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1 華麗的排灣族女子服飾
原住民族的傳統歌舞令人印象深刻,尤其身上所穿著的衣服飾品相當華麗,每個族群都有其獨特的衣飾文化,呈現不同的造形藝術。
圖5-2 排灣族女祖先像/木/高165公分/臺灣大學人類學標本室藏
這件古老木雕雖然雕刻刀法單純,卻有著強烈的造形魅力,簡單的形象中流露出一股神祕的氣氛。雙臂的殘缺無損其震撼人心的氣氛,就如同〈米羅的維納斯〉像那樣迷人,頭上像觸角的形體可能是一雙頭蛇,凹陷的臉龐與女性特徵的表現,粗獷中帶有細膩感,既傳統又有現代感。
圖5-3 約翰.芬伯翁/福爾摩沙圖/1636年/荷蘭海牙國立檔案館藏
圖5-5 卑南遺址的陪葬陶罐
卑南遺址出土的陶器造形與形式變化相當多樣,雖然陶器多是素面沒有紋飾,但是造形樸拙對稱,有一種單純原始的美感。
圖5-6 卑南遺址的陪葬玉玦耳飾
出土的耳飾形狀多樣,有環形、方形、獸形等,顯示古代卑南人是相當愛美的民族,其中有著四個對稱凸角的「有角玉玦」,只有分布在中南半島沿岸、菲律賓、香港及臺灣,凸出的四角除了裝飾功能外或許也能防止掉落,從凸出四角的對稱可知當時住民對幾何與形式美學已有初步的掌握。
圖5-7 人獸形玉玦耳飾/7.01×3.96×0.45公分/玉石/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藏
1984年出土,具有現代設計美感。人獸同體是否有宗教或社群意義,還是僅為造形的設計創意,相當耐人尋味。人首上的動物從其頭部看來似乎是貓科動物,而人物似乎沒有性別的表徵,在簡潔中卻又有正確比例的美感,獨特而神祕。
圖5-8 人面陶罐/金石並用時代/陶/高22.9公分/十三行博物館藏
是十三行文化出土陶器中最奇特的,在對稱外形的陶罐上雕塑一張臉孔,凸出的鼻子、眉毛、嘴唇與下巴,呈現另外一種肖像表現的形式。此外,器身周圍還有許多小圓圈與直線的紋理規則地環繞陶罐裝飾。
圖5-9 陶偶/金石並用時代/陶/7.4×5.9×2.4公分/十三行博物館藏
從胸前凸出的乳房可知為一女性陶偶,腰部很細,似乎繫有腰帶,可惜腰部以下缺損,面部五官則相當完全,耳垂特大而且穿孔,說明十三行人有穿耳洞的習俗,此外下巴很尖,與人面陶罐相似,可能代表種族體質的特徵。
圖5-10 泰雅族婦女織布
這種織布形式普遍於南太平洋諸島,對臺灣早期原住民而言,織布是女性專屬的藝術,同時也是女性必備的技巧。早期的泰雅族女孩在7、8歲即開始學習織布,必須達到熟練的技巧才被認定是真正的女性,也才有資格紋面。
圖5-11 男子短上衣/約20世紀前期/麻 金屬 瓷扣/45×45公分/私人收藏
這種上衣樣式是原住民族常見的服裝形式,裁接簡單且穿著方便。本件是賽夏族男子短禮服,織布厚實且製作講究,縫上白色與黃色瓷釦,加強衣著服裝的華麗效果,而下擺的銅鈴噹則會隨穿著者擺動身軀時發出悅耳的聲音。
圖5-12 男子無袖短上衣 (展開)/約1910~20年/麻/27×43公分/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若在方衣上方剪裁一個圓洞,穿著似乎更合乎人體工學。平埔族也是織布的高手,從這件上衣可得到驗證,只是這種織法早已失傳。
圖5-13 臺灣原住民族群分布圖
臺灣原住民族群分布在臺灣各地,有一定的生活領域,各族的服飾也有獨特的民族特色。
圖5-14 排灣族女子長衣(局部)/北投文物館藏
