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 巴圖形石斧與網墬/景隆軒工作室鄭景隆提供
此為2007年於臺北市文山區興隆公園一帶發現的十五份遺址中之文物,巴圖尺寸介於13至23.5公分,網墬則多介於2至7公分,為先民漁獵、生活用具。據科學檢測後推斷應為距今約2000至2500年前之新石器時代晚期先民文物。
圖2-2 臺東卑南考古遺址的陪葬陶器/轉錄自宋文薰、連照美:《卑南考古1986~1987》
卑南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出土的陪葬陶器是環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圖中圓底、素面之器形為石板棺內的陪葬品,以雙豎把圈足罐為典型。
圖2-3 排灣族木雕匙/臺中國立科學博物館藏
原住民中有許多族皆擅於木雕工藝,圖為排灣族人以木料雕成,兼具質樸美感與實用功能的生活器具。
圖2-4 排灣族石板雕刻/臺中國立科學博物館藏
排灣族人在自築的石板屋內外經常會裝飾一些石板浮雕,人形、百步蛇或簡單的幾何圖形是石雕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題材。
圖2-5 顏水龍/魯凱小姐/1982年/油彩畫布/80×65公分/私人收藏
魯凱少女的側面像,原住民少女古銅膚色搭配亮麗的雙目、狹長的濃眉與飽滿厚實的雙唇,呈現純樸、天真燦爛的健康美。富原住民圖騰特色的服裝、冠飾頗能反映出魯凱族裝飾華麗、色彩鮮豔的特色。
圖2-6 謝琯樵/墨竹/清代/水墨紙/168×50公分/德門居藏
此作竹子自左邊斜出,枝條輕巧,姿態靈活,寫竹葉茂盛之狀;短筆觸的筆法配合疏密和空間虛實的安排,使全作顯得蕭疏自然;背景單純,飄逸灑脫中可見文人氣韻。
圖2-7 林朝英/墨荷/清代/水墨紙/46.5×94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本作品是傳統水墨的表現形式,應用「沒骨法」繪成,形體的傳達,以墨痕呈現,應用水墨團塊的表現手法達成空間的經營,透過濃淡、輕重與花梗聚散的安排,不加任何勾勒的線條,使畫面更具活潑脫俗之美。
圖2-8 陳邦選/指畫壽星/清代/水墨紙/131×72公分/私人收藏
陳邦選描繪的題材多為典型的明清文人畫。其善用手指蘸墨寫山水、人物,暈染自然淋漓,比之清代高其佩的指畫作品,筆趣更為多采多姿。
圖2-9 林玉山/鐵力士雪山/1981年/水墨紙/58×70公分/私人收藏
鐵力士山位於歐洲瑞士,最高海拔3238公尺,屬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部分的山峰。畫家此作為行旅世界各國後歸返之回憶創作,此系列作品畫家以明暗有致的筆觸皴擦出山體的堅硬質感,並以大片留空的方式寫雲,以突顯高山的雄偉氣勢。
圖2-10 陳進/古樂/1982年/膠彩絹/110×53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右側坐姿人像在陳進的作品中較為少見。畫中人物身著旗袍坐在雕工精緻的黑色方椅上,手中正在輕操樂器,深富古典綽約的婉柔氣息。
圖2-11 郭雪湖/圓山附近/1928年/膠彩絹/91×182公分/畫家收藏
以田園實景入畫,大量使用礦物性石綠色系顏料表現樹木、農作物。茂密蓊鬱的偌大樹林在整體空間的區隔與分野上清晰呈現,郭雪湖以明顯的色調對比凸顯出中、遠景部分,頗為費心。
圖2-12 陳澄波/淡江中學/1936年/油彩畫布/91×116.5公分/畫家家屬收藏
淡江中學座落於淡水河畔的山坡之上,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私立學校,且校園建築融合中西,為假日遊客時常造訪之處。此作畫家以1930年代淡江中學校舍為背景,描寫其周遭景致,畫面紅、綠相間,筆觸活潑,兼有人物與鷺鷥點綴其間,使全作充滿生氣。
圖2-13 郭柏川/赤崁樓/1952年/油彩宣紙/32.5×40公分/私人收藏
此作採用大量的紅色與青色為通幅的色彩主調,尤其在建築物的描繪上,更見強烈的對比效果。青色略灰的天空與赤崁樓紅瓦的對比處理,呈顯出南臺灣特有的風情。
