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臺灣原住民族
將視覺造形藝術表現在生活上,如:衣飾、家屋與器物裝飾,既美觀又實用。
內容多是圍繞著泛靈信仰、神話歷史與生活經驗,都是發自內心真誠的創作。
華麗的服飾與裝飾美學表現出他們獨特的品味,純樸的原始雕刻藝術則呈現力與美。
排灣族女祖先像/木/高165公分/臺灣大學人類學標本室藏
這件古老木雕雖然雕刻刀法單純,卻有著強烈的造形魅力。雙臂的殘缺無損其震撼人心的氣氛,就如同〈米羅的維納斯〉像那樣迷人。
原住民族傳統物質文化收藏地
早期珍貴的物質文化,目前多存放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大人類學系標本室。
光復以後,又有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臺東卑南史前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等加入收藏研究。
民間重要收藏則有臺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北投文物館、陳澄晴先生收藏等。
一 古老美麗的邂逅
從卑南遺址出土大量且精緻的陪葬品,可以知道古代卑南人具有相當程度的美感與工藝技術,出土的玉器飾品無論是數量、形式與工藝,都是臺灣古代玉器工藝最具代表性。
人獸形玉器至今出土約十餘件,是相當珍貴的藝術遺產。
在這些玉器中最獨特、精美的即是—人獸形玉玦耳飾。器物基本造形多是兩個對稱的人物,頭頂著一隻動物,而動物的四肢則形成兩個人物的頭部,人物的姿勢為雙手插腰,兩腿張開站立於一橫狀物上。
人獸形玉玦耳飾/7.01×3.96×0.45公分/玉石/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藏
1984年出土,具有現代設計美感。在簡潔中卻又有正確比例的美感,獨特而神祕。
十三行史前文化遺址
遺址出現多樣的陶器,可看到十三行住民強盛的藝術創造力。
陶偶/金石並用時代/陶/7.4×5.9×2.4公分/十三行博物館藏
人面陶罐/金石並用時代/陶/高22.9公分/十三行博物館藏
人面陶罐是十三行文化出土古物中最奇特的陶器。
十三行史前文化遺址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是臺灣北部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年代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屬於臺灣史前之金石並用時代,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的祖先。在此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
二 華麗的衣飾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服飾與配件都有著各族群的特色與文化意涵,服裝的色彩鮮麗,形式多樣,裝飾配件則相當華麗。
原住民族傳統服裝基本上是屬於「方衣系統」,也就是以水平背帶織布機織出寬幅約一尺的麻織布,再簡單縫製成無袖的方形背心,沒有複雜的裁接,有時也可在衣領處開個洞,方便穿著。
泰雅族婦女織布
早期的泰雅族女孩在7、8歲即開始學習織布,必須達到熟練的技巧才被認定是真正的女性,也才有資格黥面。
男子短上衣/約20世紀前期/麻
金屬 瓷扣/45×45公分/私人收藏
本件是賽夏族男子短禮服,織布厚實且製作講究,縫上白色與黃色瓷釦,加強衣著服裝的華麗效果,而下擺的銅鈴噹則會隨穿著者擺動身軀時發出悅耳的聲音。