排灣族這種於暗底色上配鮮豔色彩的方式,相當吸引眾人目光。
圖5-15 穿著貝珠長衣的男子與盛裝的女子
泰雅族的服裝總是喜愛搭配紅色,圖中這對男女的打扮是屬於盛裝時的裝扮。
圖5-16 達悟族男子無袖短上衣/50×49公分/私人收藏
藍白相間幾何條紋的上衣相當簡潔高雅,比較深色的那一面是內層。
圖5-17 布農族的男子無袖長上衣/96×48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夾織即是於平織麻布時加入有色線,使織布的圖案豐富且亮麗,臺灣原住民的織繡主要原料為苧麻抽線織成的麻布,原色接近白色,是平時穿著常見的顏色。在特殊慶典的服飾中,則會以茜草等植物染成紅色,紅白交織的風格,常見於各個族群。
圖5-18 排灣族夾織喪巾 (局部)/私人收藏
這種織布相當珍貴,由於織線交錯綿密,光織一塊如毛巾大小,可能需要幾週的工作天,底下第一排的菱形紋為蛇紋,上一排一根根的紋理代表人頭紋,再上一排則為交錯的蛇紋。
圖5-19 魯凱族的刺繡工藝
魯凱族發展出極為出色刺繡工藝,織紋細密,爾後再將繡布縫貼於衣服上裝飾。
圖5-20 泰雅族的貝珠衣/105×45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以硨磲貝加工製出細膩精巧的貝珠,不僅用來裝飾長服,也以貝珠串製作項飾,這些飾品更可作為聘禮或各種交易的媒介。
圖5-21 排灣族綴珠上衣(局部)/北投文物館藏
五彩繽紛的琉璃珠與白色貝殼縫在深色底布上顯得相當耀眼。百步蛇是排灣族貴族的專屬紋飾,相傳百步蛇是排灣族人的祖先,百步蛇圖紋大量出現在排灣族的木石雕刻、日常用品及服飾上。排灣族的人紋圖飾,大多以反覆排列、正反相對的方式呈現。
圖5-22 魯凱族男子後敞褲/96×60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貼飾的技法如同剪紙一樣,可以剪出靈活曲線且對稱的圖案,再將這種對稱圖案縫貼於底布上,圖案發展的限制性較小,像圖中貼飾的圖案是從蛇紋變形而來,造形相當具有現代感。
圖5-23 阿美族頭目帽/21×54×12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阿美族男子的帽飾華麗,喜愛以高長的羽飾裝扮籐帽,也會加上山豬牙增加美感,這件籐帽裝飾相當繁複,是一件頭目專用的禮帽。
圖5-24 鄒族皮帽/34×29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造形別緻的鄒族男子皮帽,斜插的鷹羽使人覺得相當有活力。
圖5-25 女子胸飾/96×12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皆擁有琉璃珠,其中排灣族所持有珠子顏色豐富且形態富於變化。對排灣族人而言,越古老的珠子越重要,所以擺放在項飾下擺中央處,排灣族習慣用奇數編列琉璃珠項鍊,兩邊對稱、由大而小、由粗而細的規則依序編排。這種大型多彩琉璃珠胸飾是屬於貴族所擁有,中間大顆彩色琉璃珠相當珍貴。
圖5-26 阿美族檳榔袋/14.5×30公分(不含肩帶)/私人收藏
這種肩帶相當受到阿美族人喜愛,族人稱之為阿魯布,有美麗的貼身物之意。由於肩帶實用性相當高,除了可以攜帶檳榔、小刀、火柴等日常隨身小物,同時也具有裝飾功用,因此配戴阿魯布成為一種習俗。此外女子若遇到心儀的男子,在合適的社交場合中也可以將肩帶贈送對方,或將一顆檳榔丟進男子的肩帶,以示愛意。男子若有心儀的對象,亦可將肩帶從右肩直掛至右腰部,將袋子置於身體的右方,以手按住表示愛意。類似肩帶也可以在平埔族與排灣族群發現,只是沒有像阿美族那樣賦予重要的社會意義。
