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 獸面紋玉琮/良渚文化/高8.8公分,直徑17.1~17.6公分,孔徑4.9公分/
浙江省文化考古研究所藏
良渚文化的玉器,種類十分眾多,比較典型的器類有玉琮、玉璧、玉鉞,在這些器物上面,大都雕琢有神祕的神人獸面紋。這件玉琮,玉料黃白色,有不規則紫紅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俯視如玉璧形。在琮體四面的中間上下用淺浮雕和細線刻各雕刻一神人與獸面複合的圖像,為良渚人崇拜的神徽。
圖2-2 玉豬龍/紅山文化晚期/高7.8公分,寬5.65公分,厚2.1~ 2.6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紅山文化的玉器,是以動物造型及圓形玉器為主,比較典型的有玉龍、玉獸、圓箍形器等等,這時的玉匠已經能夠巧妙地利用玉的材料,把握住物體的特徵,簡潔地雕出傳神的作品,這種作品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巧雕」。
這件紅山文化玉豬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龍的造形來源之一。光素圓轉的身軀,一對肥厚的大耳朵,多皺的鼻頭,頭端與尾端分離,由背部觀察,頭頸處較寬,頸部有一個穿孔,整體造形洗練完整。
圖2-3 玉鳳/商/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通高13.6公分,厚0.7公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黃褐色,雕刻精美細緻,玉鳳亭亭玉立,作側身回首欲飛狀,喙、眼、冠似雞,短翅長尾,翅上用陽線雕翎毛紋,身前有穿通鏤孔,更使鳳體豐滿迷人。
圖2-4 竇綰金縷玉衣/西漢/全長1.72公尺/河北省博物館藏
漢代的人們相信玉具有除凶辟邪的力量,吃玉可以長生不死,因此人生在世,身上要佩玉,想要長生成仙就吃玉,到了死後也要用玉來殮葬,以求保護屍身永不腐壞。圖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太太竇綰的玉衣,是目前最為完整的玉衣,用金線穿綴玉片而成。
圖2-5 翠玉白菜/清代/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件玉器的雕刻一體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澤刻飾出綠色的菜葉與白色的葉柄;白菜的造形象徵女子清清白白,而菜葉上還雕有兩隻昆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都是象徵「多子多孫」之意。此件作品,展現了玉匠高明的藝術天分,利用玉石的天然色彩,加以巧妙的設計,創作出令人著迷讚歎的精彩作品。
圖2-6 白衣彩陶碗形缽/仰韶文化/高11.7公分,口徑26.2公分/鄭州博物館藏
此缽為敞口,尖唇,腹部下收,小平底。缽口沿及腹上部施有白色陶衣,其上用褐彩繪弧線三角紋、圓點紋、線條紋等組成的圖案,構圖簡潔和諧,線條迴旋流動,暢達圓轉。陶器質地細膩、造型優美,彩陶花紋圖案豐富,構思巧妙、佈局嚴謹、色彩絢麗、線條流暢,在仰紹文化中獨樹一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圖2-7 黑陶蛋殼杯/龍山文化/高26.5公分/山東省博物館藏
這是一件典型的蛋殼黑陶杯,整個器形可分為三段,上面是一個敞口杯,中間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為底座,由一根細管將三段連接起來。燒成後毫不變形,輕巧秀緻,可見當時製陶技術已達到很高水準。尤其陶身上的紋飾,是用竹棍或者刀子在上面刻出來的。
圖2-8 綠釉大鍾/漢代/高48.2公分,口徑16.5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敞口、高頸、闊肩、縮腹、圓底足。口、肩、腹上有整齊的弦線紋,器身施綠色釉,造形精美。
圖2-9 三彩人馬俑/唐代/三彩陶/高41公分,寬36×10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釉料的使用到了唐代,發展出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的唐三彩 ,釉色以色澤豔麗著稱。
