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美術 資源版/第二章 緣起不滅—臺灣美術的發展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職業學校/美術 資源版/第二章 緣起不滅—臺灣美術的發展
普通高中/美術(二)資源版/第二章 美麗恆久遠‧巧藝永流傳
普通高中/美術(一)資源版/第六章 臺灣美術百年回顧
普通高中/美術(二)資源版/第五章 水墨畫的藝術光輝
普通高中/美術(一)資源版/第四章 生活中的設計藝術
普通高中/美術(二)資源版/第六章 看懂現代藝術
普通高中/美術(二)資源版/第八章 雕塑造形的禮讚
職業學校/美術 資源版/第七章 豐富你我生活的設計之美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職業學校/美術 資源版/第二章 緣起不滅—臺灣美術的發展
臺灣的歷史已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這片土地上也有許多不同的族群聚集、共同生活,因此,在臺灣社會的美術活動可說是十分多元而豐富的。
臺灣的原住民何時開始移居至此迄今無法確定,但是從已知的出土遺址及文物可知應當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從出土的石器、陶器、雕刻及裝飾物件等皆可看出此地質樸的文化特色。
十五份文化遺址
巴圖形石斧與網墬/景隆軒工作室鄭景隆提供
此為2007年於臺北市文山區興隆公園一帶發現的十五份遺址中之文物,巴圖尺寸介於13至23.5公分,網墬則多介於2至7公分,為先民漁獵、生活用具。據科學檢測後推斷應為距今約2000至2500年前之新石器時代晚期先民文物。
臺東卑南考古遺址的陪葬陶器/
轉錄自宋文薰、連照美:《卑南考古1986~1987》
卑南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出土的陪葬陶器是環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圖中圓底、素面之器形為石板棺內的陪葬品,以雙豎把圈足罐為典型。
臺灣的史前遺跡
1896年,日本學者在臺北市芝山岩發現了史前遺址,至今共發現五百多個遺址,分布全省各地。臺灣史前遺址出土許多新石器時代之文化器物。遺址分別在北部如芝山岩、圓山、十三行、大坌坑……等。中部的番仔園、牛罵頭、牛埔、大馬璘……等。南部的鳥松、牛稠子、鳳鼻頭、墾丁、鵝鑾鼻……等。東部的卑南、泰源、白桑安、新社……等遺址出土了許多陶片、石器及少數之玉器雕刻物件。
近年則於臺北市文山區發現「十五份遺址」,依其所遺文物判斷,約為距今2500至2000年左右之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
樸實的原住民藝術
臺灣的原住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孕育出許多獨特且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原住民的藝術常是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實用、美觀兼具,技法、形制各異的作品;或是與各部族神話相關的作品;抑或合乎自然、表現希望與幻想的作品。
排灣族木雕匙/臺中國立科學博物館藏
原住民中有許多族皆擅於木雕工藝,圖為排灣族人以木料雕成,兼具質樸美感與實用功能的生活器具。
排灣族石板雕刻/臺中國立科學博物館藏
排灣族人在自築的石板屋內外經常會裝飾一些石板浮雕,人形、百步蛇或簡單的幾何圖形是石雕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題材。
顏水龍/魯凱小姐/1982年/油彩畫布/80×65公分/私人收藏
魯凱少女的側面像,原住民少女古銅膚色搭配亮麗的雙目、狹長的濃眉與飽滿厚實的雙唇,呈現純樸、天真燦爛的健康美。富原住民圖騰特色的服裝、冠飾頗能反映出魯凱族裝飾華麗、色彩鮮豔的特色。
傳統文人畫的承繼
