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8-1 美國華府美術館走廊地圖
美國許多著名的博物館,是由私人捐贈,再由國家支助,國家與民間財力合作,支持整個藝術文化的發展。美國東岸華盛頓特區有一片廣大的草地廣場,廣場兩邊有華盛頓國立美術館、太空博物館、大屠殺紀念館,赫希宏美術館、史密生研究所,國家歷史博物館等,再加上市區內的國家藝術收藏中心、女性美術館等等,都屬於史密生研究所管轄,是華盛頓特區最「美」的地區。
圖8-2 入陶之門
專門展示臺灣陶瓷藝術的鶯歌陶瓷博物館,在大廳設置了一個蛇窯的中段,讓人們通行過去,讓人體驗進入窯坑裡的感覺,也象徵著進入了陶瓷世界。
圖8-3 陳進/蘭花(修復前與修復後的差別)/膠彩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典藏品入庫保存時,必須控制室內溫度、濕度,防塵、防蟲、防火、防水、防震、防光害的典藏環境,依照文物材質的不同,調整不同的保存條件。一般而言,室內的溫度以18~20℃最佳,相對濕度需以50~65%左右為佳。
臺灣環境濕熱,國內膠彩畫典藏作品普遍會有黃化、粉化、起甲、顏料失膠、基底材脆化斷裂、蟲蛀污染等劣化問題,本來僅會出現在19世紀以前的作品上,今日卻大量出現一些不到百年歷史的作品中。近年來,國內文物修復工作與技術漸漸受到重視,經過專業處理,大致上可以恢復舊觀。
圖8-4 北師美術館「夜宿美術館」系列活動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北師美術館2014年主題展覽「郊遊」舉辦「夜宿美術館」系列活動,邀請導演蔡明亮擔任講師,在布置得如同電影場景般地美術館空間中,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
圖8-5 大羅浮宮計畫
1981年,法國政府為改造巴黎市區所發布的一項都市更新計畫─大巴黎計畫,其中一項即是改造羅浮宮使之成為現代化的美術館,聘請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負責新整建舊有的羅浮宮宮殿建築。貝聿銘主要的建築設計為把廣場的地下全部挖空,上面建一座玻璃金字塔作為入口大廳,採光良好,也具通透性,融合古典與現代的視覺享受──建築本身就可以是一座藝術品了。但此項公共建設的宣布,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巴黎人民的認同,1984年法國《La Monde》報對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持不同意見,認為此種風格不適合法國的文化。輿論大加撻伐,因此當時的巴黎市長席哈克要求貝氏在拿破崙廣場上樹立起大小相同的金字塔模型給巴黎市民評鑑。此舉吸引大量巴黎市民親身參觀,充分展現法國人對文化建設的關心,經過四天展示,反對聲浪漸漸平息,後來終於得到法國人民的支持,工程才在1985年順利展開。
法國政府在新工程動工之前,請考古學者傅梅契主持考古工作隊,先對工程基地展開考古研究,結果發現地下埋藏了16至18世紀完整的城堡遺跡,於是把其中一部分保留成為羅浮宮的館藏。
圖8-7 勝利女神/西元前190年/大理石/高243.8公分(不含船座)/愛琴海羅德島出土/巴黎羅浮美術館藏
勝利女神挺立在前進的船頭上,帶領戰士們出航,薄薄的衣衫被風浪打溼,緊貼在女神身上,生動的衣摺與肌肉紋理,表現出豐腴優雅的體態。參觀勝利女神像時,必須經過一條長長的寬廊,最後必須爬上一個較高的階梯仰望勝利女神,天頂光線由上撒下,雕像猶如有生命般地展翅翱翔。
圖8-8 米羅的維納斯/約西元前130~120年/大理石/高204公分/愛琴海米羅島出土/巴黎羅浮美術館藏
1820年在地中海的愛琴海域出土,在希臘神話中,維納斯職司美與愛。雕像以右腳為重心,左腳微踮起,增加了曲線美,她均勻的比例,被後人公認為希臘女性美的典型,缺憾是少了兩隻胳膊,但卻增添了我們的想像空間。而親自參觀〈米羅的維納斯〉,由不同角度欣賞,更顯美好。
圖8-9 修道院美術館中庭與內置教堂
修道院美術館是MET分館,藏品以中世紀美術為主,包括歐洲各地中世紀時代的金工、手抄書、雕刻、繪畫、巨大的掛氈,還有一間12世紀的教堂實景,整座建築是由南歐各地修道院運來的一磚一瓦拼湊而成,到處可見哥德式雕刻,藝術品就如同呈現在原來的場域裡面,從空間中就能感受到十分完整的藝術訊息。
