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第一章 親近藝術,美化生活
第五章 動態影像的藝術美學
第二章 涵養品味,創意生活
第三章 認識建築與室內空間
第四章 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第六章 科技與藝術的協奏曲
第七章 綿延永續的傳統藝術文化
第一章 親近藝術,美化生活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現代主義建築雖然是在20世紀發展成形,但若從思想背景與歷史關聯來看,在19世紀便已經具備這種觀念。工業革命帶動生產模式與製作技術的改變,同時影響建築在材料、構造與形式的改革,尋求新的形式和方法來應對新時代的發展,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
亨利.德格蘭(Henri Deglane, 1855-1931)、阿爾伯特.盧偉(Albert Louvet, 1860-1936)/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1900年/法國巴黎
巴黎大皇宮原先是為了1900年世界博覽會所興建,精緻的古典外觀、新藝術裝飾風格柱廊與壯觀的玻璃屋頂,藉著鋼鐵的構造技術及空間尺度的雄偉輝煌,展現法國的藝術文化與經濟實力。現為美術館。
19世紀末英國的「美術工藝運動」(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主張設計應該真實誠摯、形式與功能統一,設計裝飾從自然形態學習轉化,其設計風格影響促使「新藝術運動」。新藝術運動模仿自然界生長繁茂的草木形狀的曲線,創造具有工業時代精神的簡化裝飾,解決建築和工藝品面臨的藝術風格問題,也影響了建築形式的改變。在新藝術運動影響下,奧地利形成以奧托.華格納(Otto Wagner, 1841-1918)為首的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指出新架構、新材料必將導引新形式的出現。
另一位捷克建築師阿道夫.魯斯(Adolf Loos, 1870-1933)提出「裝飾就是罪惡」,反對把建築列入藝術範疇,主張建築以實用為主,認為「建築不是依靠裝飾,而是以形體自身之美為美」。
美術工藝運動
美術工藝運動是源起於19世紀下半葉的一場設計運動,最早發生之地則為英國。此期的設計家們從中世紀的藝術、日本的裝飾風格與自然中汲取養分,強調曲線及有機律動,作品多以石版印刷搭配手寫的文字及手繪圖形,富有強烈的裝飾性。
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發生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範圍遍及歐、美。其與美術工藝運動相同的是同樣重視曲線的運用及非直線性的有機律動,強調自然風格,不同的是新藝術風格全然放棄了承襲前人、古典的路線,而直接向自然取法、學習。
英國的阿瑟.馬克穆多(Arthur Heygate Mackmurdo, 1851-1942)是美術工藝運動晚期的代表,也是新藝術運動的創始者。有「現代海報之父」美譽的謝列特(Jules Chéret, 1836-1933)與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1901)則是此時期法國最重要的設計家。
之後美國的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以風格簡潔的高樓建築與工程技術聞名,其代表蘇利文是現代建築的重要先驅,他提出「造形隨順機能而生」的觀點,開創了以功能為主的建築思想。
接續的德意志製造聯盟(Deutscher Werkbund,簡稱DWB)及之後興起的包浩斯,主張在建築設計上力求創新,使功能、技術與藝術進行有機結合,並滿足當時社會的需求,而包浩斯對設計各領域的新觀念及系統化的教學模式,更開啟了20世紀重要的設計觀念與思想風潮。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現代主義成為國際建築的標準風格,影響了往後的建築面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城市景觀與不斷競起追高都市天際線形式。
芝加哥學派
芝加哥學派為美國最早的建築流派,鼎盛時期在1883至1893年,於工程技術上有著重要的貢獻。創造了高層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更是現代建築在美國的奠基者。「造形隨順機能而生」為此派主要觀點,強調「功能」在建築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力求擺脫古典主義建築美學的傳統模式束縛,探討新技術在高樓層建築中的應用。芝加哥學派運用金屬框架結構技術,以符合都市重建的迫切需求,並主張簡潔的立面以符合時代工業化的精神。
德意志製造聯盟
德意志製造聯盟發展並形成於德國,成員包含了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與實業家。此一聯盟對現代建築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力,包浩斯的出現便與其相關。
第一節 現代生活與都市環境的緊密連結
城市作為20世紀大眾主要的生活場所,聚集因應生活需求的各種商業活動機能,而隨著人口移入集中,城市規模逐漸擴大,開始針對居民需求與城市發展思考,增加內部的各項生活基礎設施與公共建設支出,以具有遠見的規劃解決城市當下面對的問題與需求,同時提供城市未來繼續擴張所需要的預留發展空間。
工業革命帶來的快速發展,使得許多進入工業化發展的城市,在19世紀紛紛就個別城市所面臨的問題思考改善方法,也針對未來需求提出各種都市改造計畫與規範,期望創造適宜居住的生活環境。因此如前一章中所提及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西班牙巴塞隆納等城市先後重新改造,藉此改善城市面貌之餘,更讓城市生活、商業活動與發展規模獲得大幅提升。
