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定義與基本概念
設計是一種具有實用目標及規劃性以達成預期結果之創作,其目的在於提供人類更好的生活品質。良好的設計必須具備優美的視覺效果,並且符合實用的需求。基本上,設計可以大致歸納為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與環境設計等幾大類。
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一般多採用平面形態呈現,所以過去多稱之為平面設計。舉凡企業標誌、各式字體、海報、卡片、傳單、書籍報刊封面等之設計,都屬於視覺傳達設計。
張盛權/沉思羅漢/2004年/紙本
設計者使用刻刀及印拓的線條作為造形主體,並運用類似碑拓文字的方式處理背景,將現代社會中時見的小人物以較為幽默的方式呈現在觀者面前。(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第二屆設計組專刊)
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是以創造你我生活之中完美的生活器物為目標的設計行為,其主要目的在於滿足人類精神與物質上的需求。凡與生活相關的各種器物,小至杯盤、文具,大至家具、汽車等之設計,均屬於產品設計。
侯曉蓓/TAIWAN MODERN(瓶形設計—蓮瓶)/2003年
設計者將蓮花的優雅線條與清透的綠色玻璃揉合為一,使得此水瓶呈現出濃郁的雅潔氣息與清涼之感。(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第二屆設計組專刊)
iPhone 6
iPhone 6是以iPod的外觀設計搭配資料傳輸功能所製造的多媒體娛樂智慧型手機。除了清晰的聲音品質、簡潔的流行機殼外,更結合了收聽音樂、撥打電話、傳送文字簡訊、收發電子郵件、瀏覽全球資訊網、接收及上傳照片等功能。
建築與空間環境設計
建築是一門融合了科學與藝術,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學問。在居住品質日益受到重視的今日,建築與空間環境的設計及規劃,對我們的生活影響甚鉅。良好的居住環境,不僅可以使我們保持身心健康,也能增進你我的工作效率,讓身處其中的人能悠游自得。
古耀華 攝/臺灣高鐵左營站
高鐵左營站內燈具充滿現代感的造形設計,能與現代化的高鐵站室內空間融為一體。
設計的構成元素
設計依其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構成要素,如色彩、材質、文字、圖形、空間等都是構成設計作品可以運用的元素。
以平面設計為例,在進行設計活動時,便可以將文字、圖形、標誌等組合成畫面中的點、線、面等各種形態,以呈現及突顯設計者的創作意圖。
構成
將各種造形要素按照視覺效果、力學等原則,組合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造形行為。構成不同於設計,可以拋開適用性、生產或時代要求等因素,進行自由幻想的造形創作。
標誌
用最簡潔的圖案、文字或色彩來代表或指示某種具有特殊意涵的象徵性符號。這樣的符號廣泛地被應用在團體的會徽、公司行號的符號,或是公共服務性的號誌上。
而立體性設計作品的構成則以長、寬、高三度空間所組構之存在實體與部分平面元素加以組合完成。
鄭又慈/眼線筆盒包裝設計/
2009年
商品的外觀設計與包裝在整個商品的產銷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有好的設計與包裝通常較能給消費大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設計作品的創作上,可用以完成作品的媒材種類甚多,除常見的紙材外,諸如木材、金屬、織品、皮革等多種媒材均可混合運用,使作品產生更豐富的質感與視覺效果。
吳平吉/2000年滅絕的昆蟲/1996年/綜合媒材紙本/106×114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作者利用各式媒材的組合與雕刻,創造出具有機械感的昆蟲,加上居中對稱的配置方式,使其主題更易突顯。
平面設計的範疇與發展
平面設計的重要元素包括圖形、色彩、標誌、文字及字體等,其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間中的設計活動。從事平面設計須考量的主要有版面的編排、字體的設計,及插圖與標誌、符號的配置。
近代平面設計的發展
基本上,近代平面設計的發展大致可以區分為下列幾個重要時期:
工藝美術運動
工藝美術運動是源起於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一場設計運動,最早發生地為英國。此期的設計家們從中世紀的藝術、日本的裝飾風格與自然中汲取養分,強調曲線及有機律動,作品多以石版印刷搭配手寫的文字及手繪圖形,富有強烈的裝飾性。威廉.莫里斯為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威廉.莫里斯/各式壁紙花色設計/創作年代不詳/紙本油墨印刷/私人收藏
英國設計師威廉.莫里斯素有「現代設計之父」的美譽,擅長以各式花草圖紋為元素,設計繁複卻不失典雅的壁紙。他除了提出工藝在工業時代的新價值外,更以實際行動研究並推廣新工藝美學的誕生,藉工藝設計將美學普及到一般民眾的居家生活之中。
威廉.莫里斯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世界知名的家具、壁紙花樣和布料花紋的設計者兼畫家。他同時是一位小說家和詩人,也是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早起發起者之一。
