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第一章 親近藝術,美化生活
第五章 動態影像的藝術美學
第二章 涵養品味,創意生活
第三章 認識建築與室內空間
第六章 科技與藝術的協奏曲
第七章 綿延永續的傳統藝術文化
第四章 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第六章 科技與藝術的協奏曲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約西元前369-286年)
藝術來自於生活中,這遼闊的世界到處是美,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我們所處的環境,有複雜多樣的地形與豐沛的生態;波瀾壯闊的山脈、縱谷、高地和優美的山嵐景緻,還有獨特的火山、礁島和溪河密布,以及繁華的盆地和平原,都是我們獨特的天然資產。 除了自然生態環境,更因為長期的移民社會,匯聚出多元的族群文化,普羅大眾的生活風俗與節慶活動,呈現了無比豐富的風土民情,處處顯現盎然的生機。
鄭中勝攝/變幻多端的臺灣山嵐風情
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傍晚雨過天晴,一道陽光越過山嵐,照耀在山頂上,伴隨著美麗而巨大的彩虹,這是臺灣山嵐的迷人景觀之一。
鄭中勝攝/瞬息萬變的臺灣溪流景緻
與山脈對比的,則是在不同季節裡變幻風情的溪流風情,圖為花蓮縣慕谷慕魚生態廊道旁的溪流,幽麗而引人駐足。
再加上島嶼四面環海,使得臺灣充滿著濃郁的海洋文化性格,呈現流動、開放、多元而包容的特質,在這樣的氛圍下,自然也孕育出相同樣貌的藝術創作,以漂流木為形式的相關藝術創作,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鄭中勝攝/海洋文化與漂流木藝術
臺東縣加路蘭遊憩區內的漂流木藝術,頗能凸顯海洋文化的特質,流動而開放,加上親民互動而深受喜愛。
「加路蘭」本來是阿美族的一個部落,阿美族語稱為 "kararuan",意思是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會溼潤亮麗,因而得名。
即便生活在都會地帶,美的事物仍俯拾即是。只要願意放慢腳步,留心觀察生活周遭,你會發現無處不在的美感:無論是高聳的建築、景觀空間的營造、招牌海報、特色商品、公共藝術或精美的服裝,都是視覺的饗宴。在課餘之際,可以和好友相約,欣賞精采的劇場表演、聆聽悠揚的音樂演奏、觀賞優美的舞蹈、領略美術館中大師的傑作,或逛逛藝文場所,再買個有特色的文創商品……。
再不然,看場電影吧!
還記得電影《看見台灣》中,原住民族的小朋友集體在玉山上歌唱的美麗風景嗎?
電影《看見台灣》
本片是臺灣第一部在戲院上映,以全部高空拍攝的方式,無男、女主角,講述臺灣環境現狀的紀錄片。
導演齊柏林(1964-2017)是臺灣的空拍攝影師,從事空中攝影20多年,不過多以拍攝平面照片為主。2009年「八八水災」過後,他確定拍攝此部電影紀錄片的計畫,只是過程波折,光是拍攝就花了三年時間,最終於2013年上映。
《看見台灣》成為臺灣電影史票房最高的紀錄片,並榮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第47屆休士頓國際影展「劇情長度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攝影金牌獎」等獎項。
第一節 藝術與美感
聊到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就必須先認識什麼是藝術?關於藝術的定義,即便眾人透過長期的追尋,始終未能有一套明確的見解,足以涵蓋所有藝術品與藝術創作活動。
過去對於藝術定義的探討多聚焦在藝術的「內在性質」上,以「形式」及「內容」為主要的討論對象。「形式」是指構圖、色彩、肌理、比例……等的表現形式;「內容」是指創作者想傳遞的主旨與思想,創作者投射在作品中,對情感與情緒的傳遞,觀看者的共鳴……等等。
唐代畫家張璪(?-1093)所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及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曾說:「藝術並不是真理,藝術是能讓我們去認識真理的謊言。」大抵傳達的都是上述的概念。
