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近年來休閒運動的風氣日漸蓬勃,青少年除了上課期間參與每週兩節的體育課程外,課餘時間更熱烈參與各項休閒運動,譬如:球類運動、水域活動、直排輪、跆拳、滑板、街舞、運動舞蹈、自行車、登山、體適能運動等。以上運動項目深受青少年的喜愛,但年輕學子在展現青春活力的同時,往往忽略預防運動傷害的重要性,且在運動傷害發生的第一時間沒有及時採取適當的處理,以致造成二度傷害或延誤就醫,進而降低痊癒後的運動表現,嚴重者甚至會影響青少年正常的身心成長,所以運動傷害的認識、預防和緊急處理是體育課程中值得關注的課題之一。
所謂的傷害,在身體方面指的是身體組織的損壞或功能的喪失,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發生了身體方面的傷害,都可以稱為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的發生,可能是運動經驗、技術、年齡、體能、身心狀況等個人因素。綜合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包括:
- 對運動傷害認知不夠。
- 忽視運動前的熱身活動。
- 身心狀況不佳。
- 運動技術操作上的錯誤。
- 運動負荷過度。
- 違反運動規則。
- 運動裝備不足。
- 場地設施不良。
- 水分攝取不夠。
- 氣候不適宜運動。
常見的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可分為急性運動傷害與慢性運動傷害。急性運動傷害大多是一次重大外力所造成,也可能是原來健康的組織在一次的運動之後產生病變或導致症狀出現;慢性運動傷害則不是一次重大外力或一次運動所產生的結果,而是過度使用或疲勞所形成,主要原因是組織修復速度趕不上長期過度運動的組織耗損所導致。
其次,青少年從事身體活動時若裝備不合宜,也可能造成身體組織的損傷;另一方面,天候不佳或氣溫太高,也可能在運動過程中造成熱疾病。以下將列舉常見的運動傷害。
一 肌腱炎
組織發炎的典型症狀是紅、腫、熱、痛,一般發生在運動傷害之後的前幾天,是組織受傷後修復的必然過程。發炎又分為急性和慢性二種,急性發炎通常反應期短,有明顯腫脹;慢性發炎的作用期比較長,一般不會有明顯腫脹,但容易導致疤痕組織的增生。肌腱如果呈現炎性反應稱為肌腱炎,主要發生原因往往是過度使用,出現的症狀包括局部腫脹、發熱和疼痛,受傷部位將因為疼痛而使肌力減退。最常見的肌腱炎譬如:跟腱炎,它發生的原因大多是長期慢跑,以致雙腳跟腱不當使用或過度運動所造成的慢性發炎。
二 關節炎
關節周圍發生炎性反應稱為關節炎,對於運動所引發的關節炎常見的有骨性關節炎和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炎的發生大多因為不當施力、過度運動,主要症狀包括紅、腫、熱、痛、不能屈伸與功能障礙,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容易由急性傷害演變成慢性傷害,長期持續發炎結果可能導致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異變,嚴重者會造成關節內軟骨與硬骨的破壞與變形,進而使得身體局部提前退化。關節炎的典型例子譬如:膝關節炎,它的發生原因可能是運動衝撞、動作施力方向錯誤、過度使用、體重過重、自然退化等。
三 扭傷與拉傷
扭傷指的是關節不當拉扯的傷害,常發生部位特別是在關節周圍的韌帶和關節囊,成因是由於過大或失當的拉力牽扯而造成的組織破裂或缺損,常見的例子譬如:踝關節扭傷。拉傷指的是肌肉或肌腱經由過大的外力或肌肉收縮,因而造成組織破裂或缺損,常見的例子譬如:大腿後肌的拉傷。
扭傷和拉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一般依受傷程度可分為三種:
