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的形式原理
完成一件美術作品,所需考量的部分甚多,無論是題材的選擇或是與「形式」相關之內容的組織與結構、表現的媒材等,皆需創作者勞神慎思方能致之。
以下即就數項美術之形式原理分別論之。
和諧
和諧又稱為「協調」,可分為類似性和諧與對比性和諧兩種。類似性和諧是以相近的不同元素加以組合,使其產生出特殊的協調美感,如形式上的和諧、色彩的和諧、明暗調子的和諧等均屬之。
對比性的和諧是相對或相反的兩元素,雖然兩者間存在強烈的衝突與矛盾,但組合之後仍能產生出特殊的協調美感,如光線的明與暗、空間的虛與實、質地的粗或細、色相的對比等。
克利/紅色賦格曲/1921年/紙本水彩/24.5×37.3公分/巴黎布里奇曼現代圖書館藏
克利利用大小形狀相近且色彩類似的造形完成此作,使全作在明暗色彩的變化之中仍充滿了形式和諧的美感。
呂佛庭/月夜泛舟/1989年/紙本水墨/43.5×33.5公分/私人收藏
中國水墨作品常常以虛實相映的方式處理畫面,兩者性質看似相對,卻能和諧的共存於同一畫面中。
平衡
平衡可分為對稱平衡與不對稱平衡兩種。左右對稱、上下對稱、放射對稱都屬於對稱的靜態平衡,或簡稱為「對稱」。對稱的平衡常能產生莊嚴、穩重與沉靜之感,但因差異性小,有時亦會略顯缺乏變化。
不對稱平衡是指相對的兩個元素,其形狀、體(面)積看似不太相等,重量感卻是相當的。這種外在形式富有變化,但卻能形成內在之間平衡感覺的狀態即是不對稱的平衡,亦可稱為「均衡」。
陳巨來/印文:苦篁齋/無年款/
石材篆刻/4×1.5公分/私人收藏
篆刻家運用小篆文字的對稱結構,加上勻整的布局與穩定的刀工使印面形成安和平穩的對稱畫面。
丁衍庸/印文:丁庸/無年款/石材篆刻/3.3×3.3公分/私人收藏
這件篆刻作品,就筆劃言,「丁」字極簡,「庸」字則繁複許多;其所占面積亦有極大之差別,但透過篆刻家巧妙的重筆處理,左右兩個字卻能取得極佳的平衡。
比例
比例所指乃是兩物間的比值,其關係或為大小、重輕、高低等,在美術的創作中特別是指作品與人們心理經驗所形成的對應關係。
達文西/維特魯威人體圖/1485~1490年/紙筆/34.3×24.5公分/
威尼斯藝術學院藏
達文西
在波提且利誕生後七年出生,又比菲利比諾利比早五年出生,這三位大師都是代表著十五世紀風格的典型畫家,但當我們談到達文西的時候,往往把他劃歸到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的盛期,與米開蘭基羅和拉斐爾相提並論。事實上他比米開蘭基羅大二十三歲,更比拉斐爾大三十一歲,而他所有重要的作品都在1504年完成,因此在輩分上比他們高了一級。由於他的偉大創作,為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盛期墊下穩固的基石,因此後人往往把達文西、米開蘭基羅和拉斐爾合稱為「文藝復興三巨匠」。
達文西超人之處不僅在藝術和雕刻上,同時在建築、工程、科技、植物學、地理學、解剖學等各領域域中都有劃時代的貢獻,他深信藝術與科學有密切的關係,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水火不容,對他來說,科學是對自然的研究,而藝術則是表達自然之美。達文西對人體的研究非常認真,他所畫的裸體素描顯示出他對人體結構的注意,還有光線投在肌膚上所產生的變化等。他在1480年代中期開始在米蘭研究解剖學,從留下來的紀錄顯示出他曾解剖過三十多具屍體,他對人體肌肉與骨骼如何銜接、關節與肌肉如何運作的分析研究,對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來說,有很重要的貢獻。他雖然從來沒有蓋過一幢房子,但是他的建築繪圖卻對其他建築師有深遠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斷定他為文藝復興盛期的建築奠下其特有的風格。
韻律
又稱為節奏或律動。其所指的乃是具有規律與週期性變化,而能使視覺產生如聆賞音樂般抑揚頓挫之心理效果的一種具秩序性的結構。
韻律美的產生常需借助「反覆」「漸層」「大小」「長短」「強弱」等條件的規律性重複出現或交替變化的形式來完成,以造成群體規律安排的美感。
克林姆/滿足/1905~1906年/畫紙 蛋彩 金箔 銀箔/194×121公分/維也納奧地利博物館藏
畫家藉助反覆、大小、強弱等條件的規律性重複出現與交替變化的圓曲形背景形式來完成此作,使此畫的背景產生群體規律安排的韻律美感。
單純
單純所指的是運用簡潔的元素,如造形、色彩、題材等以表現溫和、樸素、平靜簡練的美感。
張子隆/仰/1995年/石材/22×18×45公分/私人收藏
以簡練的造形描寫女性身體線條之美,看似簡單卻深具魅力。
青瓷無紋水仙盆/宋代/汝窯/
高6.9公分,橫23公分,縱16.4公分,口徑23公分,足徑19.3×12.9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河南汝窯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輝。此水仙盆素身無紋,形制簡約,土質細膩,其釉玻璃質感強,胎骨堅硬,釉色潤澤;運用最簡單的色彩與形式讓人感受單純樸素之美。
統一
形式美中的和諧、平衡、比例、韻律、單純等各組元素分別開來可各自產生不同的美感,而當其綜合起來時又可造成一種相互協調的美,將多種元素同時運用,使之處於和諧或相互呼應、映襯的狀態即為「統一」。
劉國松/吹皺的山光/1985年/紙本水墨/40×26.5公分/畫家自藏
對比
有部分作品以非秩序性、矛盾且不平衡的形式為之,進而產生一種緊張且不和諧的美感,此即為對比。此種表現手法亦能形成另一種主觀性之美感。
擅用「色彩」與「線條」,以單純且嚴密的符號形象為表現,是馬諦斯藝術中最迷人的特色。此圖使用強烈的色彩表現狂野奔放的畫面效果,以極端對比的色彩營造畫面中的衝突感,進而產生一種不協調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