清朝時,板橋的林本源家族修建華麗宅院,並聘請能書善畫的謝琯樵等擔任教席,且備加禮遇,影響當時文風甚大。另當時因行科舉取才之制,有意科舉功名者,莫不勤讀工書,或亦兼擅水墨畫。
也許是地緣關係,臺灣的水墨畫大體承繼了福建的閩南風貌,有所謂的閩習風格,如林朝英、林紓、陳邦選等人之作品看來皆有文人畫的氣息,同時也具有鄉野地域之趣味。
謝琯樵/墨竹/清代/水墨紙 /168×50公分/德門居藏
此作竹子自左邊斜出,枝條輕巧,姿態靈活,寫竹葉茂盛之狀;短筆觸的筆法配合疏密和空間虛實的安排,使全作顯得蕭疏自然;背景單純,飄逸灑脫中可見文人氣韻。
林朝英/墨荷/清代/水墨紙/46.5×94.0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本作品是傳統水墨的表現形式,應用「沒骨法」繪成,形體的傳達,以墨痕呈現,應用水墨團塊的表現手法達成空間的經營,透過濃淡、輕重與花梗聚散的安排,不加任何勾勒的線條,使畫面更具活潑脫俗之美。
陳邦選/指畫壽星/清代/水墨紙/131×72公分/私人收藏
陳邦選描繪的題材多為典型的明清文人畫。其善用手指蘸墨寫山水、人物,暈染自然淋漓,比之清代高其佩的指畫作品,筆趣更為多采多姿。
東洋繪畫與西方繪畫的影響
1895年清廷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時日籍畫家木下靜涯及鄉原古統來臺任教,積極推展,臺籍畫家受其影響者眾,東渡日本習畫者亦不少,凡此種種皆使日本風格的膠彩畫在臺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如林玉山、陳進、郭雪湖等,在當時官辦臺(府)展中皆以膠彩為主要呈現媒材並取得不錯之成績。
林玉山/鐵力士雪山/1981年/水墨紙/58×70公分/私人收藏
鐵力士山位於歐洲瑞士,最高海拔3238公尺,屬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部份的山峰。畫家此作為行旅世界各國後歸返之回憶創作,此系列作品畫家以明暗有致的筆觸皴擦出山體的堅硬質感,並以大片留空的方式寫雲,以突顯高山的雄偉氣勢。
林玉山
臺灣嘉義人,號桃城散人。早年留學日本,研究繪畫,並在京都堂本印象畫塾深造。返臺後,在故鄉組織春萌畫院,從事教學,更組織墨洋社培育後進。臺灣光復後,作畫更勤,發表新作更多。不久應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國畫,研究範圍日益擴展,吸收並融會國畫傳統技法,創作日臻圓熟。其創作,不僅師法自然,還求中得心源,近年來更力求以思想主導,提升其創作意境。
陳進/古樂/1982年/膠彩絹/110×53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右側坐姿人像在陳進的作品中較為少見。畫中人物身著旗袍坐在雕工精緻的黑色方椅上,手中正在輕操樂器,深富古典綽約的婉柔氣息。
陳進
臺灣新竹縣人。幼年時家境富裕,在高女求學時,受老師鄉原古統的鼓勵,並在父親支持下,赴日留學,研究膠彩畫,作品多次入選帝展。回國後繼續從事膠彩畫之創作,為我國著名的前輩女性畫家。從其作品中可充分體會到其畫境悠遠、畫質優美、畫格高尚、畫法純熟,與她為人處事的風格具有相當程度的關聯。陳進的繪畫藝術造境中,可發現人性的光輝與世情的悠揚。
郭雪湖/圓山附近/1928年/膠彩絹/91×182公分/畫家收藏
以田園實景入畫,大量使用礦物性石綠色系顏料表現樹木、農作物。茂密蓊鬱的偌大樹林在整體空間的區隔與分野上清晰呈現,郭雪湖以明顯的色調對比凸顯出中、遠景部分,頗為費心。
郭雪湖
生於臺北大稻埕的農家。9歲時入日新公學校就讀,三年級時級任導師即發現他在美術上的才華,時常加以指導鼓勵。15歲時考上臺北州立工業學校(今臺北科技大學)土木科,因志趣不合,申請退學,在家習作美術,臨摹中日名家畫跡。16歲時入臺灣北部名畫師蔡雪溪畫館學裱褙,臨畫神像,練出筆墨技法。隨後參加「臺展」入選,與林玉山、陳進合稱「臺展三少年」,聲名大噪。郭氏作品得力於寫生,擅長膠彩畫創作。
