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術(一)資源版/第一章 視覺藝術面面觀
普通高中/美術(一)/第一章 視覺藝術面面觀
普通高中/美術(二)資源版/第一章 各具特色的異域文明
普通高中/美術(一)資源版/第二章 繽紛多彩的繪畫世界
普通高中/美術(一)資源版/第六章 臺灣美術百年回顧
普通高中/美術(二)資源版/第五章 水墨畫的藝術光輝
普通高中/美術(一)資源版/第四章 生活中的設計藝術
普通高中/美術(二)資源版/第六章 看懂現代藝術
發現天賦,創造自我,形塑每一個人的獨特價值!面對青春洋溢的學生,教育的重點之首是協助他們啟動夢想。華興就是老師們的最佳夥伴,不只為學生找到熱情,更提供全方位協助,讓未來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實。
發現天賦,創造自我,形塑每一個人的獨特價值!面對青春洋溢的學生,教育的重點之首是協助他們啟動夢想。華興就是老師們的最佳夥伴,不只為學生找到熱情,更提供全方位協助,讓未來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實。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第一章 美的探問—藝術說分明
一、美的定義
「美」是什麼?
山上風起雲湧的雲海?海底瑰麗的珊瑚礁?田野一望無際的花海?望遠鏡裡星空銀河?壯麗的東方宮殿建築?西方教堂人像雕塑?夢幻的超級跑車?珍貴的珍珠紅寶石項鍊?精密的鐘錶結構?
「美」一直是自古無法定論的問題。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空之下,因為經歷、學識、環境、心境、刺激……等諸多因素,都會造成審美差異的變數。
就以美女來說,〈威倫道夫的維納斯〉這尊石像三圍極為肥壯,偌大的胸部和腹部彰顯著她的生育能力,表露出背負的繁衍重任,然而頭部卻為髮辮所纏繞,遮掩了她的視覺、聽覺與說話的功能。因此不看、不聽、不說的「美」則成為當時女性的典範。
佚名/威倫道夫的維納斯/約西元前28000-25000年/石灰岩
高10.8公分/維也納 自然歷史博物館藏
反觀另一作品——〈米羅的維納斯〉,比例從頭、頸下至肚臍、肚臍至腳三段,為1:2:5的整數比,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符合人體的黃金分割率(golden ratio),因此能超越時代,成為女性永恆「美」的象徵。
佚名/米羅的維納斯/約西元前130年/大理石/高203公分
巴黎 羅浮宮博物館藏
東方的大唐,以其繁榮昌盛、開放豪邁的時代精神,以及包容的文化氣魄,造就了被後世稱道的盛唐氣象。在遺留的陶俑作品看來,唐代女性「美」,尤其是貴族婦女的生活,處處呈現出一種盛唐富強康樂的氣象。她們每天細心裝扮,臉部圓潤祥和、體態造形豐腴優美、大方自信的姿體動作、奢麗的妝容、華美的服裝、精美的飾品……,充分表露唐代當下女性對「美」的詮釋。
灰陶加彩仕女俑/唐代/陶質/高75.5公分,寬26.6公分 深24公分/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受到唐代影響的日本美女形象,無論衣著和配件均沿襲自中國,反映在浮世繪的作品上。
鳥居清長(1752-1815)/賞花/1785-1789年
木刻畫彩色套印/25.4×18.4公分/華盛頓特區 國會圖書館藏
「美」是什麼意思?意義很多:漂亮、順眼、好看。在東方,指好的德性、事物等,如《論語》「君子有成人之美」;也泛指大自然美好景象,如《管子》「然後天地之美生」以及《莊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莫嘉賓(1970-)
參天古木——塔塔加神木/2016年
55x40公分/私人收藏
猶如水墨畫般,迷濛雲霧中的千年神木產生蒼茫的美感。