男子無袖短上衣(展開)/約1910~1920年/麻/27×43公分/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若在方衣上方剪裁一個圓洞,穿著似乎更合乎人體工學。
原住民族服飾的造形與色彩具有傳統文化的意義,表現出部落族群的藝術特質及社會意義。
臺灣原住民族群分布圖
服飾上的圖案有幾何紋與具象的自然紋,幾何紋中以菱形紋最常見,菱形紋在泰雅族群視為祖靈之眼,織在衣服上具有保護的作用;排灣族則將菱形紋當作是百步蛇背紋的象徵。
排灣族女子長衣(局部)/北投文物館藏
織布
織布是傳統原住民族各族婦女重要的工作與能力的表現,平織是較為普遍的技法。
平織與斜紋織中夾入與漢人交換的彩色毛線,並織出各種繽紛規律的圖案的夾織,是比較難的技法,需要冷靜清楚的頭腦及耐心。
布農族的男子無袖長上衣/96×48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排灣族的夾織相當出色,這是一種相當耗時且精緻珍貴的織布,由於太珍貴,族人往往將之做成喪巾於喪禮時披戴並將之視為身分地位的誇耀。
排灣族夾織喪巾/約20世紀中期/麻/62×72公分/私人收藏
織布底下第一排的菱形紋為蛇紋,上一排一根根的紋理代表人頭紋,再上一排則為交錯的蛇紋。
綴珠
綴珠就是將各種材質的小珠子以線串起固定於衣服上,或是將珠子縫在衣服上組成各種圖案。
北部泰雅族的貝珠衣就是一種相當尊貴的綴珠服飾代表。
泰雅族的貝珠衣/105×45公分/
中央研究院藏
南部排灣族群喜愛將五彩繽紛的琉璃珠縫在深色底布上,組成各種紋樣,如同夜空閃爍的星辰相當耀眼。
排灣族綴珠上衣(局部)/北投文物館藏
百步蛇是排灣族貴族的專屬紋飾,相傳百步蛇是排灣族人的祖先。排灣族的人紋圖飾,大多以反覆排列、正反相對的方式呈現。
貼飾
貼飾是將色布對折如同剪紙一樣剪出各種對稱圖案,再將各種圖案的色布縫貼於衣服上。
貼飾是最自由的創作方式,比上述三種方式更快速。由於不受織繡經緯線的限制,所以圖形相當活潑多樣,線條靈活生動。
貼飾、刺繡與綴珠,在排灣族與魯凱族的衣飾上運用最廣,直到今日這種裝飾手法仍然廣泛地流傳在這兩族群裡。
魯凱族男子後敞褲/96×60公分/
中央研究院藏
圖中貼飾的圖案是從蛇紋變形而來,造形相當具有現代感。
三 精緻的裝飾與毀飾
除了重視衣服的美感,原住民族不分男女都相當重視身體的其他裝飾。
飾品美學表現族群的美感與文化傳統。
頭冠的造形因族群而有不一樣的表現形式:
- 泰雅族、太魯閣族與阿美族的男士籐帽編織細膩。
- 排灣族、魯凱族與鄒族的男士皮帽則相當具有特色,有時會加上山豬牙、貝殼與鷹羽毛飾等裝飾。
- 魯凱族女人也流行戴上百合花象徵貞節和美德。
排灣族群特有的古老大型多彩琉璃珠,又稱為蜻蜓珠,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就已經相當珍貴,這種尊貴的琉璃珠飾品是由貴族所持有,一代傳一代。
女子胸飾/96×12公分/中央研究院藏
排灣族人稱琉璃珠為Baliutus,是排灣族三寶之一,三寶分別是青銅刀、古陶壺、古琉璃珠,它們不僅是一種貴重的財寶,也具有社會、宗教與文化的某種象徵意涵。
不同色彩與花紋的琉璃珠,各有獨特的名稱與意義,藉由神話故事賦予琉璃珠神聖的意義。例如:高貴漂亮之珠象徵尊榮與富貴,是頭目身分的代表;孔雀之珠象徵男女之間浪漫的愛情;太陽的眼淚表示懷念和不捨之意;手腳之珠代表智慧與靈氣;眼睛之珠具有看守保護防止被偷之意;土地之珠是擁有土地之意。
肩帶受到阿美族人喜愛,實用性相當高,除了可以攜帶檳榔、小刀、火柴等日常隨身小物,同時也具有裝飾功用,因此配戴阿魯布成為一種習俗。此外,女子若遇到心儀的男子,在合適的社交場合中也可以將肩帶贈送對方,或將一顆檳榔丟進男子的肩帶,以示愛意。男子若有心儀的對象,亦可將肩帶從右肩直掛至右腰部,將袋子置於身體的右方,以手按住表示愛意。類似肩帶也可以在平埔族與排灣族群發現,只是沒有像阿美族那樣賦予重要的社會意義。