西畫方面則有日本人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等人來臺大力推動,加上1902年日本政府將圖畫課列入國語學校的課程,開啟了美術教育之門。另外,臺籍前輩畫家倪蔣懷大力協助石川欽一郎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使有志於美術創作者能有機會學習,此時可以說是西洋繪畫在臺灣的萌芽期。前輩畫家中留學日本者,有陳澄波、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李石樵等人。
陳澄波/淡江中學/1936年/油彩畫布/91×116.5公分/畫家家屬收藏
淡江中學座落於淡水河畔的山坡之上,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私立學校,且校園建築融合中西,為假日遊客時常造訪之處。此作畫家以1930年代淡江中學校舍為背景,描寫其周遭景致,畫面紅、綠相間,筆觸活潑,兼有人物與鷺鷥點綴其間,使全作充滿生氣。
陳澄波
臺灣嘉義人。出生寒微,全憑不懈之勤奮努力,而以猛躍之姿崛起畫壇,為日治時代臺灣美術運動之先驅人物。於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後,陳澄波曾一度赴中國大陸,擔任上海新華藝專西畫科主任及教授。返臺後熱心推動文化活動,終其一生皆為促進民族文化事業而奔波。其作品風格樸拙自然,熱情四溢,尤其是表現亞熱帶臺灣風景作品,有不可思議之魅力。
廖繼春/芭蕉之庭/1928年/油彩畫布/130×97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日本第九屆帝展入選作品,取本土風光為題材。不僅在紮實的素描中有知性的成分,又以光影灑落為焦點,婦女在光影變化中穿梭工作,顯現物像隱約而微動的造形,也充分反映鄉村自然人文的氣息。
廖繼春
臺灣豐原人。幼年家境貧寒,小時候經常看到母親伏案細筆描繪各色花卉魚蟲,因而引發繪畫的興趣。民國13年赴日習畫,回國後任教中學、師範學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其繪畫生涯,早期創作大都是具象、寫實,然而在抒情對比的色彩風格中,實已潛藏了後來趨向於抽象的因子。晚期作品逐漸脫離了形,利用簡潔、強烈的色彩對比,以細線引活了色塊的呼應,淡雅的灰調子完美的統一了畫面,使其風格中蘊涵著色彩明快、華麗的樂章。
李梅樹/青溪浣衣/1981年/油彩畫布/80×116.5公分/臺北李梅樹紀念館藏
畫家一生以其所居住之三峽為題材者不計其數,僅是以三峽河邊婦女浣衣為題的作品就有近三十件。此作畫家特別強化了作品中光影的對比,以此突顯陽光映照在婦女們及河面上的戲劇性效果。此件作品不僅讓我們見證了畫家寫實的功力,更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型態。
李梅樹
臺北三峽人,入國語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並畢業於東京美術專門學校西洋畫科,作品〈紅衣〉入選日本帝展,此後又入選日本2000年慶祝展等。共組臺陽美術協會致力於美術教育推動,曾擔任臺灣藝專美術科、雕塑科主任及教授,並為文化大學教授及臺灣大學兼任教授。並出錢出力重建三峽清水祖師廟,工作歷時三十餘年但未竟全工因病去世。李梅樹重寫實風格,題材選自周遭親友及風景,可說是臺灣鄉土情懷最具代表之畫家。
李石樵/市場口/1945年/油彩畫布/157×146公分/財團法人李石樵美術館基金會藏
人物刻劃一向是李石樵的專長,此作反映他光復後投入現實生活的藝術創作觀,忠實描繪菜市場人們的作息,並表現出符合當時食衣住行上的新現象,也是他所秉持「從現實中探索美的題材與富有美感價值的藝術」的價值觀。
李石樵
臺北人。先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後留學日本。於23歲時考取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在學期間入選帝展數次,並榮膺「無鑑查」資格。畢業返臺,任教臺灣師大美術系和中國文化大學等校,為國內優異的資深畫家,在美術教育界深具影響力。李氏一生之作品面貌變化奇多。在學時期屬寫實風格,構圖穩定、技法紮實。隨後受立體主義啟發,強化了造形,分割了畫面,以色塊開拓空間的深度,類似幾何抽象風格,顯示出他在探索現代繪畫的面貌。而在有些作品中,他也把幾何抽象和寫實具象結合在一起。晚年至美國,作品色彩依舊明豔鮮活,晚期風格有回歸寫實的跡象,以休閒活動為題材的作品居多。色彩艷麗、構圖穩定、技法圓熟、思想豐富是他作品的特色。
