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媒體或社會常常主宰什麼叫做美?這樣的價值觀往往會影響到青少年的『身體意象』,進而成為消費行為的參考。如何在健康、美容、瘦身相關的消費行為中,避免掉可能潛藏的風險;而身為一位消費者如何為自己的權益把關,又有哪些應盡的義務呢?一起來為你自己和家人學習這些生活化又實用的內容吧!
「巴洛克」是指在16世紀矯飾主義時期以後與18世紀洛可可時期以前,這段時間的歐洲文化。而「巴洛克」原指的是一種形狀不圓的珍珠,後來卻成為藝術上的用詞。著重在強烈感情的表現,而不像鼎盛期文藝復興以前那樣的嚴肅、含蓄。其風格趨向,多少也反映了當時歐洲的動盪局勢、不安而豐裕的現實景象。
「樸素藝術」指的是無師自通、自學成功、風格獨特的民眾藝術,其內容大都反映作者的社會生活經驗、風土文化與個人內心的精神意象等特質 。 「樸素藝術家」是指從來沒有受過正統美學訓練的藝術工作者,他們對生命生活環境的觀察,表現能力很有個人風格,而被稱之為「樸術藝術美學」,在他們的作品當中,可以看到很不同於一般學院畫派的生命力。
夢工廠動畫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縣格倫代爾的動畫工作室。至今已經製作發行了32部動畫長片,著名動畫作品包括《史瑞克》系列、《馬達加斯加》系列、《功夫熊貓》系列、以及《馴龍高手》系列和《古魯家族》。 1994年10月12日,美國三位電影人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創立了夢工廠工作室(DreamWorks SKG)。 2004年,夢工廠工作室的動畫部門被分拆,成立了夢工廠動畫公司。同年,夢工廠動畫在納斯達克上市。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另一家動畫巨頭迪士尼-皮克斯合作的迪士尼動畫和皮克斯動畫。 除迪士尼旗下三家工作室,環球、福斯、華納、索尼甚至派拉蒙都加大動畫電影投入,未來格局或將洗牌。
帽子的歷史相當悠久可回溯到古埃及時期, 經過不同世紀到近代,帽子的造型、種類變化無窮。雖然現代人似乎只在特殊場合才會配戴,不如上世紀如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配件,但是同樣代表著個人衣著品味與社經地位的象徵。本篇也介紹了兩位現代著名的「帽匠」活躍於時尚圈、社交圈。我們來看看這些頭頂上的藝術作品。 #服裝搭配 #風華絕代
大支為臺灣知名饒舌歌手,本名曾冠榕,是目前臺灣唯一登上美國時代雜誌、CNN、英國路透社報導...等國際各大報以及discovery探索頻道節目專訪的饒舌歌手。有別於一般對饒舌歌手憤世嫉俗的刻板印象,大支經常透過富有思考性的歌詞來強調臺灣文化,並點出社會問題引起大眾及國際關注。
藝術狂想曲積木的基本認識積木起源於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是公認制定出積木玩具遊戲理論,並將積木跟幼兒遊戲結合而影響其後 積木的特色是可以訓練兒童的協調能力與創意發積木的種類很多,例如市面上常看到的LEGO、智高、得高、博樂、啟蒙、孩之寶………..等,尚有許多品牌可供參考 展,沒有一定的組裝標準,多元的造型變化,常讓人愛不釋手,驚喜連連
熊儒賢於2002年成立野火樂集,以「臺灣音樂─世界音樂」作為文化推廣的音樂演出團體,是當代極少數致力於推展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組織,其音樂領域包含本土各族群音樂,並長期對原住民之流行與非流行之創作音樂人,做有計畫之培養與發展推廣,知名歌手有陳永龍、吳昊恩、紀曉君、李子恆、李德筠等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以及表演時使用身體的方式完全不同。日常生活的技巧是不自覺的,其實都是文化設定好的特定姿態。 若想了解表演者舞台生命的原則,首先必須了解:日常生活的技巧可以被超越日常生活的表演技巧取代,這些技巧不遵守日常生活已經養成習慣的肢體原則。表演者就是要運用這些超日常技巧。
