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東市場大約在1935年(昭和10年)間興起,最初只是竹管棚架搭建市集。後來利用1953年建造西螺大橋時的剩餘木料改為現今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部份則是1965年才完成。 透過修復整備環境、低度再利用與引進優質文化產業等方式進行活化再利用,原廣場空間規劃為民眾休憩、小型戶外展演的文化場所,販賣區則是西螺地區特產的文化新市集
二、壯麗的帝國建築 漢寶德教授主講 一個成功的帝國應該是能吸收優秀文化,並把它發揚光大的帝國, 從而為後期文明的發展奠定基礎。 很有趣的是,東、西兩大帝國, 都是在柔性的宗教的力量下瓦解, 而開啟了一種新的世界。
八、現代世界的來臨 漢寶德教授主講 18世紀是歐洲反封建鬥爭最激烈的時期, 最後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 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 1769年,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 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帶來重大飛躍。 隨後自英格蘭擴散到整個歐洲大陸, 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六、近世文明的曙光 漢寶德教授主講 「歐洲文藝復興」 是指回到古希臘羅馬時代的美學,回復以人為本的精神, 這時期,詩歌、文學、科學成就斐然。 文學家: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亞 畫家:波提切利、達文西、拉斐爾 雕刻家:米開朗基羅 科學家:哥白尼 探險家:哥倫布、麥哲倫。
威廉斯曾獲奧斯卡金像獎48次提名,得獎紀錄驚人,代表作有《大白鯊》、《星際大戰》系列、《E.T.外星人》、《侏儸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哈利波特》1-3集等等。
十、當代與未來 漢寶德教授主講 上世紀九O年代以後,影響於建築者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社會主義的消失」。 在資本主義國家,勞工階級逐漸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領導國際共產主義的蘇俄先行瓦解, 使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逐漸成為全世界接受的制度, 建築因而回到民間。 其次是「高科技的快速發展」。 電腦成為普遍的工具,知識隨手可得。 建築的作業方式與思考方式都已改變。
一、東西建築分道揚鑣 漢寶德教授主講 建築是怎樣產生的?上古之時,穴居而野處,那時候,人類在開化前,與動物一樣, 為了安全,為了防風避雨,要找一個洞穴棲身,維持生存基本條件。 所以建築的主要意義是棲身之所,英文稱為Shelter。 如果人類沒有開化,可能到今天仍然是穴居野處的動物。 有了文化,洞穴的意義就改變了。
三、宗教建築形式的開拓 漢寶德教授主講 在基督教傳入羅馬之初,帝國是採取高壓政策,但到公元312年, 君士坦丁頒發了【米蘭諭令】,在羅馬帝國裡正式宣布願意接納基督教; 東漢末年,佛教東來,本身沒有什麼力量,因為北方勢力將佛教帶入, 透過統治階層,強加於中國臣民,逐漸被人民接受。 四世紀到六世紀,宗教的力量深深影響了東西建築的發展。
四、歐洲中古世紀與唐宋 漢寶德教授主講 自羅馬帝國衰亡到基督教文明建基的這段時期, 被一些史家稱為黑暗時代, 但其意義是,在羅馬帝國的後期,國力衰弱, 已無能力壓制周遭蠻族的入侵, 而逐漸使古典文明消失於落後的蠻族之手。 而在此同時,東方的大唐帝國是中國的盛世, 國家富裕,工商發達,貿易及於國際, 在建築上成為韓日等周邊國家的模仿對象。
九、鄉愁的後現代 漢寶德教授主講 二十世紀初,在知識界理性的主導下, 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問題與生產工具的革新, 形成現代主義建築的機械美學, 與社會關懷的內涵。 接著來臨的兩次世界大戰, 獨裁國家的主政者, 為了權力與國族的象徵, 在建築上要求高度紀念性的外觀,傾向於傳統的學院派, 使現代建築成為自由與民主的象徵,逐漸被開明派所接受。 但是大戰過去後,理性的建築失去了必要性, 感性的要素逐漸出現了。 第九講下一講
西洋流行音樂界最有影響力的聲音之一,席琳.狄翁以史上最強電影主題曲『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轟動全球,去年適逢鐵達尼號上映滿20週年,受邀於美國告示牌音樂大獎演出,歷久不衰的歌聲讓告示牌表揚為當晚全場最佳表演,讚嘆席琳溫柔又據有力量的歌聲就像歌曲名字一樣永恆,也奪得2016美國告示牌音樂獎傳奇巨星獎,奠定她在西洋流行音樂界的不敗地位
職業學校/音樂/第9課/音樂百寶箱/從迪士尼動畫看世界音樂的發展
新世紀音樂的目標是帶給聆聽者美好感受、引發內在的寧靜感應。一般來說,新世紀音樂的特色有不強調節奏感、避免音樂的張力、營造空間感與空靈的意境、輕柔的音質等。新世紀音樂的風貌多變,因為音樂家來自各個領域,憑藉著各自不同的音樂訓練,帶來許多反動或創新的表現。
介紹臺灣音樂劇圈中的重要人物:果陀劇場梁志民、綠光劇團羅北安、人力飛行劇團黎煥雄、音樂時代劇場楊忠衡等人的代表劇作與貢獻。
馬友友 Yo-Yo Ma(1955年10月7日-)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為法國出生的華裔美國人,曾獲得多座葛萊美獎。 在世界藝術的舞台上,不乏有影響力的中國人,被西方社會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即是其中佼佼者。 每年超過一百場世界巡演,獲得過15次音樂界的奧斯卡—葛萊美獎,美國總統布希親自頒發「國家藝術獎章」,馬友友還被任為聯合國和平大使,奧巴馬總統的藝術和人文委員會代表。
曾宇謙並非出身音樂世家。爸爸是大學講師,媽媽是代課教師,還有一個小5歲的弟弟。5歲時被懷疑聽力障礙送去學音樂,意外開啟音樂之路,但一年上百萬的學琴費用,對家裡是沉重負擔。曾爸爸辭去工作伴他赴美學樂,學琴費用也多靠比賽獎金支撐。曾宇謙說:「練琴至今,我只買過一把1∕2的兒童用琴。」
配樂的製作流程需要由眾多部門合力完成,以規模龐大的電影配樂為例,製作配樂的部門包含作曲、編曲、剪輯師、譜務、樂手、指揮、錄音、混音、監製等等,牽涉的層面十分廣泛。
職業學校/音樂/第14課/音樂新視野/西風東漸—國樂與西樂相遇的新格局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8章/音樂欣賞/拉赫瑪尼諾夫的大型鋼琴作品
介紹禁藥的歷史與對奧運和運動員的影響。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