波蘭哲學及美學家達達基茲(Wtadystaw Tatarkiewicz, 1886-1980)曾對藝術提出如下的解釋:「藝術是一種有意識的人為活動,無論是複製事物,或是建構形式,或表達經驗,這些活動可引發欣喜、情感,或震撼。」可視為對藝術看法的總結。
然而,從歷史對於藝術定義不斷爭論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藝術」其實是一個不斷變動的概念,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就會產生不同的性質,這和藝術的「創造」特性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對於藝術定義的討論,不能忽略時空因素所造成的差異。
藝術隨時空的不斷變動
曾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臺灣電影導演侯孝賢(1947-),此為其執導作品《刺客聶隱娘》的電影海報。電影非但融合各類藝術(攝影、文學、音樂、設計)發展,該片改拍自唐代《裴鉶傳奇》,更將歷史重新詮釋而轉變為當代藝術,是藝術隨時代變動的明顯例證。
總的來說,現在對藝術的定義普遍維持一種開放的概念,並且將藝術的「外在性質」,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時空差異,諸如藝術家的背景、在藝術史的傳承,以及在歷史文化上的意義等納入討論。這種藝術的外部性質,就是一般所稱的「脈絡」關係。透過對藝術「形式」、「內容」、「脈絡」的理解,就能讓我們更全面地認識並解釋藝術。
前面達達基茲提到,藝術透過創作者有意識的活動,引發欣喜、情感或震撼的感覺,這些感覺是透過感官和客體在交互作用的互動中所產生,而我們把引發的這種感官的愉悅稱之為「美」,整個交互作用的互動過程便是所謂的「美感經驗」。
「美」是透過「美感經驗」來產生,美感經驗往往是一種強烈深刻的感受,《論語》中的「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在傳遞藝術帶給孔子的震撼感受,久久不能散去。
鄭中勝攝/美感經驗來自敏銳的感受
體察生活脈動,參與不同形式的美感經驗,一杯茶、一本書、一場電影,或是一個親臨的生活經驗,無論是觀看煙火或是賞析林間微細,都是一切美好的開始。
美感經驗的產生,除了天賦、直覺的直觀感受外,還受到生活閱歷、知識背景、職業、性格、遭遇…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使得同一客體往往讓不同主體產生出不盡相同的美感經驗,而正因為這種經驗因人而異,對於普遍性的美感法則,就更有認識與掌握的必要。
第二節 認識美的元素
「視覺藝術」(visual arts)是一種很普遍的藝術形式,主要指藝術家透過視覺化的形式來表達與創作。一般提到視覺藝術,範圍至少涵蓋了素描、設計、攝影、繪畫、版畫、水墨畫、書法……等類型,另外,涉及三維空間的雕塑和建築,其表現形式亦包含有「視覺」的成分,可說是範圍廣泛的藝術形式。
由於指涉廣泛,想要了解視覺藝術,便需要培養關於視覺的賞析與識讀能力,而描述一件視覺藝術作品的「視覺基本元素」,可說是一套最基本的視覺語言探索工具,也成為認識視覺藝術的優先選擇。
視覺基本元素一般包含了線條、形狀、形態、光影、色彩、質感、空間等視覺構成的媒介,這些造形要素彼此影響連動,密不可分,以下做概要性的探討。
形態(form)
形態是視覺構成最基本的要素,其構成的基礎是以「點」、「線」、「面」、「體」的形式所呈現。點是一切造形的基本,當點匯聚或移動時會產生出不同的線條,而線條的擴張、凝聚和移動便形成不同形狀的面,許多的面則會建構出擁有體積與量感的體,豐富了整體視覺。
「點」是表示空間上的一個位置,單一的點本身並無大小與方向,但在造形上,不同的點卻能透過輕重、大小、疏密和相對位置,表現出豐富相異的形。水墨繪畫原理中的「攢三聚五」,便是在描述點的安排原則;而後期印象派當中,以點描派著稱的秀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畫中滿布繽紛多彩的小點,更是點的明確應用,現今隨著時代的轉變,特別是科技的介入,這些基礎觀念雖然仍然重要,但表現手法已大不相同。
日本科技藝術工作室teamLab的《水晶宇宙》
teamLab是一個聚集了科技、創意、藝術、電腦工程……等等專業人才的企業體,這個作品以6萬個LED燈懸空在空間中,創造出一個關於「點」的繽紛世界。據總監豬子壽之(Toshiyuki Inoko, 1977-)表示,這件作品的概念是來自於「點」,從古代藝術家的「點描」與電視畫面是「點」的匯聚中得到靈感,而決定將平面的「點」用立體空間來表現,由此作品可以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對藝術的全新詮釋。