安藤忠雄/住吉長屋/1976年/日本大阪
住吉的長屋是兩層樓的混凝土住宅,安藤忠雄保留傳統長屋住宅樣式的基礎,以現代的材質與空間形式加以改造,在中央留下一個挑空區域,藉以引入自然的氣息。住宅構成簡潔,空間富有對比,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房屋對外封閉,但通過光線,在內部造成戲劇性的光影與空間效果。
城市發展除了擴大都市規模,容納更多外來居住人口定居,增加商業活動以提升經濟發展之外,居住在城市之中的生活模式和居住空間都需要重新被規劃,因此有了現代都市生活模式與住宅概念的提出。而在生活及工作之餘休閒活動的調劑,政府部門開始思考如何設計各種可供民眾休閒活動的公共空間,於是博物館、美術館及娛樂設施應運而生,也規劃了都市廣場、公園綠地和運動場。透過這些不同功能的城市生活設計,我們所熟悉的現代城市生活逐漸被塑造成為現在的面貌。
接下來將透過各種不同屬性的建築相互對照,以呈現建築在現代化的追求過程中所出現的諸多類型。
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 1934-2007)/中銀膠囊塔/1972年/日本東京
中銀膠囊塔又名中銀膠囊大樓,是一幢造形特殊的預鑄式住宅、辦公建築大樓,由兩座相互連結的大樓組成,每個住宅單元擁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以此思考人的生活與城市建築的關係。中銀膠囊塔被認為是現代建築史上首座真正以膠囊般單元模組興建的建築。
第二節 工業化後的近代建築發展:建築成為傳遞新觀念的展覽品
工業化後的新材料及新技術,對原有的磚石建築構造形式產生了強烈衝擊,建築師們在面對現代化新材料、製造技術及標準化的設計細節等項目要求中,展現對新建築型態的追求,衍生新的空間觀念,甚至對未來理想生活的想像都成為思考的主題。
以下分別以三項實例作說明: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以大量產製的玻璃、鋼鐵,創造建築的新形式;巴塞隆納德國館(Barcelona Pavilion)運用多種貴重材料與極簡構造,展現空間的流動性與開放性;而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則以弧形封閉的雕塑量體,表現建築的動態感。透過這些經典建築的對照,建築在追求、創造現代化過程的樣貌也更加的明確。
水晶宮
水晶宮建於1851年,作為首屆世博會(時稱萬國工業博覽會)展館建築,以及展覽的主要科技成果之一,由英國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 1803-1865)以玻璃和鋼鐵兩種材料構成建築主體,是19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水晶宮摒棄古典主義的裝飾風格,以大量生產規格化的玻璃及鋼鐵,定型化、標準化的建築構件,模矩化的幾何量體構成建築主體風格,向人們預示了新的建築美學,開闢了建築形式的新紀元。成為首件體現功能主義風格的重要作品,更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徵物。
約瑟夫.帕克斯頓/水晶宮/1851年/英國倫敦
本圖描繪1851年英國水晶宮在海德公園內落成時的建築外觀構造及樓層高度,畫中同時描繪了當時民眾參觀博覽會展覽時的外出衣著。
水晶宮內部構造
圖為水晶宮內部空間規劃方式,兩側為不同參展國家展場,展場有上下樓層,中央為挑高玻璃拱頂公共走道,走道上設有花園、樹木植栽、噴泉與雕像。
巴塞隆納德國館
1929年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由凡德羅設計,展館平面非常簡單,充分體現他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建築處理原則。凡德羅將展館設計為自由流動的連續空間,搭配玻璃與水池,使得內外沒有明確界限。除了一座雕塑和幾件專門設計的座椅外,館內沒有任何展品。德國館不作展覽館使用,它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德國館表達了對空間的全新理解,也因極簡設計和昂貴建材——大理石、洞石、鍍鉻十字形鋼柱的運用,樹立其在現代主義建築史上的重要意義與位置。
凡德羅/巴塞隆納德國館平面圖/1929年/西班牙巴塞隆納
凡德羅的設計極度簡約,展館設計為自由流動的連續空間,建築內外空間沒有明確界限,充分體現他提出「少即是多」的建築處理原則。
凡德羅/巴塞隆納德國館/1929年/西班牙巴塞隆納
德國館表達了對空間的全新理解,運用大片玻璃、鍍鉻十字形金屬柱、不同色澤、紋理的大理石材等,展現對設計細節要求,在現代主義建築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古根漢美術館
古根漢基金會是現代藝術的重要典藏及研究機構,在世界各地經營包括美國紐約的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義大利威尼斯的佩姬.古根漢美術館、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德國柏林的德意志古根漢美術館、阿聯酋阿布達比古根漢美術館等數個展館。
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是位於紐約的現代美術館,由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設計,1959年竣工。這棟特殊的建築物,是他在紐約唯一的建築設計,也是其後期的重要作品之一。
法蘭克.洛伊.萊特/紐約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1959年/美國紐約