這是一件男子騎馬的塑像,馬形壯碩,四肢勁立於長方板上。男子正身而坐,雙手近馬首如勒韁繩。灰黃陶胎,施白色陶衣,罩飾低溫三彩釉,黃、綠、白、褐色相間。唐人崇尚厚葬,當時的貴族高官「競為厚葬,偶人象馬,雕飾如生,徒以炫耀路人。」三彩鉛釉,色澤亮麗,最宜於葬儀隊伍炫耀遊街,蔚為風尚。
圖2-10 粉青紅斑碗/宋代/高8.9公分,口徑15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宋人飲末茶時,時用碗、琖來盛裝,並配置瓷質或漆器的盞托。本件作品為宋代飲茶之用,器形為斂圓口,弧形壁,小圈足。器壁上大小不一的銅紅斑,可能是以銅粉塗抹在坯面的粉青釉底下,入窯後便呈現出的銅紅斑塊。
圖2-11 印花雲龍紋瓷盤/北宋/高4.8公分,口徑23.2公分/上海博物館藏
盤內印雲龍紋,紋飾清晰,是典型的定窯製品。盤口包有銅圈,為宮廷御用器物。定窯裝飾手法有刻花、劃花、印花及剔刻花,而以印花為主。印花模具的質地堅硬細緻,花紋刻劃精細,脫模技術水準很高。因而印出的紋飾極為清晰精美。
圖2-12 貫耳瓶/宋代/高23公分,口徑8.6公分/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宋代流行的一種瓶式,器形直徑較長,腹部扁圓,頸部兩側對稱貼豎直的管狀貫耳,故名。這貫耳瓶,仿商周青銅壺器形,頸腹間飾凹弦紋,器身飾凸棱。足脤兩側有長方穿孔。釉粉青瑩潤,有金絲冰裂炆。器口器壁棱角處顯現淺紫胎色,足底無釉露鐵色胎骨。
圖2-13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碗/高10.1~10.5公分,口徑15.9~16.2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碗呈十瓣蓮花式,碗腹壁深稍呈圓弧,直口稍斂,圈足稍高。釉色呈青藍,有細開片。全器滿釉,圈足內底以五支釘墊燒,支釘點極細,支釘痕胎土呈灰黃色。此器形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器和陶瓷器中的蓮花式溫碗,造形不僅是宋代的經典,它同時也深受高麗人士喜愛,成為高麗青瓷中流行的器類。
圖2-14 粉青釉瓷爐/宋代/高8.3公分,口徑12.5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為哥窯產品。爐塑雙魚耳,通身布滿大小相間的紋片,大紋呈黑色,小紋呈褐色。釉色粉青,器形典雅精美。
圖2-15 青花鴛鴦蓮紋盤/元代/高7.3公分,口徑46.4公分,足徑29.8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盤上的主題紋飾為內底所繪人們喜聞樂見的蓮池鴛鴦圖,這種蓮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有的只繪蓮池,有的在蓮池中繪有禽鳥(只見鴛鴦、鷺鷥),多畫在大盤、大碗的內底,亦有畫在大罐外壁開光內者。
圖2-16 粉彩開光花鳥雙連瓶/清乾隆/高20公分,最寬8.2公分,口徑4.2公分,底徑5.9×2.8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致,粉潤柔和見長。
此瓶作扁圓形,為凸顯別出心裁的造形,兩隻扁圓瓶以前後錯開但腹部相連的形制出現。雙連瓶的形制,已見於乾隆之前的官窯和民窯。乾隆官窯為表現其卓越的承造能力,故於前人的基礎上無不盡力燒造足以展現技術與想像的瓶式。
圖2-17 獸面紋示意圖
青銅器上的獸面紋,大都採取左右對稱的原則,以鼻作中軸,角、眉、眼、爪等,都是成雙成對的裝飾在器物表面。這種紋飾是由自然界動物的組合,例如:老虎的頭,牛或羊的角,象的耳朵以及鳥爪等,組合成一個神祕又莊嚴的怪獸面貌。
圖2-18 毛公鼎/西周晚期/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徑47公分,重34.7公斤/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毛公鼎〉是當今出土的銘文青銅器中,文字最多的一個青銅器,口飾重環紋一道,敞口,雙立耳,三蹄足。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意指: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最後頒贈命服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
圖2-19 錯金銀有流銅鼎/戰國中晚期/高11.4公分,口徑10.5公分/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藏