水彩畫家中除了洪瑞麟留學日本外,其他如倪蔣懷、藍蔭鼎、李澤藩則未曾出國留學,但皆曾受教於石川欽一郎。在雕塑方面有黃土水、蒲添生、陳夏雨等人。這些人致力於美術的創作,頗有成就。
洪瑞麟/等待入坑/1951年/炭筆紙/26×38公分/私人收藏
洪瑞麟以擅畫礦工聞名。其作品內斂而富有情感,尤其是記錄礦工工作情形的炭筆速寫作品更是充分展現了礦工的礦場生活全貌。
洪瑞麟
臺北大稻埕人,父親洪麟汀喜文藝、善繪畫,與許多文友交往,洪瑞麟受其影響很大,也因如此,其水彩、水墨自成一格,似有中國文人畫之氣質。18歲那年進入臺灣繪畫研究所受石川欽一郎之指導,開始接受學院美術教育。後來到日本留學,進入帝國美術學校(後來改名為武藏野美術學校),校風較為開放,非常適合他的個性。返臺進入礦場工作近三十餘年,和礦工一同進入礦坑,在微小的小燈下完成了無數的礦工畫作,被喻為礦工畫家。曾任教國立臺灣藝專。後來移居美國,作品均為陽光充足的海邊景物,與早年之黑暗礦坑形成強烈對比。
倪蔣懷/永樂町/1939年/水彩紙/47×31.5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倪蔣懷是臺灣美術史中走在時代前端的贊助者及收藏家,更是出色的水彩畫家,他對美術運動的貢獻頗鉅。畫風樸素溫厚,別具一格。畫作中結實、嚴整、洗練、純熟的構成要素,留下了昔日永樂町迪化街的繁盛景致。
倪蔣懷
生於臺北公館,就讀國語學校師範科(現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受教於石川欽一郎,擅長水彩畫。因經營礦業,經濟情況較佳,故出資組織臺灣水彩會,由石川欽一郎指導,並與同好組成七星會及一廬會。
李澤藩/東門城/1961年/水彩紙/54×75公分/李澤藩美術館藏
李澤藩描繪新竹東門城,以墨線勾出輪廓,再以紅、藍與黃色作為整幅畫的主調,以摻少許墨色的淡綠底色來表現陰暗面;中景布局、筆趣以及層層的空間分布是畫家最拿手的。透過靈敏的觀察與細緻的感受,傳達了本土的特質,全畫充滿著濃郁的傳統風味。
李澤藩
民國15年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後,回到故鄉臺灣新竹,開始從事他將近五十年漫長的美術教育工作。他常自稱為教育者,而不以畫家自居 。其水彩畫作品早期受到其師影響;後半期即揉入自己研習多年的技法心得加以應用,形成他特有的「臺灣風味」。其創作主題有:臺灣特有的風景、廟宇、庭舍、鄉俚人物等。晚年因有機會到國外旅行而增加了外國風光的寫生。然而他一向淡泊名利的性格,使其作品中自有一番山水清音、畫壇隱者之逸氣。
黃土水的〈水牛群像〉創作於1930年,別名〈南國〉。內容是芭蕉樹下三位村童與五隻水牛的悠閒片刻;三位孩童的位置高低錯落,撫摸牛頭的小孩專注的神情與姿態使畫面產生安定感。水牛在畫面中央交錯,體態渾圓有力。黃土水的創作題材多以臺灣鄉土景物為題,「水牛」系列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28年秋天,黃土水開始製作〈水牛群像〉大浮雕,卻因積勞成疾病逝於1930年,「水牛」也因此成為絕響。
黃土水
生於艋舺(臺北萬華)。早先就讀於國語學校,因雕刻才能突出,被校方保送到東京美術學校進修雕刻,成績優異。惜因工作勤奮,英年早逝。1931年於臺北中山堂舉行的遺作展,展出雕刻作品八十多件,是臺灣近代雕塑界的重要作家。
現代繪畫的崛起與關懷鄉土的運動
臺灣光復後不久,國民政府遷臺,隨著政府遷臺的水墨畫家有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傅狷夫、呂佛庭、高一峰、馬壽華、趙春翔等人。西畫家有梁鼎銘、劉其偉、席德進、李仲生、馬白水及停留較短的朱德群。