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是法蘭克.洛伊.萊特在紐約唯一的建築設計。美術館外觀打破了一般傳統建築空間水平重疊的模式,以圓形走道環繞旋轉形成弧形螺旋體,使建築量體充滿動態感。
建築外觀為一充滿動態感的弧形螺旋體,周圍盤旋而上的螺旋形坡道圍繞著內高30公尺的圓形挑空,圓形空間自底部向上逐漸加大,坡道寬度也由底部的5公尺到頂上漸次加寬至10公尺左右。
法蘭克.洛伊.萊特/紐約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剖面圖/1959年/美國紐約
在法蘭克.洛伊.萊特繪製的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剖面圖中,可以看見建築量體內部的空間關係,他不考慮建築與紐約第五大道周圍環境的協調,建築外部完全封閉。巨大的玻璃穹頂覆蓋著挑空中庭,周圍是連續的緩升廊道。
藝術品則沿坡道陳列,上方圓頂天窗讓光線直射室內,坡道外牆上亦有條形高窗可透進光線。
紐約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內部構造
在美術館中庭,上方的玻璃穹頂引進自然光線提供室內照明,環形坡道圍繞著中央的圓形挑空盤旋而上,形成連續而有變化的整體和局部統一的展覽空間,取代了各個獨立展覽室串連的傳統方式。
每個時代之中,透過新建築所展示的空間可能性,對於建築師始終有著吸引力;在設計中努力追求理想並思考如何實踐,透過對各種建築形式、構造技術與空間觀念的追求過程,提出嶄新的建築美學觀點。而上述如展覽品般的三個跨時代建築,正是在建築師的堅持與熱情下所成就出的「藝術品」。
第三節 現代都市生活裡的公共娛樂:表演藝術空間成為文化的象徵指標
公共設施的迷人之處,不僅豐富了城市樣貌,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作息模式,也提供了感官娛樂的多重體驗,讓人們在精神心理層面獲得滿足。尤其眾人對表演藝術空間的重視,不管是充滿海洋氣息的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或是落定在都會大樓中的臺中國家歌劇院,甚至高踞港口舊倉庫上方如冰山般的德國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每一處都被視為該城市的文化地標。
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座落在雪梨港南端的人工島上,1973年落成,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榮(Jørn Utzon, 1918-2008)於1959年設計,歌劇院殼形屋頂最初設計為拋物線式,後因施工製造與經費問題,修改為球面結構。
其建築群可概分為三部分:(1)沿南北向排列的兩組帆狀屋頂,以V字形式在建物南端收攏;(2)面向北部海灣的三面帆狀屋頂,屋頂間的開口覆蓋茶色玻璃幕牆;(3)一對較小的帆狀屋頂位於建築西南處,內為餐廳。
歌劇院有著高聳的帆狀屋頂,外殼以鋼筋混凝土建構,裝飾著如波浪起伏般的乳白色瓷磚。內部有六個演出場館,外圍則是大型的公共廣場。
約恩.烏榮/雪梨歌劇院/1973年/澳洲雪梨
為澳洲的標誌性建築。歌劇院以設計理念大膽、前衛且造形特殊的重疊立體弧形屋頂外型而聞名,其球面結構複雜、獨特的工程施工技術更是建築工程上的一大突破創舉,並因此理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臺中國家歌劇院
臺中國家歌劇院位於臺中市七期重劃區內,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Toyo Ito, 1941-)設計,於2016年竣工。以原始的「地穴」、「洞窟」為概念發想,進而發展成為具有「美聲涵洞」意象的立體曲牆建築。內部牆面採連續曲面設計,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構造與部分鋼構造,興建難度極高。歌劇院內外空間給人極為特殊的流動體驗,彷彿穿梭於現代洞穴之中。外觀全採用透明玻璃與鋁板拼接,以表現建築的輕盈、穿透感。周邊景觀設計亦延續相同概念做整體規劃。
伊東豊雄/臺中國家歌劇院/2016年/臺中
座落於臺中市區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基地面積約5.7公頃,建築規模為地下二層、地上六層建築物,樓地板面積約51250.45平方公尺。
臺中國家歌劇院空間模擬圖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空間模擬圖,一眼望去宛若一件現代的前衛雕塑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內部構造
臺中國家歌劇院內部被建築師伊東豊雄稱為「美聲涵洞」的連續曲面牆體空間,室內沒有垂直牆面,行動於曲面立體空間之中,讓人彷彿在現代洞穴中穿梭。
「20世紀的建築是作為獨立的機能體存在的,就像一部機器,它幾乎與自然脫離,獨立發揮著功能,而不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但到了21世紀,人、建築都需要與自然環境建立一種連續性,不僅是節能的,還是生態的、能與社會相協調的。」伊東豊雄之言,正是對其所設計之建築作品的最佳詮釋。
易北愛樂廳
