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插畫細說從頭
西方從中世紀以來,以《聖經》故事做為創作背景的宗教美術,常藉由圖像的描繪來宣揚教義,讓人們深入淺出的了解《聖經》典故,以強化宗教信仰。
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開始於1880年代,在1890~1910年達到頂峰,新藝術涉及建築、工藝、繪畫、應用美術等造形藝術,是一種以生活實用為主要目的,追求藝術大眾化的總體藝術。
其中最能充分表現新藝術曲線風格的,就是海報與書籍上的插畫。這些兼具裝飾美感與象徵意涵的圖像,廣為大眾喜愛。
朱爾.薛雷/金雞納度開胃酒海報/1887年/石版印刷
近代海報設計者朱爾.薛雷,善用洛可可式的優美曲線與華麗的空間層次感,融入通俗的筆調,轉化成一系列充滿戲劇張力的平面海報。海報中舞者放蕩不羈的舞姿成為朱爾.薛雷的獨特標誌,繁雜的場景以色調平塗來表現,產生前後景的動態變化。
慕夏/黃道十二宮/1896年/石版印刷/65×48公分/日本川崎市立美術館藏
慕夏崇尚華麗的裝飾風格,他的圖像總是柔美又時尚。頭戴拜占庭風格豪華王冠狀髮飾的女子,漂亮的臉型,迷人的眼睛,在她誘人的捲曲金髮上,綴飾各式特別的寶石與圖案,以及胸際那串美麗的項鍊,都令人印象深刻。
新藝術浪潮的推波助瀾、印刷品的大量流通,加上通俗文化的普及,插畫從此成為視覺傳達(visual communication)領域的要角。
視覺傳達:就字義上來說,就是以視覺形象來傳達訊息。 人們溝通的方式有許多,如語言、文字等,視覺傳達強調以眼睛「看」,再藉由大腦的知覺來傳達訊息。視覺傳達設計是以傳送訊息與溝通為目標的視覺設計,除了平面型態,如標誌、海報、書刊編輯等,也可以採用立體的形式,如商品包裝設計、櫥窗展示設計等。
中國在宋、元時期印刷術十分普及,圖書業大為興盛,許多書籍上,都加入圖像增加趣味。明、清時期,隨著通俗戲曲與小說故事的興起,書籍插畫十分盛行。到了清末民初,除了文學圖像創作,插畫也廣泛運用於流行商品廣告上,探討社會時事的插畫,也時時可見。
重刻元本題評音釋西廂記插圖/明代/木刻版畫
《西廂記》是中國著名的雜劇,劇中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數百年來歷久不衰。因為它的廣受喜愛,所以有數十種刻本傳世。
樨英畫室/老上海美女海報/1933年
30年代的上海,是中國與世界往來的重要的大城市,活絡的商業發展,也帶動許多新的時尚浪潮。日用品的廣告,除了商品圖像之外,一定會加入時裝或古裝的美女,所以常被稱為老上海美女海報。人像的表現形式是一種類似西洋素描和水彩的混合畫法,畫家在確定人物輪廓後,用毛筆蘸上炭精粉擦出淡淡的體積感,然後罩上透明的水彩色,風格柔美甜蜜,深受消費者喜愛。
臺灣的插畫發展,與美術的發展脈絡十分相近,清末民初以人物水墨為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廣告海報或書籍上的圖像,以膠彩平塗方式表現得最普遍。
臺灣總督府發行的「增產儲蓄」宣傳海報/1941年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人藉由商品或宣傳品上的圖像來宣達政令並強化日本帝國的思想。日本人喜歡亮麗的色彩,所以早期的插畫常以類似膠彩平塗來表現。
近代慢慢轉變為與歐、美同步的現代藝術風格,多元的表現方式、多元的主題內容,插畫的演變,正是臺灣全球化的例證。
張琹/黃(好多好多的少女)(局部)/2009年/蛋黃 蛋白 水彩 廣告顏料 壓克力 油性噴膠 透明漆 紙張裱於木板/77×36.2公分/私人收藏
張琹(原名張曉萍),是國內知名的時尚插畫家,擅長使用繽紛的色彩與率性的線條創作,她的作品常結合女性時尚潮流與傳統元素,曾與許多知名廣告廠商合作,創作領域涵蓋繪本、服裝設計、個人品牌、廣告與Music Video等。圖中花枝招展的女子,是她為臺北京站時尚廣場繪製的開幕特刊封面圖,複合媒材的創作手法,細膩中更有許多創意,為商業宣傳注入一股濃厚的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