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搜尋專案、作者
透過關鍵字、作者名稱快速找尋內容。
人們在判斷事物時,有50%會從色彩開始作為判斷。對於人類的感知來說,色彩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色彩是從哪裡來的?本文從科學的角度提供簡介。
職業學校/音樂/第1課/音樂知識/發聲原理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手工工藝品之一。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最廣為人知的四大名繡分為蘇繡、粵繡、湘繡、蜀繡。
「仙草」之名源自於一個傳說:古代交通不便,出入均靠雙腿,天熱趕路容易中暑生病,有善心人士將這種具有特殊香味的草類植物,曬乾熬煮成茶,施予中暑之人飲用後,身體便很快復原,因此認為這種具有神效的草應是仙人所賜予的,故將其稱為「仙草」。
1895年生於嘉義,13歲入公學校,再進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就讀,受教於石川欽一郎。 自幼就有繪畫的興趣。當時臺灣的畫家圈普遍以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為榮,因為當時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總是報紙上的頭條新聞,畫家能得到有史以來最高的聲望與地位,也是臺灣人揚眉吐氣的最佳方式,於是陳澄波發想自己能成為一名大畫家。進入國語學校的第一年,陳澄波在著名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的教學指導之下,學習到基本的寫生訓練與水彩技法。 陳澄波除了以〈嘉義の町中〉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展(1926)[5],隔年又以〈夏日街景〉入選日本第八回帝展(1927)以外,其後也多次入選槐樹社展、春陽展、光風展、臺展、臺陽展、府展等展覽,並先後組織七星畫壇、赤島社、臺陽美術協會等重要美術團體,其於繪畫的成就,以及推展臺灣藝術文化的努力,功不可沒。
黃土水1915年到日本留學,是東京美術學校創校以來第一位台灣留學生,也是台灣留日學習美術第一人。1920年他再考取該校研究科繼續學習雕塑。 黃土水感慨台灣人身處在美景豐富的地方,卻忽視了美好的文化與生活。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一起為台灣藝術努力,創造屬於「福爾摩沙」的藝術。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2章/音樂百科/音樂會禮儀
普通高中/音樂(一)/第1課
普通高中/音樂(一)丙版/第11章 臺灣福佬系音樂
職業學校/音樂/第1課/認識樂理/音名與唱名
藝術家們眼中的公主們都長什麼樣子呢?公主不一定每次都保持公主的模樣,她們跟常人相同.....
介紹馬友友的「絲路之旅」音樂計畫,以及采風樂坊為傳統國樂另闢蹊徑的過程。
張大千( 1899~1983),享年85歲。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因詩、書、畫造詣極高所以受後人景仰。年輕開始便留一大把鬍子,成為他日的招牌象徵。曾與多個藝術家:齊白石、徐悲鴻、畢卡索…等人交由切磋。
許多作曲家曾受到莎士比亞作品的啟發而譜寫樂曲,此處介紹《仲夏夜之夢》序曲、《李爾王》序曲、《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騎士之舞》、《三首莎士比亞歌曲》作品六等古典樂曲。
朱宗慶打擊樂團致力於拉近打擊樂與民眾的距離,一方面向下扎根開發本土觀眾,另一方面與跨界藝術合作、挖掘擊樂潛能。
九、鄉愁的後現代 漢寶德教授主講 二十世紀初,在知識界理性的主導下, 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問題與生產工具的革新, 形成現代主義建築的機械美學, 與社會關懷的內涵。 接著來臨的兩次世界大戰, 獨裁國家的主政者, 為了權力與國族的象徵, 在建築上要求高度紀念性的外觀,傾向於傳統的學院派, 使現代建築成為自由與民主的象徵,逐漸被開明派所接受。 但是大戰過去後,理性的建築失去了必要性, 感性的要素逐漸出現了。 第九講下一講
職業學校/美術/第七章 豐富你我生活的設計之美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9章/音樂知識/音樂劇
普通高中/美術(一)資源版/第六章 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六、社會寫實與鄉土運動
此專案介紹了常見的人體彩繪,例如:原住民紋身藝術、宮廟八家將、京劇臉譜...等等。以及世界各國的現代藝術家,結合人體姿勢、地景與彩繪技術,創造出一張張驚人又美麗的作品。
技術高中/音樂丙版/第15章
李安(1954年10月23日-),著名臺灣導演,生於屏東縣。曾獲得多個主要國際電影獎項,包括3座奧斯卡金像獎、5座英國電影學院獎、5座金球獎、2座威尼斯影展最佳電影金獅獎以及2座柏林影展最佳電影金熊獎。李安是柏林影展歷史上,唯一能夠兩次奪得最佳電影的導演。亦是歷史上唯一能於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線性雕塑是指利用金屬絲線進行塑形的一種藝術形式,大多使用在珠寶設計。
隨時隨地掌握教育資訊與動向
{{msg}}
請輸入您的會員 Email 帳號,我們將寄送重設密碼的連結給您。
密碼重設信件已寄送,請儘速前往信箱查看。
感謝您申請成為吉寶知識系統的一員,請前往您剛才輸入的信箱中查收信箱驗證信。
您輸入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註冊了,有可能是您之前已經註冊過,你可以
緣會員有意願吉寶知識系統(本系統),經註冊本系統表示您同意會員合約:
雙方合意專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