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繪畫與西方繪畫的影響
1895年清廷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時日籍畫家木下靜涯及鄉原古統來臺任教,積極推展,臺籍畫家受其影響者眾,東渡日本習畫者亦不少,凡此種種皆使日本風格的膠彩畫在臺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如林玉山、陳進、郭雪湖等,在當時官辦臺(府)展中皆以膠彩為主要呈現媒材並取得不錯之成績。
林玉山/鐵力士雪山/1981年/水墨紙/58×70公分/私人收藏
鐵力士山位於歐洲瑞士,最高海拔3238公尺,屬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部份的山峰。畫家此作為行旅世界各國後歸返之回憶創作,此系列作品畫家以明暗有致的筆觸皴擦出山體的堅硬質感,並以大片留空的方式寫雲,以突顯高山的雄偉氣勢。
林玉山
臺灣嘉義人,號桃城散人。早年留學日本,研究繪畫,並在京都堂本印象畫塾深造。返臺後,在故鄉組織春萌畫院,從事教學,更組織墨洋社培育後進。臺灣光復後,作畫更勤,發表新作更多。不久應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國畫,研究範圍日益擴展,吸收並融會國畫傳統技法,創作日臻圓熟。其創作,不僅師法自然,還求中得心源,近年來更力求以思想主導,提升其創作意境。
陳進/古樂/1982年/膠彩絹/110×53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右側坐姿人像在陳進的作品中較為少見。畫中人物身著旗袍坐在雕工精緻的黑色方椅上,手中正在輕操樂器,深富古典綽約的婉柔氣息。
陳進
臺灣新竹縣人。幼年時家境富裕,在高女求學時,受老師鄉原古統的鼓勵,並在父親支持下,赴日留學,研究膠彩畫,作品多次入選帝展。回國後繼續從事膠彩畫之創作,為我國著名的前輩女性畫家。從其作品中可充分體會到其畫境悠遠、畫質優美、畫格高尚、畫法純熟,與她為人處事的風格具有相當程度的關聯。陳進的繪畫藝術造境中,可發現人性的光輝與世情的悠揚。
郭雪湖/圓山附近/1928年/膠彩絹/91×182公分/畫家收藏
以田園實景入畫,大量使用礦物性石綠色系顏料表現樹木、農作物。茂密蓊鬱的偌大樹林在整體空間的區隔與分野上清晰呈現,郭雪湖以明顯的色調對比凸顯出中、遠景部分,頗為費心。
郭雪湖
生於臺北大稻埕的農家。9歲時入日新公學校就讀,三年級時級任導師即發現他在美術上的才華,時常加以指導鼓勵。15歲時考上臺北州立工業學校(今臺北科技大學)土木科,因志趣不合,申請退學,在家習作美術,臨摹中日名家畫跡。16歲時入臺灣北部名畫師蔡雪溪畫館學裱褙,臨畫神像,練出筆墨技法。隨後參加「臺展」入選,與林玉山、陳進合稱「臺展三少年」,聲名大噪。郭氏作品得力於寫生,擅長膠彩畫創作。
西畫方面則有日本人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等人來臺大力推動,加上1902年日本政府將圖畫課列入國語學校的課程,開啟了美術教育之門。另外,臺籍前輩畫家倪蔣懷大力協助石川欽一郎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使有志於美術創作者能有機會學習,此時可以說是西洋繪畫在臺灣的萌芽期。前輩畫家中留學日本者,有陳澄波、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李石樵等人。
陳澄波/淡江中學/1936年/油彩畫布/91×116.5公分/畫家家屬收藏
淡江中學座落於淡水河畔的山坡之上,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私立學校,且校園建築融合中西,為假日遊客時常造訪之處。此作畫家以1930年代淡江中學校舍為背景,描寫其周遭景致,畫面紅、綠相間,筆觸活潑,兼有人物與鷺鷥點綴其間,使全作充滿生氣。
陳澄波
臺灣嘉義人。出生寒微,全憑不懈之勤奮努力,而以猛躍之姿崛起畫壇,為日治時代臺灣美術運動之先驅人物。於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後,陳澄波曾一度赴中國大陸,擔任上海新華藝專西畫科主任及教授。返臺後熱心推動文化活動,終其一生皆為促進民族文化事業而奔波。其作品風格樸拙自然,熱情四溢,尤其是表現亞熱帶臺灣風景作品,有不可思議之魅力。
廖繼春/芭蕉之庭/1928年/油彩畫布/130×97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日本第九屆帝展入選作品,取本土風光為題材。不僅在紮實的素描中有知性的成分,又以光影灑落為焦點,婦女在光影變化中穿梭工作,顯現物像隱約而微動的造形,也充分反映鄉村自然人文的氣息。
廖繼春
臺灣豐原人。幼年家境貧寒,小時候經常看到母親伏案細筆描繪各色花卉魚蟲,因而引發繪畫的興趣。民國13年赴日習畫,回國後任教中學、師範學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其繪畫生涯,早期創作大都是具象、寫實,然而在抒情對比的色彩風格中,實已潛藏了後來趨向於抽象的因子。晚期作品逐漸脫離了形,利用簡潔、強烈的色彩對比,以細線引活了色塊的呼應,淡雅的灰調子完美的統一了畫面,使其風格中蘊涵著色彩明快、華麗的樂章。
李梅樹/青溪浣衣/1981年/油彩畫布/80×116.5公分/臺北李梅樹紀念館藏