圖8-10 埃及丹鐸神殿/古埃及藝術館(局部)/約西元前15年/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大都會美術館最引人注目的埃及丹鐸神殿是1965年由埃及政府贈送的。館中木乃伊、神殿,埃及文字浮雕、各種埃及工藝品、石雕、莎草紙繪畫與文獻,藏量龐大,也充滿著古埃及的神祕光輝。1963年之前丹鐸神殿矗立在尼羅河畔的努比亞,但是自從1900年亞斯文高壩開始興建,不時高漲的水位使得丹鐸神殿年年都被洪水侵襲,高壩啟用後更是將整座神殿與努比亞附近的山丘全部淹沒了。
埃及政府為拯救這些地區的自然文物,因此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求援,後來美國政府援助了1600萬美元,埃及政府便提出,由四件最漂亮的神殿,讓美國選一座帶回去,當作感謝的禮物。因此,最後贈送的就是這座羅馬時期的神殿─丹鐸神殿。原本在尼羅河畔,因為水位高漲會把神殿淹沒,所以將之移往較高的山丘上,後來再一塊塊分解拆卸運至美國,重組後成為現在大都會美術館中看到的樣貌。為了讓丹鐸神殿傳神地展露風華,大都會美術館還特地在原尼羅河流經的區域設計了一池潭水。
圖8-11 紐約現代美術館大門
紐約現代美術館館藏設施之完備、作品質量實力之強大,堪稱世界第一。無數的重量級館藏,平面畫作如梵谷的〈星夜〉、莫內的巨幅〈睡蓮〉、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爵士樂〉、畢卡索的〈亞維儂姑娘〉、帕洛克的〈作品31號〉等等珍寶無數,在一個地方就可以通通看到,十分過癮。再加上版畫、素描、攝影、建築模型、平面與工業設計作品,館藏超過十五萬件、七萬個藝術家、三十萬本藏書、二萬支影片、四百萬張攝影劇照。
MoMA整棟建築是簡潔的現代設計風格,兩側為大片玻璃落地窗,明亮通透性佳。近年來,MoMA平均每年舉辦20~30個展覽或裝置,每天都有兩次不同主題的藝術座談。美術館會員可免費無限次數參觀。法國藝術家羅丹的雕塑名作〈巴爾札克〉就矗立在館內大廳中,玻璃門後是美術館花園。
圖8-12 隨機國際/雨屋/2013年/裝置藝術/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
來自於英國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的藝術團體隨機國際,2013年在MoMA展出的裝置藝術,觀眾進入一間有特殊通道設計的下雨的房間中,不沾濕身體地漫步雨中。
圖8-13 帕洛克/作品31號/1950年/油彩 帆布/269.5×530.8公分/私人收藏
帕洛克是20世紀中期最重要的美國藝術家,也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性人物。作品的特色是把大量的顏料滴、甩、灑在平置地面的畫布上,任由滴下時產生的路徑與泡泡無意識地撒下,造成一種隨機的,厚實的層次感與奇妙的張力,這樣的作品啟發了許多美國藝術家。
圖8-14 MoMA PS1當代展演中心
原型藝術學院,1976年開始向國際推廣當代藝術,現與紐約現代美術館為合作展館,成為美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當代非營利藝術機構。
圖8-15
(左)奈良美智/小雷夢娜/2001年/壓克力顏料 畫布/130.3×96.8公分/私人收藏
(右)奈良美智/迷宮中的夢遊狗/2012年/複合媒材雕塑/8公尺高/青森縣立美術館
青森美術館位於日本東北,以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為號召,館內最重要的館藏除了木造小屋外,還有深受觀眾喜愛、略帶點俏皮小邪惡感的小雷夢娜娃娃畫作(左)與塑像,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大夢遊狗塑像(右),矗立在美術館中的土溝內,從地面冒出的半身狗像似乎象徵著剛剛出土仍在睡夢中未醒的迷糊狀態。
圖8-17 宮崎駿動畫《龍貓》中的貓巴士/吉卜力美術館藏
日本動漫畫大師宮崎駿所繪的動畫電影深受民眾喜愛,日本東京都三鷹市成立了三鷹市立動畫美術館,又稱吉卜力美術館,展出動畫製作工作室場景與動畫原稿等資料,教導大眾動畫原理。還有許多動畫中的人物與場景,如《龍貓》中的貓巴士,小朋友可以進入遊玩。
圖8-18 宮崎駿動畫《天空之城》中的機器人士兵/吉卜力美術館藏
宮崎駿所繪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的機器人士兵,以實際大小展出。讓人似乎走進了宮崎駿的幻想世界。