- 輕度(或第一度)的扭傷或拉傷,症狀特徵是感覺局部疼痛,但韌帶或肌腱沒有明顯破損。
- 中度(或第二度)的扭傷或拉傷,症狀特徵是感覺局部刺痛,且韌帶或肌腱有明顯的破損或撕裂。
- 重度(或第三度)的扭傷或拉傷,症狀特徵是韌帶或肌腱已完全斷裂或分離。
以上三種以重度(或三度)扭傷或拉傷最為嚴重,最常發生的部位有膝蓋的十字韌帶及後腳跟的阿基里斯腱,發生時須立刻送醫,並進行韌帶或肌腱縫合手術,以避免造成日後身體功能的障礙。
四 瘀傷與挫傷
瘀傷或挫傷指的是運動時身體因為突發的壓迫性外力所導致的傷害,症狀特徵是皮膚表面沒有損傷,韌帶和肌腱也沒有拉傷,受傷的部位發生在皮下組織或肌肉筋膜等。由於瘀傷或挫傷是皮下內部組織受傷,伴隨微血管出血的結果,因此經常呈現外觀可見的腫脹變色,即俗稱的瘀青,受傷之初大多為紅色,慢慢會由紅轉暗紅、青色或黑色,隨著組織的復原,色塊會隨著代謝而逐漸消失。
五 骨折
骨折指的是硬骨組織由於撞擊、彎曲、拉扯或扭轉等外力作用而造成裂損。大部分骨折的造成是因為一次過大的外力,而外力的種類、方向和大小不一,且運動者本身骨骼組織的構造不同,所以骨折也會呈現裂傷、橫斷、斜斷、旋斷或壓扁等各種類型。另外,有一種常見於運動員身上的骨性傷害稱為疲勞性骨折,這種運動傷害是骨骼過度使用而疲勞的結果,也是因為多次過大的外力,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讓骨骼組織休息和修復,導致硬骨組織產生質變的現象。
六 脫位或脫臼
脫位或脫臼指的是關節韌帶和關節囊受到不當外力拉扯、扭轉而無法維持關節的穩定時,造成二個骨頭之間的相對位移。如果位移程度達到兩個骨端完全不相連,或無法保持應有的相對位置,稱為脫位或脫臼,但位移程度如果沒有造成完全不相連,或還維持部分相對位置,就稱為半脫位或半脫臼。骨折脫位或脫臼最常發生在身體衝撞多、速度快的運動,如:籃球、排球、足球、棒球、橄欖球、美式足球、曲棍球、滑板、滑雪等。
七 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指的是肌肉出現劇烈而不自主的收縮,這種肌肉的異常現象俗稱為抽筋,發生的原因可能是肌肉疲勞、過度運動、電解質不平衡、異常的溫度刺激等。當肌肉產生痙攣現象,由於肌肉收縮強烈,因此症狀特徵會出現肌肉僵硬和劇痛,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引發後續肌肉的損傷。肌肉痙攣最常發生在游泳時或運動疲勞時,最常發生的部位則是小腿腓腸肌,當發生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並伸展痙攣的局部肌群,以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八 水泡
水泡指的是運動時身體與外物摩擦所引起的水泡。水泡容易發生在初學者或休息一段時間後又開始運動的人,因為皮膚尚未因適應運動而局部變厚,所以可能在不斷的與外物摩擦而變紅且疼痛。另外,運動裝備不合宜也容易導致水泡的發生,因此運動時穿著適當的運動裝備,以及運動前做預防性貼紮是必要的。
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
運動傷害發生時,快速又正確的處理可以降低傷害的程度,並縮短組織修復的時間,因此學會如何在傷害發生的第一時間適當的處理、照護受傷者非常重要。運動傷害的處理分為一般運動傷害的處理和重大運動傷害的處理,分別說明如下:
一 一般運動傷害處理
一般運動傷害指的是程度較輕的肌肉骨骼組織的傷害,譬如:扭傷、拉傷、發炎、瘀傷、水泡、肌肉痙攣等。由於一般運動傷害不會造成立即性的生命或傷殘危險,所以在發生之初只要妥善的處理與照護,通常癒後情況都非常良好。