原住民族為了增加身體美觀以及符合社會的認同,除了衣服飾品的裝飾,也會直接施之於身體上的毀飾行為,如紋面與紋身。
泰雅族男子紋面於前額、下額以象徵勇士,女子則由左右耳根到嘴部、面頰,代表貞潔、勤勞、能幹與善於織布等美德。
太魯閣地區的泰雅族美少女
問題討論
請討論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的特色,分析各族群服飾的差異,並與同學分享。
四 融合自然材質與族群文化的家屋
原住民族傳統家屋的建造結合了自然環境與族群的需求,家屋的造形往往具有族群與文化特色。
大致上北部族群如泰雅、阿美、賽夏、鄒族等是以竹、木、茅草來蓋房子,比較多干欄式建築;南部的排灣與魯凱則以當地生產的板岩所建造的石板家屋最具特色。
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為了躲避烈日與強風,他們將主屋蓋在地下形成半穴居的特殊景觀。
達悟族的家屋剖面圖
平時住在半穴居的家屋裡,冬暖夏涼,要是天氣熱時則爬至屋前杆欄式建築的涼亭上乘涼,可說是相當懂得生活的族群。
排灣與魯凱族人嚴謹的制度與規範創造了貴族家屋華麗的藝術裝飾。頭目的家屋由於是部落的政治宗教中心,所以雕刻裝飾更是富麗堂皇。
頭目家屋的立柱又稱祖先柱。
排灣族立柱雕刻/258×63×24公分/私人收藏
人類學者陳奇祿先生認為排灣族頭目家屋的木構件雕刻有三大特點:
排灣族屏風和門板圖示/陳奇祿繪
排灣族群的雕刻師多以浮雕與線雕的手法表現,較少圓雕雕像與立體雕刻。這種方式表現出強烈的繪畫性,也相當具有敘述性,雕刻師在此並不關心如何呈現立體的視覺形體,而是要去陳述圖像的意義。
排灣族壁板雕刻/157×82×3.5公分/私人收藏
雙手上舉兩腿微彎的蛙形人物造形,也是南島民族樣式化雕紋的特色,對稱的圖案與裝飾物布滿整件壁板這也是排灣族、魯凱族雕刻的特色。
達悟族家屋的主柱/196×109×5.5公分/私人收藏
達悟族家屋的主柱上方通常雕刻山羊角的造形裝飾,傳統蘭嶼社會將山羊視為一種財富,本件主屋柱裝飾較繁複,中段刻上傳統人紋,下段則以平行蚊裝飾。
五 結合美感與機能的生活器物
在日常生活中的木製器物加入雕刻圖紋是普遍存在於原住民族各族;北部族群的雕刻紋飾多是單純線刻幾何圖紋,而南部族群的排灣、魯凱及東部的卑南與達悟則發展出豐富多元的雕刻藝術。
排灣族巫具箱/11×13×5公分
(不含網袋及繫帶)/私人收藏
由於巫具箱是宗教器具,雕紋也相當講究,並且嵌入貝殼、錢幣與銅釘,這種鏍鈿工藝在許多原住民雕刻中可以看見,此外器身塗滿紅漆,並飾以少量黑漆,加上白色貝殼相當精美華麗。
達悟族人的拼板舟
拼板舟上面布滿幾何形紋、人像紋與家族標誌,具有強烈的族群特色。
達悟族並以紅、白、黑三種色彩的色漆塗飾船身,當航行於海洋上時,顯得格外亮眼。
達悟族拼板舟(局部)/長360公分/臺大人類學標本室藏
問題討論
達悟族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漁業是傳統主要的生計。他們有一種傳統觀念,每年3~6月飛魚季節期間,除飛魚外,不得捕捉其他魚類。近代這種傳統已被忽視,蘭嶼附近的海洋生態因濫捕而嚴重破壞。
2005年6月,政府為了保護達悟人的飛魚文化,規定每年3~6月蘭嶼海岸線外6海里內的海域,禁止10噸以上漁船捕魚,也禁止使用流刺網、毒魚、炸魚等,結果蘭嶼附近的海洋生態逐漸恢復生機,令人領悟到了達悟族的傳統符合環保概念,可以令海洋生物休養生息。
看到達悟族與海洋生態的和平共存,我們不禁要審視國人對於海洋生態的觀念是否正確?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可以說是臺灣的好鄰居,可是這麼多年來國人並沒有與海洋和平共處,海洋生態嚴重破壞,為了臺灣未來,今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海洋,並與之共存共榮?