「線」是點的移動軌跡,以長度的表現作為主要特徵。線條利用輕重、長短、疏密、直曲的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感覺與視覺效果。線條經常被藝術家利用來引導視覺的方向性,甚至透過虛實、重複,也能傳遞深度或移動的感覺。
「面」是線條匯聚後的一種輪廓範圍,同時產生造形上的「形狀」,藝術家常透過形狀的各種變化,表現出多樣的層次與效果。
「體」就是形態,它是由諸多的面所建構而成,具備一切面的特質,但加上了深度,便是三維空間的形體概念。形態可分成「幾何形態」與「有機形態」兩大類。幾何形態是最基本與純粹的形體,具有單純、理性、簡潔的感覺;有機形態則是動態且不規則的形體,類似自然界的有機生態樣貌,常給人優美、感性的聯想。
藝術家進行創作時,上述點、線、面、體的形式,往往交叉運用,彼此間交錯而互相影響,藉以豐富藝術的內涵。
各種視覺型態的交叉運用
已故的札哈.哈蒂(Dame Zaha
Mohammad Hadid, 1950-2016)是伊拉克裔的英國建築師,被稱為「曲線女王」(Queen of the curve),作品中點、線、面、體的交會;有機的流體線條與幾何形體的交錯並置,可以說是運用的典範。上圖是其為香港理工大學的創新樓設計;下圖則是臺中古根漢美術館的競圖模型。
色彩(color)
光影是一切色彩的基礎,有了光線,萬物才有觀察與表現的可能,而依循光線,才會有伴隨而來的陰影、暗面。光影的變幻能營造不同的氛圍,在視覺藝術中常被用來凸顯主體與立體感;在表演藝術中,更往往是劇場及舞臺的造型師,創造出千變萬化的視覺意象,近年來盛行的「光雕投影」,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美麗炫迷的光雕
光雕是科技與藝術結合的美好實例,近年來大受民眾歡迎。上圖為臺中國家歌劇院的3D光雕秀;下圖則是同樣位於臺中市的臺中州廳光雕秀。
色彩是眼睛受光的刺激下的感覺作用,具有三個重要屬性:色相、明度與彩度,這三個屬性決定了所有的顏色。
透過複雜的交替過程,使得色彩成為變化最多的視覺元素。
色彩因為無限的變化,往往成為藝術家表達豐富情感的有力工具,也常會帶給人情緒的反饋。例如:暖色系給人溫暖、亢奮或是幸福的感覺,當中的紅色給人熱情、興奮、緊張的感受;寒色系則是給人陰冷、悲哀、沉靜的印象。再透過不同的顏色搭配組合,色彩甚至能帶給人輕重、進退、張縮、動靜……等等不同的情緒與感受。
色彩帶來不同的情緒與感覺
透過色彩的不同搭配,可給觀看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圖中左右相比,輕重、進退的感覺相當明顯。
除了本身帶來的情緒連結之外,文化及社會意識經常加諸在色彩上,影響了人們在觀看時的感受,例如:古代中國秦始皇採信「五德終始說」,相信「五行」的觀念,認為秦屬水德,而黑色屬水,所以秦國上下皆崇尚黑色,軍旗、宮殿、建築無一不受影響,黑色竟成了整個國家的代表色,影響了當時人民的認知。
「五行」觀念
五行是中國自古以來道學的一種系統觀,它以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金、木、水、火、土,來總結人的命運與萬物的發展、循環,並以此來描繪事物之間的關聯性。
五行最早見於戰國時期,後來廣泛運用於命理、占卜、風水及中醫醫學,影響深遠。
需特別留意的是,色彩雖然帶有不同的情緒聯想,但色彩本身是沒有性別之分的,認知歸屬於某種性別的專用色調,完全是由社會文化與習俗造成的「刻板印象」。
以粉紅色為例,各式賣場販售的大量商品中,我們很容易認知這是「女性」的商品與專用色調,「男性」相關的商品則多為藍色,看似理所當然的共識,實際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逐漸形成的現象,而戰前的情況則有很大的反差,當時男孩頗為偏愛粉紅色,1918年的《女士家庭周刊》(The Ladies' Home Journal)更於文章中將粉紅色形容是「更堅決和強壯」的顏色,認為更適合男孩,建議男性選擇,並且認為這是「普遍接受的觀念」,這說明了文化、風俗對顏色判斷所產生的影響。
顏色跨越性別
色彩與性別的連結,和商業經營的消費模式也有明顯關聯性,韓國攝影師JeongMee Yoon進行了一個攝影計畫,採訪不同文化國家的小孩,拍攝他們的日常生活用品,證實了人們對於色彩「刻板印象」情形的嚴重性,唯有意識到這點,才能跳出色彩選擇的刻板框架,讓選擇更自由。
