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 莫內花園/法國吉維尼
莫內花園座落於距離巴黎約55公里遠的吉維尼,花園裡有條小溪流過,溪畔種滿各式各樣的花朵,水中的睡蓮,更是繽紛奪目。走進莫內花園,置身在陽光輕灑的花草垂柳間,光線與色彩交織,令人迷醉於稍縱即逝的美景間。
圖2-2 莫內/睡蓮池──和諧的粉紅色/1900年/油彩 畫布/89.5×100公分/巴黎奧塞美術館藏
莫內細心注意到光影的瞬息萬變,他以清晰可辨的快速筆觸,層層覆蓋在畫布上,捕捉的不只是幽靜卻生意盎然的睡蓮池,也成功表現出光的躍動。
圖2-3 林中鳥/克奈霍提墓中壁畫(局部)/約西元前1900年/泥土礦物顏料/埃及kahun古城
永恆,是古埃及人三千多年來無止盡的想望。古埃及藝術家關心的,不是物象美不美,而是完不完整,他們極盡所能的把每一個物象清晰永恆的保存下來。今日的動物學家可以從壁畫精細的描繪分辨出鳥的種類,引導埃及藝術家的,除了虔誠的信仰外,更有他們細心觀察萬物形態的眼睛。
圖2-4 恩斯特/大象西里伯斯/1921年/油彩 畫布/127×107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產生極大的衝擊,藝術家們也意識到全新的機械時代即將展開。恩斯特的這件作品,創造出形似大象的機械怪獸,陰冷的色調,銳利的牛角與鋸齒狀結構,讓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圖2-5 漢彌頓/是什麼讓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迷人?/1956年/紙 現成物 拼貼/26×25公分/杜賓根藝術廳藏
這件作品的場景是60年代的美國現代家庭,作者使用紙張布片等拼組出看似美好,卻又凸顯出消費文明影響下,荒誕怪異的家庭。
圖2-6 向明光/豐盛/1996年/鉛筆 紙/75×55公分/私人收藏
這是一張鉛筆作品,作者以熟練的筆法,精準的表現出籐籃、水果、玻璃杯與百合花等不同質感型態,豐富細膩的明暗變化,讓作品井然有序且深具創意美感。
圖2-7 瓦倫提妮/《貓的天堂》繪本內頁/1998年/色鉛筆 紙/格林文化出版
色鉛筆的筆觸表現可以輕柔淡雅,也可以清晰有力。創作者以簡潔的筆觸相互交疊,加上豐富的色系的調配,讓畫面中的夜景,呈現魔幻光影的魅力。
圖2-8 陳雅慈/鯉魚潭風光/2007年/蠟筆 紙/29×37公分/私人收藏
陳雅慈以蠟筆豐富的筆觸與色彩,表現出幽靜卻生機盎然的鯉魚潭。樹葉與草地,以綠色系小點堆疊而成;天空以大面積粉藍色塗抹,帶入些許粉紅線條,作品風格清快且明亮。
圖2-9 魯東/花瓶/1914年/粉彩 紙/72×54公分/紐約現代藝術館藏
魯東以繽紛的粉彩,精確老練的筆法,描繪出色彩鮮豔生動的鮮花。畫中的花瓶顯得清亮柔和,映襯著繁多的鮮花,卻異常烘托充滿情感與夢境的意境。
圖2-10 張大千/月下荷/1977年/水墨 紙本/原作89×35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張大千先生畫荷,堪稱當代獨創,佳作無數。畫中墨色清潤,生氣蓬勃,花葉荷幹各具生態動勢,焦濕濃淡,設色脫俗。作品的氣氛綺麗浪漫,款詩謂「葉嫩花嬌、纖腰如束」,全作洋溢著高雅動人的氣息。
圖2-11 點的空間變化
點的聚散與大小變化,會在視覺上產生動感。圖中由畫面下方往上方排列的點,因為點的大小漸變,產生向後延伸的透視感;由畫面左上,S形向下延伸的點,則產生明顯的運動感。
圖2-12 王若非/花戀/2009年/簽字筆 紙本/17×21公分/私人收藏
作者用簽字筆點出大小相同的點,利用點的疏密聚散,捕捉蜜蜂停在玫瑰花上的瞬間。單純的點,也能表現豐富的層次感,也能傳達出動人的視覺意像。