在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許多哲學家對它提出不同論點,天文數學家們從自然科學的觀點看「美」,認為美就是和諧,因此有所謂的黃金分割理論。而克羅齊所說的:「美,是直覺的、感受的,當你運用了太多主義去分析作品,美感便可能會大打折扣了!」至於蘇格拉底從社會科學觀點看「美」,認為凡對人有效用是「善」的,就能相對地產生了美感。
「美」的感覺,源自於我們內心最真誠的內在情懷,一旦觸動探索「美」的心靈,需要時常去滋養、增長,藉著不斷的思考和反覆的練習,體驗美的感受,必能自我實現登入美的殿堂。
二、美術的意義與分類
美術的意義
美術(fine arts)這個名詞來自西方,最早始於17世紀的歐洲。當時西方人把它稱之為一種精緻(fine)藝術,歸屬於視覺藝術(visual art)領域中,泛指一切含有美學和美的價值之活動及其產物。一般而言,可依不同的媒介、表現形式和功能來區分,我們稱之為「藝術八大類」——表演藝術(音樂、舞蹈)、語言藝術(文學)、造形藝術(繪畫、雕塑、建築)以及綜合藝術(戲劇、電影)等。其中造形藝術偏重視覺美感經驗,即本書「美術」重點。
美術的分類
以創作目的來分:純粹美術和應用美術
純粹美術
也稱純美術。個人或團體以闡述內心思維、生活、環境感受為主要創作目地,不受實用、市場所左右,不帶商業考量。結合立體、平面、裝置、互動或資訊科技等多樣的創作媒材,以純粹主觀的意念,呈現個人或團隊獨特的創作風格與理念。羅丹與學生卡蜜兒的忘年之戀令人動容,其對羅丹有著深厚的影響力,也是羅丹許多作品的模特兒,代表作〈吻〉的女主角就是卡蜜兒,所以羅丹才能夠把那種熾熱的情感表露無遺。
羅丹/吻/1882年/大理石
181.5×112.5×117公分
巴黎 羅丹美術館藏
人生情感的經驗,如悲、歡、離、合,豐厚了令人感動的作品。
同樣的主題,布朗庫西著名雕刻作品〈吻〉,以一整塊矩形石灰石,雕琢出極為簡略緊緊擁抱在一起的男女,稚拙、原始與單純的幾何表現出男女純真卻濃烈的愛。
布朗庫西/吻/1909年/石灰岩
58.4×33.7×25.4公分/巴黎 蒙納帕斯公墓布朗庫西自述:「我希望做成的雕像不僅使人們懷念一對戀人,而是懷念所有的戀人,表現地球上相互愛戀的男人和女人在離世前最真摯的感情。我的作品是要把這種內在的感情顯現出來。」
夏卡爾的油畫〈生日〉,畫中人物猶如失去地心引力般凌空奔馳,現實樣貌已經無法滿足夏卡爾的感官世界,畫面中情侶幸福和愉悅充分顯現臉上,肢體動作誇張變形,構圖卻不失力道,以超越人體極限的姿勢,懸空起舞,似乎對於探索未知的境界充滿好奇與興趣,一如夏卡爾的其他作品一般,充滿輕鬆、愉悅與幻想。
夏卡爾/生日/1915年/油彩 畫布/80.6×99.7公分
紐約 現代美術館藏
應用美術
也稱實用美術、工藝美術。運用手工或機器輔助製作或量產成品。應用美術(applied arts)是西方對於「設計」早期的一種泛稱,意指美感的觀念實地應用於事物,應用美術必須具有客觀性、務實性、便利性、機能性、成本考量等因素,迎合社會大眾並與市場機制結合。如早上起床刷牙洗臉的牙刷、毛巾,到晚上吃飯的杯盤、碟筷,睡覺的寢具、枕頭、棉被;小至手機、眼鏡,大至車輛、建築和都市規劃。另外還包括包裝、標誌、景觀、動畫、文創設計、虛擬遊戲……等層面,應用美術早已與人們每日生活息息相關。
劉冠吟(1978-)/鐵八甲鐵皮玩具工作室
近年來文創設計風潮興起,個人工作室作品琳瑯滿目。圖為製作鐵皮玩具收藏的工作室。
莫嘉賓/砲彈水產品設計/2016年
PET塑膠/30×12公分
應用藝術也是一種創作,針對臺南安平定情碼頭軍艦博物館設計之海軍德陽艦砲彈飲品包裝設計,砲彈造型符合軍事武器特殊屬性更能吸引消費者目光。好的設計兼顧市場與獨特性。
融合純美術的應用美術
德國包浩斯學院創辦人葛羅佩斯起草的〈包浩斯宣言〉指出:「……建立一個新的設計師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面絕對沒有那種足以使工藝技師與藝術家之間樹立起自大障壁的職業階級觀念。同時將我們創造出一棟將建築、雕刻、繪畫結合而成三位一體的新的未來殿堂……。」自此以後,純藝術概念起了變化,身邊的日常用品多了藝術元素,這些貼近大眾的藝術叫做應用美術,也就是設計。純美術不一定定位為強調創作主觀的純藝術作品,經過時空變遷或設計師開發,也能成為應用美術產品。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構成A/1920年
