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形神兼顧的東方風情
東晉時期的人物畫家顧愷之主張「以形寫神」,整合肖像畫的兩個重點—形似和神肖。
他還提出「頰上三毫」的見解,表示加強特徵使肖像性提高;又「傳神阿堵」則是對眼睛描寫的重視。
顧愷之/女史箴圖(唐摹本局部)/東晉/水墨設色 絹/24.8×348.2公分/倫敦大英博物館藏
根據張華所著《女史箴》一文而繪的插圖,原圖共十二段,但已遺失前三段,採圖文並茂的方式,是中國分隔圖畫的濫觴,此段描繪人們都知道修整自己的容顏,而不知修養自己的品行。作者高超之處就是能將教誨文字轉換成容易理解的圖像,另外,墨線流暢、人物容貌與體態描繪相當生動。
「六法」是日後人物畫品評的準則,其中的第一法「氣韻生動」,指出「氣韻」的首要,要求藝術家把握人物對象恆動的生命特質。
佚名/北宋仁宗坐像/北宋/水墨設色 絹/188.5×128.8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顧愷之與謝赫奠定了中國人像畫的審美基調,「以形寫神」「傳神」成了中國人物畫的傳統。
之後歷代畫家如唐代閻立本、五代顧閎中的肖像造詣都非常高。
晚唐、五代:肖像脫離人物畫而成為一獨立的畫科,宋代以後,除了宮廷設置職業畫家描繪君主外,民間也有專業的職業畫工從事此業。元代王繹的《寫像祕訣》的出現,使人物畫技法更加系統化。
曾鯨/王時敏像/1616年/水墨設色 絹/64×42.7公分/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圖中人物是清初「四王」之一著名的山水畫家,眉宇間透露出勃勃生氣,老成早熟,端坐於草編的蒲團上,手持一拂塵,面部安詳,體態穩重。畫家筆法純熟而細緻,利用層層暈染技法將人物五官表現立體,構圖上運用三角形構圖使畫面穩定。
晚清「海派」畫家所畫人物,題材多樣,構圖極具巧趣,設色大膽,不流於俗,將中國肖像畫推向新的高峰。
任伯年/以誠五十一歲小像/1877年/水墨 淡色紙/132×42公分/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藏
攝影取代肖像畫:清末民初,現代攝影技術傳入,與西洋素描畫法的出現,衝擊中國傳統的肖像畫。
衝擊的調整:繪畫的目的與功能不再只是單純的記錄,而是藝術家風格的表現。
徐悲鴻將西方的人體畫觀念帶入水墨畫中,一樣以傳統的筆墨與色彩表現,但加入新的表現觀念後,有了全新的感受。作者藉中國傳統的寓言故事來鼓勵大家同心協力,將日本趕出中國。
徐悲鴻/泰戈爾像/1940年/彩墨
紙/50×50公分/徐悲鴻紀念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