圖8-19 德國紅點設計博物館入口裝置藝術設計
德國埃森紅點設計博物館原是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的器材商店,後改建成博物館,保留原始建築的特色。1995年,歐洲著名的德國設計協會創立紅點設計獎,是世界知名的設計大獎,獎項包括產品設計與商業設計等11個類別,每年參賽得獎的作品將會在此美術館展出,每年吸引約十二萬人次造訪,2001年更獲得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圖8-21 翠玉白菜/清朝/長18.7公分,高9.1公分,厚5.7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8-22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主題網站
各式主題網站皆提供完整豐富的文物圖文資料與賞析功能,讓每個人都可以針對此專題得到完整的了解。
圖8-23 臺北市立美術館「互動展示區」
北美館內「互動展示區」中,與2014年當代藝術展覽主題「禮物」共同規劃閱讀與觀眾創作的互動展區。
圖8-24 顏水龍/蒙特利公園/1931年/油彩 畫布/73×90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1983正式開館,為臺灣首座現代美術館,主要特色是保存臺灣近百年來現代藝術家的作品,以及積極遞與國際接軌。定期展覽現代藝術、臺灣美術作品,此幅是臺灣現代畫家顏水龍於盧森堡時所畫之寫生作品,畫面多用平面色塊,配色典雅明朗,簡潔明快地表現出西歐大陸上的陽光,一派閒適,充滿抒情氣質。本件作品在1931年入選法國秋季沙龍,是臺灣美術發展史上重要作品。
圖8-25 徐冰/鬼打牆/1991年/複合媒材/2014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徐冰回顧展
北美館以引介全球當代藝術為重點,開館以來每年舉辦多項重要國際現代藝術交流展,皆廣受好評;本圖為中國藝術家徐冰於2014年在北美館展出的作品〈鬼打牆〉,利用水墨拓印技法,集合他的學生與當地農民,拓印一段北京金山嶺與長城,全長約32公尺,他的作品以東方哲學思維出發,導入西方當代藝術創作之中,1991年以〈天書〉與〈鬼打牆〉兩件作品奠定國際藝術地位,屢獲國際大獎。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的挑高中庭設計,使藝術作品可較不受樓高限制,不僅能懸掛大型裝置藝術,更能讓觀眾在進入藝術空間時自然而然產生美感經驗。
圖8-27 林之助/朝涼/1940年/膠彩 紙/245.3×184.5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林之助是橫跨日本殖民統治與光復時期的重量級藝術家。他的膠彩畫作華美優雅,清麗脫俗,深受時人喜愛,是臺灣膠彩畫的先驅之一。本幅作品〈朝涼〉即是早晨清涼之意,畫中人物是畫家的妻子,氣質高雅地悄立花前,與兩隻白羊互相對話呼應,眼神透露出溫馨可人的有情世界;而背景大片柔和的灰藍色調藤蔓,如清涼水漾緩緩滲下,襯托出清新亦如詩如夢的意境。本作於1940年入選帝展,雖已過半世紀歲月,曾受水傷褪色、剝落,經適度修復雖不復舊觀,但其靈氣質地仍能直達觀者心眼。
圖8-29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整個館區與環境就是一座活的博物館,建築本體依照北海岸地形特色美感設計而成,外牆與屋頂斜推20度角搭建出山形,以石板與鑄鋁質感層層分割展現單面山的節理,當晴雨天候變幻時外牆顏色會出現各種不同深淺的變化,呈現出豐富的光影與質感,與周圍環境合一共生渾然天成,成為蘭陽平原上一處不可錯過的風景。走進蘭陽博物館的內部就好像進入了巨岩之間,被光與影的美環抱。
圖8-3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亞太傳統藝術節,邀請亞太地區國家表演藝術團體一齊獻藝,圖為2011年敘利亞團隊表演民族旋轉舞蹈,表達對天神的敬慕。
圖8-31 到臺南奇美博物館可以就近欣賞到西洋美術史上重要的藝術作品。
圖8-32 朱銘/降落傘(人間系列)/1988年/複合媒材/朱銘美術館藏
室內展場從天而降的作品〈降落傘〉,透過空間與光線的設計擺置,帶給觀眾一種磅礡的氣勢之感。龍,是臺灣美術發展史上重要作品。
