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許多運動中心、複合式的健身場所紛紛成立,吸引許多民眾參與各式健身活動,加上媒體普及運動行銷,對於核心肌群訓練不再陌生,健身產業也順勢推出一系列的核心肌群訓練課程吸引消費者。
肢體動作是藉著關節旋轉(Spin)、滑動(Slide)及滾動(Roll)相互協調所產生,在動作過程中,各個肌肉的收縮力量方向會隨著關節動作而不斷改變,強壯而有力的核心肌群有助於保護脊椎、保持軀幹穩定性與正確姿態、提升運動能力、減少運動傷害。
認識核心肌群訓練
「核心」是什麼?以人體結構來定義,核心是一種向心力及離心力的概念, 由腰椎、骨盆、髖關節複合結構(Lumbosacral Hip JointComplex, LPHC)所組成,包括脊椎、骨盆、腹部及髖關節。核心位於身體的重心,是所有動作起始與停止之處。
核心肌群(Core Musculature),廣義來說是由可收縮的腹部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與掌管穩定的腹橫肌做連結;狹義來說是附著在脊椎最深層的肌肉,可提供全身結構性的支撐,使身體能精確巧妙的掌控,快速精準的收縮屈曲、伸展,以及維持關節穩定性,藉此保護身體、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核心肌群可區分成大核心肌群和小核心肌群,兩種都位於人體軀幹部位。大核心肌群包含腹部及中、下背部,例如:腹肌、脊轉肌、橫膈膜、骨盆底肌肉等;小核心肌群則是在人體進行各種運動時,協助大核心肌群增加穩定度,例如:斜方肌、背闊肌、臀大肌等。核心肌群的功能包括穩定局部肌群、穩定全面肌群及穩定動作肌群,其神經控制是動作協調和穩定的重要因素。
局部穩定肌肉附著在脊椎骨上,使脊椎骨獲得支撐;全面穩定肌肉附著在骨盆至脊椎骨上,使負荷在上肢與下肢間的髖關節進行圓潤轉移,並提供骨盆與脊椎之間的穩定;動作穩定肌肉則附著在脊椎骨、骨盆至四肢上,負責活動過程中向心力及離心力的協調和控制,使動作穩定進行,並協助主要作用肌做最長、最大幅度的伸展和收縮。
由肌肉動作是向心力及離心力構成的概念可知,肌肉運作時是由內而外,若核心動作的肌肉強壯,而穩定的肌肉卻沒有足夠的對應力量,則會導致動作失衡且力量也無法被適當的轉移、移位。此時,可能會導致代償(單一肌肉群或跨關節的肌肉群為彌補不足而過度使用)和協同肌肉群的角色錯亂,造成做出許多沒有效率的動作。
2-1 長期使用3C產品易造成肌肉緊繃、肩頸痠痛的代償效應
一、核心肌群的重要性
核心訓練對於提高運動表現、穩定脊椎極為重要,因核心主要由耐力型肌纖維所組成,使其具有高度抗疲勞能力,且能夠經得起長時間、頻繁、固定訓練的要求。核心肌群中的腹肌有四種主要肌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不同的腹肌具有相似的功能。
2-2 核心肌群中的腹肌有四種主要肌肉
二、核心肌群的訓練效益
核心肌群的訓練效益為提升核心肌群的肌力與肌耐力、身體的穩定性與平衡能力、柔軟度、穩定重心與骨盆周圍肌群、強化腹斜肌、加強骨盆與脊椎的穩定性、軀幹穩定、提升身體平衡力、強化臀大肌及長背肌。
三、核心肌群訓練對日常生活的幫助
幾乎所有的日常生活動作都需要應用到核心肌群,如站立、坐直、搬取重物時,都需要依靠核心肌群出力。當核心肌群肌力強且對稱平衡時,不僅能保護腰椎穩定、幫助身體尋回重心,還可以改善我們不正確的姿勢、收緊腹部肌肉線條,塑造均勻的體態。
2-3 搬取重物時須依靠核心肌群出力
核心肌群的訓練方法
可利用TRX、徒手核心肌群訓練。TRX懸吊式阻抗訓練(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是全身性的肌力訓練,利用自己的體重作為阻力,調整傾斜角度或姿勢來控制運動強度。TRX能訓練至深層肌肉,對肌肉的激活效果比在平面上施行肌力訓練佳。
TRX的懸吊原理是利用克服不穩定來穩定身軀,有助於提升心肺能力、平衡和協調全身肌群。TRX是利用繩子來訓練肌肉,動作上跟傳統的肌力訓練一樣,即伏地挺身(Pushup)、深蹲(Squat)、撐體(Plank)、弓箭步(Lunge)等。
以上胸推、划船動作,均為胸、臂部基本的訓練動作。進行訓練時,應先確認胸、臂的柔軟度,在關節不會感到疼痛的範圍內,以不同解剖面的訓練為基礎,全面提升胸、臂肌力和動態時之協調性。
(四)前弓後曲步(Step Back Lunge)
動作要領:
- 立姿,兩腳掌約與肩同寬並平貼於地面,雙手緊握握把,兩手肘微微彎曲,兩眼平視正前方,重心落在足弓隆上。
- 右腳往前跨出帶動身體往斜前方向下蹲,雙腿呈前弓後曲,後屈腿的膝蓋約至離地5公分處時,立即回到立姿。左、右腿交替訓練,即為完成前弓後曲步。
- 過程中,前後的兩腳掌皆保持與肩同寬,平行往前跨、向後收,避免成直線或交叉。