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發生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範圍遍及歐、美。其與工藝美術運動相同的是同樣重視曲線的運用及非直線性的有機律動,強調自然風格;不同的是新藝術風格全然放棄了承襲前人、古典的路線,而直接向自然取法、學習。英國阿瑟.馬克穆多是工藝美術運動晚期的代表,也是新藝術運動的創始者。有「現代海報之父」美譽的謝列特與羅特列克則是此期法國最重要的設計家。
謝列特/假面舞會/1896年/紙本石版印刷/120×45公分/私人收藏
謝列特有「現代海報之父」之稱,在其所處的時代他憑藉石版彩色的印刷技術向世人展現色彩的魅力,從而創造了上千張對世界平面設計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海報作品。
羅特列克/布魯安演出海報/1892年/紙本石版印刷/150×100公分/羅特列克博物館收藏
羅特列克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也擅長於平面設計,他出身貴族,身材矮小多病,童年時的一場意外使他不良於行,鎮日沉醉在蒙馬特的夜生活中。從他的海報作品中可以明顯見到曾受竇加與日本版畫的影響。
羅特列克
作為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的繪畫技巧深受印象畫派啟發,但又結合浮世繪筆法與個人寫實的才華而獨樹一格。他的繪畫作品主要可分成兩大類型:油畫與石版畫。無論哪種類型,幾乎都以人物素描為主題物件。受到竇加的強烈影響,羅特列克的畫作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物樣貌。對於這點,據說他曾說過:「只有人才是存在的,風景不過是附屬品。所謂純風景畫畫家只是野蠻人。」
雖然同樣專注於人物畫,但羅特列克與竇加的風格又大異其趣:竇加的畫作被認為宛如鑰匙孔中的結果,她們(多數是女性)在畫中的姿態宛如不曾留意畫家的筆觸,因此留下無矯作的體態之美;然而羅特列克的畫作卻有意無意的扭曲或誇大畫中人物的樣貌神情,進而強調人物的生命力與寫實感,讓粗莽的中低階層居民也戴上莊嚴的面紗。對於自己的創作理念,羅特列克曾說:「我致力於創作真實而非理想,或許這是缺點。雖然我並不喜歡醜陋的東西,但我對它仍帶有幾分興趣地塗上顏色,或畫成圓形,或使之發光...。」
羅特列克在海報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注重理念的表達,圖形簡化,色彩和諧統一、畫面強調裝飾性。因為受到了日本浮士繪木版畫的影響,他的畫有平面動態構圖以及粗獷的外輪廓線等。羅特列克的作品具有一種憤世嫉俗的激情,海報題材多為表現娛樂場所的生活景象,他採用富有漫畫意味的幽默和諷刺的表現手段,使海報的主題具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徵,因而更具深刻的社會意義。
羅特列克創作的海報作品,既是向大眾傳播資訊的媒介,同時又是被公認的世界一流的繪畫作品。他在海報設計領域的傑出成就,使海報這一獨立的藝術形式提升了品位和品質,同時也提高了他的知名度。羅特列克的海報作品對當時繪畫界的影響很大,如他的海報〈瑪麗.彌爾頓〉就掛在畢卡索在巴黎居住的屋內牆上,這在畢卡索的作品〈藍屋〉可得到佐證。
羅特列克是個膚色黝黑、個子矮小的人,令人聯想到侏儒:他的上半身和他的大腦袋的重量好像在擠壓著他的下半身,他的雙褪彎曲……。總之,他是個長得滑稽可笑的矮子,回想起他的人似乎都有著這種印象。在大眾的印象中,普遍存著他的這種形象,特別是在1952年,約翰.休斯頓給他和巴黎的「紅磨坊」拍了一部電影之後,更是如此。但整體說來,法國群眾對這位矮小但偉大的藝術家並不乏尊重。他在上世紀末的巴黎大街上漫步,衣著打扮無懈可擊:禮帽、手杖、潔白的硬胸;他爬上紅磨坊的高椅子和日本的長沙發;他出入「費爾南多」馬戲團;他工作;他偶而去幾家妓院尋歡、聊天、和姑娘們嬉戲。
總之,羅特列克的這種形象,完全符合充滿活力而又粗俗的巴黎夜晚。在這樣的巴黎,他找到了對抗命運的良方,找到了能夠容納各種人痛苦和提供他藝術的營養劑。
取自:視覺素養學習網
二十世紀初期
二十世紀初期的平面設計大抵上受到當時繪畫風潮如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的影響,先後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表現風格。其中以德國為發展中心而產生的「海報風格」運動較為重要,此派代表伯恩哈特以簡明的造形與強烈的色彩運用著稱,建立了極具特色的個人風格。俄、法混血的卡桑德拉為此期「圖畫現代主義」風格的代表,其作品強調圖形的象徵與概括運用,並重視圖、文的結合。
伯恩哈特/普萊斯特火柴公司海報/1905年 /紙本印刷/原尺寸不詳/私人收藏
伯恩哈特運用最簡約的元素完成此海報。送件之初並未獲得評審委員們的青睞,但其中一位評審極力保薦,使得此件作品得以出線,此件海報設計成為伯恩哈特的成名之作。
卡桑德拉/橫渡大西洋的海上輪船/1931年/紙本印刷/104.1×74.9公分/私人收藏
法國設計大師卡桑德拉擅長以高度概括的形象進行設計,以突顯畫面的張力。他同時擅於利用各式新工具來完成作品。
包浩斯
包浩斯是1919年德國建築師葛羅佩斯在威瑪市創立的一所專為設計教育成立的學院。包浩斯的主要成就是在建築的部分,但在平面設計領域也有其重要的影響力,例如重視嚴整的結構、非對稱性的平衡等。匈牙利莫霍里-納吉主張設計的生活化與社會責任,對於包浩斯的教學影響甚深。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平面設計