六 現代臺灣原住民族藝術的發展
將傳統手織布文化結合皮包、領帶等產品,運用祖先古老的造形與色彩元素創造全新的視覺感受。
原住民族風格領帶/和平鄉公所傳統藝品產銷班
苗栗南庄賽夏族的藝術工作者,將傳統編籃工藝發揚光大,生產實用性、精緻性的各種花器、珠寶盒等編器,帶動了地方產業與部落的認同感。
潘三妹/花籃/1990年/籐編/高約27公分/私人收藏
賽夏族潘三妹由傳統細緻的技法出發,融入現代藝術概念。
魯凱族的卡拉瓦(杜再福)以傳統的媒材技法與造形元素為基礎,融和傳統與現代的美學觀創造一種相當古典的現代雕塑 。
卡拉瓦/英雄椅/木 貝殼 羽毛/
高200公分/私人收藏
泰雅族藝術家安力.給怒(賴安淋)努力從傳統原住民族文化藝術中擷取創作靈感,並以現代藝術的表現媒材與表現手法,創造屬於現代的原住民族藝術。
安力.給怒/老者/1993年/油畫/41×56公分
瓦歷斯.拉拜(吳鼎武)在創作的表現媒材上,不再侷限於二次元的平面描繪創作,擅長運用影像表現、複合媒材與裝置表現。
創作內容與議題相當嚴肅,多與現代臺灣原住民族的生存與文化的認同有關。
瓦歷斯.拉拜/隱形計畫Ⅱ—隱形動物/2001年/複合媒材 裝置
問題討論
以往原住民族的傳統藝術創作有其獨特的時空背景,與今日的環境是截然不同;你覺得當代原住民族藝術創作時應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從事創作?
問題討論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與部落傳統工藝的結合,可以帶動社區的經濟發展與部落文化的保存。花蓮新社鄉的噶瑪蘭族透過數次的部落會議,決定將傳統的香蕉絲編織作為部落發展的重點。經過幾次的公開示範工藝活動以及媒體的報導,知名度大增,這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原鄉工藝」發展案例。
你是否還能再舉出一些代表性的案例,並說明這種文化產業對部落發展的意義與面臨的挑戰,並思考解決之道。
學習活動 臺灣原住民族藝術之旅
分組報告有關臺灣原住民族的藝術。各組先討論及選定所要報告的主題,建議同學可以就課本所介紹的議題內容,再做深入的研究發展,例如:原住民紋面文化、臺灣原住民族的頭飾、臺灣原住民族的祭典等。
學習活動 造形的創作與聯想
創作
請同學嘗試練習創作三種造形圖紋,分別是人形紋、動物紋、動物與人形結合紋,其中的動物,可以選擇一種能夠代表個人特色與性格的動物,再以鉛筆或原子筆將造形繪出,最後將設計理念寫下。
學習活動 山海的冥想
請同學從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的傳統視覺造形中找尋創作元素,並結合自己想要表現或傳達的意涵,創作一件具有時代精神或環境議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