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視覺的形式原理
經過學者專家的研究,被認定為傑出的、受眾人欣賞的藝術品,都有一些共同或類似的美感特徵,我們稱之為「視覺形式原理」。其中包含:均衡、調和、對比、比例、韻律等。
均衡
均衡是指視覺上的重量、空間、顏色、大小等造成的穩定、和諧及安定的感覺效果,和力學上所說的平衡是不一樣的。可以分為對稱均衡和非對稱均衡兩種。
對稱均衡
又分為左右對稱與輻射對稱。前者如人體的五官、蝴蝶的翅膀等;此外,令人感到莊嚴安定感的建築物,如教堂、寺廟通常都是左右對稱。後者則如摩天輪、腳踏車輪,可以呈現出安定的動感狀態。
非對稱均衡
在造形與繪畫創作時最常使用到的一種形式。將不等量的元素放在一起,以尋求視覺上和諧與穩定的感受。這種形式可以讓欣賞者產生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優美與喜悅感。
調和
調和又稱為和諧。所謂的調和是將性質相似的事物並置一起,相互關聯而形成一和諧的樣態。其實它的效用如同音樂中的「和聲」一般,高、中、低音個別聽來是有一些的差異性,不見得好聽;但三部合唱時,整首曲子呈現的感覺卻是非常協調、悅耳動聽。
類似調和
以相同或類似的形狀、色彩、材質組織在一起,可以產生和諧的效果。如同色相或類似色的應用、漸變的形狀排列、相似的材質組合,都能讓作品產生融洽而平和的感覺。
圖1-21 具調和感的燈具
將構成的元素依序逐漸改變,如形狀漸大或漸小,色彩漸濃或漸淡,而得到一種調和的視覺感受。
對比調和
將差異性很大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元素並置一起,如空間的虛實、質感的粗細、色彩的互補等等,相互加強襯托,以形成統一和諧之形式,這種對比調和所帶來的視覺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圖1-22 清乾隆皇帝刺繡十二章龍袍
清代帝王龍袍色澤鮮艷、圖案豐富,在龍紋之間還繡有五彩雲紋、蝙蝠紋、十二章紋等吉祥圖案。色彩之間的色相差異很大,幾乎是對比色,但是整體而言,卻因相互對比、彼此烘托,最後反而取得明快的和諧感。
對比
對比和前述的調和是完全相反的要素。對比是指將作品元素的特性以強烈對立的方式表現,呈現相互對抗、排斥的視覺效果,例如:紅和綠、大和小、遠和近、簡單和複雜、動態和靜態等等。由於對比的因素使然,因此更凸顯出作品的被注視性,也能帶給觀賞者更強烈的視覺感受。
比例
比例是指視覺畫面中的整體和局部、局部和局部、局部和元素之間的相互關聯性。應用在藝術創作時,構成元素的長短、寬窄、大小的比例關係,會影響作品的視覺美感。
而所謂的「黃金比例」,即是1:1.618的長方形,是被證實為最具美感的矩形,如螢幕、相機、畫框、國旗、明信片等。
圖1-24 達文西 / 維特魯威人體圖 / 1485年 / 紙筆 / 34.3×24.5公分 / 威尼斯藝術學院藏
達文西說:「當你將雙腿打開,使身體的高度降低到原身高的十四分之一,然後將雙臂舉起,讓中指與頭部同高度,這時,你的四肢將可構成一個正圓形,你的肚臍定是位於圓形正中央,而你兩腿之間的空間必然會構成等邊三角形。」
韻律
韻律又稱為節奏或律動,原為音樂的表現元素之一,在音樂領域中是指樂音的節奏、律動、節拍等等。柏拉圖曾說:「韻律是運動的秩序」,凡是規則或不規則的反覆或週期性的現象,都可產生韻律,大自然的海浪、沙丘,人為的建築寶塔、磚牆皆屬之。
此外,在創作過程中亦可透過線條、形狀、色彩的「反覆」和「漸層」,逐漸形成一種有秩序感、輕快感、動態感的美的形式。
反覆
又稱為連續或重複,即是將相同或相似的單位重複排列,以得到一種單純、規律的感覺。
圖1-26 安迪.沃荷 / 康寶濃湯洋裝 / 1968年 / 印色洋裝 / 高95公分 / 私人收藏
以康寶濃湯罐頭為基本圖案,不斷的複製,形成一種單純的規律感,是普普藝術的特色之一。
漸層
又稱為漸變,將構成的元素依次逐漸改變,如漸大或漸小,漸濃或漸淡,以得到緩和、從容之感覺。
圖1-27 設計界團隊:常莎娜、何潔、陳漢民 / 北京奧運核心圖形及其色彩計畫 / 2006年
靈感來自於古代漆器與銅鏡的意象,由如意、敦煌彩帶和祥雲三個傳統圖案構成生生不息的造形。再搭配四種漸層色彩處理,為陽剛的體育競賽注入了濃厚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