黃土水1915年到日本留學,是東京美術學校創校以來第一位台灣留學生,也是台灣留日學習美術第一人。1920年他再考取該校研究科繼續學習雕塑。 黃土水感慨台灣人身處在美景豐富的地方,卻忽視了美好的文化與生活。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一起為台灣藝術努力,創造屬於「福爾摩沙」的藝術。
愛爾蘭踢躂舞文化&歷史 愛爾蘭踢躂舞最早要追溯到十六世紀曾被英格蘭統治的四百年期間,當時,愛爾蘭的傳統樂器被統治者禁止彈奏,因此許多愛爾蘭的家庭,都由父母以手腳打著拍子, 以嘴模擬樂器聲音,用類似爵士口技手法代代傳授傳統音樂及舞蹈。 在統治期間,為了不讓巡查的英格蘭軍隊隔窗發現愛爾蘭人的節慶聚會,發展了上半身不動而以透過下半身的足部舞蹈來紓解民族情懷。
undefined*金枝演社:金戲 胡撇仔戲 —台灣女俠白小蘭 戲劇界首創將「胡撇仔戲」搬上現代舞台的原創代表作品。自1996年首演,每年不斷受邀巡演,成為劇場界的「長青」作品,也創下了連演十年不輟的驚人紀錄。*以一台小卡車作為舞台,「落地掃」式的戶外演出,觀眾自由的圍坐在四周,和表演沒有距離,常常隨著劇情起伏被演員引逗得捧腹大笑,甚至直接和演員對話,產生絕佳的即興表演效果,高度發揮了野台魅力。*古國之神 — 祭特洛伊 1997年12月,在台北舊酒廠(今之華山文化創意園區)首演,化廢棄廠房為劇場,《古國之神--祭特洛伊》喚醒了被遺忘的都市廢墟。以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為素材,大量吸取民間戲曲祭儀,呈現超寫實魔幻的台灣寓言史詩架構。*《古國之神--祭特洛伊》旋即入選為中國時報年度「十大表演藝術」(中國時報1998.1.3)。評論寫道:「這不是在觀看一場戰爭的夢饜,而是聆聽文明的輓歌─不是特洛伊文明的輓歌,而是台灣文明的輓歌」。(呂健忠,表演藝術雜誌,1998.2月)*群蝶 一個想要愛,卻追求不到愛的故事。在人性底層的失序與暴力之間,獨特的美學手法及表演張力。1999年首演於台北牯嶺街小劇場,創下連演八場爆滿的紀錄,並譽為「當下台北小劇場的傑出之作」。先後應邀赴香港、韓國(釜山)、日本(東京)、新加坡藝術節等地演出。*可愛冤仇人 2001年12月,幼獅藝文中心首演。一齣「清涼透脾肚」的愛情麻辣喜劇,絕對聳擱有力的經典胡撇仔表演。《可愛冤仇人》是金枝「胡撇仔」代表作品之一。輕鬆俏皮的愛情胡撇仔風格,風靡了台灣各地校園年輕學子,亦遠赴北京演出。金枝走演《可愛冤仇人》| 南投新聞 (2:33)*以30年代到70年代的台灣流行老歌為背景,編導巧手剪接拼貼台灣各年代通俗流行文化,展現庶民野味的趣鬧風格,揭露人性真實情感,引領觀眾感受人生美麗風景。《金枝演社》可愛冤仇人(12:06)*觀音山恩仇記 2002年9月,淡水殼牌倉庫史蹟園區首演。《觀音山恩仇記》在夙有「淡水秘密花園」美稱的百年史蹟場域─殼牌倉庫演出,以古老園區的自然景致為表演舞台,品味森林劇場的無限魅力。*三個流浪修道人,即將出發前往彼岸,臨行前,他們向河水請求給予祝福。河水聽見了,也開口了,許多故事於是源源不絕。從古至今講述人類起源、爭戰、慾望、愛情、求道的諸多過程,六世輪迴,也是六場夢境。勾勒生命的全貌,顯現生與死的幻覺和真象。*玉梅與天來 2002年9月,淡水殼牌倉庫史蹟園區首演。《觀音山恩仇記》在夙有「淡水秘密花園」美稱的百年史蹟場域─殼牌倉庫演出,以古老園區的自然景致為表演舞台,品味森林劇場的無限魅力。時而嬉戲浪豔、時而踏出台灣泥土清香,這裡看得笑到背痛,猛敲大腿;那兒愛情場景卻讓觀眾心眼盡拋、淚水欲流。以胡撇仔戲為基礎的歌舞劇形式,譜出浪漫自由無國界的快樂調性。《玉梅與天來》大膽揉雜出金枝獨有的華麗庶民劇場。*祭特洛伊 2005年10月,淡水滬尾砲台(二級古蹟)首演,古蹟環境劇場,全劇福佬話演出的千年史詩。