圖2-13 杜勒/93歲老人習作/1521年/畫筆 色紙/德國慕尼黑舊畫廊藏
杜勒的作品呈現出他個人客觀科學的態度,以一絲不苟的筆觸、順著肌理方向描繪的線條,將人物的神態真實記錄下來。作品上使用的白色線條,讓畫面明暗更為豐富,更具生氣。
圖2-14 孟克/吶喊/1893年/油彩 畫布/91×73.5公分/挪威奧斯陸國家畫廊藏
孟克喜歡用簡潔彎曲的形體以及純色線條,表現出強烈與不安的情緒。畫中誇張、孤獨的人影,正痛苦地大聲吶喊,以宣洩出無名恐懼,背景的線條由畫面中向外無限擴張,我們似乎聽到了空氣中傳來的聲聲吶喊。
圖2-15 懷素/自敘帖(局部)/唐代/墨 紙卷/28.3×755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懷素以中鋒用筆貫穿全帖,他賦予平板無奇的線條獨特的生命力。例如:像鋼鐵一般的線條、細如蠶絲卻堅韌無比的線條、如魚兒在水中輕巧的姿態、如老樹幹婉轉的曲折、飛白的筆觸讓字躍然紙上。
圖2-16 哈同/構成/1948年/油彩 畫布/89.5×116.5公分/日本大原美術館藏
哈同的「書法表現」藝術,不同於傳統描繪自然的形式,而是以瀟灑的筆觸與濃淡不同的線條,展現宇宙統一的秩序與蘊含的力量。
圖2-17 面構成的立體形態
在二次元的平面上,要表現出三次元的立體空間,可利用點、線、面與色彩來做變化。圖中以透視的方式,藉由單純的黑、白塊面規則組合,創造出立體空間的意像。
圖2-18 馬諦斯/粉紅色的裸體/1935年/油彩 畫布/66×93公分/西班牙巴爾的摩美術館藏
馬諦斯對於色彩與圖形的掌握十分敏銳,畫中高瘦美麗、線條簡練的女子,與藍白相間的磁磚相互映襯,形成一種柔和的對比,線條與大面積色塊的搭配,簡單卻充滿魅力。
圖2-19 康丁斯基/黃-紅-藍/1925年/油彩 畫布/127×200公分/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藏
畫面的左邊較為輕柔明快,是以直線弧線圓弧為基礎;畫的右邊則較為濃烈,粗獷的黑線、曲折的黑線延展開來。鮮明的黃紅藍構成一種奇妙的對立綜合體,音樂的節奏更明顯了。
圖2-20 柯爾達/小蜘蛛/1940年/油漆 鋼/高140公分/紐約皮爾斯美術館藏
利用鋼材將點、線、面、體結合,創造一種抽象主義風格的機動藝術,杜象稱之為「活動雕塑」。
圖2-21 洞穴壁畫(局部)/舊石器時期西元前15000~10000年/礦石顏料混合動物油脂/法國Lascaux洞穴壁畫
Lascaux洞穴由一系列洞窟和通道組成,共約250公尺。洞中共有千餘處繪畫和雕刻,均為動物形象和標記。壁畫上主要的題材是動物,有野牛、馬、鹿及人像。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以紅色或黑色礦物顏料畫下了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這些岩畫線條簡潔有力,表現出鮮活逼真的動物圖像。
圖2-22 達文西/聖母子、聖安娜和施洗者約翰/1507~1508年/炭筆 粉筆 畫紙/141.5×106公分/倫敦國家畫廊藏
素描稿上畫著聖母和她的母親聖安娜,聖安娜的膝上坐著聖母,聖母懷中抱著幼兒基督,幼兒基督斜著身體用左手撫摸幼時施洗者約翰的下巴,抬起右手予以祝福。達文西利用畫中人物的眼神交流,營造出靜謐的宗教氣息,並捕捉到人類的真情流露。
圖2-23 羅特列克/馴獸師/1899年/色鉛筆 紙/30×50公分/私人收藏
這件作品是羅特列克被監禁在精神療養院時的作品,他完全憑記憶描繪出動物、雜技及丑角等,他以簡潔的色鉛筆,創作出可媲美完成作品的素描佳作,其超凡的繪畫魅力,令人嘆為觀止。
圖2-24 陳侗/村口Ⅱ /1995年/麥克筆 銅版紙/34×24.5公分/私人收藏