油彩 畫布/91.5×92公分/義大利 羅馬國家博物館藏
法國設計師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 1936-2008)運用蒙德里安作品,發展成為時尚服裝設計。
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羅納河上的星夜
1888年/油彩 畫布/72.5×92公分/巴黎 奧塞美術館藏
荷蘭銀行梵谷信用卡
以作品呈現形態表現方式來分:具象和抽象
具象
凡是跟實物比例顏色相符的,就是具象,也是寫實,是一種描繪真實藝術表現的方法,把具體存在於空間的形象,轉化成人為的藝術形式,讓觀眾能直覺感知 。古典藝術基本上偏向具象寫實,在西方藝術史中,寫實主義可以上溯至古希臘時期的古典藝術,其手法的運用一直是藝術表現的主要手段,而不同的時代因為文化進步或觀看方式的轉變,使得寫實主義在各個時期具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陳典懋(1974-)/內化的風景.迴聲
2013年/油彩 麻布 / 40×80公分
私人收藏
零件缺失與鏽蝕的金屬樂器,無法奏出昔日美妙的樂章,作者以樂器描寫回憶逝去的光華。
相對西方的模仿說,中國古代也有應物象形說,例如「工筆」和「寫意」均是寫實的藝術特徵,隨著當代社會的變革和現代意識的發展,不斷豐富了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承載著東方藝術的精神與審美,表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機。
張大千(1899-1983)
敦煌文殊菩薩赴法會/1943年/絹本 設色
190×124公分/私人收藏
抽象
指繪畫(色塊、線條)或雕塑(幾何圖形、塊量線條)無法辨識出明確物體的作品,抽象一詞的本義是指人類對事物非本質因素的捨棄和對本質因素的抽取,亦指藝術形象大幅度偏離或完全拋棄自然對象外觀的藝術。也可以說是一種存於創作者內在的物體,經過人們的視覺轉化,有很多在個人經驗認定中產生。
興起於20世紀初的歐美地區,抽象藝術大體可分為兩大類:熱抽象、冷抽象。
熱抽象
康丁斯基/構成第四號/1911年
油彩 畫布/159.5×250.5公分
德國 北萊茵-威斯伐倫藝術品收藏館藏
熱抽象
米羅/迷人的角色/1968年/油彩 畫布
116.2×73.3公分/私人收藏
冷抽象
馬列維基
絕對主義的創作(紅色射線上的藍方塊)
1916年/油彩 畫布/88.5×71公分
私人收藏
三、美術的視覺要素與形式原理
雖然美感主要依賴培養與教育,不過藝術作品的形式原理也是能被分類的,大致可分為視覺語言符號與美的形式原理。以下針對兩大類別的各項特點一一說明。
視覺語言符號
點
任何形都是由點而生的,點移動而生成線,點在幾何學上僅是一個小小的符號,只有位置,沒有面積,也沒有方向的連接性與指向性,但在視覺表現上,必須以一定的大小和形狀表現出來,因此中國山水畫中的樹葉往往用各種不同的點法畫出,例如北宋米芾(1051-1107)〈春山瑞松〉圖軸,全幅山石以雨點狀的筆觸畫成,簡潔有力,充分表現出遠山渾厚的質感。
米芾/春山瑞松/北宋/水墨設色 紙/35×44.1公分
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西洋的新印象派更以色點來作畫,例如秀拉的〈馬戲團〉,用破碎的色點筆觸畫出馬戲團歡樂、迷離的燈光與人物,放大來看畫面特寫,筆觸緊湊而且具有韻律感,顯示出「點」是藝術形式極重要的元素之一。
秀拉/馬戲團/1891年/油彩 畫布/185×152公分
巴黎 奧塞美術館藏
馬戲團(局部)
線
點是藝術形式的無次元,而線是藝術形式的一次元要素。線是中國藝術的主幹,尤其是書畫最重要的構成元素,例如南宋夏圭的〈溪山清遠〉圖卷,樹石、山水、人物和房舍都是用書法線條畫出來的。
夏圭/溪山清遠(局部)/南宋/水墨 紙/46.5×889.1公分