《祭特洛伊》改編自世界最偉大的詩篇之一:荷馬史詩鉅作『伊利亞特』,描繪故鄉、戰爭、自由、意志等命題。跨越三千年今昔,吟唱家園與故鄉的動人生命篇章。*結合西方神話於東方祭儀,並以當代劇場視覺景觀將二者融為一爐,展現東西跨文化劇場風貌。運用福佬詩歌、台灣祭儀和傳統戲曲,將史詩精髓融入台灣本地文化當中,創造出屬於台灣的劇場意象。*浮浪貢開花 2006年9月,台北市紅樓劇場首演,散發濃濃台灣味的幸福喜劇,金枝發展逾十年的胡撇仔美學熟成作品。以五、六○年代的台灣社會為背景,結合歌中劇、舞蹈、雜耍、老歌等…通俗文化元素,充滿懷舊「台味」的奔放演出,席捲老中青三代觀眾,贏得無數的歡笑與感動。《金枝演社》浮浪貢開花 (3:49)*故事以一位「浮浪貢」阿才的流浪步履,牽引出一群可愛可親的厝邊隔壁小人物,透過這些角色的生命故事和歷程,書寫台灣常民生活篇章,以詼諧戲謔的喜劇手法,在通俗當中找到打動人心的力量,並實現金枝長年致力於「讓觀眾走進劇場,並享受看戲樂趣」的藝術理念。*浮浪貢開花 Part 2 2007年8月,台北市紅樓劇場首演。繼2006年第一集首演成功落幕之後,《浮浪貢開花Part 2》是金枝創團以來首度全新嘗試,運用「續集」形式發展創作的全新作品。*以胡撇仔美學為本,「台式音樂歌舞劇」的表現風格;並以原班角色人物,創作新編故事體裁,從常民生活樣態,翻陳推新,鮮明刻畫台灣庶民文化的集體經驗與情感。*仲夏夜夢 2007年9月,淡水,小白宮(三級古蹟)首演。金枝培植年輕創作力,由劇團首席演員、30世代的施冬麟首度跨足編導,獨挑大樑之作。改編莎士比亞經典劇作,編導施冬麟僅保留原作劇情主軸,毫不拘泥的加以大幅改編,使之成為極具自身特色、風格及觀點的創造性作品。*運用遊藝式的表演基調,融入魔術、雜技、變臉、火舞、現場音樂等,貼近夢境的魔幻概念。劇中主人翁進入一座森林後,穿越現實,踏上醉生夢死大帝的夢境國土,兩對男女,受愛情靈藥捉弄,蠢樣百出,一路錯愛笑話連篇。*山海經 2008年4月,淡水滬尾砲台(二級古蹟)首演。以百年古砲台為場景,演繹中國上古神話經典「山海經」,並融入台灣原民傳說、神話典型及當代創意,原典新詮。全劇以河洛語演出,融合儀式性的詩歌、聲韻和肢體表演;太極、五行八卦為靈感的空間圖像,導演王榮裕將戲劇形式御繁為簡,打造出獨特的儀式劇場意象。《金枝演社》山海經 演出剪輯(2:44)*夸父逐日、女娃化鳥、后羿射日、刑天爭神,四段遠古神話,四個英雄原型,四則生命主題,每一個單獨的篇章有其獨立存在的意義,而篇章與篇章之間,則透過一位旅人與現代男孩的對話,帶領觀眾跨越神話時空,進行一場古老傳說與當今世代的靈魂對話。*浮浪貢開花 Part 3-勿忘影中人 2009年5月,台中中興堂首演。金枝胡撇仔愛情喜劇匪夷所思武俠爆笑風格火力全開升級版新作。以台灣本土音樂人全新打造的歌曲和Live音樂,《勿忘影中人》重現我們共有的動人記憶故事,穿越時代的磨難,看見台灣的美好。《金枝演社》浮浪貢開花系列三 勿忘影中人(3:35)*連續三年轟動北中南,最受歡迎的單元喜劇「浮浪貢開花」系列之第三集新作《勿忘影中人》,劇情貫串三個時代:1935、1947、以及1969年。以台灣大時代的歷史背景為舞台,化為一則融合愛情、自由、和俠義的浪漫傳奇,也是一篇從家族到國族的浮浪貢故事。*導演王榮裕貫徹胡撇仔喜劇風格再求突破:流動佈景、2D舞台、動畫投影,挑戰三個時空快速換景,吊索飛空、忍者軍團大對決、空襲戰機化身「超級馬莉歐」,全劇舞台宛如古早內台戲的機關佈景,是金枝演社「升級版」精采力作。*大國民進行曲 故事描述一群二戰後的台籍日兵不願承認戰敗,躲進礦坑準備挖金礦、買軍火,繼續長期抗戰。不料在山中巧遇正要上台北作生意的女子流浪戲班,一場黃金大夢竟而演變為不願醒來的青春幸福謊言。*《大國民進行曲》以狂想喜劇手法描繪1945台灣寓言:「一個國家,兩個世界」的荒謬情境。而於載歌載舞之間所述說的,則是人之所以為人,跨時代跨疆界的渴望。 《金枝演社》大國民進行曲(4:41)*五虎崗奇幻之旅 2012新北市國際環境藝術節市民環境劇場 累積五年藝術節經驗的淡水,始終強調「社區參與」的價值,推及社區民眾透過戲劇表演,更緊密的與他們居住的空間一起「說故事」,創造居民共同的生活經驗,對演出者和觀眾而言,都將是最感人的文化饗宴。