易北愛樂廳位於德國漢堡,屬於漢堡港城規劃中的一部分。由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 Architekten)設計,2017年開幕。音樂廳位於港口最西端,三面環水,設計保留舊倉庫原有的磚牆結構,上方搭建高大、不規則的玻璃帷幕,屋頂起伏如翻湧的波浪,充分展現新舊材質融合的建築美感。原有倉庫內部被清空,重新設置青少年器樂博物館、演出後臺、小音樂廳兼排練室及停車場。上方新建空間則包含了音樂廳、飯店客房與景觀公寓。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是一家瑞士建築事務所,1978年成立於瑞士巴塞爾。其創辦人和資深合作人,雅克.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 1950-)和皮埃爾.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1950-)都曾就讀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2001年,兩人共同獲得了建築業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
其早期作品受到極簡主義的影響,具有抽象風格。重要建築作品有東京普拉達(Prada)旗艦店,以及為2008年奧運會而設計的北京國家體育場等。
設計師期望外觀的玻璃帷幕量體能如海上冰山,營造出冰塊融化的立面視覺效果,屋頂布滿太陽能反光板,最高的西端屋頂高達110公尺,在視覺與聽覺上都給予世人戲劇化的感官經驗。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事務所/易北愛樂廳/2017年/德國漢堡
易北愛樂廳立面外觀質感豐富,玻璃帷幕呈現如冰山融化般的材質處理效果,夜晚增添的燈光更讓玻璃帷幕立面變得溫暖,顯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
歌劇院與音樂廳作為城市裡顯著的公共設施,獨特的外觀造形,經常成為城市的精神象徵。透過上列三個案例,可以看到不同時期對構造技術及材料運用的突破、內部空間形式的創意配置,與周遭環境的呼應模式,還有屢創新高的建造經費,更明確看到居民、建築及城市環境之間,在娛樂感官、精神象徵及設計觀念上的協調轉變。
第四節 提供休憩遊樂的開放空間:從帝王私園到城市居民的公園
早期的「公園」指的是君王貴族圈圍起來的林地與未經開墾之地,功能多為私人狩獵、遊樂之用,因此帝王時代的「公園」,其實都是「私人園區」,如巴黎凡爾賽宮的法式庭園或北京的頤和園。
真正屬於群眾的城市公園,源於19世紀中葉英、美的都市計畫概念,此後公園逐漸成為城市民眾重要的休閒活動空間。
不同文化對於公園、庭園、軸線端景的觀點各有差異,如紐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強調自然景觀;巴黎維列特公園(Park de la Villette)則凸顯紅色建築量體以產生整體秩序;蘇州園林展現對自然的模擬與再現,日式庭園枯山水營造內在的冥想空間,而巴黎凱旋門與臺北北門,作為形成都市軸線端景的重要角色,甚至翻轉了兩個城市的區域發展。
枯山水
枯山水是始於日本室町末期流行迄今的一種庭園造景風格。枯山水的發源約在日本平安時代,然其臻至圓熟之境,則是在室町末期。其庭園風格受禪宗文化及中國北宗山水幽玄枯淡風格的影響,常以大小形狀各異之青石,或直立、或倒置,縱橫羅列,並間植樹木,以白砂經營泉流之意象,使庭園宛若一幅高山流水之圖呈現眼前。枯山水之庭園與一般以花木植栽為主之庭園相較,其不同處尚有功能上之差異。欣賞枯山水庭園較偏於視覺上的欣賞與心靈的享受,一般是不准人徘徊踐踏的,在功用性質上,枯山水庭園與迴遊式的池泉庭園有很大的差異。
法式園林
法式園林的造園手法是將宮殿建築建置於高地上,以俾統攬全局。如法國凡爾賽宮,宮殿前方設有筆直的林蔭大道,宮殿後方則規劃花園,花園外圍為大型林園。法式庭園強調幾何式布局,以建築為軸心,中軸線向前延伸指向城市,向後則指向郊區。中央軸線貫穿整個園區,加上次要及橫向軸線,組成嚴謹的幾何圖形區域;園中的道路節點則安排噴泉或設置雕像作為裝飾,使園林內產生更豐富的視覺效果與空間序列的節奏感。
凡爾賽宮平面圖
凡爾賽宮為法式庭園著名的經典,強調幾何式的布局,以中央軸線控制整體,加上次要軸線和橫向軸線,組成嚴謹的幾何格網;軸線與路徑的交叉點,則安排噴泉、雕像等作為裝飾,既突出幾何性,產生豐富的節奏感,也營造出多變的景觀效果。
凡爾賽宮及庭園
由凡爾賽宮局部空拍照,可以看見圖中宮殿前面向前延伸出三條主要軸線的筆直林蔭大道,宮殿後方庭園設計則規劃許多不同細節的庭園,庭園外圍是林園。整體庭園設計充滿各種繁複軸線與細節,空間尺度感強烈,占地面積極為廣大。
中國園林
過去中國歷代文人、富商巨賈多喜愛在遊覽大自然山川美景後,將所體驗到的意境與情趣,委請經驗豐富的工匠,在自然庭園中經營模擬與再現,以享受望之如在野、幽處生雲煙的樂趣。中國園林常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將自然中的水、木、石等元素藉由造園手法或「借景」方式,搭配園林動線的迂迴、流動與穿梭,以使既有空間在視覺上更富層次,並創造「移步換景」的視覺感受,展現「境生象外」之意境。
如北京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建築造型裝飾華麗,藉自然地形成景,氣象宏大。私人園林則以蘇州拙政園及網師園為江南園林代表。而臺灣則有四大名園,目前以板橋林本源邸花園與霧峰萊園保存較為完整。
頤和園/中國北京
頤和園為清代皇家園林,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參考藍本建成。內部運用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聞名於世,頗能體現皇家的氣派。在規劃布局上,中軸線明確,建築造型裝飾華麗,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
王獻臣/拙政園/中國蘇州
拙政園以安排木、石、水、植栽景物,搭配動線路徑的穿梭、迂迴前進,運用「借景」方式,增加空間的視線層次與深度,以有限面積創造視覺與空間「移步換景」的豐富感受意境。在規劃布局上,園景、園宅相對獨立,空間多變,建築陪襯量較少,布局靈活自由,造型裝飾淡雅;水面大,曲折有致,多水景。
網師園/中國蘇州
網師園大量運用植栽、水池造景,結構由中軸主園為主體,西邊的內園提供緊湊部局的細膩,東邊則是宅第,可觀賞建築之美,南邊為宴樂之地,北端則為書房閱讀之地。其設計重點在於造景巧妙地模擬自然,搭配季節變化和當地建材、民俗風情,也彰顯了園邸主人的性格與審美品味。
