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 波伊斯/油脂椅子II/1964年/木椅 脂肪/47×42×100公分/私人收藏
油脂與毛氈是作者最常出現的創作材料。據他個人表示,1943年,當他乘坐的德國空軍飛機在蘇俄前線墜毀時,俄國韃靼部族人救了他的命,將他以油脂和毛氈覆蓋保暖。日後這些材料變成了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象徵,代表治癒與營養。波伊斯給人的印象一如傳教士般的虔敬,他的表演總帶有儀式的特質,作品也充滿了靈修的意義。他在戰後藝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品對後來的藝術家有重大的影響。
圖1-2 賓.沃荻爾/藝術無用,回家吧/1971年/壓克力 畫布/97×130公分/蘇黎世布魯諾畫廊藏
這張圖片以法文的粗體字,大大地寫著:「藝術無用,回家吧。」紅白相間的簡單構圖,為這聰慧而大膽的文字敘述製造了最高的衝擊效果。沃荻爾常以一個外來人的角度,透過創作發出各種短句、口號,嘲笑藝術史和藝術環境的階層,這種青少年式的遊戲心態和對藝術的不敬態度,以反藝術體制為創作的目標。
圖1-3 烏雷及亞巴拉默維克/時間關係(Relation in time)/1977年/G7工作室(G7 Studio)表演的攝影記錄
此攝影作品取材自一次靜態的表演,記錄著兩名背對背,但彼此頭髮被纏繞成一體的藝術家。糾纏的頭髮在兩人間形成了一條如臍帶般的關聯,將男人與女人的身體結合為一,而造成一種奇異的效果。兩名藝術家在表演中,挑戰了傳統性別的認同,分別在纏繞的頭髮兩側,嘗試平衡,展現男女的相互依存,而〈時間關係〉就是一項亟需耐力的表演,由相依與相存創造出活動的一體,且又要展現出藝術家獨立個體的內在思考。
圖1-4 阿曼正準備創作顏料射擊
阿曼將一管管色彩相近的顏料管排列在畫布上,再以腳掌的力量直接擠壓在畫布上,使作品呈現驚人的生命力。
圖1-5 阿曼/層層波浪(局部)/1967年/管狀油畫顏料 合成樹脂 壓克力板/157×188×4.5公分/私人收藏
圖1-6 工作中的帕洛克
帕洛克的作品都是巨幅的油畫。從他工作時的照片中,可見畫室中到處散置著一些沒有蓋子的顏料罐以及油漆四垂的提桶,他將畫布鋪在地板上,並讓顏料滴灑在畫布上。
圖1-7 帕洛克/第一號,1950(淡紫色迷霧)/1950年/油彩 畫布/221×300公分/美國華盛頓國家畫廊藏
帕洛克是第一位「均勻遍布」的畫家,他放棄傳統筆繪的創作方式,也放棄畫面的主題,而改以滴灑顏料的方式創作,以半狂喜的狀態繞著地上的畫布手舞足蹈,沉迷於自己的圖案與滴漏之中。他曾說:「畫作有它自己的生命,我只是讓這生命呈現出來。」此幅長達三公尺的大幅巨作,充滿任意流動的顏料,滴灑的線條四處遊走,一會兒寬,一會兒又聚成糾葛的細線,讓觀賞者的眼睛目不暇給。
圖1-8 德.庫寧/女人與單車/1952~1953年/油彩 畫布/194×124公分/紐約惠特尼美術館藏
在眾多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中,德.庫寧的畫風顯然與眾不同,他並未徹底地丟棄形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畫面圖形的具體性。此畫的女性形象在狂烈的色彩筆觸中出現,瞪大的眼睛、咧開的嘴、誇張的胸腹,使她看起來性格強悍,個性鮮明。
圖1-9 托比/森林中的精靈/1961年/蛋彩 畫紙/48×61公分/杜塞多夫藏
