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並且使用美好的器物,是涵養生活品味的第一步。有人熱衷於追求國際名牌,偏愛大師級的設計精品,享受該品牌特有的質感與設計風格;有人樂於尋找新創的品牌,體驗年輕新銳的設計師沒有品牌包袱的前衛設計理念。當然,如果能擁有獨一無二、兼具個人特色的產品與器物,就更加令人羨慕了。
近年來,DIY的風氣相當盛行,電腦繪圖的軟硬體設備日益普及化,多功能且容易上手的繪圖軟體,透過數位相機、掃描機的影像輸入,最後經由彩色列表機完成圖像的輸出。一般人想要設計並製作一系列個人化的用品,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自己動手製作的好處多多,除了節省金錢之外,還能發揮創意、實踐想法,並與他人分享自己努力的成果。本單元將介紹設計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見的設計風格與經典作品,藉由了解設計、親近設計,進而開啟實踐創意生活的大門。
一 設計與生活
設計的概念
設計(Design)這個名詞是從拉丁文(Designara)演變而來的,其意涵具有構想、計畫、規劃及問題解決的方法。在十九世紀初期,設計的意義大多是指「圖案」,所謂的圖案包括平面的紋飾和立體的設計圖案、模型在內。設計是人類改變原有事物,使其變化、增益、更新、發展的創造性活動,也是實現創意、包裝想法、使之美好呈現的方法與過程。換言之,只要能夠改善環境,提升生活美感,透過明確的規劃、有效的方法,以達到預定的目標,這樣的過程就是設計。
設計的領域與範疇
人類為了生存及生活,於是發展了設計。因應時代的變遷與人類生活所需,設計的領域不斷地擴張,涵蓋的範圍從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到環境設計;包含的領域從平面、立體到空間設計;表現的技法從傳統設計到數位科技設計;設計思維也從實用、美觀到人文關懷與環保議題。由此可知,現代設計必須符合時代精神,滿足時代生活的實際需要,與人類的生活脈動息息相關。
視覺傳達設計
平日我們透過閱讀報章雜誌、電子傳媒、廣告傳單、招牌、標誌等媒體,接收生活中的各種訊息。這種經由規劃設計的視覺圖像、文字、影像來傳遞資訊的方式就是視覺傳達設計。其中包括了平面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字體設計、書籍設計、標誌設計、視覺識別系統設計─VIS等)、展示設計、環境視覺設計等項目。
圖2-2 薛帕德.費利 / 進步、希望、歐巴馬 / 2008年
由英國設計博物館舉辦的「全球百大設計」選拔活動,這張海報被評選為2008年最成功的海報。薛帕德.費利是美國著名的街頭藝術家與平面設計師,此張海報充分打造了歐巴馬訴求進步與希望的形象。此圖像也被重複應用在其他宣傳品上,可說是成功的利用視覺形象推動歷史性轉變的最佳例子。
圖2-3 Viktor & Rolf / 倒轉式香檳瓶
此包裝設計榮獲「2008 Pentawards-全球包裝設計」的最高榮譽「鑽石獎」。荷蘭設計師Viktor Horsting及Rolf Snoelen將品牌相關的標誌圖案,酒瓶、玻璃杯、冰桶、軟木塞的樣式,甚至網站都設計成「倒轉」形式,讓「拍譜」(Piper Heidsieck)香檳的品牌,從眾多競爭者脫穎而出。
產品設計
所謂的「產品設計」是指利用特定的物質材料,依據產品的功能、特性,在結構、形式、色彩及外表加工等方面進行的創造活動。產品設計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在物質上與情感上的需求,藉由設計的手法來改善原有產品的缺點,或增加產品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提升消費者對於美感的經驗。產品設計概分為兩大類:工業設計和工藝設計。
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是運用美學的觀念,增進產品的親和力及可用性的一種應用藝術。美國知名設計師雷蒙.羅威為工業設計的範圍做了一個比喻:「從一支口紅到一列火車」,舉凡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家電產品、家具、文具、廚具、衛浴設備等等,從簡單的生活流行用品,到複雜、特殊用途的科技產品,皆包含於其中。工業設計最重視產品機能性與實用性,美國建築師蘇利文提出「形隨機能而生」的看法,強調好的產品設計應該回歸產品本身的功能,與使用者的感受。