由此可知,當我們進行創作時,若能跳脫色彩的刻板框架,一定更能讓無限制的色彩,豐富我們的藝術內容。
質感(texture)
質感也可稱為紋理或肌理,泛指材質本身的外在特質。這些特質包含了色彩、粗細、厚薄、光澤、紋路及透明度,同一種材料,可能因為表面處理手法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質感,以石頭為例,原始石頭的硬獷、粗糙 ,會因為人工的琢磨,而有了光澤、滑潤的質感。
諄禾設計/大異其趣的質感
室內設計往往是迥異質感的最佳展示場域,圖中的辦公室,呈現了皮革、石頭、塑膠、鋼鐵、玻璃、木質……等等截然不同的紋理質地,共同地形塑了整個空間,創造了豐富的視覺語言。
近代創作者往往無法滿足於單一材料的質感,使得「複合媒材」(mixed media)大為盛行。複合媒材,顧名思義就是各種材料的組合運用,容易營造作品中更多大異其趣的質感。
複合媒材的使用和「拼貼」(collage)的概念密不可分。近代藝術中「立體派」(Cubism) 、「包浩斯」(Bauhaus)、「達達」(Dada或Dadaism)、「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乃至於晚近的「普普藝術」,都和拼貼概念的發現與發展息息相關,豐富了今日藝術創作的質感與內涵。
立體派
立體派是20世紀初期前衛藝術運動的一個流派,對當時歐洲的繪畫及雕塑帶來巨大影響。
立體派藝術家以許多角度來描寫對象,並將其置放於同一個畫面之中,沒有傳統西方繪畫透過「透視法」營造的三度空間,而是利用碎裂、重組的方式,讓畫面維持一個二度空間,進而營造出空間錯亂的藝術特色。
包浩斯
包浩斯是一所位於德國講授設計教育的藝術(建築)學校。
由於包浩斯學校對於現代建築的影響極為深遠,今日所稱的包浩斯並不單指涉學校,而是建築流派或整體風格的統稱——通常是指包浩斯風格中的理性主義與構成主義的影響,也就是造形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的概念。
達達
達達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瑞士,範圍包含視覺藝術、文學、戲劇和設計等領域的文藝運動。但達達並不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反藝術」,無論當世的藝術標準是什麼,它都與之針鋒相對,所以達達甚至是反美學的。
達達是20世紀西方藝術史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堪稱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顛覆與反動,它持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卻很深遠。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源自於達達,強調直覺和下意識,與當時盛行的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精神分析學說有密切關係,因此藝術上的表現以探索潛意識中的矛盾為主,生死、過去、未來等如夢的幻境都是表現的主題,超現實主義畫家也為了表現這樣的主題,廣為運用各種方法,「拼貼」也是常見的手法之一,因而促進拼貼技法的發展。
空間(space)
空間是指物與物之間,無論是環繞物的周圍,或包含於物在內的間隔、距離或區域。空間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為三度空間,另一則是平面空間。
鄭中勝攝/藍晒圖文創園區入口意象
位於臺南的藍晒圖文創園區,入口處以線性透視的原理描繪,夜晚時打上燈光,讓醒目的白色線條在藍色的牆面上放射開來,真實與虛擬交錯的手法,呈現了視覺上的魔幻場域,是典型將舊觀念轉化成新事物的「文化創意」,也讓觀者對「線性透視法」有了全新的理解與感受。
這種平面繪畫對於線性透視的極度依賴,在現代藝術中開始面臨挑戰,當代畫家暨雕塑家封塔納(Lucio Fontana, 1899-1968)一系列「割破的」畫布,就意在打破畫布的物理限制,尋求與空洞(空間)之間的對話。
封塔納/Concetto spaziale/1966年/拼貼/60×55公分/倫敦 Tornabuoni藝術畫廊藏
封塔納在1949年開始刺穿、割破其畫布,讓空間游弋於繪畫與雕塑的物質限制之外,挑戰了傳統中「平面空間」與「三度空間」的壁壘分明,建立了全新思維與觀看方式。