日式庭園
建於佛教寺院內的園林是日本建築美學極富特色之處,其興造多受日本宗教中對於天人之間的對應關係所影響。庭園通常以簡約與不對稱的空間造景呈現,以修整過的綠樹為主,融入具起伏耙紋之礫地與石燈、橋樑、岩石、踏腳石等元素,營造可供冥想、沉思的環境。其中以位於京都龍安寺石庭的枯山水庭園最富盛名。另外金閣寺、銀閣寺庭園則以精緻的建築與庭園景觀吸引世人。
龍安寺/1450年/日本京都
龍安寺原為貴族別墅,1450年時改建為禪寺,並以枯山水石庭聞名。石庭由15顆大小石頭、白砂和土牆組成,頗具孤寂寧靜的禪意美感。
中央公園
中央公園是一座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心的大型都會公園,看似自然的景觀,其實是設計者精心規劃而成。公園內有人工湖泊、步道、溜冰場、野生動物保護區、兒童遊樂區及多處草坪,提供民眾從事體育休閒活動使用。此外,中央公園也常作為集會活動和大型音樂會的舉辦地點,既反映了紐約多元的文化和時代潮流,也成為其他公園的學習典範。
費德列.洛.澳姆斯特(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卡弗特.沃克斯(Calvert Vaux, 1824-1895)/中央公園/1857年/美國紐約
中央公園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心,公園呈長方形帶狀,公園內充滿各種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紐約棋盤式的都市街道產生顯著的對比。
維列特公園
巴黎的維列特公園以點、線、面的系統規劃公園內的各種植物、建築與步道設置,讓10個主題花園設計各顯特色。在各個園區內,再以均勻分布在公園內的紅色建築體控制整體風格形式的統一,同時產生視覺上強烈的反差。公園原址為屠宰場和雜貨交易市場,後經改建,設置科學博物館、音樂廳和音樂舞蹈學院等,是現今巴黎綠地面積最大的公園。
柏納德.楚米(Bernard Tschumi,
1944-)/維列特公園/1987年/法國巴黎
維列特公園以點、線、面的系統進行公園內的各種規劃,主題花園設計強調多樣性,再運用公園內的紅色建築體統一整體風格,製造視覺上均勻分布的區隔與差異感。
凱旋門
位在巴黎12條道路的交錯中心點,除了紀念法國對俄奧聯軍戰爭的勝利,作為都市圓環端景的凱旋門,也展現了「大巴黎計畫」的都市改革企圖,並成為日後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其拱門設有電梯和石梯可達上方的歷史博物館和放映室,再上有頂部觀景平臺。拱門下則有無名烈士墓。
讓.夏格倫(Jean Chalgrin, 1739-1811) /凱旋門/1836年/法國巴黎
凱旋門除了具有特殊的建築紀念性意義外,其座落在12條道路的交錯中心點,創造了視覺交會與都市軸線的城市端景,更是日後城市設計的參考典範。
北門
北門是過去臺北府城的正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其城門面向淡水河口,是現今唯一保持當年建成原貌的清代城門建築。有閩南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及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為臺灣新式城門典型。門外原建有甕牆,今已不復存在。曾被連接臺北市與新北市的高架橋遮擋近40年,現經高架道路拆除工程,已與周邊其他文化古蹟結合為北門廣場。依臺北市政府的規劃,未來將結合附近8座清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戰後至今日的文化資產建築,重塑西區「記憶城區」,展現舊城道與臺北府城新意象。
北門/1884年/臺北
北門過去因為被忠孝橋連結進入市區的引道延蔽而無法讓人一覽其全貌,近年引道拆除之後,終得重現光彩,再塑臺北府城新意象。
經過上述案例的介紹、對照,可以讓大家了解城市裡各式廣場、園林與公園等開放空間的發展演變過程。這些尺度大小不同、設置性質迥異的多個城市空間,在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觀點下,經過持續的更新、發展與維護,不僅與城市居民的生活緊密連結,也成為具有特殊象徵意義的重要空間或建築。
第五節 關於生活空間的新提案:由構造、材料、色彩共同形成的現代住宅空間
城市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作息,原有的生活空間不符合新的生活模式,於是設計師針對這個現象,各自提出了符合現代生活的住宅空間樣式。以下課文會介紹幾個案例:
里特維德(Gerrit Rietveld, 1888-1964)以垂直水平構造的平板方式建造施羅德住宅(Rietveld Schröder House),室內牆面大量運用多種色彩,並提出可變動的動態性開放空間生活模式。
王大閎(1917-2018)建國南路自宅則是將西方建築觀念結合東方住宅形式和園林,運用紅磚、混凝土,搭配紅黑白色系創造屬於中國現代建築觀念與室內設計的風格。兩者除了在建築風格創新外,也運用了色彩營造室內風格。
外觀如機器雕塑的薩伏瓦別墅(Villa Savoye),運用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建材,並且呼應了柯比意提出的現代主義新建築五點原則。
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以8根白色柱子支撐起玻璃盒子,室內空間流動開放無分隔,徹底實現凡德羅「少就是多」的觀念。兩者同樣專注追求構造新技術,並展現原有材質感。
上述四個建築師的住宅設計,根據各自的環境背景,提出新的建築觀點及空間建構方式,運用新材料與技術,創造出新的建築觀念、室內設計、材質搭配與色彩運用。
里特維德的施羅德住宅