上述一般運動傷害中的水泡和肌肉痙攣的發生率最高,但對身體的傷害程度最低。當水泡發生時,可在患部先行消毒後再進行貼紮,以防水泡破裂造成組織進一步的傷害。當肌肉痙攣發生時,即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將痙攣的肌肉輕輕拉直使之伸展。
至於運動扭傷的緊急處理重點分別為以下五個步驟,簡稱為PRICE。
- 保護(Protect)
- 休息(Rest)
- 冰敷(Ice)
- 壓迫(Compress)
- 抬高(Elevate)
1. 保護
運動傷害發生時,受傷組織的功能會降低,如果沒有適當的保護可能會引發組織的二度傷害,所以受傷當下妥善的保護傷害部位非常重要。以骨折為例,如果骨折發生後沒有立即適當的固定傷處,骨折情況可能會因為身體的重量,或肌肉的拉力而更加嚴重。又如肌腱或韌帶拉傷時,若沒有及時保護受傷部位,可能因為肢體的功能降低,又受到外力的拉動而導致肌腱或韌帶的重度傷害而完全斷裂。
2. 休息
運動傷害發生時,無論受傷程度如何,應立即停止運動,否則可能造成傷害更加嚴重,使受傷部位出血不止,進而導致血腫、水腫加劇,延誤組織修復時間。休息時可以採取必要措施:(1)靜坐或靜臥;(2)使用貼布或繃帶做初步的包紮;(3)或以護木固定;(4)運用拐杖、輪椅等,以確保受傷部位得到充分的放鬆與休息。
3. 冰敷
運動傷害發生後,局部的冷敷或冰敷既可以止痛、消腫,又可以防止組織內出血的加劇。由於冷敷或冰敷可以抑制肌肉痙攣,同時有降低細胞代謝與對氧分和養分的需求,因此相對降低組織壞死的程度和壞死組織釋放毒性物質的擴散。另一方面,冷敷或冰敷會收縮血管,增加血液濃度,並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因此減少受傷組織的腫脹,進而縮短修復時間。
冰敷可使用冰袋或以塑膠袋裝好的碎冰袋直接敷在受傷的部位,為避免凍傷,建議在傷處覆蓋一層毛巾。冰敷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為一回合,視受傷程度的輕重,輕者冰敷1~2回合,重者一天需持續冰敷數回合,如每小時冰敷1~2回合,直到傷處得到緩解。另外,建議受傷嚴重者可以持續冰敷2~3天。
4. 壓迫
運動傷害發生後,適度的外部壓力可以減少組織出血,防止血腫、血塊的形成和堆積,但骨折並不適合壓迫傷處。一般而言,在傷處實施壓迫常見的方式有:(1)彈性繃帶;(2)一般繃帶;(3)軟質襯墊等。實施壓迫時,須注意避免繃帶或襯墊纏繞過緊導致血液循環不良,或纏繞遺漏而造成壓迫不平均,進而形成凹窩處的水腫等。
5. 抬高
運動傷害發生後,抬高傷處可以降低受傷組織的血壓、減少靜水壓和增進靜脈血回流,進而改善傷處的出血情況,降低水腫的發生或加劇。抬高的處理方式有二種:(1)四肢受傷時傷者可運用一般桌椅實施抬高,抬高肢體須有適當的固定;(2)軀幹受傷時,傷者須選擇仰臥、俯臥或側臥姿勢,使受傷部位朝上,盡量放鬆讓心跳、血壓接近休息時的狀態。
運動傷害發生後的1~3天應持續進行保護、休息、冰敷、壓迫、抬高等五個一般運動傷害處理原則,但睡眠時可暫時解除冰敷與壓迫,以避免妨礙睡眠和血液循環不良。
二 重大運動傷害處理
青少年在從事各項身體活動時最常發生的運動傷害以一般運動傷害居多,極少機率會發生重大的運動傷害,譬如脫臼、骨折、肌腱斷裂等。或因運動而引發的熱疾病和突發性疾病,譬如:中暑、熱衰竭、暈眩、氣喘、猝死等。
當運動傷害程度嚴重到可能導致生命危險或肢體殘障時,必須採取急救措施或緊急送醫,其發生之初的處理方式為:
- 穩定傷者基礎生命功能,如:維持呼吸、心跳、體溫或防止大量出血,必要時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甦術,或在傷處施行包紮止血。
- 針對受傷部位施行固定保護。
- 第一時間呼叫救護車,且不可任意移動傷者。
- 若受傷部位是脆弱的器官,如:臉部、眼部、生殖器官等,仍必須緊急送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