另外,平面空間需注意形狀實與虛的關係,以及透視的合理規範,因此逐漸演變出與之對應的藝術形態。前者以「視覺錯視」中的「圖地反轉」概念最具代表性,後者則因電腦合成技術的推波助瀾,呈現出虛擬、錯置、矛盾的視覺空間,創造出顛覆的視覺意象。
引人入勝的圖地反轉
圖地反轉,顧名思義就是圖片主體和背景可以互相交換,各自帶有圖形意涵。由吳宇森(1946-)執導的電影《太平輪》,在下集《太平輪:驚濤摯愛》的前導海報中,就使用了這樣的概念,紅白色調各自有不同的解讀,非常吸睛。
鄭中勝/電腦合成的視覺空間
使用電腦繪圖與影像合成軟體,常能透過合成技術來解放想像力,創造出錯置與顛覆的視覺空間,圖為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形象平面設計。
第三節 視覺形式原理
認識「視覺基本元素」,理解了元素間的特質與交互關係之後,一定會有如何安排這些元素的疑惑,而這些可歸納為「視覺形式原理」,透過符合美感特徵的原理、原則,較容易呈現出美的視覺感受。
視覺形式原理常見的有:反覆、漸層、對稱、均衡、對比、比例、節奏、統一等,以下分述之。
反覆(repetition)
反覆又稱為重複,是以一個完全相同形、色的元素,不分主客體,在數量上重複使用的一種現象。在視覺形式原理中,反覆是屬於最直接又簡易的組織方法。它易使人有整齊、簡單、規律、清新、秩序的感覺。
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反覆
重複是最常見到的視覺形式,現今因為透過工業標準化的製作模式,使得重複性的商品充斥在周遭,除此之外在生活中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以汽車標誌設計為例,圖中標誌皆是以反覆的形式作為基礎所衍生出的設計形式。上圖為奧迪(Audi)汽車公司標誌;左下為雪鐵龍(CITROËN)汽車公司標誌;右下則是三菱汽車工業(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的標誌識別。
漸層(gradation)
漸層亦稱為漸變,可以說是反覆的一種延伸運用。它將反覆的形式給予漸次的改變,例如形狀的漸大或漸小,色彩的漸深或漸淡,透過這種延伸應用,能消除不斷重複的單調與呆板,更能讓觀者產生緩和且餘韻猶存的感動。
鄭中勝攝/大自然不同明暗的漸層
漸層並非單指人造物,自然界當中亦不乏類似的形式,山巒層層相疊,營造一種豐富的視覺層次,就是明顯的範例。
對稱(symmetry)
對稱可稱作勻稱,是指在視覺上假想一中軸線,此軸線的左右或上下兩端,物件之排列完全相同,即符合對稱的形式。
林憶雯攝/簡單對稱中的不簡單
空間分割就是以中軸作左右對稱,無論在繪畫上,在傳統建築上,在大自然中,只要留心觀察,一片葉子便能蘊含一個對稱的大千世界。
對稱可以說是形式原理中最為常見,且視覺上最為安定的一種形式。東西方的傳統建築都是明顯的例子,其容易讓人感受到莊重、平穩、安定、寧靜的情緒。
均衡(balance)
均衡又稱為平衡,是指在畫面中的無形軸線兩旁,分別放置形態不等量,但質與量卻相同的物件,由於並不偏重任何一方,因而在視覺上造成和諧與穩定的感覺。相較於對稱,均衡具有更大的彈性與變化,並且更容易製造自由、優美而動態的感覺,在各種藝術類型中,藝術家經常運用此一形式原理。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最後的晚餐/1495-1498年/油彩與蛋彩的混合顏料壁畫/429×910公分/米蘭 葛拉及埃聖母堂
知名的壁畫作品〈最後的晚餐〉,若由美學形式來看,整個空間結構分割是採用「對稱」的方式;但畫面中人物的安排,以耶穌為中軸,左右邊人物型態、穿著各異,整體卻能達到兩邊相等的視覺平衡,可說是「均衡」的高明應用。
對比(contrast)
對比也可稱為對照,是將兩種性質差異極大的物件並置一起,希冀達到兩者之間彼此抗衡的視覺狀態。也因為如此,對比的應用容易使人產生強烈、緊張、明顯的視覺印象,對於凸顯主題、互映其美都有良好的效果。
對比形式的絕妙範例
旅居德國多年的華裔設計師劉揚(Yang Liu, 1976-)在出版的《東西相遇》一書中,以顏色的反差,精闢的視覺圖示,巧妙地點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讓人會心一笑,實在是對比形式的高明運用。
比例(proportion)