托比的作品深受東方書法的啟發,白色的線條在黑色的空間上躍然發出片片亮光,充滿著神祕的色彩,穿梭的線條顯現出動態的結構,被稱為「白色寫作」。托比在作畫時感到另一種層次的精神感召,他視繪畫為一種冥想的過程,而非行動,這與他虔信佛教禪宗巴海教派有關。
圖1-10 羅斯科/栗色上的紅色/1959年/油彩 畫布/266.5×239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畫中色彩看起來都不是清楚確定,有些顏色像是薄紗似的顏料中滲透出來,有些則溢出色階表面將邊緣渲染成模糊朦朧,使得底色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變化。形狀之間的大小,顏色之間的彩度與濃度,都具有微妙之處,因為具有這種特色,使羅斯科的畫作,幾乎具有觸動觀者潛在意識的感動力。羅斯科嘗試以他的顏色誘惑觀賞者,將他們吸入熱情、悲劇和昇華的感情中。
圖1-11 史帖拉/六哩底鎮/1960年/鋁質顏料 畫布/300×182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造形畫布」(Shaped Canvas)的作品,畫面上藉由留白線條分隔整幅畫,造成分割的幾何圖形。史帖拉有意避開色彩,以降低色彩可能造成的聯想,連作畫過程都非常系統化,謹守「極簡」主義的信念,他的藝術突破傳統畫布矩形的侷限,提醒我們不論它可能引起任何聯想,他的畫作基本上只是上了色彩的物體。此幅畫的四周角落,有四個垂直的長條形缺口,而畫面中央亦有一個水平長方形缺口,這五個缺口,在畫面數條線帶的引導下,顯出了一種圖形的連續性,而這樣的連續性,卻並未被畫布形狀所限制,反而在線帶的牽引下,一直不斷地向外擴張與延伸。
圖1-12 漢彌爾頓/到底是什麼讓今日的家庭變得如此不同,如此動人/1956年/拼貼 畫紙/145×208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在此作的起居室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展示胸肌的健美男子、袒露酥胸的美女、電影、電視、罐頭食物、家居裝置,牆上則掛著祖先的畫像、一幅海報「主題是《青澀羅曼史》(Young Romance)雜誌的封面」……等。作者主要透過普通的素材在創作,要觀眾正視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形形色色的圖像。
圖1-13 羅遜柏格/東方女奴/1955~1958年/混合媒材/205×44×44公分/科隆路德維希博物館藏
羅遜柏格的「混合繪畫」就是一種蒙太奇。其中的具象元素與非具象性的平面,交織在一起。
圖1-14 安迪.沃荷/瑪麗蓮夢露雙連屏/1962年/絹印/145×208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安迪.沃荷喜愛大量複製日常生活所見物品的形象,利用絹印的手法印製在畫布上,以譜成大眾傳播的視覺效果,並公開質疑原創性、獨特性的存在。在重複同樣的圖像中,他更為作品製造了一種距離的美感。透過許多不同的主題,如瑪麗蓮.夢露、賈桂琳.甘迺迪、種族暴動、電椅等,安迪.沃荷也嘗試解開一些現代社會中關注的主題之神祕感,如聲名、死亡。除了作畫以外,他還曾製作過許多電影,並擔任搖滾樂團的經理。
圖1-15 李奇登斯坦/M-Maybe/1965年/絹印/152×152公分/科隆路德維希美術館藏
這一件作品,只是漫畫中的小圖案,也許你在看漫畫時根本就只是匆匆掠過,絕不會花五分鐘以上的時間去好好欣賞它。但是,藝術家把它放大,這不只是一種全新的視覺刺激,也讓我們不由得開始思考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連結。李奇登斯坦喜歡將電影、漫畫、廣告和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設計,進行分析其象徵意義與大眾形象的表現方式。
