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 蔡國強/不合時宜:舞台一/2009年/裝置藝術/裝置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
〈不合時宜:舞台一〉安置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入門大廳,八輛貨真價實的汽車,一輛接著一輛,從空中倒懸掛下來,閃亮的發光燈體彷如亂箭般插在車上,不時冒出炫麗的霓虹光束。這件作品的概念是模仿一輛爆炸的汽車在空中翻騰的過程,行駛的汽車受到爆破的衝擊力騰空而起、盤旋而上,燈管由內向外噴射出爆炸的火光,光體的閃爍速度由快漸慢。
圖2-2 美國印第安Zuni族加彩木雕(戰神)/木頭 貝殼 羽毛/高77.5公分/柏林人類學博物館藏
20世紀初期,這些造形奇特、色彩鮮豔、線條簡單的原始部落文物,讓當時的藝術家傾慕不已。這件作品樸質無華的形式,亮麗的色彩,加上貝殼、羽毛的妝點,如此回歸自然的原始情懷,讓觀者感受到真實的生命力。
圖2-3 畢卡索/業餘鬥牛士/1912年/油彩 畫布/135×82公分/瑞士巴塞爾美術館藏
這件作品主要以直線來分割,形體雖被解構了,卻仍能複雜地作用在一起,近乎棕灰色調的構成,讓畫面在尖銳突出色塊的組合下,仍能創造出和諧的風格。在這些破裂重疊的塊面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鬍子、衣領、茶杯等現實的片段。圖中的文字Nimes是法國南部有名的鬥牛城,Le Torero則是「鬥牛士」。
圖2-4 畢卡索/小提琴/1913年/厚紙板 報紙 色紙 炭精筆/64×49.5公分/巴黎畢卡索美術館藏
畢卡索利用不同的媒材尋找更多藝術表現的可能。這件作品以報紙、厚紙板交疊拼組,加上炭精筆的塗繪,巧妙的交織出有空間意象與真實肌理質感的畫面。拼貼讓畫面多了單純有力的質感表現,讓作品更加接近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色塊。
圖2-5 杜象/晾瓶架/1964年(1914年原作的複製品)/晾瓶架/66公分高/私人收藏
這是杜象從百貨公司購得的工業產品,像是皇冠般的晾瓶架。杜象將似乎不帶一點藝術氣息的物體變成藝術品,挑戰大眾對藝術的既有認知,諷刺傳統的美學觀。生活中的物體,經由藝術家的轉換,也可以是藝術品。
圖2-6 康乃爾/奧斯騰德港/1954年/廢棄物 油漆 木箱/19.5×33×10.5公分/巴黎葛列富藝廊藏
撿來的廢棄物堆積於箱內,看似無用之物,卻是真實生活的一部分。木盒子裡面是破裂的酒杯、玻璃杯、釘子和斷裂的白色管子,箱子內部布滿碎落的白漆,作品內容與比利時的海港奧斯騰德並無明顯的關聯,透過創作者巧妙地並列這些廢棄物,成為一件具有神祕感與懷舊情懷的作品。
圖2-7 奈佛遜/皇潮4/1960年/油漆 木材/335.3×426.7公分/科倫.伐拉夫理查茲博物館藏
作者收集了許多廢棄的家具或工藝製品裡的木材殘片,這些東西,被整齊地置放在木盒子中,一個個的盒子集積起來,形成一件幾乎可以填滿整面牆的作品。作者以金色油漆將所有東西漆成單一顏色,以便讓觀賞者將注意力集中於物件的形狀與形式。這件作品記載了老房子的記憶,金黃的色澤閃耀著如聖壇畫般的神聖莊嚴氣息。
圖2-8 卡巴柯夫/美術館中的事件/1992年/繪畫 水桶 塑膠布 水/裝置作品尺寸不定
作者以這件作品模擬蘇維埃美術館的衰敗景象。房間的紅色牆壁,嵌金的板線,令人彷彿置身俄國。他還虛構了一位俄國畫家,並將這位虛構畫家的作品掛滿了牆壁。在此同時,他用一種蘇俄政府過去忽略藝術品的手法,故意讓水從天花板漏出、滴下,並在地板上鋪起塑膠布來盛水。水滴滴答答地掉落在塑膠布上,產生一種催眠的節奏。
圖2-9 姚瑞中/天堂變/2001年/複合媒材/900×360×500公分/私人收藏