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西洋的素描是正式繪畫的草圖,例如達文西的〈自畫像〉也是靠線條來表達的,他以線條筆觸刻畫出自己敏銳的表情。
達文西/自畫像/約1512年/紅粉筆 紙/33.3×21.3公分
義大利 都靈皇家博物館藏
面
面的基本形式有圓形、方形、三(多)角形三種,風格上有規則形和不規則形。
無論是用線條描繪或是用色平塗,面是一種與背景有所區別的「輪廓線」,依幾何學來說,面是線移動的軌跡,它具有二次元的空間,有位置、面積(大小變化),但以視覺效果來看,面有時是由面的重疊、移動、分裂或是分割而成。
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舞蹈/1925年
油彩 畫布/215.3×142.2公分/倫敦 泰德畫廊藏
體
體(立體)的定義是:被平面包圍的三次元範圍,它在空間中實際占有位置,從任何角度都可觀看,也可用手直接撫摸及感觸。平面的面形是由線的移動造成的,而立體形則是由於面的移動所造成的。在藝術上,建築、雕刻、器物的基本構成元素以「體」最為重要。體的基本形式有方體、圓體、錐體、柱體四種,相混又可衍生許多種,例如圓體加柱體變圓柱體;錐體有方底為角錐體,有圓底為圓錐體等。
巴黎聖母院上鳥獸和怪獸石雕
色
任何色彩都具有三種屬性:色相、明度、彩度。色相是區別色彩所必要的名稱,洋紅、黃、青是顏料的三原色,兩色相加可變成橙、綠、紫三色,三色相加則會變成接近黑色;至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三色相加會接近白色。
色料的混合與色光的混合
明度是指色彩明暗、深淺的程度,明度高就是色彩較淡,而黑色是色彩明度最低者。彩度是指色彩的鮮豔飽和度,一般而言,飽和的紅色彩度最高,而黑、白、灰則不具彩度,稱為無彩色。色彩的喜好因地域、種族、宗教習性的不同而有異,但也有其共通性,例如赤、橙、黃被稱為「暖色系」,而藍、青則為「寒色系」。
質
是指物體表面質地的特性。理論上是可觸覺到的東西,但有時並不依賴觸覺,而是直接用視覺就可感覺到重量、溫度、乾燥、凹凸等物體表面的性質,甚至也可透過聽覺,從物體摩擦、震動所發出的聲音來判斷。中國山水畫表現山石的筆法,謂之「皴法」,如《芥子園畫譜》中的〈荊浩關仝皴法〉,其實就是表現質感肌理的一種高明手法。
樹木斑剝的外皮顯現出歲月的質感
荊浩關仝皴法/清代/版畫
美的形式原理
美的形式是順應自然法則而形成的,早在西元前6世紀,古希臘時代學者們大多從自然科學的觀點來探討「美」的問題,他們均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就是希望在自然界多樣性的現象中,找出「美」的共通原則或元素。
以下歸納整理了幾種美的形式原理:調和、單純、平衡、對比、比例、韻律、反覆、漸變和交錯,並依其關聯性及對照性,詳細介紹箇中意義、內容及設計發展的表現方式與應用。
調和(harmony)
是以相同、相似或類似性質的形狀、色彩或材質,相互配合在同一表現題材,雖有部分差異,但仍能產生融合的感覺。如果一件作品不調和的話,就是作品中充斥過多的元素,結構散漫,易令觀者的心理產生緊張、混亂的情緒,如能整理出具有優勢的主調,就能達到視覺調和並具有舒適的美感,因此調和是藝術形式的最高原則和終極目標。
例如梵谷的〈縫衣婦人〉,粗細與濃淡的合宜線條,雖然畫中筆觸明顯,但最後以統一色調諧調全體,而使畫面充滿了令人動容的氣氛。
梵谷/縫衣婦人/1882年/水彩 鉛筆 粉筆 布紋紙
56.3×48.6公分/荷蘭 庫勒-慕勒博物館藏
單純(simplicity)
又稱簡潔,是指藝術作品中雖使用很少的元素,但卻藉由構成的變化產生多樣的美感,也就是以一種簡單手法統一畫面,例如宋代的精緻陶瓷工藝。
汝窯青瓷紙槌瓶/北宋/高20.4公分,口徑4公分,底徑8.7公分,寬13公分/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平衡(balance)
又稱均衡,是指事物運動中,動力與重心的統一,也就是兩個力量相互保持平均狀態。藝術表現上,平衡非常重要,因為它能給人安全、穩定的心理感覺,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及交通工具等,通常都是左右對稱的平衡。因此,創作時也常常以平衡方式構圖,讓畫面有安定的穩重感並且聚焦重心。