*繼《西仔反傳說》之後,《五虎崗奇幻之旅》將挑戰創造全台藝術節首見的表演形式,透過新北市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共鳴,將本土文化推上國際舞台,展現「唯有淡水」的城市人文美學。*黃金海賊王 以霹靂布袋戲幕後主唱聞名江湖的荒山亮,詞曲創作作品無數,能量十足的他不僅幕後配唱、協助其他歌手製作發片,也因歌喉好到不行自己跳出台前發行個人專輯。台語專輯《天荒地老》更是好聽又感人。《荒山亮》維基百科《金枝演社》黃金海賊王(3:26)*2011年開始,荒山亮與「台客天團」金枝演社合作,擔任【黃金海賊王】詞曲創作!第一次挑戰舞台劇音樂創作的他,混合多元曲風,原住民、搖滾、爵士、電音完美呈現。磅礡有氣勢的歌曲,每首歌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金枝演社》黃金海賊王 飛虹船長現身(2:10)
與動畫音樂類似,電玩音樂往往也會配合遊戲劇情填詞譜曲,例如1999年《太空戰士8》由王菲演唱的〈Eyes on me〉即十分動人,而像瑪莉歐兄弟、魔獸世界等著名電玩也都有代表性的配樂。電玩音樂從早期的單音旋律,到現在已具備管弦樂團規模,可比電影配樂的大製作。而現今電玩音樂最著名的盛會應屬VGL世界巡迴音樂會,他們即是以交響樂團的編制,巡迴世界舉辦以電玩音樂為主題的音樂會。音樂電玩則像Deemo、鋼琴塊、唯舞獨尊Online等,以配合音樂與節奏做出動作所進行的遊戲。
工藝(Craft)是勞動者利用生產工具對各種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增值加工或處理,最終使之成為製成品的方法與過程。 制定工藝的原則是:技術上的先進和經濟上的合理。由於不同的工廠的設備生產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練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對於同一種產品而言,不同的工廠制定的工藝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個工廠在不同的時期做的工藝也可能不同。可見,就某一產品而言,工藝並不是唯一的,而且沒有好壞之分。這種不確定性和不唯一性,和現代工業的其他元素有較大的不同,反而類似藝術。所以,有人將工藝解釋為「做工的藝術」。
物依循一定的法則成長,有其嚴謹的節奏和韻律,仔細觀察會發現其中蘊藏著美的形式原理。 岩石紋理。岩石紋理的韻律之美。 人類從大自然中領悟美的形式原理,運用智慧,以巧手創造出許多美的傑作。*漸層的藻井有層次變化感。*均衡的門有平穩踏實感。*對比色彩產生活潑的效果。*柱子的造形反覆之美、梯 田的曲線韻律之美。人為之美門環的對稱均衡之美。 日常生活中,人為的創作包羅萬象,依創作目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單純表達思想和情感的純粹藝術,例如:繪畫、雕塑等;另一類是滿足生活需要,追求美感生活的應用藝術,例如:建築、工藝、服飾等。服飾的色彩對比之美。藻井為中國古代建築樣式之一,以不斷向中心懸挑內縮的斗拱,交織成網狀的傘蓋形天花板。雕塑是一種使用各種媒材,表現具有長、寬、高三度空間的藝術作品。「雕」是將材料如石頭、木材等,以切、割、削、鑿等方式,將不要的部分去除所完成的作品,又稱為「減法雕塑」;「塑」是將可捏塑的材料, 例如:黏土、水泥等,做漸次添加而成的作品,又稱為「加法雕塑」。彰化縣鹿港鎮龍山寺戲亭藻井的漸層美。 如果語言是人類相互溝通的工具,那麼形體、色彩、質感、明暗等元素,就是藝術家傳達創作理念的語言。學會如何看懂藝術的語言,更能幫助我們欣賞藝術品,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視覺藝術的語言吧!