之休閒運動。
歸納上述專家學者的分類,休閒運動的類型大致可區分為室內活動(如:瑜伽、國際標準舞……等)與室外活動(如:衝浪、爬山……等)兩類。
青少年的休閒運動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極重要的發展階段,面對著升學的壓力,眾多青少年可透過休閒運動的參與來紓解壓力,本節將介紹適合青少年參與的休閒運動,並依活動的類型區分為:
一 水域活動
泛指所有與水有關的運動項目,例如游泳、浮潛、泛舟、衝浪、風帆等。
二 球類活動
泛指所有的球類運動,例如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球、網球、棒球等。
三 輪類活動
泛指器材上具有輪子的運動,例如直排輪、滑板、自行車等。
四 舞蹈活動
藉由身體肌肉的收縮與伸展,配合著音樂的旋律,完成動作表現的運動,例如街舞、啦啦舞、國標舞等。
五 戶外活動
以野外或郊區為活動場所的運動,例如登山、健行、攀岩等。
六 其他活動
非上述分類之運動,例如瑜伽、彼拉提斯、體適能運動、跆拳、扯鈴等。
休閒運動的注意事項
從前述休閒運動的功能了解到,參與休閒運動可以促進身心健康,紓解壓力,滿足個人需求,但是運動方式不正確,卻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因此,參與休閒運動時除了必須了解各運動項目的基本運動知識外,更需要配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方式與環境來從事運動,如此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功效。下列幾點是參與休閒運動時應注意事項。
一 運動前
健康評估
運動前,應先檢視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包括是否有心臟方面疾病、胸悶,頭痛、暈眩、骨骼關節不適等現象,如有上述相關之情況,應先遵循醫生的建議再選擇合宜項目從事運動。
運動環境
運動前,應選擇安全的運動環境,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下運動,例如汽油燃燒所產生的一氧化碳會導致空氣污染,影響我們的呼吸系統。適當的照射陽光有益身體,但大太陽底下過度曝曬,則可能會導致皮膚曬傷或皮膚癌。因此,運動前應選擇適當的運動環境,例如清晨、傍晚等溫度適中且在沒有污染的環境下從事運動。
運動裝備
運動前,應選擇合宜的運動裝備,以維護運動時的舒適與安全。服裝方面以舒適、透氣與吸汗為主。運動時應考量不同的運動特性選擇合宜的運動鞋,以避免運動傷害發生。例如籃球鞋,對於從事長時間慢跑的人而言,太過於厚重。慢跑鞋,對於從事籃球運動的人卻又顯得保護性不足。隨著社會的變遷、科技的進步,新興的運動項目不斷被接受與流行,為避免傷害的發生,除必要的器材外,必須使用其特有的運動輔具(如:瑜伽墊、護膝、護腕、安全頭盔等)。
運動場地與器材
運動前,針對所使用的運動場地應進行檢查。如為室外型的運動,必須選擇寬敞平坦、視野良好的場地。室內型的運動則需先移開多餘的物品,避免運動時因撞擊而受傷。使用運動器材前,也應先檢查器材是否有毀損,以免在運動過程中造成傷害。
休閒運動參與檢視表
從上述內文了解到休閒運動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依據前述休閒運動參與的注意事項,針對個人參與休閒運動之情況實施自我檢視。檢視表內若有實施,請在「有」的欄位打勾,若有意見可於備註欄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