里特維德的施羅德住宅,由里特維德為特盧斯.施羅德–施雷德夫人(Mrs. Truus Schröder-Schräder)及其三個孩子所設計,建於1924年。施羅德住宅從外到內都顛覆了建築的本質,這個雙層住宅位在一排連棟房屋末端,但並未與相鄰建築產生聯繫與對應關係。
里特維德/施羅德住宅/1924年/荷蘭烏特勒支
1924年建造的施羅德住宅原是一棟受委託設計的雙層住宅,於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已變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施羅德住宅平面圖
施羅德住宅為雙層住宅設計,由平面圖可以清楚看到室內第一層樓梯位居中央,被廚房/餐廳、傭人房、書房、工作室所包圍;第二層區分成三個臥室跟起居室,但可以打開成為一個無阻隔的開放空間。
該住宅是「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建築最為知名的樣例之一,室內採用黑、灰、藍、白、黃、紅等色系,利用形體大小、面積比例、色彩對比、垂直水平切分等手法,構成區分室內各個空間的牆面、地板、天花、層架、櫥櫃及家具,二樓更依照女主人「可變動空間」的想法,透過軌道及活動牆板,讓三間臥室和起居室能全部打開,成為一個開敞的大空間。施羅德住宅被建築學界公認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派的立體化體現」的唯一知名案例,經整修後現已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
施羅德住宅內部構造
施羅德住宅是「荷蘭風格派運動」建築最為知名的案例,內部的色彩規劃以黑、白及紅、黃、藍三色為主,活動牆面展現了「可變動空間」的新觀念。
薩伏瓦別墅
由柯比意設計的薩伏瓦別墅位於法國巴黎郊區,為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一棟現代主義風格別墅。底層為車庫、入口、服務性空間與一座連接上下樓層的螺旋垂直樓梯。二樓為主要生活空間,包括廚房、餐廳、起居室、臥室等,另有一隅規劃為視野良好的空中花園平臺,經由坡道可連結三樓屋頂陽臺。柯比意透過薩伏瓦別墅實踐了在《走向新建築》中提出的「新建築五點」,並體現了「住宅是居住的機器」此一觀點,現代建築理念的基礎也孕生於此,更是國際主義建築中最著名的一件經典建築作品。
柯比意/薩伏瓦別墅/1931年/法國普瓦西
薩伏瓦別墅實踐了柯比意在《走向新建築》中提出的「新建築五點」(或稱現代建築五點原則),乃指現代建築應符合下列原則:
1. 底層挑空:獨立支柱使一樓挑空,讓主要樓層離地而建。
2. 自由平面:室內隔牆的位置依空間的分割需求而定。
3. 自由立面:牆面不重,得以依據室內需求隨意開窗,各樓層間不相互影響。
4. 橫向窗帶:大面積開窗以提供室內最佳的照明與景觀。
5. 屋頂花園:在建築屋頂平臺規劃空中花園。
薩伏瓦別墅平面圖
圖為該建築設計案的平面圖,透過此圖可以清楚看到各樓層的空間規劃方式。
薩伏瓦別墅內部構造
著名的「新建築五點」是柯比意在39歲時所提出的建築美學理論,透過薩伏瓦別墅的建造,實踐了他所提出的此一理論。
范斯沃斯住宅
由凡德羅設計的范斯沃斯住宅看似一座純粹的長方形玻璃盒,其設計以8根白色鋼柱支撐整座建築,於1951年完工。建築的平面構成與設計極其簡約,內部無固定的分割空間,居住者的所有生活起居包含睡覺、進餐都在四周開放敞通的空間中進行;只在建築中央設計了封閉空間,其內設置廁所、浴室等。白色鋼柱與透明玻璃帷幕牆使整座建築跟周遭環境自然融合。
凡德羅說:「建築問題就是材料、結構和形式的統一問題。」范斯沃斯住宅無疑使他的國際主義風格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凡德羅/范斯沃斯住宅/1951年/美國帕拉諾
該住宅的設計委託者是范斯沃斯(Eddis Farnsworth)醫師,整個案子的設計幾乎達到極簡的境界,但透過簡約的建築卻能與自然產生豐富的對話。
范斯沃斯住宅平面圖
范斯沃斯住宅的平面構成極其簡約,內部無固定的分割空間,起居作息都在四周敞通的空間內進行,透過其平面設計圖便可一目了然。
范斯沃斯住宅內部構造
范斯沃斯住宅室內完整呈現設計者「少就是多」的理念,內部沒有牆面分隔空間,只見幾面木質立櫃與自然的皮質家具,整體氣質高雅而大器。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
建築師王大閎在1952年設計的建國南路自宅,被視為臺灣第一件「中國式建築現代化」的代表作品及重要的研究典範。住宅坐北朝南,利用中式合院及園林元素的生活經驗,結合現代建築的簡約構造,將東方建築精神融入西方建築哲學。入門後,需穿越園林曲徑才會抵達入口。
進入玄關正對朱紅色壁櫥,左翼為廚房,右翼為餐廳、客廳。室內、家具亦皆出自王大閎設計,以充滿東方情懷的黑、白、紅三色為基調。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平面圖與外觀模型/1952年/臺北
透過1952年的平面圖與外觀模型,尚可領略該建築設計案兼具東、西方美學的意趣。
臥室牆上有大型的圓形月洞窗,可一覽庭園美景。面對庭院的落地窗門框採用上下軸承支撐,此一設計源自中國傳統建築中可拆卸之門板。綜觀整座建築,其設計兼具東方情調與西方美學,是融合了建築、歷史、文化及生活的詩意空間。也影響後人投入本地傳統住宅現代化,如大安國宅取法閩南古厝馬背式屋脊,宜蘭厝探討當地生活文化,皆是著名案例。原建築於70年代拆除,2014年底重建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旁的美術公園內。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內部構造
王大閎自宅展現了中式空間的現代化,合院園林與室內空間生活作息維持緊密的聯繫。
上述四棟不同時期的獨立住宅,建築師們透過對於材料、結構和形式的掌握,各自在建築與室內空間描摹出對於生活行為的未來想像,並將之昇華為理想的住居範式。
第六節 創新與環保再造:高科技、數位化與綠建築帶動的新願景