圖5-27 達悟族男子銀盔/銀銅/31×36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達悟族男子以撿來(沉船)或交換來的銀元熔鑄以製成銀盔,這也是財富的象徵,這種造形奇特的頭盔,相當具有文化與藝術價值。
圖5-28 男子籐編戰甲與籐帽/約20世紀前期/水藤 魚皮/籐編戰甲48×48公分、籐帽22×27公分/私人收藏
這是男子參加喪禮與械鬥所使用的正式服飾,是達悟族獨特的服裝,採用蘭嶼水藤編織加上乾燥堅硬魚皮製作,相當堅固紮實。
圖5-29 太魯閣地區的泰雅族美少女
紋面在原始部落是一件高尚的行為,它代表的是得到社會與部族的認同與尊重。
圖5-30 古樓舊社的石板屋
石板屋是一種相當具地域與族群特色的建築,一般族人的石板家屋高度不高,進入屋內還要彎腰進入,至於貴族的家屋就大許多。
圖5-31 達悟族的家屋剖面圖
達悟族人相當懂得適應環境,平時住在半穴居的家屋裡,冬暖夏涼,要是天氣熱時則爬至屋前杆欄式建築的涼亭上乘涼,可說是相當懂得生活的族群。
圖5-32 排灣族立柱雕刻/258×63×24公分/私人收藏
原住民族的雕刻蘊含濃厚的信仰與社會意義,臺灣各部族中,以排灣族與魯凱族的雕刻最為精美。這一類祖先柱雕工比較仔細,這件雕像相當精美,人像的右手握著長槍,表現相當生動寫實,這種寫實風格可能是受到日治時期日本人帶來的雕刻技法影響。
圖5-33 排灣族屏風和門板圖示/陳奇祿繪
排灣族的人形紋大都是祖先和部落英雄的化身,有時候則與早期「獵首」的習俗有關。相較於祖先柱莊嚴神聖的意義,這些圖案裝飾性更強,也更活潑、有趣。
圖5-34 排灣族木雕飾板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博物館展示區從這幾片木雕飾板可以看出,排灣族雕刻師在繼承傳統宗教與族群文化樣式下,同時發展個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圖5-35 排灣族壁板雕刻/157×82×3.5公分/私人收藏
雙手上舉兩腿微彎的蛙形人物造形,也是南島民族樣式化雕紋的特色,對稱的圖案與裝飾物布滿整件壁板這也是排灣族、魯凱族雕刻的特色。
圖5-36 達悟族家屋的主柱/196×109×5.5公分/私人收藏
達悟族家屋的主柱上方通常雕刻山羊角的造形裝飾,傳統蘭嶼社會將山羊視為一種財富,本件主屋柱裝飾較繁複,中段刻上傳統人紋,下段則以平行蚊裝飾。
圖5-37 排灣族木匙/長17公分/私人收藏
人像紋是排灣族的木工雕刻中常出現的紋飾。木工雕刻,是一種精緻技術的呈現,並提升了器物實用、美觀的價值。
圖5-38 排灣族木梳/寬7.5公分/臺大人類學標本室藏
在小小有限的空間中,雕刻師運用重複表現,將木梳裝飾繁複的雕紋。
圖5-39 排灣族巫具箱/11×13×5公分(不含網袋及繫帶)/私人收藏
由於巫具箱是宗教器具,雕紋也相當講究,並且嵌入夜光貝殼與銀釘,這種鏍鈿工藝在許多原住民族雕刻中可以看見,此外器身塗滿紅漆,加上夜光貝殼相當精美華麗。
圖5-40 排灣族木杯/高21公分/私人收藏
以環繞的蛇紋與人像紋裝飾器身,並塗滿朱漆。所雕飾的人物相當樸拙不重視比例,兩隻蛇的身軀粗壯有力,整件器物生動活潑。