牆上15幅巨大的照片並排在一起,照片中拍攝的都是一些位於真實環境中的泥塑造形,作者刻意以金箔去拼貼照片的背景,金箔在以往大多是運用於宗教或權力的象徵,意圖呈現臺灣特有的一種虛假疏離感。由照片延伸而出的管子,就像臍帶一樣,緊緊串連著展場中央的金色面具,觀眾可以站立在金色頭盔之中,透過頭盔望向那一片真實卻又虛幻的金黃世界。
圖2-10 卡夫/有角杯的靜物/1653年/油彩 畫布/86×102公分/倫敦國家畫廊藏
卡夫是荷蘭的靜物畫家,他以嚴謹而充滿敬意的態度描繪物象,使得靜物畫在荷蘭受到極大的喜愛。角杯的銀飾花邊耀眼奪目、龍蝦的甲殼飽滿堅硬、去皮的新鮮檸檬與華麗的土耳其織毯,畫作逼真細膩到彷彿這些靜物就真的在我們眼前。
圖2-11 布拉克/水果盤,梅花A/1913年/油彩 畫布/91×58公分/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一串葡萄,幾張撲克牌,以及樂器之組件,看來好像隨意放置在畫布上,但其實構圖是經過謹慎的設計。作品中所有的形體都被簡化成幾何形體,從上面俯瞰的圓桌,但桌子的抽屜似乎是正面描繪的;黑桃和紅心平放在桌上,葡萄卻似乎浮蕩在表面之上。為了強化形體的差別,作者更刻意以類似油漆塗抹的手法,做出木紋一般的質感。
圖2-12 羅遜柏格/無題/1954年/報紙 紡織品 油彩 畫布/179.7×96.5公分/私人收藏
羅遜柏格時常以部分寫實、部分抽象的方式來表現作品。他在這件作品中,貼入許多報紙與不同的布料,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或可敘述的主題,對作者而言,報紙與布料,單純的就像是不同的顏料,可以隨意揮灑於作品之上。
圖2-13 卡爾拉/參戰論者的典範/1914年/印刷物 油彩 厚紙板/私人收藏
這件作品,就像是一幅文字畫,全部都是以印有文字的紙張拼組而成,作者加上一些色彩與文字,有些文字具有意義,有些則是類似EVVIV……HUHU……這樣隨意組合的文字。輻射狀的拼貼方式,中心部分塗黑,就好像所有的參戰者齊聚一堂,發出吵雜、混亂、無意義的聲音。
圖2-14 史維塔斯/莫爾茲畫32A──櫻桃畫/1921年/布料 木材 金屬 紙板 軟木塞/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史維塔斯拼貼作品的媒材,都是他生活中的廢棄物,拼貼的每一層內容,就像是他生活的紀錄。從他讀過的報章雜誌、展覽的票根、廢棄的衣服布料等,所有的物件都代表著記憶中的片段,貼在一起,構成一幅豐富的拼貼作品。
圖2-15 歐登伯格/皮卡迪理圓環的口紅/1996年/照片 畫紙/25.4×20.3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歐登伯格是美國知名的普普大師,擅長以生活中大家熟知的物件來創作。倫敦知名的皮卡迪理圓環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噴泉,噴泉上豎立著名為Eros的希臘愛神雕像,歐登伯格以雜誌上剪下的口紅圖片貼住了噴泉,照片中的口紅感覺變得巨大無比,成了一座時尚、前衛的紀念碑。
圖2-16 劉世芬/私語書──119種閱讀心音的方法/1997年/印刷 紙張 繪畫/190×342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拼貼119頁的紙張是取自一本研究心臟雜音的專書,上面印有各種研究文字與圖表,結合作者如超現實藝術般的素描圖,每一張紙似乎象徵一個病例個案,一個呻吟的生命。
圖2-17 羅遜柏格/首次彈跳落地/1961年/複合媒材/226×206公分/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羅遜柏格說過,整個世界在他的眼中,就像一幅巨大的畫。他在這件作品的畫面上加入了布、皮革、廢棄車牌、燈具……等,交通障礙木柵穿透車輪,與包裹畫布的黑色帆布融為一體,這已經不是一張平面繪畫,現成物的結合,讓畫面突破了二度空間,成為更具真實感與空間感的三度空間創作。
