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4章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0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1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2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6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3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4章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5章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12章 臺灣客家系音樂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4章
音樂知識 臺灣原住民音樂
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日治時期依照居住的地域性,分為平埔族十族及高山族九族。平埔族居住在平原或淺山地區,與漢人接觸較早,漢化較深,音樂的保存較不完整。而現行臺灣原住民族,則依照語言與文化的差異,分為十六族:賽夏、泰雅、阿美、太魯閣、噶瑪蘭、布農、邵、鄒、魯凱、卑南、排灣、雅美(達悟)、撒奇萊雅、賽德克、拉阿魯哇及卡那卡那富。
賽夏族
泰雅族
阿美族
太魯閣族
噶瑪蘭族
布農族
邵族
鄒族
魯凱族
卑南族
排灣族
雅美(達悟)族
撒奇萊雅族
賽德克族
歌唱的內容
由於原住民並無文字,口傳形式的歌謠成為記錄生活與傳承歷史的重要方法。各個族群的語言、風俗不盡相同,音樂表現也各異其趣。歌謠基本上分為祭儀性歌謠與生活性歌謠兩大類。
祭儀性歌謠
多具神聖性,有凝聚族人力量之功能,多由全部落參與。著名的原住民祭儀,包括阿美族的豐年祭、布農族的豐收祭、賽夏族的矮靈祭、鄒族的戰祭、魯凱族的收穫祭、卑南族的大獵祭、排灣族的五年祭、噶瑪蘭族的醫病祭、邵族的牽田儀式等。
慶典本身的儀式繁複,參與者眾,包含大量的歌曲與舞蹈,其中以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舞、泰雅族的口簧舞、鄒族的迎戰神舞、雅美族(達悟族)的頭髮舞最具代表性。
阿美族
豐年祭
賽夏族
矮靈祭
鄒族
戰祭
魯凱族人酒足飯飽後手舞足蹈地唱著勇士
的歌曲。
魯凱族
收穫祭
卑南族猴祭為大獵祭前的少年組祭典,
參與猴祭的少年沿途歌唱呼喊。
卑南族
大獵祭
排灣族
五年祭
泰雅族口簧舞。
口簧舞
雅美(達悟)族頭髮舞。
雅美(達悟)族
甩髮舞與勇士精神舞
歌唱的形式
由於原住民重視集體性,生活勞作與慶典活動常為多人共同參與,因而發展出多樣的歌唱形態:
1.單音歌謠:朗誦、獨唱、領唱-和腔、齊唱。
2.複音歌謠:對唱、輪唱、異音唱法(見於所有族群)、卡農唱法(泰雅、太魯閣、卑
南、阿美)、持續音唱法(排灣、魯凱、卑南)、平行音唱法(布農、鄒)、和聲唱
法(布農、鄒),以及自由對位唱法(阿美)。
音樂的變貌
原住民信仰「萬物有靈論」,其歌謠與祭典儀式,多為尊重萬物靈性而生,反映出語言與信仰之美。在日本統治的50年間,吸收東洋音樂的要素,使得音樂逐漸產生變化;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又因教育漢語化,原住民的母語不受重視,許多古老語言隨之失傳,作為記錄語言的傳統古謠也就逐漸消失。近代更由於西方文化影響,使得傳統音樂改變面貌,失去其原有的社會功能,只剩下表演藝術的欣賞目的。
臺灣原住民分布圖。
卑南族
受阿美族及排灣族影響,歌唱方式多為單音唱法,在年祭祭歌、小米除草完工祭歌中有複音唱法。
賽夏族
歌唱方式包括單音唱法與複音平行唱法。著名的《矮靈祭祭歌》,其長篇歌詞與巧妙的押韻法,宛如史詩。
邵族
音樂可分成祭儀性與非祭儀性兩類,曲調多建立在五聲音階上。目前僅存的器樂為木杵與竹筒,以杵歌和杵音最具代表。
雅美族(達悟族)
居住於蘭嶼,與本島隔絕,保存質樸的歌唱風格,完全不使用樂器。演唱方式多為單音朗誦唱法,慶祝工作房落成的敘述歌為異音唱法。