隨著電腦運算效能與輔助繪圖程式的發展,提供建築師發揮更多創造與想像的空間。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利用高科技的構造技術,創造新建築形式的可能性,提供新的空間使用模式。在電腦運算技術的幫助下,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運用新材料與技術,成就了新建築的雕塑感。
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將都市再造與環保生態結合,利用舊有廢棄鐵道,打造成令人驚艷的都市空中綠廊道。而臺北市立圖書館,更將保護環境與生態當成重點訴求,打造出對環境友善的綠建築。
從空間與設備高精確度的整合運用與管理,到建築形體的數位化運算模擬,材料與技術隨著製造及使用經驗的增加,讓不同時期的建築呈現了更多元的可能性。
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
簡稱龐畢度中心,座落於法國巴黎第四區的複合建築,由倫佐.皮亞諾、理查.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 1933-)與吉安法蘭柯.法蘭奇尼(Gianfranco Franchini, 1938-2009)設計,於1977年完工。龐畢度中心是一棟高科技建築,反傳統風格的結構外露設計,讓室內空間可以無需受限於樑柱,使空間可以完整呈現並獲得最大的使用彈性。外露的鋼架管線以鮮艷色彩區分管線與機械系統:綠色為水管、藍色為空調、黃色為電子線路、紅色則是運輸及安全設施。內部包括公共資訊圖書館、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與聲學、音樂研究院等。
倫佐.皮亞諾、理查.羅傑斯與吉安法蘭柯.法蘭奇尼/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1977年/法國巴黎
反傳統風格的龐畢度中心是一棟高科技建築,因該建築的興建是由當時的法國總統龐畢度所確立,所以便以龐畢度為名。建築鋼架管線全部外露,藉以保留最大的室內空間供作使用,並以鮮艷色彩區分管線機械系統,乍看之下頗似工廠建築。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依傍河岸而建,由法蘭克.蓋瑞設計,是解構主義建築與數位建築的代表之作。主體建築外形如一座大型雕塑作品,外表覆蓋著鈦金屬薄板,隨著戶外光線的轉變反射出不同之色調,其活潑生動的曲線猶如太空戰艦。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改變了人們對建築的看法,同時呼應了畢爾包這座鋼鐵工業城的歷史。1997年在全球矚目之下開幕營運,每年總能吸引大量觀光客造訪,儼然成為一座嶄新的文化地標,完全改寫人們對畢爾包的印象。
法蘭克.蓋瑞/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1997年/西班牙畢爾包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主體建築外形宛如大型雕塑作品,是解構主義建築與數位建築的代表作。
高線公園
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原是中央鐵路西區線廢棄的高架運輸鐵道,由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建築事務所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團隊,改建翻新開發成帶狀廊道般的都市空中花園。自2006年開始改造工程,迄2014年竣工。設計者在規劃時提出廢物利用的環保概念,刻意保留原始鐵道上的鐵軌及枕木,種植大量灌木、蘆葦和色調豐富的花卉,使其環繞著斑駁銹紅的軌道,再搭配流水造景、兩側豐富的自然景觀與隨處可見的木質休閒座椅,讓來此的市民隨時可停留休憩。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建築事務所/高線公園/2014年/美國紐約
高線公園原為紐約廢棄的高架運輸鐵道,重新規劃為都市帶後,公園本身及兩側所到之處均有豐富景觀,與規劃團隊的改造設計相映成趣。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臺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座落在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內,整體設計由美國奧勒岡州專家及臺灣九典建築師事務所規劃。館體主體建築使用可回收建材,室內建材不多做油漆粉刷,保留大量材質的原始樣貌。外觀設置深陽臺遮陽及大量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減少耗能以達到節能效果。屋頂則為輕質生態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同時設有雨水回收系統,作為清潔及灌溉用水。曾獲綠建築多項指標與證書,2012年更被美國網站 Flavorwire.com 評選為「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
九典建築師事務所/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2006年/臺北
主體建築大量使用可回收建材,是國內頗具代表性的綠建築之一。
透過前述幾座標榜科技或環保的建築案例,可以看到建築師運用不同的科技方式解決建築在當代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之用心。在不同的條件要求下,設計者都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解決之道,讓不同時期的建築呈現了更多元的可能性。