圖1-16 歐登伯格/臥室組合/1963年/木材 塑膠布 金屬 人造皮 紙/300×650×524公分/渥太華加拿大國家藝廊藏
表面上,這僅為一極其普通、甚至略微俗氣的旅館房間,然而仔細觀察後便會發現,所有室內陳設的物品都經巧妙地處裡過。歐登伯格將一個到處可見的樣品屋設置於畫廊的一個角落,並故意在前面拉起一條鐵鍊,使它儼然成為現代居家模型,儘管這間臥室毫不具真實性,但沙發上的皮包與外套卻予人剛才有人經過的感覺。
圖1-17 羅森圭斯特/F-111/1965年/鋁 油彩 畫布/300×2620公分/私人收藏
此作長達26公尺,原是為一個畫廊的四面牆壁而設計的,一架取名為F-111的超音速噴射機,穿越過一系列的展示板,成為作品的重心。這個展示作品由多幅圖片組合而成,試圖呈現當代文化中的陷阱:義大利麵罐頭、原子彈的蕈狀雲、烘髮機下微笑的童顏、深水潛水夫、賽車輪胎……等,作者影射科學進步所帶來的正面與負面的效果。但噴射機的破碎結構以及它特大的存在感,卻又反映出現代知識的不完整,以及個人在科技社會與政治體系中的無力感。
圖1-18 羅伯特.印第安那/LOVE/2002年/鋁 /366×366×183公分/臺北101
〈LOVE〉這座造價高達新臺幣三千萬元的公共藝術品,矗立於臺北101的信義路大門口, 是美國藝術大師羅伯特.印第安那的得意之作,也是普普藝術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臺北101身為國內民間第一家企業配合政府頒布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讓藝術創作與建築工程同步執行,建築團隊與藝術團隊參與程度之深刻、溝通互動之縝密,已經提供寶貴且成功的經驗,同時讓社會大眾了解臺北101為美化生活環境與對公共藝術推廣的努力與支持。
圖1-19 杜象/自行車輪/1964年(1913年原作的複製品)/自行車輪 凳子/高126.5公分/私人收藏
真實的自行車輪固定在凳子上,杜象在上面簽了名,把它當作藝術品展出,這些日常的物體被杜象放進藝廊後就被轉化為藝術,顛覆了傳統藝術價值的概念。這件作品為許多當代藝術的形式打下基礎,杜象摒棄傳統藝術手法是達達藝術典型的作風,他身兼畫家、知識分子、理論家,一生中不斷引起強烈的爭議。
圖1-20 赫斯特/沒有絕對腐敗之理/1996年/複合媒材/私人收藏
圖片正中間的正方盒箱裝置了一個吹氣機與海灘彩球,後面是潔白的大煙灰缸,十二組玻璃長框裡放的是泡在福馬林藥水液裡豬、牛的屍體,牆上是其一系列迷幻視覺的歌誦,標題是一連串知覺的形容詞,他用點滴、轉盤,噴灑出非常鮮豔眩目的色彩,而情緒性的字詞,充滿著粗暴、奇幻、焦慮,似乎是藝術家不同心理狀態的投射。
圖1-21 愛斯巴琉/馬太福音/1992年/鐵/高245×寬115×深28公分/私人收藏
兩個鳥籠的形體暗示靈魂陷入身體的牢籠。雖然籠子都是開放的,容許逃向自由,但卻是由結實、整片的鐵絲連結起來,好像向外的行動終究還是要再回到籠內。或許兩部分是代表夫妻,發現了愛能將他們從各自的孤獨中解放出來,而現在變得無法割捨地結成一體。這件高度詩意的雕塑有著一種優雅的抒情性,隱喻人類生命的脆弱。愛斯巴琉年紀很輕就死於愛滋病,作品大部分取材自他的重病。人生有限、病苦、救贖等主題,在他作品中注入了明顯的憂鬱與哀愁,同時表達出病毒的傳播和對臨終者的關照。
圖1-22 袁廣鳴/難眠的理由/1998年/互動式錄影投射裝置/私人收藏