比例是指在同一個結構之中,部分與部分,或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相互關係。這關係可能涉及高低、大小、寬窄、長短等等的比較,並且影響觀看的感受。在美術史上,最為精心安排的比例形式,非「黃金比例」(Golden Ratio)莫屬,若長與寬之比為1:1.618的比值,便是視為最具美感的形狀,生活周遭中也常有符合此種比例的應用。
馬克.費雪(Marc Fish, 1973-)/
鸚鵡螺 II/核桃木 楓木
鸚鵡螺的造形,是大自然界符合黃金比例的知名物件,英國的家具設計師馬克.費雪仿照此樣式與比例,製作了一個精確又複雜的「黃金比例」鸚鵡螺桌子,令人讚嘆不已。
節奏(rhythm)
節奏又可稱為律動或韻律,是指將物件進行週期性的變化,週期間又能形成一種秩序與動態的美的形式。節奏原理的運用,能帶給人高低起伏,既有抑揚頓挫變化,整體又有和諧統一的感覺。
建築的韻律之美
這個由Steyn Studio建築設計公司所設計,位在南非的Bosjes教堂,獨特的屋頂外型,充滿了和諧卻又起伏的動態節奏,是典型的韻律之美。
統一(unity)
統一是指在視覺結構中,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能尋找出共通點,用其來聯繫整體視覺,使結構不致於支離破碎。統一原理的運用,關鍵在於無論視覺效果變化多大,都必須隨時觀照全局,顧及畫面的全體。
黃羿潔(2001-)攝/視覺形式原理的多重運用
這張充滿青春氣息的迷人躍動,若只看女孩部分,透過週期性的變化,是屬於「節奏」的運用;但若觀照整體,雖然姿態各異,卻能透過服裝中的共通點,與肢體語言在視覺上的連貫動勢,造成整體「統一」的形式運用。
對於「視覺基本元素」與「視覺形式原理」有更深的認識後,從微觀到巨觀,讓我們來檢視生活中,關於視覺的多重樣貌與美感。
第四節 美的多重樣貌
視覺感官之美,以各種藝術類型及生活型態呈現在生活中,深深地影響著我們,讓我們放慢步調,針對衣、食、住、行、教育娛樂各方面,逐一來領略,發現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美。
多元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人類飲食活動各種表現形式的總稱,也是生活的重心,任何族群都會有自身獨特的飲食方法與習慣,匯聚成食的藝術。
臺灣是四面環海的島嶼,地理及歷史文化複雜多元。移民社會在追求融合共存的情形下,孕育出豐富多樣化的飲食,從不同的原住民族群、荷蘭人、西班牙人、閩粵移民、日本人、戰後中國各省的「八大菜系」,和臺灣庶民獨創的佳餚,若再加上今日從世界各國引進的傳統美食與速食文化,真可稱作飲食文化的奇觀。隨著時代演替,飲食文化正不斷朝向精緻化的方向發展,在要求美味與健康的同時,更著墨於視覺的美感,連帶要求用餐環境質感與氣氛的提升,非但滿足了我們的口腹之欲,更涵養了生活美學。
迥異的美食文化
臺灣的飲食就如同其族群一樣多元,上圖為布農族的部分生活飲食內容;下圖為中國八大菜系的部分菜色,迥異卻都充滿了美感,更是一種視覺饗宴。
八大菜系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淵源流長,因而地方飲食逐步發展出不同的區域特色。所謂八大菜系,一般是指: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等八個區域範圍的特色美食,此稱呼往往是通稱,並不單指一道菜。
近30年來,東南亞國家女性配偶的數量不斷增加,新住民的加入,也帶入了更多國界的飲食傳統與風情。藝術的創造離不開文化,而文化的多元能孕育更多的可能性,如何彼此融入、追求共榮,是享用美食之餘值得探索的議題。
鄭中勝攝/新住民飲食文化的參與
新住民的加入,豐富了臺灣的飲食文化,也讓國人的飲食方式更為多樣化,圖為位於新北市「南洋觀光美食街」(中和華新街)的熱鬧市集與南洋美食示意圖,在這裡可以品嚐到許多南洋國家的傳統美食。
時尚從未停歇
「優雅,是懂得拒絕。」("Elegance is refusal. ")
——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 1883-1971)
愛美是人的天性。經營自己的外在形象、追求美感與品味,絕對是多數大眾的渴望,正因為這種心願,使得時尚設計能深入我們的生活,影響甚至由外在滲透到內心世界,塑造了我們對美的價值判斷,時尚設計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時尚設計是設計的一種類型,主要以時裝為核心。與其他設計最大的不同,是以「季」為週期,定期更新並形塑潮流。因其強調模特兒與明星曼妙的身材,加上媒體推波助瀾,使得流行產業不斷刺激消費,漸漸產生部分不理性的消費行為。