由於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因素,傳統水墨畫取代東洋膠彩畫成為主流;西洋繪畫方面,當時以印象主義及野獸主義為主流,變化比較不大。
溥心畬/梔子花/無年款/水墨紙本/38×23.5公分/臺北華岡博物館藏
此作為畫家隨筆之作,畫中之梔子花,一枝三花,構圖簡明,花姿各異,一含苞、一盛放、一初綻,且向背之勢各異。通幅觀之,用筆簡練,設色淡雅,甚具文氣。
張大千/敦煌莫高窟佛像/1943年/設色紙本/64×37公分/私人收藏
工筆細寫繪的佛像,身著紅色僧衣,古韻豐滿,雙掌合十。設色鮮艷、對比強烈、敷染勻整,正是張大千佛畫的風格。
張大千
現代畫家,單名爰,四川內江人。少與母習畫,年輕時留洋日本專攻繪畫及染織工藝。一度出家,法號大千,後還俗故世稱大千居士。喜臨摩石濤作品,幾可亂真。擅長山水、花卉、人物,尤擅寫荷,獨樹一格。與齊白石齊名,並稱「南張北齊」。中年後長期居住巴西,晚年定居臺北雙溪摩耶精舍。其作品工筆寫意均稱精妙,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
傅狷夫/濤/1980年/水墨紙/50×66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生命歷程幾乎橫跨二十世紀的水墨畫家,以「傅家山水」開創了中國傳統水墨的新意境。傅狷夫在行遍臺灣島的寫生創作中,體悟山水的精神,忠實呈現雲、海、霧、浪的流動翻轉及臺灣特有的地貌與岩質,創造「裂罅皴」皴法。在固守傳統之餘,不忘挹注豐沛的創作活力於現實環境之中,拓展出屬於臺灣本土水墨的新風貌。
傅狷夫
生於民國前2年,浙江杭州人。幼承家學,酷愛丹青。及長入西冷書畫社,潛心研究山水、書法、花鳥及書畫理論,奠定深厚的傳統繪畫根基。進而師承造化,凡遊蹤所至,無論絕壁險灘或煙巒雲樹,無不留意觀察,取景造境,自成佳妙。並自創裂罅皴、先點後皴、直點皴及點潰法諸國畫新法。無論畫山、畫石、畫樹、畫海濤、畫泉瀑,用筆、用色皆不為古法所範,自成一格。一生致力於寫生與創作,尤其他將傳統中國畫法,活用於臺灣自然山水,創出富於臺灣本土特色的水墨作品,對近代中國繪畫之發展具有重大貢獻。
六○年代由於李仲生的倡導,臺灣的現代繪畫開始萌芽,美國文化成為大家崇拜的對象,加上資訊不完備,抽象繪畫似乎成了現代繪畫的代表。霍剛、蕭勤等人成立東方畫會,強調吸收新觀念、破除舊思想,在繪畫方面才能和世界同步;郭東榮、劉國松等人組織五月畫會,主張汲取現代西方理論,倡導中國繪畫的現代化。這些團體大部分的會員均擺脫了形象的描寫而投入抽象的領域。
李仲生/抽象畫/1963年/油彩畫布/37×27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畫風揉合佛洛依德藝術思想與抽象藝術理念,並存在著東方獨有的神祕思維與現代前衛性風格。
李仲生
廣東韶關人,畢業於東京日本大學藝術系西洋畫科,曾任教於杭州藝專。早年在廣東美專、上海美專就讀時受倪貽德指導,到日本更受教於藤田嗣治,並為兩科會及黑色洋畫會之會員。1949年抵臺灣,1951年於臺北市安東街開課授徒,指導現代繪畫,當時有臺北師範學生及任職空軍者多人求教。其學生有蕭勤、霍剛、歐陽文苑、夏陽、吳昊、李元佳、陳道明、蕭明賢、劉芙美。後來這些學員組成了東方畫會,推動現代繪畫,李仲生因不同意其組織畫會,而遷居彰化。但仍有很多人繼續追隨他。李仲生可以說是臺灣抽象繪畫的播種者。
劉國松/破曉/2005年/綜合媒材/110.52×57.5公分/私人收藏
畫家嘗試以不用傳統毛筆描繪的方式進行創作,並將中、西方藝術觀念及技法融為一體,包含撕、揉、拼貼等手法,進而形成個人的創作風貌。
劉國松
山東益都人,14歲開始學習國畫技法,20歲改習西畫。國立師範大學畢業,隨即創立五月畫會,鼓吹現代藝術。1961年起倡導國畫現代化運動,為建立一個屬於二十世紀的中國繪畫新傳統而努力,迄今不懈。後任東海大學客座教授。劉氏致力於水墨畫各種新技法的試驗,並創出許多種不同形式的個人畫風,曾獲得多次國際獎項。其在世界各地已舉辦個展超過百次,其名字亦載於中、美、英、法與瑞士出版的八本美術史籍中,其成就受到了國際藝壇的肯定。