圖2-14 廖繼春/芭蕉之庭/1928年/油彩畫布/130×97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日本第九屆帝展入選作品,取本土風光為題材。不僅在紮實的素描中有知性的成分,又以光影灑落為焦點,婦女在光影變化中穿梭工作,顯現物像隱約而微動的造形,也充分反映鄉村自然人文的氣息。
圖2-15 李梅樹/青溪浣衣/1981年/油彩畫布/80×116.5公分/臺北李梅樹紀念館藏
畫家一生以其所居住之三峽為題材者不計其數,僅是以三峽河邊婦女浣衣為題的作品就有近三十件。此作畫家特別強化了作品中光影的對比,以此突顯陽光映照在婦女們及河面上的戲劇性效果。此件作品不僅讓我們見證了畫家寫實的功力,更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型態。
圖2-16 李石樵/市場口/1945年/油彩畫布/157×146公分/財團法人李石樵美術館基金會藏
人物刻劃一向是李石樵的專長,此作反映他光復後投入現實生活的藝術創作觀,忠實描繪菜市場人們的作息,並表現出符合當時食衣住行上的新現象,也是他所秉持「從現實中探索美的題材與富有美感價值的藝術」的價值觀。
圖2-17 楊三郎/迪化街口/1946年/油彩畫布/73×91公分/私人收藏
此作為楊三郎記錄昔日永樂町迪化街繁盛景致的經典作。其畫風結實、嚴整,用色豐富,充滿旺盛的生命力。
圖2-18 洪瑞麟/等待入坑/1951年/炭筆紙/26×38公分/私人 收藏
洪瑞麟以擅畫礦工聞名。其作品內斂而富有情感,尤其是記錄礦工工作情形的炭筆速寫作品更是充分展現了礦工的礦場生活全貌。
圖2-19 倪蔣懷/永樂町/1939年/水彩紙/47×31.5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倪蔣懷是臺灣美術史中走在時代前端的贊助者及收藏家,更是出色的水彩畫家,他對美術運動的貢獻頗鉅。畫風樸素溫厚,別具一格。畫作中結實、嚴整、洗練、純熟的構成要素,留下了昔日永樂町迪化街的繁盛景致。
圖2-20 藍蔭鼎/蘭亭/1962年/水彩畫/60×42公分/私人收藏
「蘭亭」又名「慈母亭」,乃中橫近太魯閣路段之名勝。臺灣畫家以蘭亭為題者甚多,藍蔭鼎此作雖以水彩為之,但因其用筆上之特色,乾濕並陳,使得此作充滿東方水墨畫之況味。
圖2-21 李澤藩/東門城/1961年/水彩紙/54×75公分/李澤藩美術館藏
李澤藩描繪新竹東門城,以墨線勾出輪廓,再以紅、藍與黃色作為整幅畫的主調,以摻少許墨色的淡綠底色來表現陰暗面;中景布局、筆趣以及層層的空間分佈是畫家最拿手的。透過靈敏的觀察與細緻的感受,傳達了本土的特質,全畫充滿著濃郁的傳統風味。
圖2-22 黃土水/水牛群像/1930年/石膏/250×555公分/臺北市中山堂藏
創作於1930年,別名〈南國〉。內容是芭蕉樹下三位村童與五隻水牛的悠閒片刻;三位孩童的位置高低錯落,撫摸牛頭的小孩專注的神情與姿態使畫面產生安定感。水牛在畫面中央交錯,體態渾圓有力。黃土水的創作題材多以臺灣鄉土景物為題,「水牛」系列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28年秋天,黃土水開始製作〈水牛群像〉大浮雕,卻因積勞成疾病逝於1930年,「水牛」也因此成為絕響。
圖2-23 蒲添生/春之光/1958年/青銅/17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入選日展的作品。蒲添生對「人體」的表現理念就是求真求似,在形體結構及空間動態上作瞬間的捕捉,唯妙唯肖地表現出生命豐沛的能量與思想上無止境的延伸,強調精神與生命的不可分離。
圖2-24 溥心畬/梔子花/無年款/水墨紙本/38×23.5公分/臺北華岡博物館藏
此作為畫家隨筆之作,畫中之梔子花,一枝三花,構圖簡明,花姿各異,一含苞、一盛放、一初綻,且向背之勢各異。通幅觀之,用筆簡練,設色淡雅,甚具文氣。
圖2-25 張大千/敦煌莫高窟佛像/1943年/設色紙本/64×37公分/私人收藏
工筆細寫繪的佛像,身著紅色僧衣,古韻豐滿,雙掌合十。設色鮮艷、對比強烈、敷染勻整,正是張大千佛畫的風格。
圖2-26 黃君璧/浮雲歸大壑/1960年/水墨紙本鏡框/120×57公分/畫家家屬收藏
此作為畫家登阿里山,遠眺巍峨的大塔山時所得景緻。其近景寫繪阿里山,中景則以奇雲海勝景為題,描繪出其煙雲變幻之美,遠處則為大塔山頂峰。
