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觀看專案
翻閱簡報可由下方進度欄位的左右鍵調整或是由右側欄位快速瀏覽上下頁面。
想要放大視窗吉寶也提供全螢幕瀏覽喔!
第一章 親近藝術,美化生活/二、認識藝術與美感經驗
收藏、儲存、分享專案
收藏喜愛的專案、日後方便再次瀏覽。如果想微調、編輯可「儲存專案」至我的專案。
利用各大社群分享讓專案內容的能見度更加曝光,同時宣傳作者。
第一章 親近藝術,美化生活
第三章 認識建築與室內空間
第六章 科技與藝術的協奏曲
第八章 承古開新的文化創意產業
第七章 綿延永續的傳統藝術文化
第四章 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第二章 涵養品味,創意生活
第五章 動態影像的藝術美學
作者於 2016年03月14日 加入吉寶系統,喜歡他的創作就關注他吧!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二、認識藝術與美感經驗
二 認識藝術與美感經驗
關於藝術
談到藝術生活,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藝術?關於藝術的定義,中西思想家提出許多不同的見解。托爾斯泰說:「藝術是情感的表達。」他認為最好的藝術是表達宗教以及將全人類相連的情感;叔本華認為「藝術是使人暫時忘卻現實苦惱的一種解脫劑」。人可以陶醉在藝術創造和藝術欣賞之中,達到忘我之境,從而忘記了痛苦。
現今對藝術的解釋有二種,廣義的是指「凡是含有技術與思慮的活動及其製作,皆謂之藝術」。這和「技術」意義很相近。狹義的藝術是指「凡含有審美價值的活動及其活動的產物,而能表現出創作者的思想及情感,並予接觸者產生共感者,謂之藝術」(引用凌嵩郎《藝術概論》)。
美感經驗
美,是一個存在於個人感官和物體之間互動所引起的愉悅感覺。「美」的產生來自於美感經驗。而美感經驗的形成,除了個人的天賦與直覺外,還會隨著生活經驗、教育程度、職業、年齡、性別、不同的時空、情境氛圍等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感知。例如:看到一隻奇珍異獸,畫家往往被牠的形與色所吸引;動物學家則專注於物種的探討;而獵人則容易想到捕獵後的商機。同樣是愉快的感覺,但得自於不同的認知。
再舉一個例子,當你站在高處,遠眺聲勢磅礡的巨石激流,水花飛濺的美景,此刻應該是充滿愉悅與激賞的心情。但是,如果改變了空間與情境,你是身歷險境的航行者,在山陡水急、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感受是什麼?還會為大自然發出讚嘆之聲嗎?
圖1-8 巨石激流
南邊晴,北邊陰,就是望晴谷的由來。位於苗栗龍騰的望晴谷,河床岩石高低落差極大,形成如瀑布般的激流,令人嘆為觀止。
學習美感的法則
或許你正疑惑著,既然美感經驗因人而異,「美」並沒有一定的標準,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學習「視覺藝術」?藝評家又該如何鑑別其中的優劣呢?經過長期的研究,專家學者們找出了一套學習美感的法則,作為創作者的學習方針,以及欣賞者在評析藝術品時的溝通詞彙,稱為美的「視覺要素」與美的「形式原理」。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