圖2-18 強斯/四張臉孔與標靶/1958年/報紙 石膏模型 木箱 油彩/75.6×66公分/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強斯的藝術強調概念與知覺的相互交流,他嘗試將繪畫與實物混合,打破二度空間繪畫的模式。繪畫就是實物,實物也是繪畫,開啟了既可觀看,又可觸覺的現代藝術新思潮,〈四張臉孔與標靶〉即是代表作之一,標靶與臉孔本身就具有很強烈的物體性格,組合在一起,更創造了另一種奇特的視覺深度。
圖2-19 巴特列特/黃船與黑船/1985年/油彩 畫布 上漆小船/畫布300×590公分/裝置於耐奧島美術館
兩艘真船置於同一幅描繪船隻停泊於海灘的畫之前,藉著將與畫中主題的相同物體放置於藝廊的真實空間中,作者延展了畫布二度空間的極限。當我們走進美術館看到這件作品,擺設的船隻,好像引領我們走進燦爛的畫中海景。
圖2-20 竇加/十四歲的小舞者(複製品)/1921~1931年/98×35.2×24.5公分/銅 布/巴黎奧塞美術館藏
竇加,印象派的大師,有著深厚的古典美學素養與前衛的新藝術觀。〈十四歲的小舞者〉是他終其一生唯一展過的雕塑品,竇加當年的蠟製模型(約製作於1865~1881年間),帶入真正的毛髮與布料,顛覆了傳統雕塑媒材的使用,令現代的雕塑,得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圖中這件作品,是竇加過世後的複製品,身體部分改以銅塑,衣服則是以真實的布料縫製。
圖2-21 羅遜柏格/字母的組合/1959年/油彩 木板 輪胎 羊標本/122×183×183公分/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藏
羅遜柏格對於在繪畫中結合實物相當有興趣,他以複合媒材的組合,企圖打破抽象和具象、繪畫和雕塑、平面和立體的界線。結合拼貼的抽象畫平擺在地上,畫上站立著一隻臉上塗有顏料的山羊標本,山羊的身上套著一個輪胎。這些絲毫不相干的物體,重新組構在一起,好像某種神聖的儀式現場,賦予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圖2-22 阿曼/聖戰歸來/1961年/金屬 木箱/40×70×30公分/私人收藏
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物體,藝術家找出它們的不同樣貌,呈現在我們眼前。各式各樣的鎖,裝在木箱中,有方有圓,有紅有綠,它們共同的特質就都是「鎖」,都曾經在我們的生活裡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聖戰歸來〉好像在安慰這些為人們服務、勞苦功高的鎖,該是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圖2-23 阿曼/長期停車/1982年/汽車 混凝土/高18公尺/法國朱昂薩斯的蒙特斯堡公園
生活中的廢棄物,轉換另一種形式,可以充分發揮再利用的價值。阿曼依循集積之美的概念,把59輛廢棄汽車堆疊起來,利用混凝土將它們塑造成一件戶外景觀雕塑,幽默的名稱〈長期停車〉,令這件作品成了一座汽車紀念碑。
圖2-24 塞薩/壓縮作品/1962年/汽車/153×73×45公分/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藏
塞薩利用在都市文明快速發展下,大量生產的汽車作為媒材,並用壓力機將廢棄的汽車壓縮成長方體的造形。這些重新組合且被壓縮過的金屬組件,其內在與外在都產生了不同的意義,它們不再是汽車的零組件,而是一件單純的立體雕塑。這樣的作品,顛覆了傳統雕塑內外素材的結構組成。
圖2-25 伍德羅/大提琴與雞/1983年/汽車引擎蓋/150×300×300公分/倫敦沙奇美術館藏
一把大提琴和一隻雞,剛從汽車鋼板中切割成形,與旁邊廢棄的鋼板之間有兩條扭曲的鋼帶相互連接,如此巧妙的銜接,彷彿暗示大提琴和雞是從廢棄鋼板中衍生出的新生命物。作者重塑廢棄物,修去原來的形狀,改頭換面地創造出全新的藝術品。