圖2-27 傅狷夫/濤/1980年/水墨紙/50×66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生命歷程幾乎橫跨二十世紀的水墨畫家,以「傅家山水」開創了中國傳統水墨的新意境。傅狷夫在行遍臺灣島的寫生創作中,體悟山水的精神,忠實呈現雲、海、霧、浪的流動翻轉及臺灣特有的地貌與岩質,創造「裂罅皴」皴法。在固守傳統之餘,不忘挹注豐沛的創作活力於現實環境之中,拓展出屬於臺灣本土水墨的新風貌。
圖2-28 劉其偉/臺灣水牛/1997年/水彩紙/53×72公分/私人收藏
兼具文化人類學者與畫家身分的劉其偉,其畫風純真、浪漫,自成一家。作品重水分渲染,知性抒情,勇於創新實驗,擅長將現實形象簡化,以線條表達。藉由半抽象形式,透過想像的蘊釀,將現實物象加以簡化改變。
圖2-29 席德進/古厝/1973年/水彩紙/57.5×79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席德進說:「古屋引導我繪畫的道路。」又說:「最令我感動、沉迷,覺得至實的東西,就是臺灣古老的房子。」傳統的臺灣建築之美是其他國家難以見到的;造形上顯現剛柔並濟的曲線,溫暖的色彩和充滿人性的空間經營,自然而和諧。畫家擅長運用水彩和水墨的融合變化,記錄臺灣的古建築,彰顯建築特色。
圖2-30 李仲生/抽象畫/1963年/油彩畫布/37×27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畫風揉合佛洛依德藝術思想與抽象藝術理念,並存在著東方獨有的神祕思維與現代前衛性風格。
圖2-31 馬白水/月世界/1997年/水彩紙本/48×59公分/私人收藏
馬白水的水彩畫重視三分面的表現法,提倡透明畫法,也常使用毛筆作畫,故自稱其創作為「彩墨」。
圖2-32 蕭勤/大方無隅/1961年/油彩畫布/79×99公分/私人收藏
畫作呈現如水墨般的澹泊清雅,以厚實筆觸、色彩與形式的經營詮釋性靈,成為具有樂觀進取的藝術特色。
圖2-33 劉國松/破曉/2005年/綜合媒材/110.52×57.5公分/私人收藏
畫家嘗試以不用傳統毛筆描繪的方式進行創作,並將中、西方藝術觀念及技法融為一體,包含撕、揉、拼貼等手法,進而形成個人的創作風貌。
圖2-34 廖修平/廟/1976年/版畫/75×51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在臺灣,紅色廣為大眾所接受,通常為代表廟宇建築與宗教的主色,反映在本作中的大紅便是例證。此作充滿繁複的裝飾圖案與高彩度的色調,熱鬧中不失莊嚴,表現了深植民心的宗教情懷。
圖2-35 朱銘/太極拱門/2000年/青銅/210×275×37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此作品造形兼具莊嚴與優雅。草根性一直涵藏於朱銘的生命深處,而在他的雕塑生命中所關懷的是比草根性還要屬於藝術課題的精神性,特別是生命力中的精神性,「太極系列」便是這個基本關懷的表現。
圖2-36 李錫奇/再本位~10/1998年/綜合媒材/67.5×135公分/私人收藏
畫家運用錯位、變置、再組合的抽象表現,充分發揮符號的多變性,目的在於形成一種對比與思維的張力,創作出屬於個人的符號標記。
圖2-37 江兆申/懸泉飛影/1991年/設色紙本/174.5×93.5公分/私人收藏
此作取南投縣埔里鎮附近的中央山脈為景。山石運用層層疊疊的淡墨與淡彩烘染,立體感的表現相當的堅實寫真,通幅布局虛實相輔 ,呈現出山脈壯美的景致。
圖2-38 歐豪年/虎虎生風/1993年/設色紙本/115×47公分/私人收藏
歐豪年對於走獸生態的觀察入微,寫實的工夫紮實,由墨色與用筆的線條控掌技巧,展現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
① 陳澄波/嘉義公園/1935年/油彩畫布/116.5×91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② 馬白水/臺中公園/1990年/水彩紙本/23×31公分/私人收藏
③ 曾國安/陽明春曉/1973年/油彩畫布/90.7×116.7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④ 官大欽/九曲洞/2006年/水墨紙本/69×46公分/私人收藏
⑤ 古耀華/清境農場/2007年/水墨紙本/76×50公分/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