此作仿似觀賞一齣不斷重複之六分鐘短劇。身兼編導雙重身分的藝術家袁廣鳴,利用實物─床鋪、床單及枕頭─作為舞臺的背景,應用預先錄製的互動式內容,作為場景的變化,如血染床單、炙熱的燃燒等,處處顯露窒死的情狀,具體化了人類夢魘中的情境,這使得觀者自己內心裡也產生一種複雜的矛盾感受。
圖1-23 荻昂/安特衛普鳥類圖書館/1993年/活鳥 樹 瓷磚 書 照片/高601公分/裝設於安特衛普現代美術館
藉著自然與人造世界的道具,作者建構出一個探索當代對科學和環境之態度的裝置。他創造出一個虛構的混成狀態,將一般聯想於知識、學問、分類的各種裝飾,如書籍和照片等,並列於如鳥類和樹木等自然成分旁。表現大自然是荻昂作品的一個基本主題,而這裡他扮演了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的角色,將真品與贗品、表現與模仿之間的界線模糊化。藉著裝扮科學家的個性與嘲諷人對分類的執迷,荻昂質疑西方世界的價值觀。他的主題深深受到了通俗文化的影響,在他的世界裡,我們可能會看見米老鼠變成探險家,超人訪問科學怪人。
圖1-24 草間彌生/鏡屋──南瓜(局部)/1990年/複合媒材/200×200×200公分/Hara當代美術館藏
出生於日本富裕家庭的草間彌生,具有東方、女性、前衛三大特質,在當代藝壇上,以近70高齡之年而獲得跨國界的肯定,她作品的解讀與其一生藝術生涯,息息相關。經歷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復甦的艱辛之後,草間彌生決意脫離傳統家庭的束縛,在1957年,她踏上美國,在紐約度過16年困苦的藝術生涯,其特異獨行的創作行徑,與精神病變式的菌點蔓延風格,在60年代的普普與70年代的極限觀念掩蓋下尤難出頭。被斷絕經濟支援的草間彌生,除了飽受生活飢寒之苦、語言障礙、精神異常等生活挫折之外,她的作品亦前衛得讓藝壇難以歸類。草間彌生的「小圓點」註冊商標,可以追溯至她在10歲時所繪的母親素描,在母親畫像上,她已開始用小圓點布滿畫面,使母親的臉孔彷彿長著瘡點。她的點、點、點,是超現實奇異詭情加上極限主義的觀念延伸,而後在普普催化下,吸引著公眾的目光。
圖1-25 史卡格蘭/金魚的復仇/1981年/攝影裝置/裝置於紐約李奧卡斯特利畫廊
圖1-26 韓森/等公車的婦人/1983年/聚酯樹脂 玻璃纖維/真人尺寸/紐澳爾Virlaine基金會藏
表情呆滯的美國婦女正如同許多韓森筆下的人物一般,負擔沉重,疲憊不堪,受環境所困。從1960年代後期開始,韓森利用快速定型的矽膠,以模特兒為模鑄成形,然後再為他們選擇必要的配件,營造出此等超寫實的形象與氣氛。在畫廊的空間中,欣賞者搖擺於真實與仿造之間,真偽難辨。韓森以出奇傳神地描繪美國生活中的單調無趣而著名,他透過對旅人、購物者、家庭主婦等的描繪,探索日常生活中單調無聊的一面。
圖1-27 克羅斯/約翰/1971~1972年/壓克力 畫布/254×228.6公分/紐約威爾敦斯坦藝廊藏
克羅斯以高超精湛的技巧,將照片放大及描摹。畫家常常把照片劃分為許多小格,再按照比例一小塊一小塊地仔細繪製,所以,在完工前,看不出畫面的整體效果。此畫人像逼真,皮膚、毛髮、眼睛、眼鏡等均被描繪得富有質感。如此大的尺幅,加上如此的逼真,令人印象深刻。
圖1-28 芝加哥/晚宴/1974~1979年/裝置/邊長14.6公尺/藝術家收藏
芝加哥嘗試透過作品來提升女紅等女性勞動工作的藝術地位。
