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供養禮佛──禮讚信仰
佛教,源於印度。印度人在山裡鑿洞窟修行,也在洞窟裡雕刻或繪畫佛像。這些習慣都影響了中國。
北魏雲岡石窟的佛像保有西域佛教的藝術風格。中期以後,佛像的形貌越來越中國化和世俗化,並穿起了中原服飾。這種漢化的藝術風格,影響了敦煌莫高窟和洛陽的龍門石窟。
露天大佛/北魏/雲岡石窟20窟
正中主像為三世佛,中央主佛高1400公分,高鼻深目,薄唇上蓄八字鬚,著右袒袈裟,為坐佛,兩側為立佛,西立佛早期已崩圮,東立佛高960公分,圓臉,大耳,深目高鼻,頸短肩寬。通肩大衣衣紋厚重凸起。這種雄渾的作風具有印度佛教造像的一些特點,也是中國早期造像的代表之一。佛像造形渾厚,氣魄宏偉,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
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唐代/龍門石窟奉先寺
奉先寺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6米,置於9米寬的三道臺階之上,此窟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盧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 1.9 米,面部形象與露天大佛相比,明顯中國化了,作者淡化了作為佛像標誌的眉間白毫等特徵,面相較短,頭上的肉髻更像蓬鬆的髮髻,也沒有八字鬍鬚。面容神情恬靜、慈和,給人的印象是睿智、寬博、高貴、莊嚴,具有偉大的氣度。造形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
和雲岡、龍門比起來,大足石刻多了道教的神像和儒家人物的石雕,也刻有很多百姓生活的雕像,大足可以說是最貼近平民的一個佛像石窟了。鑿窟風氣在唐代最盛行,明代以後沒落下來。
養雞女/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像高25公分/四川大足寶頂山第20號摩崖
這尊雕刻透過古代匠師的藝術創造,在人物造形上從現實生活出發,塑造了一個農村婦女的形象,呈現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喜悅,在晨曦之下,剛把雞籠掀起,籠下雞群爭先恐後奔出,兩隻雞還在籠邊爭啄一條蚯蚓,一派生機躍然眼底。
佛教壁畫最有名的就是敦煌的千佛洞,這裡的壁畫同於洞窟造像的漢化一樣,經過北周、隋代以後,一進入唐代,我們立刻可以發現,北魏以來的印度畫風,轉變成一個成熟的中國式佛教藝術。
尸毗王本生/北魏/壁畫/120×155公分/敦煌莫高窟254窟右壁
敦煌壁畫早期受到印度及西域風格的影響。佛像面容方圓豐滿,身體健碩,線條粗獷,色彩鮮明,氣勢雄偉渾厚。北魏時代壁畫內容,仍以故事畫為主。
此圖為尸毗王割肉餵鷹圖,出自莫高窟第254 窟。尸毗王倚坐,右手護鴿。左手施無畏印。王的右上方有一隻白鷹向下猛衝。王兩腿旁各有一人在割他的股肉。周圍有菩薩、弟子,上空有飛天。場面宏大,構圖複雜,形象刻畫精緻。凹凸暈染,著以石青石綠赭石等色,背景色鋪土紅,顯得既濃重又強烈。
反彈琵琶、舞樂圖(觀無量壽經變局部)/中唐/敦煌莫高窟112窟
這是一幅佛教經變壁畫下方的舞樂圖,祂們神情恭謹愉悅,專注在彈奏著手中各式樂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中央這位反彈琵琶的舞者,祂容貌秀麗,身姿曼妙優美,披長彩帶,雙手高舉於身後,在反彈琵琶,祂左腳踮尖作為支撐、高抬右腳,弓身擺胯扭腰,隨著美妙的樂音在舞蹈,彩帶隨著舞姿旋轉變化,更說明了快速舞動下所顯現的靈活舞姿。此圖是莫高窟中所有反彈琵琶最優美的代表作。也反映唐代現實生活中舞樂者精湛的舞藝。反彈琵琶已成為敦煌舞蹈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