柱子的造形反覆之美。梯田的曲線韻律之美。翠玉白菜/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阿亞斯與阿基里斯/義大利羅馬梵蒂岡博物館藏鸚鵡螺。 任何形體不外乎是點、線、面的組合。*點的大小、疏密、輕重等差異,可以產生許多不同的形 狀。 *線條是點移動的軌跡,是視覺藝術最基本的語言,分直 線與曲線。 藝術家透過粗細、長短及不同種類的線條,表現輪廓與形狀、製造紋理與明暗、暗示方向及動作。形體康丁斯基〈構成第八號〉,以直線、曲線、直角、銳角、鈍角等元素構成,畫面中色彩與幾何形狀的組合,充滿律動感。康丁斯基/構成第八號/美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藏點的形態。圓形點有飽滿、充實、柔軟、流動、輕快、靈巧的感覺;方形點有堅硬、嚴謹、穩定、俐落的感覺。陳其寬〈吾子〉,以簡單幾筆墨線畫出猿猴的造形,掌握書法線條的韻味和美感。陳其寬/吾子/私人收藏 「面」是線條移動的軌跡,有長度和寬度,又稱為形狀,分成幾何形狀與有機形狀兩種。*幾何形狀:利用製圖儀器繪製而成,例如:三角形、正 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有單純簡潔、冷靜理性之美。*有機形狀:輪廓線呈自由形式,由藝術家徒手畫成,自 由活潑,充滿感性之美。克利/魚的四周/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藏克利〈魚的四周〉綜合「幾何」與「有機」兩種形狀,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鄭善禧/人物(十四) /臺北市立美術館藏鄭善禧〈人物(十四)〉,人與猴造形簡練厚重,有樸拙之美。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 每種幾何形狀都有自己的個性,說一說你對它們的感覺,例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 色彩是視覺藝術所有元素中,最引起情緒反應者。不同色彩有各別涼暖性格,帶給人們相異的感覺。例如:紅色調表現傳統年節喜慶氣氛,熱鬧歡樂;以白色為基礎的淺色調明亮和諧,予人亮麗暖和的生命力。色彩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吳昊/嬉/高雄市立美術館藏吳昊〈嬉〉,以紅色調表現傳統年節喜慶的氣氛,給人熱鬧歡樂的感覺。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賴傳鑑/春光鯉影/臺北市立美術館藏賴傳鑑〈春光鯉影〉,以白色統合畫面,片斷平塗的漸層色塊,使構圖穩定扎實。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畢卡索〈盲者的晚餐〉,以藍色色調表現畫中主角的悲苦與窮困。畢卡索/盲者的晚餐/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馬諦斯/紅色的和諧/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齊美術館藏紅色系與綠色系在強烈對比的面積比例中,取得平衡與協調。以細膩精緻的油畫技巧,巨細靡遺的表現飽滿、堅硬、平順、光滑等質感。顧重光/靜物/臺北市立美術館藏質感 質感是指物體材質的感覺。木材、玻璃、金屬、毛料等物體,在表面上有獨特的光澤、紋理、色彩,讓人產生光滑粗糙、柔軟堅硬、沉重輕巧、溫暖寒冷等感覺,稱為質感。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以細膩精緻的油畫技巧,巨細靡遺的表現飽滿、堅硬、平順、光滑等質感。黃才松/風沙起兮/高雄市立美術館藏羅慧明/瞿塘峽/臺北市立美術館藏以飽含水分的色彩表現天水交融的遠景及蒼翠欲滴的中景,近景波光粼粼粼的長江水面,則以乾筆快刷而成。