近年來「快時尚」的風行,除了打破以季為單位的消費慣例,轉變為週週更新,再加上低價策略,讓消費者趨之若騖,如此大量製造的產品背後,更衍生出關於環境汙染、血汗工廠、衣物回收等議題,所幸,透過眾人的反省與努力,有越來越多的服裝設計師與企業響應環保的風潮,像是採用回收材質、追求環境的永續經營和重視公平貿易的平等互惠。
潮流時尚的旋風
知名品牌Gucci於義大利米蘭的時裝秀,展現了融合不同民族風情的新美學。
鄭中勝攝/風行全世界的快時尚
快時尚在全球及臺灣皆掀起一股風潮,透過壓低價格與服飾的快速更新,營業額甚至超過傳統的服裝精品大廠,圖為在臺灣上市之部分快時尚品牌。
現在更有一股極簡生活的風潮開始蔓延,師法藝術史上的「極簡主義」(Minimal Art),以最簡單、切合需要的方式生活,摒棄一切非必要的消費與裝飾,更是對環境資源耗竭的一種回應,在我們追求品味與外在形象的同時,或許更應思索「必要」與「想要」之間的差異性。
畢竟「優雅,是懂得拒絕。」
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又稱低限主義,是60年代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來自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進而走到極致。極簡主義強調藝術不是作者自我表現的方式,想要消弭創作者影響的可能性,讓事物以最原始的形式呈現,因此多採用簡單平凡的四邊形或立方體,以重複的方式來強調此點。
最低限度的簡單生活
美國知名的財經科技新聞網站 Business
Insider,曾經採訪幾位生活在日本,奉行極簡主義方式生活的人,共通點都在於日常生活極其簡單,降低物質欲望,只保留必要的消費。
實踐空間理想
遊走於生活環境,常能見到風格歧異的「建築設計」,每個建物背後,往往反映某個背景時代的美學觀,從原住民族建築、荷西時期的城堡要塞、中國古典風格建築、殖民時期西化建築或現代主義建築等等,燦爛而多元,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臺灣的城市住商混合,更因人口眾多,著實需要更完善的硬體規劃與相關設施的配合。若在新建或重建時能經過良善的整體思考與規劃,我們是不是就能居住得更美好、更具美感?這便是「都市更新」與「都市計畫」的設計初衷。
此外,建物之外的公共空間,與其相關的便是「景觀設計」的範疇,景觀設計關心的「地景」議題,人與自然的關係,往往成為都市中重要的美學角落。在建物之內的空間,則是「室內設計」的範圍,也與我們息息相關,隨著技術發展,單純的遮蔽與安全已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設計具備美感的室內空間規劃,才是每個人對家的渴望。
鄭中勝攝/城市的美學角落
良好的景觀設計能和環境相互輝映,讓人悠然自在,而成為都市中的重要角落。圖為座落在宜蘭市宜蘭車站旁丟丟噹森林的景觀設計,由黃聲遠(1963-)建築師所規劃,已成該區域參訪熱門景點。
林尚賢攝/與美朝夕相處
具備美感又兼具實用性的空間陳設與規劃,是每個人對家的渴望,透過良好的設計,能讓朝夕相處的世界,充滿美、溫馨與歡笑。
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與改善空間,空間會因為我們的參與而改變意義。嘗試行動,使其更適合我們的經驗與想像,此刻就從你我周圍的環境做起。
慢活巷弄藝術
當我們騎乘單車、搭乘公車或捷運、步行漫遊,總會在不經意的角落中,發現與周邊環境互相呼應的藝術品,這便是「公共藝術」。公眾空間透過藝術的展現,會讓人彷彿置身於行動藝廊之中,體會不同但美好的美感經驗。
鄭中勝攝/徐秀美/鳥籠外的花園/1999年/不鏽鋼管 玻璃纖維/長430公分,寬430公分,高630公分/臺北敦化南路
公共空間透過藝術的活化與美化,會讓人在擁擠的都會地帶得以喘息,位於臺北市敦化南路上的〈鳥籠外的花園〉,與周邊環境互映其美,已成該處吸睛的視覺焦點與城市的行動藝廊。
不過,公共藝術畢竟難以深入環境中的每個角落,對於自己所處的社區,若能凝聚共識,一起參與美化與公共事務,促成社區的共榮發展,這便是「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藝術來自生活,關於空間的相關概念,後續章節中將有更詳細的介紹。
品味涵養文化