圖8-33 朱銘/太極拱門(太極系列)/2001年/青銅/朱銘美術館藏
拱門,是由兩位對招的太極推手演化而來的形象,將兩人之間氣的流動、肌肉牽動、動作連貫合而為一,轉化成拱門的造型,立於天地之間。朱銘美術館是一座包含室內與戶外展館的美術館,大部分的雕塑作品放置於廣大的戶外開放空間,依照作品的特性置於不同的環境,有的雕塑作品擺置於岸邊、水中或置放於草地上,白天與夜晚皆有各種不同情調,讓觀者感受優游於天地之間的自在美好。
圖8-34 朱雋/石頭與拉鍊/1997年/青銅 石/朱銘美術館藏
朱雋所創作的拉鍊系列作品,在各種不同顏色形狀與紋路的石頭上,裝上大小不同的拉鍊,有的只有巴掌大如荷包一般,有的十分巨大,以柔軟的拉鍊對比著石材的堅硬,呈現出中空與虛心的意象。
圖8-35 李梅樹/戲水/1979年/油彩 畫布/116.5×91公分/李梅樹紀念館藏
李梅樹不僅是位畫家、雕刻家、教育家,也是個政治家,他的作品擅長捕捉光影,自然寫實風格令人印象深刻。這幅畫是李梅樹與子女同往五寮遊玩時,以三媳為模特兒所畫的。畫家筆下的陽光捕捉得特別生動,不僅是石頭上、水花、衣服、臉上的光影都細心地處理,尤其是前景的強光與背景的陰影造成強烈對比,畫出了空氣與溫度。藝術家對家人、環境的情感躍然畫中。
圖8-36 三峽祖師廟裡的石獅
相較於其他廟宇,三峽祖師廟利用更多石材進行設計,以深灰色的觀音山石作為基礎,除了繼承傳統的石雕題材外,李梅樹加入了許多創新,他邀集臺灣許多名畫家與名詩人的作品雕刻在牆堵石柱上,使祖師廟彷如一座綜合美術館。廟門前的石獅雕刻作品,是李梅樹親自設計,傳承中國南方獅雕刻風格,姿態靈活多變,裝飾豐富討喜,表情柔和造形溫潤。
圖8-37 三峽祖師廟裡的銅雕作品
李梅樹教授指導國立藝專的學生製作銅雕,是祖師爺座下的的四大將軍,形象威猛剛直。他將西洋雕塑技法運用在傳統宗教塑像上,使其風格迥異於其他廟宇,具備多元而豐富的情調,使祖師廟呈現兼具濃厚傳統風格及異國色彩的特殊風味。
圖8-38 風格為端正威猛的北方獅造形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大型銅獅,為著名陶藝工作者孫超於任職故宮博物園期間摩造一對二戰期間被日本劫奪,戰後歸還故宮的漢白玉石獅。
圖8-39 臺北當代藝術館
臺北當代藝術館在1921年原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人上學的建成小學校,1945年後轉為臺北市政府所在地,最後始轉為推廣當代藝術的美術館,全館建築保有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風格,外牆以紅磚砌成,內部經過整修保留原古蹟樣貌,同時亦符合現代美術館的需求。
圖8-40 秋好恩/網路子宮/2004年/複合媒材/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臺北當代藝術館在2004年策畫「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探討現今社會中,深受數位聲光、網路媒體影響的生活,旅美日籍藝術家秋好恩藉著光纖與雜陳的色光創作〈網路子宮〉,表現出本世紀數位時代與人類生活已分不開的現象。
圖8-41 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地區由港務局與臺糖倉庫改造而成的駁二藝術特區,是南部的年輕當代藝術家發揮的重要據點。
圖8-42 文化部網站
可利用文化部所建置的全國藝文活動網站「展演場地查詢」找到各地藝文空間資訊,按圖索驥找到想看的展覽。
圖8-44 羅浮宮參觀速寫範例
參觀美術館時,可以用各種不同方式深度體會美感。例如可以隨身攜帶素描本,仔細觀察後,用繪畫的方式臨摹下來,在眼與手的合作的過程中,深層地體會藝術的美。
圖8-45 歐帕菲法拉/福爾摩莎慢活茶/2014年/多媒材/220×1000×1000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臺北雙年展
本件作品置於美術館入口大廳中,霎時間將美術館轉變成一個「遊樂場」的感覺,並讓觀眾悠閒自由地躺臥在作品所設置的吊床上
,讓人們意外地體驗溫馨的「生活情趣」;藝術品讓人產生環境轉化的特殊情感,正是本次雙年展的策展理念,搭起的生活與藝術之間的溝通橋樑,巧妙地營造出「擺脫乏味生活」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