莫嘉賓/戲裡戲外都是戲no.7/ 2008年/油彩 畫布/162×130公分/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藏
平衡的形式有兩種:「對稱」(symmetry)和「偏倚」(asymmetry)。
對稱的平衡,很像西洋的天平秤,支點在中間,左右的形體是相同的造形、面積、色彩,如以拓印方式構圖作畫的作品。
賴新龍/夢蝶/2015年/壓克力 畫布/167×240公分
私人收藏
偏倚的平衡,很像胖子與瘦子坐翹翹板,兩者坐的位置和支撐點的距離不可能相等,必須適度地調整才能保持水平的平衡,很像我國傳統槓秤、茶壺的結構原理。
紫砂壺
對比(contrast)
是物與物之間相異性的區別,因為彼此間有差異,所以容易為人們所識別,也是事物配置的變化、對立和反對,例如:《易經》的「陰陽變易」原理,對比的藝術表現充滿活力和動感,顯得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太極
比例(proportion)
比例的形式也可造成對比的效果,常用的比例是「黃金比例」(約1:1.618),例如巴特農神殿,圖中所有藍線與紅線的比例都是黃金比例。
巴特農神殿的黃金比例
一個黃金矩形可以不斷地被分為正方形及較小的黃金形,通過這些正方形的端點(黃金分割點),可以描出一條等角螺線,而螺線的中心正好是第一個黃金矩形及第二個黃金矩形的對角線交點,也是第二個黃金矩形與第三個黃金矩形的對角線交點。我們可以在鸚鵡螺的外殼發現這樣的螺線。
黃金矩形
鸚鵡螺剖面圖
此外,等差、等比、調和和費布那希數列(Fibonacci Series)等,也是常用的比例,這種有數理變化的對比,常可獲致料想不到的美感。
韻律(rhythm)
又稱節奏或律動,在一種靜態或動態的形式中,讓人們感受到富有秩序感的變奏效果。
最初在音樂、詩歌和舞蹈等藝術表現上較明顯,例如在一首樂曲中,節奏及韻律是藉由拍子、小節的長短,和音與音之間的高低、強弱變換而產生的。後來藝術家將韻律引用到建築、雕刻和繪畫等空間藝術,藉由線、形、色與材質的反覆、漸變、交錯及有秩序感的配置所產生的抑揚頓挫,使內心興起輕快、激昂、悲憤與活力等情緒,以增加對藝術品的同理情感。
梵谷的〈星夜〉以捲曲的筆觸畫出月亮、星星,兩團巨大的漩渦狀星雲在空中扭轉著,筆法及造形引發暈眩與騷動之感。
梵谷/星夜/1889年/油彩 畫布/73.7×92.1公分
紐約 現代美術館藏
反覆(repetition)
是由許多共同元素的連續、重複和排列產生的,元素可能會有兩種以上,藉由線、形、色、肌理、光反應及空間的反覆配置,可以控制視覺的方向、距離和深度,藉以引導觀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作品或表達的意向。
羅伯特.西爾弗斯(Robert Silvers, 1968-)
《Life》雜誌六十周年特輯
漸變(gradation)
又稱漸層,是將反覆的形式依等級、漸變的原則,予以一層層地漸次變化。譬如,色彩明度由淺到深,或造形的變化由小到大、由大到小 ,呈現多變的節奏感或韻律有致的秩序排列 ……等,亦是漸變的表現。
達利(Salvador Dalí, 1904-1989)/起雞皮疙瘩/1928年
油彩 硬紙板/75.7×63.2公分/西班牙 達利美術館藏
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 1906-1997)/斑馬/1937年
石版畫/38.3×28.2公分/美國 柏文畫廊藏
交錯(alternation)
是指兩種不同的構成元素,在裝飾表面或畫面上按相同的秩序反覆出現,具備方向性和線性。利用各種構成要素反覆並排,誘使人們的視線沿著特定方向注視,以達到欲強調的視覺效果。
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 1939-2009)
「FACE / 孔子」/1987年