形隨機能而生
美國建築大師蘇利文是機能主義的奠基者,蘇利文說:「形式是依從機能而成,這是自然的定律,機能不變形體亦不變。」例如:汽車的功能在於載送人員物資,為了奔跑它有了輪子;為了載人,它有了椅子;在寧靜的夜晚,操作者必須看到遠方,所以有了車燈;為了減少空氣的阻力,所以它採流線形。
圖2-4 李查.沙培 / 咖啡機 / 1997年
看似太空站的咖啡機,能引發使用者的操作樂趣。一般食用器皿的設計多以流線造形為主,盡量避免銳利的角度,以安全與容易清洗為主要考量。
工藝設計
在工業產品尚未普及的年代,人們利用雙手創造生活所需的各種器物,製作出實用與美觀的生活工藝品,讓使用者能感受到手工製作的細膩質感。工藝設計是生活與美學的結合,兼具器用性與裝飾性,器用性是來自於生活的實際機能,裝飾性則是為了提升器用的美觀機能。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於美感的要求標準也大幅提升,工藝設計師竭盡所能的尋求各類材質與美感的最佳組合,施以精湛的手藝技術,創造出一件件令人讚嘆的稀世珍寶。不論是陶器、木器、漆器、玻璃器或金屬器等工藝品,都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圖2-5 木雕
三義木雕師沈培澤的作品,精湛的雕功,刻意保留木頭的造形紋理,創造出生動、不匠氣的作品。
圖2-6 勒內.拉利克 / 蜻蜓女人胸針 /
1897-1898年
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賦予自然女性化的形象,因此將女人與蜻蜓結合在一起。使用黃金、象牙、琺瑯、水晶、月長石等貴重材質,精雕細琢成為一件完美的飾品,令人嘆為觀止。
設計的思維
綠色設計
1990年代,全球的自然環境日趨惡化,提醒了人類對於居住環境的關注,同時也改變了設計師的設計思維。從關注人與物、人與環境,以及環境自身問題,衍生出對於生態環境的關懷,而發展出所謂「綠色設計」的概念。
綠色設計也可以稱為生態設計,它的核心精神是「3R」,即減量(Reduce)、回收(Recycle)、重複使用(Reuse),不僅要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產品及零件甚至包裝材料,容易分類回收、重新再利用或安全地被處理掉,以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與破壞。
圖2-7 Lotus Eco Elise環保車
Lotus蓮花跑車以亞麻和聚酯樹脂製成複合材質,用以製造車身鈑件、尾翼和座椅等零件。除了可回收利用的優點,亞麻在生長時能藉由光合作用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在種植和製造時能源消耗量也相當低,可謂是相當環保的天然材質。
通用設計
「通用設計」又名全民設計、全方位設計或是通用化設計,係指無需改良或特別設計就能為所有人使用的產品、環境及通訊。1987年,美國設計師朗.麥斯開始大量使用「通用設計」一詞,他表示:「通用設計」不是一項新的學科或風格,它需要的只是對需求及市場的認知,使用清楚易懂的方法,讓設計的每件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個人使用。面對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化的社會來臨,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設計概念,那就是為最多人著想、讓所有使用者感覺貼心的通用設計。它的理念並非專為少數或弱勢等特定人士所進行的設計,而是相信,如果一樣產品能被功能有障礙的人使用,對一般人來說一定更容易使用。
圖2-8 超輕巧鈦金屬餐具
超輕巧的鈦金屬餐具總重量僅38克,甚至可漂浮於水上。餐具前端有8種造形,提供不同用途,握柄的形式適用於手指不靈活,不便使用一般餐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