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62年,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問世。當時影像再造的方便與迅速震撼了整個藝術界,攝影的出現滿足了一般大眾將影像再造與保存的欲望。相對於攝影,當電腦被發明,漸至電腦繪圖軟體普遍的今日,許多藝術史家對於透過這樣高科技所產生的電腦影像,雖仍抱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但科技的進步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的生活型態、價值觀念以及認知世界的方式。
馮君藍 攝/月夜──牧童大衛/2010年
藝術家以傳統攝影技法先拍得主題人物後,再將檔案傳輸至電腦,而後透過電腦上的繪圖軟體將人物後方原來近乎全黑的背景逐漸擦亮,製作出月光閃動的效果,最後再儲存、輸出影像。
攝影藝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拍出一張好的攝影作品,對攝影器材及其功能的認識是不可少的。相機和鏡頭可算是諸多器材中最具關鍵性的,而適時的運用其他的器材,也有助於在拍攝不同作品時取得較理想的效果。
相機機身
通常分為可依需要控制光圈和快門、變換鏡頭、改變景深的手動機械式相機(單眼相機)、自動相機(傻瓜相機)與數位相機等。後兩者雖不及單眼相機的品質,但卻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易、價格經濟等優點,尤其是數位相機的問世,結合電腦及周邊輸出設備,更突破了傳統攝影必須以底片沖洗方能取得影像的限制,帶給人們莫大的便利。
鏡頭
鏡頭的類型很多,通常會搭配傳統相機機身使用;鏡頭依其功能及所拍攝出之效果大致可分為:
- 標準鏡頭:拍攝出來的照片與人類眼睛的正常視覺較為接近,焦距為50mm。
- 望遠鏡頭:可將遠方的東西拉近,使物體在畫面的構圖放大,焦距為大於50mm。
- 廣角鏡頭:視角較寬,但透視感會改變,焦距小於50mm。
軟片
分彩色負片、黑白負片、彩色正片(幻燈片)三種,依其感光效果則可分為100、200、300、400等感光係數,數字越大者越能克服拍照時進光量不足的問題,但沖洗出的相片顆粒亦會相對變大。
腳架
如需長時間曝光,為使進入鏡頭的光線能穩定地對焦成像,可用腳架固定相機,使拍攝出的畫面較為穩定清晰。
傳統攝影原理
任何相機不論外觀大小,其基礎結構都是相同的,是一個前方開有一個小孔的密封黑箱,光線由此小孔穿入,照射到置於後方的軟片,軟片因光線的照射產生物理變化,便在片膜上產生影像。
簡榮泰 攝/夜幕/1985年
攝影家以簡單的主題入鏡,再加上暗房的後續處理,使作品充滿變化,吸引觀賞者的目光。
巴巴拉.克蘭 攝/Human Form/1965年
運用身體局部拍攝手法將畫面減至最簡約的程度,在簡單且強烈對比的畫面背後,卻有相當深刻的人文思想。
郎靜山 攝/富春初雪/1919年
以平視的角度拍攝江影山色,並加上筆刷與光點的畫面處理,再透過統一和諧的色調經營,使全作充盈著柔美、夢幻與詩意。
郎靜山
江蘇省淮陰人,民國前20年出生。從小即浸浴在富有中國書畫藝術氣息的書香世家。十三歲開始跟美術老師學攝影,從此以攝影為職志,一生成就輝煌。
早年曾創立「光社」「華社」,舉辦攝影展,開啟中國攝影的風氣。作品參加國際攝影沙龍獲獎無數,並榮獲教育部文藝獎、中山文藝獎等榮譽。
獨創「集錦攝影」,即是利用特殊的暗房技巧,將不同時空所攝得的影象透過人為組合(乃所謂「蒙太奇」Montage的手法),把中國繪畫六法論中的「經營位置」和「傳移摹寫」應用在照相,創造出朦朧的氣氛,以模擬中國傳統水墨畫中如詩如畫的意境及視覺效果。
郎靜山 攝/白石老人像/1946年
以側光的方式拍攝,捕捉近代書畫家齊白石靜穆的神態。運用側面光源拍攝人像通常可以經營出較佳的立體感。
馬丁.莫卡西 攝/馬里恩.戴維斯時裝照/1934年
善用光線形成的視覺效果,可以讓攝影作品更為迷人。
奈特.芬克斯坦 攝/安迪.沃荷工廠/1967年
此作以當代藝術家安迪.沃荷為主角,構圖打破傳統中心性的原則,而將主角人物安排於畫面右半側,是一件極具個性的人像攝影作品。
麥克.威爾斯 攝/手/1980年
圖中的兩隻手,一為西方成人的手,一則為烏干達孩童的手。簡單的構圖與畫面,卻以無比的力量震撼每位觀者的心靈。
古耀華 攝/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夜景/1996年
建築物在夜間光照時,常有奇妙的變化,在進行夜間攝影時,適時的運用腳架輔助,並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是捕捉夜景之美不可忽略的。
米羅.史瓦立克 攝/My Wife C./1985年
採俯瞰角度拍攝,以大地的自然形色作為底紙,以四位男性分展平躺,使畫面形成有趣的圖象,引發觀者對女體的聯想。
阿爾佛雷德.埃森史塔特 攝/對日作戰勝利日─時代廣場/1946年
作者以美國時代廣場上一位凱旋返鄉的士兵在街上擁吻一位陌生護士的剎那鏡頭,來傳達當時美軍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對日戰爭勝利的喜悅。據聞此士兵在廣場上連續親吻了多名女士,而在親吻照片中的護士後還被打了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