圖1-29 沙匹洛/巴賽隆納扇/1979年/纖維布料 壓克力 畫布/182.9×365.8公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沙匹洛以一塊極為細膩而華麗的布料黏貼於畫布上,創作出這個美麗的大型扇子形象,並以此色彩豐富的扇子表達對女性傳統工藝的敬意。她和其他女性主義者嘗試透過藝術,重新定義女性的經驗,不遺餘力地提升女性傳統工藝的地位。且有意為刺繡、陶瓷、拼布等傳統女性工藝,在男性主導的藝壇中爭取一席地位,她放棄早期抽象表現主義的方式,而轉以娃娃、圍裙、椅套等女性形象,作成各種拼貼,以訴求女性被輕忽的過去。
圖1-30 克魯格/無題(我們跟我們表面上的不一樣)/1988年/照相絹印於塑膠布/278.1×243.8公分/私人收藏
從這件作品中,我們看見了一位迷人的女郎,酷似50年代的時裝模特兒,她正準備將一個超大型隱形眼鏡放進眼睛裡。在畫面上,兩排紅色的字直接地吸引著我們的視線,讓我們不得不去閱讀它,這種大膽的排列及非常類似商業設計的作法,不但反映出克魯格早年在婦女雜誌擔任美工的工作經驗,並有效地利用這些美工的手法,來修飾、放大部分照片,傳達出她對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各種壓抑、偽善、權力結構不公等現象的不滿。克魯格對女性主義的藝術及理論極具影響力,她利用公共媒體,如廣告板、T恤、書籍,加上令人眼熟的風格,吸引了眾人的注目,並有效地傳達出她的訊息。
圖1-31 黃靜怡/漩/2001年/複合媒材/200×200×50公分/私人收藏
作者利用瓦楞紙切割後,側面所呈現的視覺效果,結構成立體作品,並以漸層累積的方式,轉成牆面的浮雕作品。
圖1-32 海茲/內華達凹地之消散/1968年/1400×1500×30公分/美國內華達州布拉克羅克沙漠
海茲大部分時間在沙漠上作畫,他認為大自然的力量最能在沙漠裡顯露出來。此作完成於美國內華達的黑石沙漠,他在沙漠地上挖下五個長方形洞,每年同一時間回到那兒照相,一直到五個長方形洞被風沙填滿完全消失為止。
圖1-33 羅伯.史密斯遜/螺旋防波堤/1970年/460公尺/美國猶他州大鹽湖
大鹽湖附近氣候溫和,並沒有造堤的必要,因此螺旋防波堤也對在天然與人造之間建築分隔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史密斯遜走向空曠、了無人煙的地方,從事大規模的創作,而成為一位極為著名的戶外造景藝術家。但不幸地,他於1973年考察場地時,因直昇機失事而死亡。
圖1-34 龔德沃西/楓葉線/1987年/尺寸不定/裝設於日本奧知山村
地景藝術家龔德沃西非常關注地球的資源與生態。此作一線生動的紅楓葉漂浮於山溪中,細緻而饒富音樂感,龔德沃西試圖在岩石、樹枝和樹葉的構造與平衡中,來探索自然的疆域及大自然中存在的緊張。由於作品本身生命的短暫,作者大都只保留下它們的攝影紀錄。
圖1-35 理查.隆恩/日本的一條線/1979年/照片/89×124.5公分/倫敦安東尼狄歐菲畫廊藏
隆恩是英國有名的地景藝術家,從60年代後期開始便積極地試圖衝破畫廊的束縛,尋找新的藝術形式。他走進大自然,除了散步,偶然把路邊小花踩平外,並儘量不介入自然。這張攝影作品是隆恩在日本旅行時就地取材,檢拾岩石排成造形簡單的作品,並以攝影記錄下來。他的作品生命短暫,有的還給自然,有的記錄在他的旅行日記中,有的則經由他的搜集,進入畫廊,以提醒世人,景觀不斷地因為人的存在而在變化中。
圖1-36 林承翰(國立臺師大附中學生)/吶喊/2010年/複合媒材
鐵金鋼代表作者在面對挑戰時,所持堅忍不拔、勇於挑戰的態度,而其變身的吶喊影子,則是身體因承受極大壓力而具體化的圖像。
圖1-37 陳念瑩(國立臺師大附中學生)/在我腦中的回憶,羊兒們正在吃草/2010年/複合媒材
綿羊不停搖擺,回憶重複播送,綿羊到不了終點,回憶在原地踏步,在柔軟的山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