彩色輸出/105×74公分
高雄 東方設計大學福田繁雄設計藝術館藏
圖中以《論語》內文為畫面結構,每個中文字體以濃淡、明暗、交疊等方式排列出孔子(西元前551-479)臉部畫像,右圖為局部放大圖。
四、美術的目的與功能
美術既是人類文明的寶藏,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指標,隨著政治、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轉變,美術更能反映出當地民眾生活的文化水準。
長久以來,人們常將美術與昂貴的名畫或深奧的理論聯想在一起,認為只屬於少數特定人士或藝術家所擁有的奢侈品。但事實上,美術與我們的生活卻是息息相關的,在日常中,美術的表現活動不斷地介入我們的生活,透過學習「美術」,可以提升品味、妥善規劃空間、關懷社會,淨化心靈和美化環境,達成例如想像力的表達目的、儀式和象徵功能、欣賞美好的事物、提升心靈層次功能、表達陳述相關議題目的、溝通與交流功能以及宣傳和商業目的。
想像力的表達目的
美術提供表達想像的方式,而且透過圖形或色彩,可不受文法等特定規則的限制,更超脫種族、國籍與年齡,不拘泥口說或書面語言。美術亦有許多的形式、符號和概念,而其意義是可以變化多端的,例如米羅的作品。
米羅/太陽下的人物與鳥/1976年/油彩 畫布/146×97公分
西班牙 皮拉爾米羅基金會藏
儀式和象徵功能
在各地文化中,儀式、表演及舞蹈中多半有其代表圖騰、裝飾或是標誌,例如安平劍獅。人類學家認為這些是文化和藝術的一部分,不屬於特定人物,是許多世代變化之後的結果。
古老的安平劍獅圖騰
莫嘉賓/搖擺劍獅獎/金屬烤漆/25×24公分/2018年
古老的安平劍獅圖騰和以傳統劍獅圖案為發想、重新設計運用於金屬獎牌。可以搖晃、卻不會倒的文創設計產品,榮獲WIIPA國際發明獎銀牌。
欣賞美好的事物,提升心靈層次功能
人類內在具有對於平衡及和諧的欣賞本能,例如牧谿(約1210-1270)的〈六柿圖〉,欣賞是心理活動的基本層面之一,有助於涵養心靈提升層次,豐富人類文化。
牧谿/六柿圖/宋代/水墨 紙/35.1×29公分
京都 大德寺龍光院藏
表達陳述相關議題目的
藝術可以用來喚醒大眾對社會公眾議題的關注,像是戰爭、政治變革等,例如畢卡索的〈格爾尼卡〉,或是批評社會的某一面向,關懷或表達特定感情的目的。藝術家以特有的敏銳眼光與觀察力,將人生百態或光怪陸離的社會問題,以寫實或諷刺的創作手法表現出來,達到發人深省的功效。
畢卡索/格爾尼卡/1937年/油彩 畫布/349.3×776.6公分/馬德里 蘇菲亞王妃藝術中心藏
溝通與交流功能
美術所扮演的重要功能就是人和人、藝術、文化、過去以及現在的溝通橋梁,也可以說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就是將理念釋出,與世界溝通。
宣傳和商業化的目的
文明社會高度發展後,商業行為也隨之活絡,而應用美術、圖像視覺的傳達可以取得商業優勢,促進消費行為,所以藝術家透過海報、廣告、招牌、包裝……等商業設計傳達商品訊息,既能滿足生活功能上的需求,又可以兼具美感價值和美化生活。
洪東祿(1968-)/造型公仔彩繪展/2016年
臺南 南紡購物中心
動手試試①
吹出一首詩
「美」是什麼?自然最美、天空最美、夕陽最美、雨過天晴最美。「月上柳枝頭,人約黃昏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請賞析詩意後,以渲染、吹彩之複合技法製作插畫習作:以渲染法暈染黃昏、夕陽或明月初上的背景,等背景乾燥之後,以吹彩法吹出樹葉飄零、樹枝滄桑的效果。
作法
①先用圖畫紙或水彩紙渲染彩繪天空背景。
②乾燥之後,滴上各式深色顏料或墨汁,用吸管吹氣,讓液體自然奔流,呈現大自然各種景象。
工具
①圖畫紙或水彩紙 ②吸管 ③水彩 ④墨汁
動手試試②
對稱的蝴蝶
運用拓印的方式,製作對稱的蝴蝶畫作。
作法
①參考蝴蝶圖片,選擇自己喜歡的蝴蝶。
②在圖畫紙構圖完成後,擠上顏料並將紙張對折擠壓。
工具
①4開圖畫紙或西卡紙 ②廣告顏料
範例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