圖5-41 排灣族禮刀/長66公分/私人收藏
禮刀於重要場合使用,代表身分與地位,本件禮刀的器身刻飾精美的浮雕與線雕圖紋,刀鞘雕刻一站一蹲的人像以配合刀鞘微彎的造形,鞘尾則為一蛇頭造形。
圖5-42 阿美族牛角煙盒/高9公分/私人收藏
煙盒的造形或許受到漢人的影響,但牛角器身的金屬釘飾與其上花形圖案則是原住民族的裝飾特色,小小的煙盒卻有藝術家無限的創意。
圖5-43 達悟族拼板舟(局部)/長360公分/臺大人類學標本室藏
達悟族人的拼板舟或許可視為一件完美的雕刻品,無論造形或用色都相當特別,雕紋虛實變化與形態方圓對應,相當和諧。
圖5-44 達悟族的陶偶/高約10~18公分/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藏
傳統的達悟族人在漁季過後,氣候涼爽的10月製作陶器,利用燒製陶器剩餘的黏土,捏製各種陶偶,當作休閒樂趣,這些陶偶造形皆取自族人日常的生活情境,達悟族人燒陶並不用窯,而是直接於野地堆柴火燒,且不使用釉藥,樸拙的造形表現出達悟族天真浪漫的個性。
圖5-45 排灣族古老陶壺/高31.8公分/陳澄晴藏
這種古老貴族陶壺是代代相傳,也是貴族聯婚的重要聘禮,造形相當奇特,蛇紋陶壺相當稀少。今日則有很多新製品提供排灣族、魯凱族新人使用,已沒有階級之分了。
圖5-46 排灣族青銅刀/長59公分/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藏
青銅刀在排灣族視為十分珍貴的聖物,只有貴族與巫師才能擁有,也是巫師占卜的主要法器之一,在貴族家中則被視為傳家之寶。青銅匕首的青銅柄部分,多為人形雕刻,是很古老的東西。
圖5-47 原住民族風格領帶/和平鄉公所傳統藝品產銷班
將原住民族傳統的紋飾挪用或改造,並運用於現代的衣飾是近年常見的特色。
圖5-48 潘三妹/花籃/1990年/藤編/高約27公分/私人收藏
賽夏族潘三妹由傳統細緻的技法出發,融入現代藝術概念,挑戰創新並嘗試各種編織技法,作品的線條自然俐落、紋飾精細,開創了手工藝品的藝術價值。潘三妹為原住民生活工藝加入創意,獲得了國家工藝獎。她成立蓬萊工作坊推廣編織工藝,也為部落編織技藝帶來希望。
圖5-49 卡拉瓦/英雄椅/木 貝殼 羽毛/高200公分/私人收藏
以傳統的技法與造形融和寫實表現,創造新風格的作品。
圖5-50 峨格/催婚椅、催生椅/鐵/高左135公分,右140公分/私人收藏
以現代媒材與議題創作,並擷取傳統文化的造形元素。
圖5-51 哈古/慶典/1998年/木材/94×143×25公分/私人收藏
雖然沒有學院派的基礎,哈古以其熱情的精神,真誠地傳達原住民的生活圖像,並希望藉此延續族人的文化。
圖5-52 安力.給怒/老者/1993年/油畫/41×56公分
作品中,以簡約的線條及形狀為特色,作者以原住民族入畫,除了描繪原住民族精彩的服飾織繡,也描繪了他們的神情。〈老者〉一作,描繪了黥面的泰雅族老人,叨著菸斗,手持長杖的形象。身上穿著的服飾,有泰雅族傳統織繡的紋樣。其作品中將族群的強烈使命與民族認同表現無遺。
圖5-53 瓦歷斯.拉拜/隱形計畫Ⅱ──隱形動物/2001年/複合媒材 裝置
作品在臺中市區的街道上,樹立了仿交通號誌的標示。在這一系列的作品中,要提醒大家注意水鹿、麝香貓、松鼠、駝駱等動物。其主旨在強調回歸部落觀點的生態保育觀念,並且喚回原住民失落的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