陳侗認為速寫是一種快速思考的過程,將看到的影像思索內化後,轉換成單純的線條來呈現。這件作品以豪邁的線條拉出空間景深,隨性的短筆觸勾勒出活靈活現的樹木,與人物交疊穿梭而過的的線條,似乎讓空間動了起來。
圖2-25 梁丹丰/線條表現
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情緒起伏,當創作者手握畫筆時也是如此。線條表現出的筆觸,有如生命的紀錄,真實反映出創作者的性格,或瞬間的情緒波動。
圖2-26 馬諦斯/雙手托著臉頰的婦女/1940年/炭精筆 紙/44.5×34公分/龐圖瓦茲美術館藏
馬諦斯以單純的線條捕捉到畫中女子優雅的特質,他強調讓手回歸一種無意識的敏感度,隨心所欲的展現形體的生命力。
圖2-27 吳正雄/石膏像習作/炭筆 畫紙/65×50公分/畫家自藏
這兩件作品,因畫面表現調性不同,呈現截然不同的氣氛。左圖高調的表現,明暗對比強烈,造形細節銳利,石膏像感覺堅實。右圖低調的表現,明暗差色調接近,畫面感覺較柔、自然。
圖2-28 莫朗迪/靜物/鋼筆 畫紙
莫朗迪的作品大多以靜物出發,壺、花瓶、咖啡杯等,單純反覆的形體,工整有秩序的筆觸,交疊出寂靜無聲的特殊意境。
圖2-29 秀拉/藝術家的母親/1883年/炭精條 畫紙/33×24公分
秀拉以明暗法描繪出母親在窗台前縫衣服的畫面。細膩微妙的色階變化,模糊的邊界線,讓人物與空間巧妙地融入迷濛的光線中。
圖2-30 凱曼/凱薩大帝/鋼筆 水彩 畫紙/41×31公分/私人收藏
這是一幅凱薩大帝歌劇的速寫圖,作者以快速流暢的筆觸表現出人物動作與光影,加上少許的顏色點染,演出的瞬間感動,成了紙上永恆的畫面。
圖2-31 幾米/微笑的魚/1998年/沾水筆 水彩 紙
作者習慣在簡練的線條中,帶入層次多變的色彩。作品中線條與色彩勾勒出男人和魚的對話,充分展現出幽雅而自由的幻境。
圖2-32 陳怡君/佛像/2000年/壓克力 紙/39×27公分
這件作品以分割畫面的方式構成。作者用柔和的曲線來構成分面,平塗的筆法讓對比的色塊更加分明,充分展現出俐落、活潑的視覺趣味。
圖2-33 貝德瑞/門前天竺葵/水彩 紙/39.3×54.6公分
作者巧妙運用乾疊與濕疊的技法,畫中部分形體清晰可見,部分邊界線則隱入背景中。陽光底下花葉交錯成姿,牆上與地面光影婆娑,是一件層次豐富的作品。
圖2-34 韓秉華/傲岸/1995年/水彩 紙
作者將底色大面積渲染,營造出雲、水氤氳的迷濛意境。作品看似風景寫生,加上畫面橫條分割的趣味,在自然與人為美感中,取得了一種融合。
圖2-35 靳微天/魚/水彩 紙
作者高超純熟的水彩技法,讓觀者感覺不到縫合法容易產生的僵硬邊線,呈現出一種灑脫、清新的風格。輕鬆、自由的筆法,一氣呵成地完成斑斕的魚身,加上幾個簡單小筆觸勾勒,栩栩如生的魚兒,躍然紙面。
圖2-36 賴祖寧/靜物/2009年/水彩 紙/39.3×54.6公分/私人收藏
作者先以大面積的深色覆蓋淺色,分出畫面的亮、灰、暗面;再以高明度小塊面提亮壺緣與貝殼;最後用較活潑的小筆觸統整,讓畫面厚實中帶有輕快的節奏。
圖2-37 楊柳青版畫/金玉滿堂/木刻版畫
這件作品線條生動優美,色彩清新明亮,是典型的楊柳青年畫風格。婦人與小孩容貌雍容、姿態秀雅,金魚諧音金玉,金童玉女滿堂歡樂,是新年時大家都喜愛的吉祥年畫。
圖2-38 歌川廣重/江戶名勝百景──龜戶天神境內/1857年/木版 版畫 紙/35×22公分/私人收藏
垂吊而下的細膩紫藤花,遠處幽美的日本橋,作品中纖細的線條及豐富、微妙的色彩層次變化,在在顯示日本浮世繪版畫多版套色技巧之精純。
圖2-39 安迪.沃荷/瑪麗蓮.夢露/1967年/絹版 紙/各91×91公分/廣島現代美術館藏
安迪.沃荷運用絹印創作出的〈瑪麗蓮.夢露〉是一件普普藝術的佳作。他大膽的利用不同顏色重複套印,著重在瑪麗蓮.夢露眼部與嘴唇的處理,絕色佳人的一顰一笑,讓人看過一眼就永難忘懷。
圖2-40 畢卡索/女性的胸像/1985年/橡膠版畫/65×54公分/倫敦泰德美術館藏