鄒族
以戰祭中的祭祖和迎戰神典禮最為重要,歌唱方式包括單音唱法與複音和聲唱法,是少數使用三拍子或複拍子節奏的族群。
魯凱族
歌唱方式包括單音唱法與複音持續音、複音異音唱法。樂器包括鼻笛、縱笛及橫笛。
泰雅族
音樂沒有和音,音樂形式多為單音唱法,以獨唱與對唱為主。歌舞動態活動以口簧舞為特色。
排灣族
五年祭為盛大祭祖靈儀式,歌謠多為集體演唱,以領唱-和腔,結合對唱,類似口語對答的形式,也擅長複音持續音唱法、異音唱法。常用樂器有雙管鼻笛、單管鼻笛、縱笛及橫笛。
拉阿魯哇族
音樂以祭典樂舞為主,其中最重要的為貝神祭,主要的祭祀對象為神靈與祖靈。祭典由八首祭歌所組成,以求族內平安、農獵豐收、族人興盛。
噶瑪蘭族
是蘭陽平原最早的原住民,長期的遷移與文化變遷,使得歌謠大多佚失,只保存少數的祭歌,曲調簡潔,歌詞艱深。
賽德克族
音樂較泰雅族豐富,歌唱方式包括單音唱法與複音卡農唱法。
布農族
以複音和聲唱法為主,擅長泛音的使用,如著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弓琴是最普遍的樂器。
卡那卡那富族
歌唱的方式多為單音齊唱,偶爾有兩聲部的複音唱法。音樂以歌謠為主,包含祭典歌謠、一般歌謠、童謠三大類,音樂多建立在大三和弦及小三和弦之上。最重要的祭典為感謝豐收的栗祭。
太魯閣族
以歌舞為主,歌曲風格單純質樸,舞蹈以女性為重點,男性的舞步簡單。常用樂器有口簧琴、木琴。
撒奇萊雅族
文化及祭典深受阿美族影響,曲調結構建立在五聲音階上,演唱方式以單音唱法為主,偶而會有對唱或輪唱的形式。
阿美族
演唱方式包含單音的所有唱法,以及複音卡農、複音對位唱法,曲調結構建立在五聲音階上,以豐年祭歌曲最為重要。
民族音樂研究所
音樂欣賞 阿美族歌曲〈老人飲酒歌〉
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歌謠多伴有舞蹈,反映其熱情開朗的性格。
阿美族的祭儀性歌謠以豐年祭的歌曲最為重要。
豐年祭為阿美族最重要的慶典儀式,祭祀掌管狩獵、捕魚與戰爭的神祇,由男性族人主導。
女性族人在豐年祭最後一天加入歌舞行列,清亮柔美的音色與男子渾厚雄壯的歌聲,形成鮮明的對比。
阿美族歌曲〈老人飲酒歌〉是部落的長老們閒來無事,聚集在集會所飲酒談天時所唱的歌,因此又稱為〈老人相聚歌〉或〈老人長歌〉。
圖:阿美族長老們坐在竹席上,以腳打拍
子,唱起豐年祭歌。青年人則在外圍
歌舞。
此首歌曲共有三個樂句,由領唱者以即興的方式演唱。
之後族人以不同歌詞的獨立聲部答唱,時而匯集成同一聲部,或分離成獨立聲部進行競逐,最後結束在主音上。
郭英男
〈老人飲酒歌〉
音樂補給站
臺東阿美族馬蘭部落的郭英男是國寶級的演唱家,自小即展現音樂天賦,他將阿美族的音樂帶出部落,讓全世界聽見。
圖:郭英男與好友們組成馬蘭吟唱隊,前排
為郭秀珠與郭英男,後排由左至右為:
郭林姑、郭國治、郭秀英與陽順英。
馬蘭吟唱隊
「唱歌是生活」
歌源紀錄片
馬蘭吟唱隊
〈老人飲酒歌〉等組曲
傳唱阿美古調
二代馬蘭吟唱隊成軍
1993年,德國的謎樂團以歌曲〈返璞歸真〉創下數百萬張的銷售量,曲中擷取郭英男〈老人飲酒歌〉近二分之一的原音,此曲更因成為1996奧運宣傳短片配樂而大量曝光,引爆原住民音樂著作權益的話題。
郭英男高亢的歌聲感動了全球數十億人的心靈,使臺灣原住民的音樂成為世界的焦點。
謎樂團
〈返璞歸真〉
1996年奧運宣傳短片
課本沒教的事
你聽過郭英男《生命之環》這張專輯嗎?有人說這是上帝送給臺灣人的禮物,有人說這張專輯是首張真正屬於臺灣人的世界音樂。是什麼魔力讓學者們紛紛以各種角度解讀?是什麼樣的悸動讓沒有歌詞的音樂可以打動人心,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請上網試聽,並寫下你的感動。
音樂欣賞 魯凱族傳統歌謠〈鬼湖之戀〉
歌謠〈鬼湖之戀〉為婚禮哭嫁歌,婚期的前五天新娘須演唱哭嫁歌,向親友道別,感謝他們的照顧,女方的女性長輩也以哭調回應,表達不捨之情。
〈鬼湖之戀〉為古老的傳說故事,描述美麗的巴冷公主,與住在鬼湖的百步蛇王相戀,這段戀情受到父母和族人的反對,但蛇王通過考驗,終於與巴冷成婚。
此曲為巴冷與家人分別時的對唱,表達不捨的離情。其歌詞大意為:「親愛的爸媽及族人們,我要嫁到鬼湖了,當我的頭飾消失在漩渦中,表示我已進入湖底,但我的容貌與歌聲,會永遠留在部落裡。」
舞思愛
〈鬼湖之戀〉
〈鬼湖之戀〉
動畫版