圖2-26 歐本漢/皮毛茶杯/1936年/皮毛 茶杯/杯11公分 碟24公分 匙20公分 高度7公分/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毛茸茸的咖啡杯!這件作品讓我們在知覺與感性上產生很大的衝突矛盾,原本應該是光滑、細緻的咖啡杯,變成一個皮毛器皿,這個咖啡杯能用嗎?不能真實使用的咖啡杯還是咖啡杯嗎?它就是一件作品,一件讓你以不同角度去審視事物的藝術品。
圖2-27 赫斯特/活人心目中不可能有死亡/1991年/老虎鯊 玻璃 鋼鐵 福馬林/213×518×213公分/倫敦沙奇美術館藏
巨大的鯊魚露出如剃刀般尖銳的牙齒,好似隨時會躍然而出,鯊魚是恐懼與侵略的象徵,是能掠食人類的動物,但現在卻被人類裝置於美術館中。面對這樣的情境,參觀者會去思考一些生命的議題,作者刻意藉由作品以及挑釁的題名〈活人心目中不可能有死亡〉,激發觀眾的爭議與討論,但作品呈現的形式,卻是極簡優雅的。
圖2-28 傑夫.孔斯/小狗/1997年/鮮花 鋼鐵 土/1234 ×1234×650公分/西班牙畢爾包博物館外雕塑
傑夫.孔斯以鮮花塑造出的〈小狗〉,是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永久館藏的活體植物雕塑,為了讓花朵能夠生生不息,小狗的身體內部以繁複的鋼鐵結構打造,並加入自動灌溉系統。這件雕像就像一座活的作品,一座安樂、祥和的夢幻花園。
圖2-29 路易/汽車動力論/1912~1913年/油彩 畫布/104×140公分/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藏
這是未來派的作品,畫家在這幅象徵運動與速度的作品中,以重疊的圖像表現出往前疾駛的汽車,厚實的紅、黃、藍強烈而醒目,製造出極具張力的動感效果。
圖2-30 丁格力/巴魯巴(三號)/1959年/廢鐵 馬達 鈴鐺 羽毛/高144公分/科倫伐拉夫理查茲博物館藏
這是一件會動的雕塑,作者利用許多電動馬達來控制作品的運動方向,電鈕一按,這些裝置的廢棄物在空中揮舞旋轉,產生色彩與造形的躍動。作者更加入音效表現,鏗鏘及鈴鐺聲配合著動作,非常有趣。
圖2-31 柯爾達/紅花瓣/1942年/鐵絲 金屬片 顏料/259×91×121公分/芝加哥藝術俱樂部藏
不同於丁格力使用動力馬達,柯爾達嘗試把大氣的力量當作作品能量的來源,讓作品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動感。在〈紅花瓣〉這件作品中,他用鐵絲將不同大小紅色金屬片串連在一起,精密計算過的重力結構,讓鐵片可以維持微妙的平衡,輕盈晃動的鐵片,就像飛舞的花瓣,充滿了詩意與動感。
圖2-32 波洛夫斯基/捶打者/1982年/木頭 金屬 紙 馬達裝置/高442公分/裝置於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
巨大黑色的剪影人物伸展到天花板,每個人像都有電動的手臂,有節奏地搥打著一只鞋,表達出藝術家以雙手工作的概念。作者以電動手臂來製造動感,藉機械化的現象暗喻被剝削勞工的辛苦,地上散落的紙片,強化了風中蕭瑟的意象。
圖2-33 白南準/電視花園/1974年~1978年/活植物 電視映像管/私人收藏
影像的紀錄,是一個移動的概念,電視機雖然是不動的,但畫面中的圖像卻是不停地在變換。白南準將電視置放於活生生的植物群中,綻放出刺眼光亮的同時,電視好像成了疏離的花朵,虛幻地盛開於真實的灌木叢中。
圖2-34 史坦坎普/杜馬魯船難/錄影裝置/尺寸不定/2006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這件作品以四台投影機將畫面完全投射、覆蓋於牆面上。從天花板到牆面中間的影像,彷彿鳥瞰海面變化,泛著湛藍光芒的表面,引人躍入清透海洋深處。這個節奏悠緩的畫面,與下半部的景象形成強烈的對比,從地面延伸又紅又綠的海濤,波濤洶湧。