藝術的面向很廣,最迷人的部分,無非是親身的參與,除了美術館、畫廊、博覽會場和藝文空間等視覺藝術的類型之外,尚有「音樂」與「表演藝術」的諸多選項,例如音樂、戲劇、舞蹈、相聲、戲曲、雜技……等。透過現場參與,體驗極具震撼的視聽臨場感,讓人完全浸身、投入藝術的氛圍,是其他方式所無法取代的。
歌劇《費加洛婚禮》
《費加洛婚禮》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最為人喜愛的四幕喜歌劇,於1786年完成,而親臨現場的參與,體會其視覺、音響的震撼,感受歌劇無比的張力,都是無法替代的美感經驗。
除了親身參與之外,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和影視文化的盛行,使得科技與藝術不斷地交流,打破了過去區域地理環境的限制,讓我們更方便觀賞世界各地的作品,豐富了生活內涵,加上社群媒體盛行,圖文與影音的大量播送,更是實踐了藝術無國界的國際想像。
而透過跨國界地不斷交流,理解不同的族群文化,看見多元價值的同時,最終一定會回到自身追問自己:「那麼,我們的文化特色又是什麼?」這便是「文化創意」產業背後所要探討的核心要旨,珍視傳統,往往更能讓我們看見未來。
透過網路行銷的影視商機(圖片來自線上各大影音販售平臺官網截圖)
透過影音行銷的方式可以彌補無法親臨藝術現場的遺憾,過往以光碟形式販售的情況,如今已逐漸被網路購買下載取代,未來網路影音的傳播將更盛行,圖為臺灣線上各大影音販售平臺實例。
第五節 美的鑑賞與省思
美感經驗雖因人而異,但對於美的追尋,仍舊有方法可依循。透過不斷學習與美感經驗的累積,再加上批判、自省的功夫,即可充實藝術涵養,成為藝術的品味者與鑑賞家。
詩人華特.惠特曼曾說:「沒有偉大的讀者,便沒有偉大的詩人。」這句話點出了藝術鑑賞和藝術創作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只是,恣意主觀地批評很容易,唯有深度而全面的理解,才能稱為鑑賞活動。
前面介紹了諸多的藝術「形式」,但在定義中曾提到,除了形式之外,藝術的鑑賞活動還包含兩個重要指標,即「內容」與「脈絡」,若能從「形式」、「內容」、「脈絡」三方面同時著手,藝術鑑賞活動一定能帶給你全然不同於過往的體認。
另一方面,即便懂得藝術鑑賞,如果用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風格來評斷梵谷的作品,或用當時的透視法來評價中國水墨畫的空間透視,那麼可能在無形中自我設限,壓縮了視野、想像與更多的可能性,因此,理解、評斷藝術美不美背後的「觀點」是很重要的。
藝評家約翰.伯格在其著作《觀看的方式》中,針對視覺的「觀看」,曾提出了深刻的剖析,要我們看出各種觀看的限制與預設立場,才有發展出「新的觀看方式」的可能,書中提到:
「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識與信仰的影響。」
「我們只看見我們注視的東西,注視是一種選擇的行為。」
「儘管每個影像都具現了一種觀看方式,但我們對影像的理解與欣賞,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觀看方式。」
認知與角度影響觀看
約翰.伯格提醒著我們,應注意觀看背後的角度與選擇。圖為冰島環保署官員於小鎮伊薩菲厄澤(Ísafjörður)所推行的一項道路新政策,在馬路中將斑馬線漆成3D樣式,藉由駕駛認知與觀看的角度,形成視覺錯覺的警示畫面。
約翰.伯格最大的昭示,不是提供一個新的標準答案,而是要我們質疑和探索,去看見「觀看」背後的「觀點」,而這些提醒,唯有透過不斷地自我省思與覺察,方有實踐的可能。處在當今影像的洪流中,我們常常無條件接收影像的表面訊息,因此伯格對於觀看方式的觀察,在今日更具時代意義。同時,懂得自我覺察與省思的人,對於所處的環境會有更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也更容易掌握時代的脈動,並留心生活中的無限美好。
藝術實踐
美的元素與形式原理探討
美,應盡可能在實踐、體驗中認識,非但記憶更加深刻,更能在實務中學習判斷與感受藝術之美。
請同學準備具備拍照與錄音功能的相機、手機或平板電腦,並攜帶紙筆,依循下列參考步驟,來完成作品。
第一階段(個人探索):
第二階段分組活動(請同學以4至6人為一組):
美的鑑賞
透過深度而全面的理解,才能稱之為美的鑑賞活動。請同學以4至6人為一組,各組選擇一幅電影海報,依據「形式」、「內容」和「脈絡」三個不同面向(細節請參閱課文),查詢相關資料,討論後寫下心得或看法。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