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以各種尺寸的螺絲打造而成的〈螺絲羊〉,將懷孕母羊豐滿曲線表現的栩栩如生。這件作品有幾個不同方向的力量,盤結交叉的手,是作品力量匯聚的焦點;著力地面的左大腿根部,是支撐整體結構基礎的地方。 質感肌理的表現與材料有關,不同的材料給人不同的感覺。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明暗 光線是造就明暗的主要條件,有光才有明暗。藝術家利用光的性質、照射方向、強度等明暗變化,來製造立體感和空間感。 明暗也可以表現豐富的心理情感,如強烈的明暗對比給人不安、衝突的感覺;反差較小的明暗有柔和、相融的氣氛;大面積的黑暗令人感到憂傷、神祕;大面積的明亮則給人輕鬆、光明的感覺。描繪豔陽下的明暗變化,前景蔭影籠罩的紅色系與遠處向陽的白牆,對照出空間的深度。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悼念二二八事件的作品,以強烈明暗對比描繪恐怖統治下人民憂懼無奈的心情。侯錦郎/心在凍原的人/臺北市立美術館藏這件作品展現收放自如的寫實功力,以沉靜簡斂的色彩與主題相呼應。何德來/流逝的歲月/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藝術與人文 國中1上沉思的女子、無生命的雕像與靜夜的明月,呈現一種寂寥、清遠而帶神祕的氣氛。陳景容/夜的沉思/高雄市立美術館藏簡潔筆調與明朗色彩,表現出夏日晌午時分,沉睡女子的寧謐和悠閒情境。徐藍松/午睡/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藝術世界是豐富的寶庫,欣賞藝術品並非遙不可及,只要學著用眼睛仔細觀察,用心感受與想像,透過美的形式原理與視覺藝術元素,就能推開藝術殿堂的大門與藝術品對話。蒙德里安/百老匯爵士樂/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視覺藝術的語言包括形體、色彩、質感、明暗等元素,在認識這些視覺藝術元素後同學們是否躍躍欲試,想和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對話呢?梵谷/絲柏樹(局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淡水古蹟園區形象識別標誌是以古建築加上磚瓦的意象造形,代表淡水十八座古蹟建築群,水波呈現出淡水的特色,而樹葉隨著水波向上激盪有再生之意,同時樹葉也像徵著傳承,最後以代表古建築的紅磚色為主色,搭配具有重生、整合、再利用的綠色,重現淡水古蹟之美。 「淡水」是一個位於觀音山下、淡水河出海口的小鎮,自然景觀因為有淡水河與觀音山的孕育,造就出豐富多樣的水岸與山系生態,其地理位置,更因淡水位於進出大臺北盆地之咽喉,從過去至今一直是北臺灣之鎖鑰,並具有軍事及經濟上的重要性。 淡水豐厚的面貌,需回溯自西方海權向世界擴張版圖的歷史談起,十六世紀初期,因臺灣位處掌控進入中國、韓國、日本與南洋群島的地理位置,突顯了當時淡水重要的防禦性、加以海上頻繁的船隻往來,而成為經濟、政治、軍事的重要據點,是故,淡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此,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日本這些帝國船隊在淡水登陸、殖民、生活發展,他們在此遺留下的事蹟、建築與多樣文化,也讓淡水成為擁有豐富文化資產的城市。 因此,當我們翻開淡水歷史人文的發展史,即可發現淡水一直以來的多元與特殊是如何生成的,歡迎您來這個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迷人小鎮,細細品味它風情萬種的人文與多樣文化吧!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jqmaa6.html