圖2-35 弗拉曼/無題/1975年/螢光燈管/高224公分/1994年裝置於西雅圖唐諾楊恩畫廊
作者以燈管的裝置,表達一種簡明、單純的構成效果,作品中的燈管不只是物質,更是形式、光線及色彩。散發出澄澈螢光的燈管,吸引著觀眾的注目,同時也讓人感覺到一股虛幻、冷漠的不安氣息。
圖2-36 弗里德蘭德/光雕塑/2006年/投影機 建築物/高15公尺/裝置於義大利米蘭
這是裝置於米蘭馬吉奧廣場的光雕塑,作者利用兩個高功頻的視頻投影機,投射出不斷變化的抽象形體。弗里德蘭德認為光的形式最接近我們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宇宙能量,利用光相互作用的形式和色彩,可以創造出讓人敬畏和驚奇的效果。
圖2-37 霍金森/Emotor/2001年/複合媒材/124.5×43.2×40.6公分/私人收藏
作者認為傳統自畫像記載的只是一個片段,人的面相不應只是單一形式,而是隨著周遭環境不斷變化。基於這項的想法,作者創造出這件有表情變化的臉孔,只要在機器上輸入不同的訊號,一張表情生動誇張的臉,立即出現在觀眾眼前。
圖2-38 吉爾伯特、喬治/快樂/1980年/攝影/242×201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這件作品是兩位藝術家從1980年開始拍攝製作的「現代恐懼」系列作品之一,標題雖是〈快樂〉,卻很難能令人感覺到快樂。詭異的色彩與光影效果,兩張相對的臉孔,隱約捕捉到隱藏人們心中的幻想與恐懼。
圖2-39 安東尼/舔與泡沫/1993年/巧克力、肥皂/61×41×33公分(每座)/紐約德奇(Jeffery Deitch)收藏
安東尼的創作,常常使用自己的身體當作工具或媒材,她覺得這是一種最直接探索自己、與自己心靈對話的方式。創作這件作品時,有感於古典傳統胸像的永恆性,但她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卻是短暫的,所以用巧克力與肥皂來代替。鑄造的過程,仿如個人生命的創造;舔舐巧克力胸像,展現對生命的熱愛;沖洗肥皂胸像,就好像把自己慢慢抹去,回到嬰兒般的純潔。
圖2-40 保羅齊/我曾是有錢人的玩物/1947年/複合媒材/36×23公分/倫敦泰德畫廊藏
在1940年代,保羅齊收集了許多報章雜誌的剪報,將他們重新排列組合,創造出一系列的貼畫作品,對以消費文化為主的美國夢提出他的批判。作者從當時知名的婦女雜誌《親密告白》中剪下這一位豐滿的棕髮女郎,並在周圍填上其他一些足以代表現代美國文化的圖像,如可口可樂的瓶子、轟炸機、櫻桃派、玩具手槍等。
圖2-41 韓森/旅行者/1970年/上彩青銅 混合媒材 現成物/164×166×120公分/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畫廊藏
這件作品呈現當時美國生活的面貌。韓森以玻璃纖維鑄成人像,並給人像穿上真正的衣服;人物的姿勢單調,通常是日常生活的舉動與僵立的狀態。這種幾可亂真的超寫實手法,對觀者造成一股震撼、驚訝與心理的衝擊,讓我們聯想到過度追求物質生活,反而讓人的精神生活愈來愈空虛。
圖2-42 林書民/玻璃天花板/1994~1996年/雷射立體影像/私人收藏
作者擅長透過各種形式的空間裝置手法,來顯現虛與實的辯證關係,進一步探討現今社會中的某種疏離狀態。〈玻璃天花板〉反映出來的,是如自身般的平凡面目,每一個頭像都面露驚恐,好似受困於牢籠中的人們,訴說不能掙脫命運的苦澀。看著作品,就好像看著自己的命運。
圖2-43 張淳淳(學生作品)/枷鎖/2009年/37×29公分
圖2-44 凌韞筑(學生作品)/舞.彩繽紛/2009年/37×29公分
圖2-45 張雅婷(學生作品)/青春行/2009年/29×37公分
圖2-46 周漢蓓(學生作品)/藝覽歐洲/2008年/9×29×16公分
圖2-47 王廷軒(學生作品)/挑戰/2008年/9×26×12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