畫家一生以其所居住之三峽為題材者不計其數,僅是以三峽河邊婦女浣衣為題的作品就有近三十件。此作畫家特別強化了作品中光影的對比,以此突顯陽光映照在婦女們及河面上的戲劇性效果。此件作品不僅讓我們見證了畫家寫實的功力,更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型態。
李梅樹
臺北三峽人,入國語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並畢業於東京美術專門學校西洋畫科,作品〈紅衣〉入選日本帝展,此後又入選日本2000年慶祝展等。共組臺陽美術協會致力於美術教育推動,曾擔任臺灣藝專美術科、雕塑科主任及教授,並為文化大學教授及臺灣大學兼任教授。並出錢出力重建三峽清水祖師廟,工作歷時三十餘年但未竟全工因病去世。李梅樹重寫實風格,題材選自周遭親友及風景,可說是臺灣鄉土情懷最具代表之畫家。
李石樵/市場口/1945年/油彩畫布/157×146公分/財團法人李石樵美術館基金會藏
人物刻劃一向是李石樵的專長,此作反映他光復後投入現實生活的藝術創作觀,忠實描繪菜市場人們的作息,並表現出符合當時食衣住行上的新現象,也是他所秉持「從現實中探索美的題材與富有美感價值的藝術」的價值觀。
李石樵
臺北人。先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後留學日本。於23歲時考取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在學期間入選帝展數次,並榮膺「無鑑查」資格。畢業返臺,任教臺灣師大美術系和中國文化大學等校,為國內優異的資深畫家,在美術教育界深具影響力。李氏一生之作品面貌變化奇多。在學時期屬寫實風格,構圖穩定、技法紮實。隨後受立體主義啟發,強化了造形,分割了畫面,以色塊開拓空間的深度,類似幾何抽象風格,顯示出他在探索現代繪畫的面貌。而在有些作品中,他也把幾何抽象和寫實具象結合在一起。晚年至美國,作品色彩依舊明豔鮮活,晚期風格有回歸寫實的跡象,以休閒活動為題材的作品居多。色彩艷麗、構圖穩定、技法圓熟、思想豐富是他作品的特色。
水彩畫家中除了洪瑞麟留學日本外,其他如倪蔣懷、藍蔭鼎、李澤藩則未曾出國留學,但皆曾受教於石川欽一郎。在雕塑方面有黃土水、蒲添生、陳夏雨等人。這些人致力於美術的創作,頗有成就。
洪瑞麟/等待入坑/1951年/炭筆紙/26×38公分/私人收藏
洪瑞麟以擅畫礦工聞名。其作品內斂而富有情感,尤其是記錄礦工工作情形的炭筆速寫作品更是充分展現了礦工的礦場生活全貌。
洪瑞麟
臺北大稻埕人,父親洪麟汀喜文藝、善繪畫,與許多文友交往,洪瑞麟受其影響很大,也因如此,其水彩、水墨自成一格,似有中國文人畫之氣質。18歲那年進入臺灣繪畫研究所受石川欽一郎之指導,開始接受學院美術教育。後來到日本留學,進入帝國美術學校(後來改名為武藏野美術學校),校風較為開放,非常適合他的個性。返臺進入礦場工作近三十餘年,和礦工一同進入礦坑,在微小的小燈下完成了無數的礦工畫作,被喻為礦工畫家。曾任教國立臺灣藝專。後來移居美國,作品均為陽光充足的海邊景物,與早年之黑暗礦坑形成強烈對比。
倪蔣懷/永樂町/1939年/水彩紙/47×31.5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倪蔣懷是臺灣美術史中走在時代前端的贊助者及收藏家,更是出色的水彩畫家,他對美術運動的貢獻頗鉅。畫風樸素溫厚,別具一格。畫作中結實、嚴整、洗練、純熟的構成要素,留下了昔日永樂町迪化街的繁盛景致。
倪蔣懷
生於臺北公館,就讀國語學校師範科(現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受教於石川欽一郎,擅長水彩畫。因經營礦業,經濟情況較佳,故出資組織臺灣水彩會,由石川欽一郎指導,並與同好組成七星會及一廬會。
李澤藩/東門城/1961年/水彩紙/54×75公分/李澤藩美術館藏
李澤藩描繪新竹東門城,以墨線勾出輪廓,再以紅、藍與黃色作為整幅畫的主調,以摻少許墨色的淡綠底色來表現陰暗面;中景布局、筆趣以及層層的空間分布是畫家最拿手的。透過靈敏的觀察與細緻的感受,傳達了本土的特質,全畫充滿著濃郁的傳統風味。
李澤藩
民國15年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後,回到故鄉臺灣新竹,開始從事他將近五十年漫長的美術教育工作。他常自稱為教育者,而不以畫家自居 。其水彩畫作品早期受到其師影響;後半期即揉入自己研習多年的技法心得加以應用,形成他特有的「臺灣風味」。其創作主題有:臺灣特有的風景、廟宇、庭舍、鄉俚人物等。晚年因有機會到國外旅行而增加了外國風光的寫生。然而他一向淡泊名利的性格,使其作品中自有一番山水清音、畫壇隱者之逸氣。
黃土水的〈水牛群像〉創作於1930年,別名〈南國〉。內容是芭蕉樹下三位村童與五隻水牛的悠閒片刻;三位孩童的位置高低錯落,撫摸牛頭的小孩專注的神情與姿態使畫面產生安定感。水牛在畫面中央交錯,體態渾圓有力。黃土水的創作題材多以臺灣鄉土景物為題,「水牛」系列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28年秋天,黃土水開始製作〈水牛群像〉大浮雕,卻因積勞成疾病逝於1930年,「水牛」也因此成為絕響。
黃土水
生於艋舺(臺北萬華)。早先就讀於國語學校,因雕刻才能突出,被校方保送到東京美術學校進修雕刻,成績優異。惜因工作勤奮,英年早逝。1931年於臺北中山堂舉行的遺作展,展出雕刻作品八十多件,是臺灣近代雕塑界的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