走進木蕾絲甜點工作坊的翻糖世界: 與創辦人Corine的悠閒下午 5年後的您會在哪邊做著什麼事有辦法預測嗎?對有些人來說可能藍圖一開始就確定了,在高中、大學就了解未來想朝那方面走,然後按部就班跟著設定的目標前進直到成功追尋夢想為止,縱使有些許變化也跟原本的興趣偏移不大。而有部分的人是藉由偶然的機會才找到興趣。Wooden Lace Cakery 木蕾絲甜點工作坊創辦人Corine就是屬於後者。本期360人物帶你一起走入她的翻糖世界。
臺中國家歌劇院與其說 是「建築」,不如說 是「柔軟、謎樣的生物活動狀態」。設計者 伊東豐雄 「臺中國家歌劇院」為地下二層、地上六層建築物,位於臺中市西屯區七期重劃區, 面積約為5.7公頃,總樓地板面積1萬5,473.25坪。定位為國際級水準及規模之表演機 構,兼具戲劇人才培養與薪傳之文化單位;其功能為各類表演藝術場所,包括音樂 劇、現代劇、舞台劇、臺灣傳統戲曲、兒童劇等,總興建總經費達新臺幣43.6億元, 有2014席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劇院(Grand theatre)、800席中劇院(Playhouse)、200席小 劇場(Black Box)、藝文工作坊、藝術商場、行政辦公空間及停車空間等。 本篇17-19頁圖片由吳榮峰先生提供
南管,別稱南音、弦管、南曲、南樂、郎君唱、郎君樂、御前清音,起源於中國福建泉州,所以又叫做泉州南音。其演奏風格與曲調保留較多明清之前的演奏習慣與風格。在台灣,南管與使用北方樂器及近代北方官話的北管相對。根據樂器編制,可分成上四管和下四管。南管除可單純演奏、演唱以外,亦有搭配演員演出,稱之為梨園戲或七子戲、南管戲。布袋戲、歌仔戲也有部分用南管音樂搭配演出。2009年南管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目,一種自然能量的轉換,以火的力量將釉燒出寶石般的光澤,簡單的圓形能產生一種安靜安定的力量,讓人在紛亂中進入禪思的境界。」 宋朝時日本僧人至中國習佛取經,同時學習包括茶道在內的各種文化。他們把浙江天目山寺院的茶碗攜回日本,稱為「天目碗」(Tenmoku)。 人與自然力合作的藝術,有別於寄情、抒情、創意、觀念等感性藝術,亦不同於巧工、繪畫、雕塑等傳統藝術,而是以簡單的工搭配單純的形,透過專心與敏感度來完成的質感藝術。
教案03:我是我自己,難道還可能「不了解自己」嗎? 作者:謝宇程 【教學目標】 1. 理解到自己的特質都還在形成與轉變之中。 2. 期待透過一系列的努力,積極建構自己的特質。 3. 至少設立一個具體的特質養成目標,在可預見的未來達成。 【課程說明】 在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中,通常第二章的重點都放在用各種檢測方法確認學生的自我特質。 但其實,學生在這個階段,許多特質仍尚待建立,無論是興趣或價值觀,都還在變化之中。 建議在高中階段,尤其是生涯規劃課上,儘量不要讓學生認為:自己一定(只)是怎樣的人,未來也就一定(只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九、鄉愁的後現代 漢寶德教授主講 二十世紀初,在知識界理性的主導下, 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問題與生產工具的革新, 形成現代主義建築的機械美學, 與社會關懷的內涵。 接著來臨的兩次世界大戰, 獨裁國家的主政者, 為了權力與國族的象徵, 在建築上要求高度紀念性的外觀,傾向於傳統的學院派, 使現代建築成為自由與民主的象徵,逐漸被開明派所接受。 但是大戰過去後,理性的建築失去了必要性, 感性的要素逐漸出現了。 第九講下一講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