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宗教為本的印度藝術
印度文明是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興起於印度河及恆河流域的文明, 這個地區曾出現了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等信仰,也因而留下了面貌多樣的宗教藝術。
早期印度河文明時期的出土遺物,大都是用銅、青銅、泥土和石頭等素材所製,許多美術品都極具水準,除了看出他們高明的技術外,也透露出當時人們樸素的審美觀。
印章/約西元前2500年/6.4×6.4公分/摩亨約達羅出土/新德里國立博物館藏
從印章中動物的形象可了解,當時人們對自然物象的觀察及描繪能力。此印章被認為應具有宗教意義,下圖是在印章凹版上塞入泥土所印出來的圖案。
地母神像/約西元前2500年/高10公分/哈啦帕出土/新德里國立博物館藏
地母神結合了大地生命力與女性孕育信仰於一身,胸部、腰和祂身上的飾品,都是象徵豐收多產的地母神典型姿態。
佛教原本禁止偶像崇拜,在1世紀後半,才產生了以人的姿態來表現佛陀的佛像。下頁圖是純印度式的馬杜賴佛像,笑容開朗的表情、與肌膚相貼的薄衣都是馬杜賴的特徵。
佛陀座像/2世紀/砂岩/高72.5公分,寬47公分/阿加塔拉出土/新德里國立博物館藏
此雕像於恆河上游阿加塔拉出土,佛陀明朗堅決的表情,屬馬杜賴式的風格,佛陀左右跟隨著眷屬,上方有兩位飛天跟隨。
笈多王朝時代可說是印度文化的審美觀達到成熟階段的黃金期,在造像藝術上相較於2世紀時的馬杜賴佛像,雕刻技術又進步了許多,並且在明朗的表情內注入了莊嚴感。
佛頭/5世紀/砂岩/高26.6公分/鹿野苑出土/新德里國立博物館藏
西元前520年,釋迦牟尼首先說法的聖地鹿野苑,成為笈多美術的重心。此雕像不見眼珠的雙目,巧妙的表現了佛教冥想的境界。
佛頭像/約4~5世紀/灰泥/高33公分,寬25.4公分/倫敦大英博物館藏
此頭像出自一尊大型佛像,原有上彩,為斯瓦特河谷(Swat R.,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的作品。斯瓦特河谷在2~6世紀間是大乘佛教的中心,隨著大乘佛教的傳播,佛教造像的風格也傳出建陀羅(Gandhara,巴基斯坦西北部)之外,影響到中亞、西藏和中國的佛像製作。
西元前5世紀佛教出現的同時,結合印度本土宗教和婆羅門教的印度教才在印度誕生,此後印度教便席捲整個印度。
濕婆為印度教主神之一,〈舞者之王濕婆〉是一件具代表性的塑像,其均衡的安排象徵印度教各種精神的裝飾,並表現出躍動感、生命力和性感美,是印度教美術的顛峰之作。
舞者之王濕婆/寇拉王朝(12世紀)/青銅/高84.5公分/南印出土
〈舞者之王濕婆〉這個姿態源自於神話中異教惡魔使用魔法從火燄中叫出老虎、大蛇及矮人吞噬濕婆,濕婆一邊舞蹈一邊擒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