第七節 前衛的新建築經驗:紙上建築/臨時性建築/實驗性建築
都市的發展未曾停歇,過程中遭遇問題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問題的產生也衍生出新的需求。而建築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除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解決遭逢的問題,繼續發展城市之外,也會提出不同的方式對應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我們會看到許多未完成的紙上建築提案、許多因應暫時性需求的臨時建築,以及觀念先行的實驗性建築。建築師透過這些不同的提案,讓居住在城市的人們去感受、思考建築的各種未來可能性。
紙上建築——第三國際紀念塔(碑)
弗拉基米爾.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1885-1953)是俄國構成主義運動的主要發起者,1919年塔特林接受委託設計一座紀念十月革命的紀念碑,當年底便完成了設計。
塔特林完成紀念碑設計時,正值蘇聯第三國際剛宣布成立,便將此一設計命名為第三國際紀念塔(碑),亦稱為塔特林之塔。
弗拉基米爾.塔特林/第三國際紀念塔/1919年
這件從未落實的「紙上建築」,其塔體設計採用富有幻想性的現代雕塑型態,運用鋼鐵結構的螺旋骨架組成形體。
塔體設計摒棄傳統的建築形式,改採富有幻想性的現代雕塑型態,這座400公尺高的紀念塔採用鋼鐵結構的螺旋體骨架組成主要形體,以一個共同軸線的傾斜角度與旋轉向上的巨大尺度來表現蘇聯的革命精神,結構內部懸掛著三個玻璃幾何量體,裡面包括國際會議中心、無線電臺、通訊中心等功能。雖然此塔規劃具備實用的功能,但顯然其象徵性意義遠勝於實用性。此一設計方案最終未能建造完成,卻對現代設計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臨時性建築——模糊建築(Blur Building)
這座看似雲霧的建築,由紐約建築事務所迪勒&史考菲迪歐(Diller Scofidio + Renfro)所設計,曾參加2002年瑞士世博會的展出。設計理念是將當地的環境完全融入此座建築,除了讓旅客雙眼看到之外,還要能親身感受到當地的環境。整座建築位於湖泊之上,將湖水抽出、過濾,透過密集的高壓噴霧噴嘴噴射出一片細緻的薄霧,由薄霧所包被的空間構成這座模糊建築。
迪勒&史考菲迪歐/模糊建築/2002年/瑞士
這件帶有「暫存性質」的建築,其設計理念與呈現方式顛覆了多數人對建築通常是「實體」的認知。其將環境融入建築,並期許身處其中者能親身感受到當地環境的理念,頗值深思。
建築師認為「模糊」是一種居住的媒介——一種不具有空間、無固定形體、無特徵、無深度、無規模、無質量、無外表和無容積的居住媒介。當風吹拂之時,建築外貌便隨著天氣變化而不斷改變。這樣看不清的視覺效果,就是設計師希望創造出的「模糊」空間感。
實驗性建築——蛇形藝廊建築展(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蛇形藝廊位於英國海德公園內的肯辛頓花園之中,是頗負盛名的當代藝廊。自2000年與生於伊拉克的建築師札哈.哈蒂共同合作計畫之後,每年夏季,藝廊都會邀請不同的建築團隊進駐搭建以三個月為期的臨時亭式建築,作為每年夏季活動的場地。此一活動已成為建築界每年的例行盛事。受邀的建築師必須符合的基本條件——那便是未曾在英國境內發表過任何建築作品,建築展亭將成為他們在英國的首創作品。
計畫啟動以來,包含札哈.哈蒂、伊東豊雄、法蘭克.蓋瑞、庫哈斯(Rem
Koolhaas)、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事務所與中國藝術家艾未未(1957-)、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1956-)的SANAA事務所,以及藤本壯介(Son Fujinoto, 1971-)等,都是參與過此一活動的建築界大師。蛇形藝廊的建築展亭計畫讓建築師們透過實驗性的嘗試,探索屬於建築的美感和可能性。
蛇形藝廊建築展/2009-2016年/英國倫敦
① 妹島和世及日本SANAA事務所/蛇形藝廊建築亭/2009年
② 艾未未與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事務所/艾未未與HdM鳥巢後的重逢/2012年
③ 西班牙Selgas Cano事務所/蛇形藝廊夏季主題館/2015年
④ 比亞克.英格爾斯 (Bjarke Ingels, 1974-)及丹麥BIG (Bjarke Ingels Group) 團隊/蛇形藝廊夏季主題館/2016年
建築不是物件,建築需要體驗;建築既能古典傳統,也能創新多變;建築可以厚重、堅固與實用,也能輕盈、穿透而美觀。不論是流傳千年,或只存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透過觀覽建築可以讓我們憑弔過去的歷史,也可以提出嶄新的觀念指向未來。透過不同的手法,各種類型的設計,建築與空間設計專業工作者們對於建築空間的思考、探索與想像,為各時代留下了多樣化的面貌,也提供了超越當下時代的新觀點。
藝術實踐 ❶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對於「家」的期待與想望,請同學以「30歲的自己及家人共同生活的居住空間」為題,設計一個符合全家人生活需求的室內空間,並以詳細的平面圖呈現。
藝術實踐 ❷
請同學以分組方式進行,學校周邊為主要作業範圍,共同調查學校周邊的環境,製作一張以校園為中心的「學校生活圈地圖」。內容可以包含美食、購物、娛樂、地方特色、自然生態等,或每組自選一個主題,最後全班再匯整成一個完整的「校園生活圈地圖」。完成後並請各組上臺就所負責的部分進行報告與分享。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