鼎體扁球形。蓋中心有一拉環,器兩側附耳,有流,下有三短蹄足。通身錯金銀,蓋面及器腹飾四瓣花紋,加斜角雲紋帶,耳、流、足均飾雲紋。此銅鼎於1981年在河南洛陽小屯出土,鼎蓋以鋪首為鈕,相當少見。
圖2-20 錯金博山爐/西漢/高26公分,足徑9.7公分/河北省博物館藏
博山爐是古代常見的一種薰爐,上面有高而尖的蓋,蓋上雕鏤有象徵海上仙山的「博山」。使用時將香料放在爐內點燃,縷縷香煙通過蓋上的鏤孔飄散四方,馨香撲鼻。錯金博山爐全器由爐盤、爐蓋和爐座組成,通體錯金絲,爐蓋鏤雕成山巒起伏,人和虎、豹、猴、野豬等動物置身其間。足部為透雕蟠龍紋,器腹飾錯金卷雲紋。此爐出自中山靖王劉勝墓,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
圖2-21 秦始皇兵馬俑/秦代/陝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
秦始皇兵馬俑群組成嚴整的軍陣形式。它不是以個體的藝術表現取勝,而是以氣吞山河的整體氣勢顯示著那強盛時代的精神力量,給予後來的觀眾以強有力的精神震撼。陶俑群塑造了秦軍不同等級、不同兵種的將士形象,其中有指揮官,也有騎兵、步兵、車兵、弓弩手等。
圖2-22 擊鼓說唱俑/東漢/灰陶/高55公分/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漢墓中挖掘出來的陶俑,有的表現吹樂逗趣的動作;有的表現出優雅端莊的舞姿。雖然多半是為了陪葬的需要而製作,但是輕鬆自在的神情,不著痕跡的流露在每個手舞足蹈的動作中,充分展現出無名工匠獨具慧心的手藝。此俑表現一俳優正在說唱演出,踞坐一土臺上,上身光赤,右臂高舉齊眉,手握鼓捶,左臂抱一扁鼓,右腿平抬,左腿曲踡。額前皺紋數道,瞇縫雙眼,活潑詼諧的表演中透露著憨厚之態。
圖2-23 奏樂木俑一組/高32.5~38公分/西漢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
這五件西漢的奏樂木俑,其中吹箏俑兩件、鼓瑟俑三件,木俑的衣服及形象均由雕刻而成,這些木俑反映漢代音樂合奏的情形。
圖2-24 灰陶加彩仕女俑/唐代/陶質/高75.5公分,寬26.6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本件灰陶女俑,表面白陶衣上原來的彩繪多半脫落,但造形仍充分表現盛唐仕女「大髻寬衣」、「豐厚為體」的形象。女俑昂首端立,長目小口,身著寬鬆的尖領長袍,自頸部長罩下垂;簡單刻劃的衣褶袖痕,如潑墨簡筆的瀟灑自在,並襯顯軀體的豐腴,裙擺曳地,裙袍下露出尖頭履。右臂寬袖抬於胸前,左手微下垂,面部目光溫和,神情安詳,顯得雍容嫻雅;而蓬鬆的髮頂挽著雙髻,兩側髮鬢前攏,烘托滿月般豐潤的面龐。盛唐女子崇尚肥體之美,健康自信的神采,為其他時期所罕見;其風氣直到晚唐、五代仍不衰。
圖2-25 三彩鎮墓獸/唐代/高64公分/日本天理大學天理參考館藏
張牙怒視,面目猙獰。通體施褐、黃、綠色釉,釉彩交融,瑰麗濃豔,是唐三彩鎮墓獸的典型作品。
圖2-26 打虎亭漢墓(東墓墓室)/漢代/總長25.16公尺,寬17.8公尺/河南省新密市
墓分東西兩部分,兩墓並列,西墓用磚石築成,規模龐大,為畫像石墓,墓中的石刻非常有名,雕刻風格獨特。東墓規模略小,壁畫多是模擬墓主生前的莊園生活。這兩座漢墓的內部建築形式和結構基本相同,墓壁均繪有色彩絢麗、內容豐富的石刻畫像和壁畫。
圖2-27 酒肆畫像磚/東漢/25×44.5公分/四川省博物館藏
此畫像磚運用淺浮雕手法,刻劃一酒店。磚面右部是一單體建築。屋前有一鑪,鑪內有二酒甕,壁上掛二酒壺。屋內一人當鑪,酒店外有一買酒者。磚面左下部有一椎髻短衣褲者推獨輪車離去,車上載方形容器。左上部亦有一椎髻短褲者,肩荷酒壺前來買酒,其前有一頑童奔跑逗樂,頗為生動活潑。
圖2-28 眾女侍(局部)/唐代/壁畫/陝西省乾縣乾陵永泰公主墓前室東壁南側
這幅壁畫描繪了唐代宮女的生活情景。畫面構圖生動,線條勁健流暢,服飾略施暈染,宮女性格鮮明,是唐墓壁畫中的精品。與漢代壁畫相較,唐代壁畫的的人物畫法,無論布局或線條,都比漢代進步了許多。從事這些壁畫創作的畫家,也不再是民間的工匠了。他們大都是宮廷中的藝術家。
圖2-29 石刻伏虎/西漢/偉晶岩/長200公分,寬84公分/陝西省興平縣霍去病墓前
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馬、馬踏匈奴、怪獸食羊、臥牛、人與熊等,題材多樣,雕刻手法十分簡練,造形雄健遒勁,古拙粗獷,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圓雕工藝品,也是漢代石雕藝術的傑出代表,是霍去病陵墓群雕中一件十分著名的作品。與其他石雕一樣,〈伏虎〉也是利用整塊石料因材施藝而成的。在形象刻畫上,作者採用了寫實手法:石虎沉著地臥在那裡,神情機警而威猛;它的四肢強健有力,長長的尾巴卷搭在後背上,彷彿正蓄勢待發。