畢卡索是創作力十分豐沛的藝術家,他的版畫作品總數約有兩千件。凸版作品,必須將需要的顏色分別製版,再重疊印製在一起,相當費時。畢卡索以粗獷簡練的刀法,利用黑白襯托三原色,創造出這件活力生動的作品。
圖2-41 杜勒/騎士、死神與惡魔/1513年/直刻銅版 紙/24×19公分/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藏
這件作品結合了生動的意象、精刻的技巧,展現了杜勒純熟的素描功力。畫中騎士不畏身旁形狀詭異的惡魔與虎視眈眈的死神,身邊伴隨著象徵忠實的狗,勇敢的朝著遠處的城堡邁進。
圖2-42 孟克/生病的少女/1896年/石版 紙/42×56.5公分/奧斯陸孟克美術館藏
孟克以紅紫色間雜青綠色的線條,加上刮刻的手法,呈現一張絕望的臉孔。生病的少女蒼白而顫抖,眼光凝視遠處,靜靜接受死神的來臨。
圖2-43 張家瑀/春2004-1/2004年/蝕刻木凹版 色紙拼貼/60×45公分/私人收藏
作者將屬於木紋凹版材的圖像重疊、並置印製,加上色紙拼貼的綜合方式,營造出新穎的版畫時尚風貌。流暢的木紋與鮮明的綠色是春天清新、靈動的色彩,畫中纖細的女子,則是都會與時尚的真實寫影。
圖2-44 廖修平/敘舊/1998年/絲網版紙凹版 紙/60×43公分/私人收藏
廖修平的作品蘊含深厚的東方哲理。茶壺與茶杯是簡樸人生的象徵,也暗喻著飲茶之人對宇宙生命的沉思;紙凹版上印製出的紋理仿若一道墻,牆上的圖騰則記載著遙遠的記憶。
圖2-45
1.速寫練習
從不同角度做速寫練習,嘗試不同線條表現,多練習幾張。
圖2-45
2.素描練習
從速寫作品中挑一張進行素描練習。靈活使用點、線或面來表現空間前、後與明暗調子的變化。
圖2-45
3.淡彩練習
從速寫作品挑一張練習淡彩,色彩不要太鮮豔,表現水彩淡雅的韻致。
圖2-46 羅百加/抽象表現/2001年/水彩 紙/37×29公分/私人收藏
圖片中的水彩特效有:浮水印、塑膠袋壓印、色彩吹流……等。利用水彩特殊技法,也可以產生渲染、流動、朦朧等不同趣味。把這些色塊如同點、線、面一般,在畫面上靈活組合,也可以呈現獨特的視覺效果。
圖2-47 傅庭筠(學生作品)/小星星/2009年/水彩 紙/29×37公分/私人收藏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是大家從小耳熟能詳的歌曲,星空下的大地,寧靜安詳,星空下的城市,依然活力奔放。高中生的日子有時候很枯燥,很煩悶,但生活就是這麼回事,抬頭看看星星,休息一下繼續努力。
圖2-48 橡膠版畫製作步驟與印製 -1
構圖
1. 將設計好的圖稿繪製到橡膠版上,為了避免下刀錯誤,可在草稿上標示預想的效果。
2. 版面上的圖與文字與印刷後的作品是左右相反的,所以於版上繪稿時要注意。
圖2-48 橡膠版畫製作步驟與印製 -2
製版
1. 橡膠版主要使用角刀與圓口刀,靈活運用不同的刀法效果(畫面右上小圖)。
2. 下刀時要確定想要的效果是類似中國印章的陰刻或陽刻。
圖2-48 橡膠版畫製作步驟與印製 -3
印刷
1. 版上滾上均勻的油墨。
2. 滾墨後可以藉由手工壓印,或以版畫機壓印。
圖2-48 橡膠版畫製作步驟與印製 -4
作品完成圖
版畫作品有國際統一的簽名方式,從畫面左邊下緣空白處到右邊,依序為:版畫張次(印刷張次/總印刷數量)、作品名稱、作者、日期。版畫上的簽名一律使用鉛筆簽名。
圖2-49 布萊恩(學生作品)/臺灣印象/2009年/橡膠版 紙/30×22公分/私人收藏
一個美國交換學生,來到臺灣,雖然充滿活力、繽紛多彩的臺灣十分有魅力,但心中仍時時思念美國的親友。以黑色橡膠板套印在代表臺灣的拼貼作品上,深沉的人影,映襯著讓人眼花撩亂的臺灣影像,形成一靜一動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