七○年代大家開始重視臺灣周遭的環境,藝術家也常以鄉土素材為題來創作,如席德進大量描繪古厝,廖修平以民間工藝及臺灣廟宇門神為訴求題材創作;本土民間藝師如朱銘的雕塑得到極佳的評價;洪通和吳李玉哥的素人繪畫也受到重視。
朱銘/太極拱門/2000年/青銅/210×275×37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此作品造形兼具莊嚴與優雅。草根性一直涵藏於朱銘的生命深處,而在他的雕塑生命中所關懷的是比草根性還要屬於藝術課題的精神性,特別是生命力中的精神性,「太極系列」便是這個基本關懷的表現。
朱銘
1938年生於苗栗通霄,早年從事民間工藝之雕刻,並從事廟宇等相關雕刻工作。技法純熟,後來接受楊英風之指導,拓展創作方向。早期以木雕作為主要的創作方式,〈牛車〉系列之創作尤其受到大家的注意。後來增加許多複合媒材之創作,如〈太極〉系列、〈三姑六婆〉系列等題材,均為中國民間鄉土的情懷表現。
百花齊放的當代藝術
由於交通便捷,資訊發達,觀光旅遊增廣了人們的見聞,加上臺灣的留學生遍及世界各地,不再像從前只侷限在歐洲或美、日等國。臺灣的藝術逐漸走向國際化,並在新的表現媒材、多媒材的應用、裝置藝術、平面繪畫……等領域中各自發展、開花結果。
然而有部分藝術創作者持續邁著傳統的腳步,如傅狷夫、林玉山、江兆申、鄭善禧、歐豪年等,皆以傳統水墨為本,並適度引入西方藝術觀念來從事水墨畫的創作。
江兆申/懸泉飛影/1991年/設色紙本/174.5 ×93.5公分/私人收藏
此作取南投縣埔里鎮附近的中央山脈為景。山石運用層層疊疊的淡墨與淡彩烘染,立體感的表現相當的堅實寫真,通幅布局虛實相輔,呈現出山脈壯美的景致。
歐豪年/虎虎生風/1993年/設色紙本/115×47公分/私人收藏
歐豪年對於走獸生態的觀察入微,寫實的工夫紮實,由墨色與用筆的線條控掌技巧,展現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
臺灣當代美術是十分多元的,無論表現形式或媒材均與過去有極大的差異,不但走出了日治時期的影子,也擺脫了美國的強勢文化,逐漸建立起臺灣美術新風貌。
藝術欣賞
本土畫家以臺灣風景為題的創作
席德進/古厝/1973年/水彩紙/57.5×79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席德進
生於四川省。父親為地方鄉紳,就讀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和北平藝專合併於重慶成立之國立藝專,受教於林風眠、關良、丁衍庸、李可染、潘天壽、趙無極、李仲生、朱德群等人,為路線創新的畫家。於1949年來臺,曾在嘉義中學任教,利用課餘到處寫生。1952年到臺北實現他的夢想,十年間不斷的探索、研究,追求現代的繪畫思想。1962年獲得美國國務院之邀請前往美國,後轉居巴黎三年,回國後開始描寫臺灣的古厝、古蹟。其作品以走鄉土的寫實路線為他最後的抉擇。
馬白水/臺中公園/1990年/水彩紙本/23×31公分/私人收藏
馬白水
1909年生於遼寧省本溪,畢業於瀋陽遼寧省立師範專修科,抗日戰起,隨著學校的遷移而到處寫生,1949年抵臺灣,受聘省立師範學院(國立臺灣師大)授課達27年,兼任國立臺灣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大學美術系之教授,桃李遍及臺灣各地。1974~1989年旅居美國紐約,依舊創作不懈,但此時的水彩畫似乎改變了以前的畫風,混以墨彩表現,融入了中國畫的一些技法。馬白水在早期和平東路之師大職舍亦開班授課,從學者甚多,並撰有《水彩畫法》及《彩畫十二講》,解析各種技法,簡明易懂。
陳澄波/嘉義公園/1935年/油彩畫布/116.5×91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曾國安/陽明春曉/1973年/油彩畫布/90.7×116.7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官大欽/九曲洞/2006年/水墨紙本/69×46公分/私人收藏
古耀華/清境農場/2007年/水墨紙本/76×50公分/私人收藏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