圖2-30 雄獅/唐代/石灰岩/高305公分,底座長345公分/陝西咸陽陳家村武則天之母楊氏順陵
本圖為順陵南門神道側的石雕雄獅。昂首駐立,軀體魁偉,四肢粗壯,張口作怒吼狀。軀體四肢則概括洗練,為重大的團塊結構。整個造形和諧,氣勢雄壯。
圖2-31 石獅/唐代/石灰岩/高302公分,胸寬150公分,長240公分/陝西省乾縣梁山唐高宗李治乾陵
乾陵是唐陵中的代表性陵墓,陵墓四門外各有石獅一對,石獅底座四周均有精美的線刻蔓草、祥雲、瑞獸圖案。獅子在寫實的基礎上,加以誇張變形,雙目圓大凸起,怒視前方,鼻子寬闊向上隆起,張開大口,露出利齒,似欲發出震撼山谷的巨吼。身軀後蹲,穩重如泰山。
圖2-32 馭馬人/明代/漢白玉/高203公分,長274公分/遼寧省撫順市元帥林文物管理所保管
承繼前人陵墓雕刻傳統又有本身特色,手法渾厚簡括,力度感強烈,是明代此類神道雕刻之佳作。
圖2-33 馭者和馬/明代/青石/馭者高291公分,馬高264公分/江蘇省盱眙縣明祖陵神道
這尊石馬馭者,頭戴八梁冠,按明代文官朝服制,屬最高官位,馭者牽馬,意為供皇帝乘騎,馭者老成持重,石馬靜立順從。此組雕刻手法富於裝飾性,而又簡潔,尤以馬頭五官部位顯著,這種工藝手法致使作品莊重而又高雅。
圖2-34 露天大佛/北魏/雲岡石窟20窟
正中主像為三世佛,中央主佛高1400公分,高鼻深目,薄唇上蓄八字鬚,著右袒袈裟,為坐佛,兩側為立佛,西立佛早期已崩圮,東立佛高960公分,圓臉,大耳,深目高鼻,頸短肩寬。通肩大衣衣紋厚重凸起。這種雄渾的作風具有印度佛教造像的一些特點,也是中國早期造像的代表之一。佛像造形渾厚,氣魄宏偉,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
圖2-35 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唐代/龍門石窟奉先寺
奉先寺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6米,置於9米寬的三道臺階之上,此窟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盧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 1.9 米,面部形象與露天大佛相比,明顯中國化了,作者淡化了作為佛像標誌的眉間白毫等特徵,面相較短,頭上的肉髻更像蓬鬆的髮髻,也沒有八字鬍鬚。面容神情恬靜、慈和,給人的印象是睿智、寬博、高貴、莊嚴,具有偉大的氣度。造形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
圖2-36 養雞女/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像高25公分/四川大足寶頂山第20號摩崖
這尊雕刻透過古代匠師的藝術創造,在人物造形上從現實生活出發,塑造了一個農村婦女的形象,呈現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喜悅,在晨曦之下,剛把雞籠掀起,籠下雞群爭先恐後奔出,兩隻雞還在籠邊爭啄一條蚯蚓,一派生機躍然眼底。
圖2-37 尸毗王本生/北魏/壁畫/120×155公分/敦煌莫高窟254窟右壁
敦煌壁畫早期受到印度及西域風格的影響。佛像面容方圓豐滿,身體健碩,線條粗獷,色彩鮮明,氣勢雄偉渾厚。北魏時代壁畫內容,仍以故事畫為主。
此圖為尸毗王割肉餵鷹圖,出自莫高窟第254 窟。尸毗王倚坐,右手護鴿。左手施無畏印。王的右上方有一隻白鷹向下猛衝。王兩腿旁各有一人在割他的股肉。周圍有菩薩、弟子,上空有飛天。場面宏大,構圖複雜,形象刻畫精緻。凹凸暈染,著以石青石綠赭石等色,背景色鋪土紅,顯得既濃重又強烈。
圖2-38 反彈琵琶、舞樂圖(觀無量壽經變局部)/中唐/敦煌莫高窟112窟
這是一幅佛教經變壁畫下方的舞樂圖,祂們神情恭謹愉悅,專注在彈奏著手中各式樂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中央這位反彈琵琶的舞者,祂容貌秀麗,身姿曼妙優美,披長彩帶,雙手高舉於身後,在反彈琵琶,祂左腳踮尖作為支撐、高抬右腳,弓身擺胯扭腰,隨著美妙的樂音在舞蹈,彩帶隨著舞姿旋轉變化,更說明了快速舞動下所顯現的靈活舞姿。此圖是莫高窟中所有反彈琵琶最優美的代表作。也反映唐代現實生活中舞樂者精湛的舞藝。反彈琵琶已成為敦煌舞蹈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