- 此動作能增強單腿肌力動態時之協調性。
(五)側跨弓箭步(Step Side Lunge)
動作要領:
- 立姿,兩腳掌約與肩同寬並平貼於地面,雙手緊握握把,兩手肘微微彎曲,兩眼平視正前方,重心落在足弓隆上。
- 以左腳為重心,右腳提起向右跨出,同時重心移至右腳掌,此時軀幹直立,兩腳掌平貼於地面,右膝約呈85至95度角後,回到立姿。左、右腳交替訓練,即為完成側跨弓箭步。
- 此動作主要鍛鍊大腿和臀部內收肌群。
以上深蹲、前弓後曲步、側跨弓箭步動作,均為基本的腿部訓練動作。進行訓練時,應先確認腿部、髖關節和膝關節的柔軟度,在關節不會感到疼痛的範圍內,以不同解剖面的訓練為基礎,全面提升下肢肌力和動態時之協調性。
二、徒手核心肌群訓練常見之動作
在進行核心訓練時,「繃緊」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首先要繃緊腹部,接著繃緊周圍所有的肌肉群。繃緊(Bracing)是指全面肌肉的共同收縮(等長收縮或等張收縮),例如在進行訓練操作時,腹直肌、腹外斜肌、髂腰肌有意識的收縮或繃緊全面的肌肉群。因此進行訓練時,不是只有腹部或背部、胸部、臀肌繃緊,而是全面的肌群也同時繃緊。
常見之徒手核心肌群的訓練動作要領如下:
(一)伏地直膝靜態支撐
動作要領:雙手手肘寬於兩肩並伏地,腳趾著地約與肩同寬、直膝,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成一直線,雙眼平視前方。
2-9 伏地直膝靜態支撐
(二)坐姿雙手撐地踩腳踏車
動作要領:坐姿,軀幹與地面約呈40~45度角,雙手置於略寬於腰際之兩側處,手肘微彎、手掌平貼於地面。進行踩腳踏車動作時,膝蓋盡量曲至接近胸口。
(三)坐姿高舉雙手踩腳踏車
動作要領:坐姿,軀幹與地面約呈50~60度角,雙手直臂高舉於頭頂。進行踩腳踏車動作時,膝蓋盡量曲至接近胸口。
2-11 坐姿高舉雙手踩腳踏車
(四)伏地直膝雙手連續交替撐起
動作要領:雙手肘略寬於兩肩並伏地,腳趾著地約與肩同寬、直膝,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成一直線,雙眼自然俯視。雙手連續交替撐起時,身體應保持一直線上下起伏。
(五)仰臥連續踩腳踏車
動作要領:仰臥時,後頭部、背部、臀部、雙手肘及手掌自然平貼於地面,雙下肢以連續踩腳踏車之動作進行,膝蓋盡量曲至接近胸口。
2-13 仰臥連續踩腳踏車
(六)坐姿屈膝轉體
動作要領:坐姿屈膝兩腳離地,左右連續轉體時,手持重物或雙手同時觸地,腹外斜肌為啟動力。
2-14 坐姿屈膝轉體
(七)伏地直膝左右擺臀
動作要領:雙手肘略寬於兩肩並伏地,腳趾著地約與肩同寬、直膝,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成一直線,雙眼平視前方,做原地連續左右擺臀。
核心肌群的訓練參考處方
核心肌群,是指負責維持脊椎穩定的肌肉群,針對該肌群的訓練即為「核心訓練」。核心控制良好能增進運動表現,但因核心肌肉較深層,不容易正確訓練到,錯誤的訓練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肌肉收縮方式強調三個重點:核心活動度(Mobility)、核心穩定度(Stability)、核心功能(Function),訓練時搭配向心收縮、等長收縮與離心收縮方式相互協調控制,才能真正發揮核心力量。以下為核心肌群訓練參考處方:
一、適應期
運動後產生的乳酸堆積在代謝結束前會造成肌肉酸痛,約持續兩週,此時不負重,動作由簡而繁。以上述七項徒手核心肌群訓練動作為一組,每項動作以20秒為單位,動作間若可以連續銜接則無需休息,若需要休息則完成一組動作後休息10分鐘,再進行第二組動作,視體能狀況進行3至5組動作。
二、加強期
練習時間約兩週以上,此時不負重,動作由簡而略繁。以上述七項徒手核心肌群訓練動作為一組,每項動作以30秒為單位,動作間若可以連續銜接則無需休息,若需要休息則完成一組動作後休息8分鐘,再進行第二組動作,視體能狀況進行5至8組動作。
三、訓練期
可依個人或團體需要加長動作時間。以上述七項徒手核心肌群訓練動作為一組,每項動作以50~60秒為單位,動作間若可以連續銜接則無需休息,若需要休息則完成一組動作後休息6分鐘,再進行第二組動作,視體能狀況進行5至8組動作。
此外,也可視個人情況參照前述介紹的TRX核心肌群訓練安排在個人的運動處方中。
安全注意事項
一、應保持在身體可承受的強度和時間。
二、選用舒適、適合自己的運動配備,如運動鞋、瑜伽墊等。
三、若出現疼痛、感覺胸悶、關節不舒服、呼吸困難或四肢無力時,請立即停止運動。
學習評量
❶操作時,如何自我檢視核心肌群的訓練動作是否正確?
❷請說明核心肌群訓練對日常生活有哪些幫助?
❸請提出三個訓練核心肌群前必須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