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開展新局
巴黎畫派
以法國巴黎為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雖未形成風格一致的繪畫流派,但每位創作者均能表現個人獨特的風格,進而形成一種新的面貌。這些藝術家均在巴黎地區活動,故稱為巴黎畫派。
夏卡爾/我與我的村子/1911年/油彩畫布/192×151公分/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畫面由許多弧線分割,對比的紅色與綠色強烈而和諧,大的動物造形裏有小的風景,似乎有許多不同的空間層疊組合,使觀者彷彿走進夢幻世界,看到夏卡爾內心的情感和心思。
達達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社會不安,人心苦悶,一種否定傳統美學、遠離既成造形藝術的達達主義在歐洲的瑞士產生。其出發點是對於戰爭、教條、因襲的感情與學院的氣息等等之反動,它具有虛無和破壞的個性。它不是一個運動、不是一種風格,當它試圖破壞藝術的同時,卻使人們的精神從過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同時為那個時代的藝術闢出一條新徑。美與醜的觀念重新調整,新的現代藝術之可能性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杜象/L.H.O.O.Q./1919年/鉛筆/19.7×12.4公分/費城美術博物館藏
此作為杜象以「現成物」為創作元素的代表作品之一。畫家在印有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畫作的明信片上加了兩撇鬍子,並在下方空白處補上L.H.O.O.Q.等文字後,便創作出這件幽默的作品。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受到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和潛意識心理學理論之影響,認為可以透過作品呈現無意識的世界。此派畫家擅長以奇幻的想像取代現實,用夢一般非邏輯的程序調劑現實,創造出一個超現實的世界。
達利/記憶的持續/1931年/油彩畫布/24×33公分/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融化的時鐘,中央似乎有一張扭曲的人像,令人感受到一種壓力下崩潰的感覺。反常而又怪異的圖像,無邊無際的幻想,像是將夢中的場景描繪了出來,也像是潛意識的作祟。
達利
達利於1904年5月11日出生在西班牙的費格拉斯,當地附近的風景經常出現在達利的畫中,例如藍天、無際的荒原、崎嶇的巨石等。他自幼即顯現出極高的繪畫天分,少年時期便學習素描、油畫及版畫,1919年15歲時在他就讀的費格拉斯公立中學的雜誌上定期撰寫有關藝術的文章,討論他崇拜的大畫家達文西、米開蘭基羅,以及西班牙的畫家哥雅、委拉斯貴茲等,可見達利思想的早熟和對繪畫的熱忱。
1921年,17歲的達利考入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美術學校,修習素描、油畫及雕塑;在校期間,達利可說是一個十足叛逆但才氣出眾的壞學生,曾因煽動同學反對校方而遭勒令停學一年,也曾因思想問題被捕入獄。他對傳統的美術教育存疑,也反對教授的教學方式,最後則是遭到開除的命運。達利在學期間十分關注當時的前衛畫風─立體主義,也畫了一些受立體主義影響的作品,但最終他選擇作為一生表現的技法卻是正統的古典寫實油畫技法,在創作思想上則受到自1924年發軔的超現實主義之啟發,自1920年代中期後展開了著名的夢境式繪畫創作。
米羅/荷蘭式家居室內/1928年/油彩畫布/92×73公分/私人收藏
畫面中充滿扭曲的符號,如同音符,又像是變形蟲,帶有一點天真與童趣的感覺。此圖是描寫室內家居的景象,不著重在描寫真實的景象,而是透徹地審視自身的內心世界。
恩斯特/沉默之眼/1943~1944年/油彩畫布/108×141公分/華盛頓大學美術館藏
圖中透露出一股幻想與不安,如同波希與哥雅畫中的特質,奇妙的風景、特殊的場域,擬人化的山丘上似乎有許多的眼睛觀看著畫家的內心,雖然沉默卻直指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