鬼湖位於屏東縣與臺東縣交界,為中央山脈南段的高山湖泊,為魯凱族原住民的聖地。
2010年臺北花博舞蝶館所演出的《百合戀》,改編自魯凱族的人蛇戀神話。圖為巴冷公主到鬼湖邊為父親採草藥,與百步蛇王相遇的情景。
《百合戀》
預告片
2010臺北花博
《百合戀》
2011年1月4日最後一場全紀錄
臺北花博舞蝶館
音樂欣賞 布農族祭典〈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是布農族傳統祭典音樂。這首傳統的複音歌謠,傳說源於先祖們在獵場上的奇遇,因聽到自然界的壯麗聲響,心生敬畏之情,因此模仿傳唱;又由於當年的小米豐收,因而代代傳唱,向上天祈求豐年。
聖潔莊嚴的〈祈禱小米豐收歌〉,由6-12位成年男子演唱,依據音色及音域分為四部。領唱者發聲後,各聲部便依次以無意義的母音「u-e-e-o」應答,以三度、四度、五度音程逐漸疊起上昇,初時須費力傾聽,調整自己的音程,待和聲磅礡壯大、圓滿和諧時,音樂便驟然停止,令人震懾。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布農族複音合音
〈祈禱小米豐收歌〉
布農山地傳統音樂團
〈祈禱小米豐收歌〉
雖然此曲稱為「八部合音」,但實際只有四個聲部,由於每位歌者的音質迥異,因此產生八部合唱的錯覺,其中玄機是泛音現象使然,這獨特的和音唱法,使布農族精緻的音樂文化享譽國際,成為世界級的文化資產。
布農族
八部合音
非常傳奇
八部合音
音樂補給站
〈祈禱小米豐收歌〉是一月撒種祭到三月拔祭期間所唱的歌曲。撒種祭前,祭司會慎選族內行為聖潔的成年男子6至12名,環繞種粟地的四周,以逆時針方向緩緩移動,在祭司的領唱下,各聲部以和聲加入,祈祝小米的豐收。由於布農族相信荒腔走板的歌聲會惹天神震怒,必遭天譴而五穀不豐,因此演唱此曲,必嚴守禁忌,全力以赴。
民族音樂學家吳榮順與曾毓芬編著《我用生命唱歌─布農族的音樂故事》,蒐羅彙集布農族的傳唱音樂與歌謠,藉由文字與音樂的紀錄,期許祖先流傳的文化資產能永續傳承。
音樂百科 原住民的樂器
原住民的器樂音樂不如歌謠豐富,但因較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保留較多原來的風貌。樂器的類型多為體積小巧且易於攜帶,主要有口簧琴、弓琴、笛(縱笛、鼻笛、蘆笛)、五弦琴、鈴、樂杵、木琴、鑼、鼓(木鼓、竹鼓、小鼓)、鐃等。此外,邵族的樂杵為合奏樂器,常用於歡樂的場面。杵音音樂的編制包括木杵和竹筒,由於材質不同,以及長短粗細的差異,使得音色變化豐富,形成多層次的縱向複音聲響,杵音在日治時期已極為聞名。
太魯閣族口簧琴演奏。
布農族弓琴演奏。
布農族
弓琴
排灣族縱笛演奏。
排灣族鼻笛演奏。
謝水能
口鼻笛表演
邵族樂杵合奏。
邵族
樂杵合奏
杵音文化藝術團
泰雅族木鼓。
樂器中以口簧琴最為普遍,應用也最廣,可作為戀愛求偶、抒發情緒、語言溝通、娛樂結婚、獵首信號、舞蹈伴奏等用途。常見從1至5片、最多至7片簧片的形式,3簧以上的口簧琴更為臺灣原住民所特有。
泰雅族口簧琴演奏。
口簧琴
泰雅族溝通的樂音
口簧琴
手口間傳遞情感、文化
口簧琴
示範表演
當原住民盛裝出席聚會時,通常會在衣服上裝飾鈴鐺或飾片,如阿美族的腰鈴、賽夏族的臀鈴、卑南族的背鈴或是魯凱族服飾上的配飾,配合歌舞的節奏發出波浪般的聲響,相當壯觀。
阿美族腰鈴。
傳統(左)與近代(右)的賽夏族
臀鈴。
賽夏族
臀鈴
卑南族的背鈴。
排灣族美麗的配飾與刺青。
認識樂理 原住民歌謠的歌詞
原住民歌謠中的歌詞可分為實詞與聲詞兩大類。實詞為有內容的歌詞,透過文字來傳達意義;而聲詞如“a-lu-wan-aluwana-iya-naya-on”,為無實際意義的歌詞,所傳達的不是歌曲本身的意義,而是與歌唱情境的聯繫。
原住民的歌唱與生活緊密結合,在勞動或娛樂的時候,人們常以某些聲詞配合特定的曲調彼此唱和,久而久之,這些聲詞和曲調便承載回憶,聲詞的意義於焉產生。因此,脫離音樂和歌唱情境的聲詞,便如同空洞的音節,沒有任何意義。以聲詞演唱的歌曲,在原住民音樂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為原住民音樂顯著的特徵。聲詞在歌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比實詞的年代更為久遠,歌曲的數量也更多。
巴奈
〈也許有一天〉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