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部分歐洲人移居美國,其中也包括許多傑出的藝術家與設計師。大戰結束後,一股新的設計風潮從德國與瑞士展開,此即「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此風格的主要特色在於利用網格結構及極度理性的運算來安排作品中的圖、文配置,並強調精準、秩序、簡潔與突出主題等畫面效果。
溫克爾/電腦程式課程海報/1969年/紙本印刷/原尺寸不詳/私人收藏
設計師以黑色為底,搭配紅、藍二色的簡明圖案以吸引觀者的目光,其風格簡潔明快,理性且富有創意。
「紐約平面設計風格」是戰後崛起於美國的設計風格,代表人物為保羅.蘭德,其作品理性與感性兼具,畫面中常見鮮明的色彩、活潑不安定的動態,並以表達象徵意義為主要手法。
保羅.蘭德/《方向》雜誌封面/1940年/紙本印刷/原尺寸不詳/私人收藏
保羅.蘭德是當代美國最傑出的設計師之一,其跨足的範圍極廣,包括廣告、雜誌、書籍封面、包裝設計等。其設計風格多變,構圖嚴謹,善用簡潔的幾何圖形,承襲了包浩斯的理性設計理念。
融入生活的產品設計
在你我生活周遭的環境中,設計作品無所不在,包括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與設計相關。除具備實用的功能與結構外,外觀部分透過設計師針對不同產品的性質、價格或消費族群的喜好與接受度去加以考量,以設計出美觀、實用與經濟三者兼具的產品。
象印電鍋
此產品以金屬原有的質感與銀色作外觀設計,加上簡單的操控面板設計及橢圓造形,使得整件產品自然散發一種前衛、現代的感覺。
古又文/服裝設計
古又文是近年本土培育出的優秀服裝設計師的代表之一,他的服裝設計風格以雕塑般的服裝外觀著稱。他試圖將時尚與藝術的結合,2009年時以情緒雕塑系列羊毛條編織的立體針織毛衣,在美國最大的國際服裝競賽Gen Art拿下前衛時裝大獎。
古耀華攝/國立臺灣美術館精品商店區商店櫥窗
陳列在商店櫥窗內的各色同款背包,一字排開,隨著色彩的變化,產生一種彷如藝術作品般的奇特視覺效果。
折疊自行車
近年隨著節能省碳的風潮興起,腳踏車又重新風行。此產品以鋁合金打造,具有可折疊的功能及七段變速,重量12公斤。摺疊後,雙輪可推行前進。
Mini普普藝術Party包
以沃荷之作品Mini車的圖案為設計藍本,色彩瑰麗多變,展現出青春氣息。
美化環境的空間設計
建築與空間設計
建築物以廣大群眾為對象作設計,其品質自然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藝術家與設計師們積極地參與空間的規劃,許多不同的材質、元素與造形被廣泛運用於建築及空間設計上;此外,公共空間的景觀雕塑也讓我們與藝術拉近距離,隨時與作品產生對話;更有甚者,將自然景觀的既有景物與建築物相融合,營造出自然、人文相揉合的經典建築。
高第曾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聖家堂的設計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變化組合而成,是充滿律動感的偉大建築。教堂共計18座高塔,中央那座代表耶穌基督。高第將「誕生立面」安排在教堂東方,日復一日東方升起的太陽照耀著「誕生立面」,象徵著生生不息。門上栩栩如生的雕塑、複雜的細節,都是《聖經》故事中的經典。聖家堂到今日尚未完工,但仍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朝聖者、觀光客,也成為了巴塞隆納人的驕傲。
安藤忠雄
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成績:23戰13勝3敗7平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是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已顯現其設計風格。其後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神戸北野、大阪心齋橋)的商業建築設計,1990年代以後,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畫。
安藤忠雄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引起風潮和討論,名聲也開始快速累積,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等,作品的領域寬廣,通常都是大型規模的建築。但也有人認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築特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並將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近年應臺灣產學業界多方邀請,已來臺訪問、演講數回。
公共空間中的環境藝術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除了建築及室內空間設計外,還有一種可以彰顯空間精神與文化的藝術形式—環境藝術。
環境藝術通常以與環境相結合的地景藝術及裝置藝術的型式出現。此類的作品都有著強烈的環境意識,藝術家藉由人為的操作將藝術作品融入原本的環境生態與空間之中,有時是局部地貌的改變,有時則是加入部分的新物件。
克里斯多/被包圍的島/1980~1983年/粉紅花環聚丙烯織布/邁阿密海灘
此作品耗資巨額,籌備兩年,卻僅有短短兩週的展示。將藝術與大自然結合,把小島用粉紅色織布包圍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景象,使人們重新注意大自然,從中得到與平常不同感受的藝術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