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國之重寶──鐘鼎款識
商代
早期中國的銅器,大都是素面無紋,到了商代,青銅器的紋飾開始變得繁複華麗起來,主要以饕餮紋為主,現代也稱這種饕餮紋為「獸面紋」。
獸面紋示意圖
青銅器上的獸面紋,大都採取左右對稱的原則,以鼻作中軸,角、眉、眼、爪等,都是成雙成對的裝飾在器物表面。這種紋飾是由自然界動物的組合,例如:老虎的頭,牛或羊的角,象的耳朵以及鳥爪等,組合成一個神祕又莊嚴的怪獸面貌。
西周初期到中期以後
西周初期,銅器紋飾仍然沿襲商代,以饕餮紋為主。到中期以後,逐漸重視銘文而忽略紋飾,商代那種繁複華麗的裝飾逐漸消失,變成了零件式的裝飾性圖案。
青銅器的銘文,又稱為「金文」、「鐘鼎文」或「款識」。
毛公鼎/西周晚期/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徑47公分,重34.7公斤/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毛公鼎〉是當今出土的銘文青銅器中,文字最多的一個青銅器,口飾重環紋一道,敞口,雙立耳,三蹄足。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意指: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最後頒贈命服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
春秋、戰國時期
銅器上的花紋裝飾有了更突破性的創新,首先是寫實題材的出現,如宴樂、狩獵、攻戰等,都是描繪當時社會活動的情景;在製作技巧上,金銀錯及鑲嵌技術也發展到很高的境界。鑲嵌的材料除了金、銀、紅銅以外,還有玉、松綠石、孔雀石、瑪瑙等,在青銅器上裝飾出精美華麗的圖案。
錯金銀有流銅鼎/戰國中晚期/高11.4公分,口徑10.5公分/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藏
鼎體扁球形。蓋中心有一拉環,器兩側附耳,有流,下有三短蹄足。通身錯金銀,蓋面及器腹飾四瓣花紋,加斜角雲紋帶,耳、流、足均飾雲紋。此銅鼎於1981年在河南洛陽小屯出土,鼎蓋以鋪首為鈕,相當少見。
漢代
中國的青銅時代已經進入尾聲,青銅器在國家的禮制上,不再具有特殊的意義,除了鼎、壺、燈、爐之類的器皿繼續使用外,一般的日用器皿漸漸由漆器、釉陶器所取代了。在所有漢代青銅器中,最具代表就數「博山爐」了!這與漢代盛行的神仙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錯金博山爐/西漢/高26公分,足徑9.7公分/河北省博物館藏
博山爐是古代常見的一種薰爐,上面有高而尖的蓋,蓋上雕鏤有象徵海上仙山的「博山」。使用時將香料放在爐內點燃,縷縷香煙通過蓋上的鏤孔飄散四方,馨香撲鼻。錯金博山爐全器由爐盤、爐蓋和爐座組成,通體錯金絲,爐蓋鏤雕成山巒起伏,人和虎、豹、猴、野豬等動物置身其間。足部為透雕蟠龍紋,器腹飾錯金卷雲紋。此爐出自中山靖王劉勝墓,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